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出优秀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构成是静态的,职业能力培养是动态的。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一般是从结构的角度谈的,论述人会指出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是静态的东西。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指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怎么来的,从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锻炼出来的。人才成长周期是人所共知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包括文化背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差异,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示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创造性。针对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角度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职前培养策略
这是从管理层面说的,是针对在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的。从宏观形式看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对外汉语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综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具体教学中要重理论轻实践或者重书本知识轻应用。在学术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要比从事实践工作的学者有学术地位。这种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导致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要的见习、实习环节不能给予高度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有些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因此,职前有目的地培养尤为重要。
全面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与理论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综合知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针对当前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从汉语言知识培养和外语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采取对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策略尤为重要,是对外汉语教师知识生成职业能力的途径,但这一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许多管理者忽视实践环节。对外汉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不可缺少,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创造条件,给专业人才充分的实习实践的机会。我们建议一是增加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时间,由一个月延长到一个学期,教学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二是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做家教,积累教学经验,三是到国外做汉语志愿者。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具体规定,要严格按照“先培训、后聘任;不培训、不聘任”的原则,认真组织落实,提供切实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积极为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创造条件。开展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院校,聘请高水平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授课、组织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以及聘请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学等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强培训效果。此外,在具体教学部门,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见习期每天听课、由专人指导、正式上课前要试讲等,快速提升新进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于申请赴国外大学、孔子学院任教的对外汉语教师及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培训过程中强调教师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基本理解,注重具体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教师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策略,使教师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了解国外的教育体系和制度,熟悉国外学生的特点,学会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尽快融入国外的教育体系和学校环境;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相应的文化技能,以便在进行教学时,能很好地呈现中国文化,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类培训国家汉办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效果明显。
二、在职培养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对外汉语教学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对外汉语教学涉及领域的复杂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性能力就是能够借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主动地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及其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分析、研究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力求做到: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自觉地进行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与对外汉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知识;有良好的交往技能;虚心向他人学习;掌握反思的技能和方法。
在职深造是管理者经常使用的策略,由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单一的职后培训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因而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形式上呈现出多层次与多样化。在职培训类型可分为:从时间上划分,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系统学习、专题研讨等;从途径上划分,可分为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从培训的系统性上划分,还可分为正规和非正规等类型。由于在职教师教学任务重,采用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短期进修等方式,有利于提高在职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形成教学技巧,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
此时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首先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师结合自身的知识特长、教学风格和外语优势,专攻某种母语的教学对象,获得成熟全面的材料,为成为汉语教学志愿者和外派教师做好准备。一些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尽情在汉语短期培训领域发挥其所长,凸显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学意义。其次,二十一世纪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高科技趋势,更多的外国学生将通过电脑和网络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迫切需要提高开发教学软件进行远程教学的能力,在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研制和改进中,现在已经提出了实现“机助自适应型汉语测试”的要求。再次,对外汉语教师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成长方式就是国际合作。无论在正式的教学情境下还是在非正式的日常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师在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发展的直观感受下,都能够迅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做出诊断,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总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正在日益发展壮大,对外汉语教学的从业者必然会越来越多。从研究的结果看,关于教学主体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比如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研究、教师的行为研究、教师的教学观的研究等,总之,研究视角的准确定位,将会带来更多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许明,黄明娜.从入职培训看美国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2002(2).
[5]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一、职前培养策略
这是从管理层面说的,是针对在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的。从宏观形式看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对外汉语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又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综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具体教学中要重理论轻实践或者重书本知识轻应用。在学术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要比从事实践工作的学者有学术地位。这种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导致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要的见习、实习环节不能给予高度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有些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因此,职前有目的地培养尤为重要。
全面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与理论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综合知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针对当前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从汉语言知识培养和外语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采取对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策略尤为重要,是对外汉语教师知识生成职业能力的途径,但这一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许多管理者忽视实践环节。对外汉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不可缺少,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创造条件,给专业人才充分的实习实践的机会。我们建议一是增加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时间,由一个月延长到一个学期,教学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二是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做家教,积累教学经验,三是到国外做汉语志愿者。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具体规定,要严格按照“先培训、后聘任;不培训、不聘任”的原则,认真组织落实,提供切实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积极为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创造条件。开展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院校,聘请高水平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授课、组织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以及聘请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学等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强培训效果。此外,在具体教学部门,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见习期每天听课、由专人指导、正式上课前要试讲等,快速提升新进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于申请赴国外大学、孔子学院任教的对外汉语教师及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岗前培训。培训过程中强调教师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基本理解,注重具体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教师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策略,使教师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了解国外的教育体系和制度,熟悉国外学生的特点,学会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尽快融入国外的教育体系和学校环境;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相应的文化技能,以便在进行教学时,能很好地呈现中国文化,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类培训国家汉办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效果明显。
二、在职培养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对外汉语教学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对外汉语教学涉及领域的复杂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性能力就是能够借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主动地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及其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分析、研究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力求做到: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自觉地进行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与对外汉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知识;有良好的交往技能;虚心向他人学习;掌握反思的技能和方法。
在职深造是管理者经常使用的策略,由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单一的职后培训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因而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形式上呈现出多层次与多样化。在职培训类型可分为:从时间上划分,一般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系统学习、专题研讨等;从途径上划分,可分为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从培训的系统性上划分,还可分为正规和非正规等类型。由于在职教师教学任务重,采用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短期进修等方式,有利于提高在职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形成教学技巧,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
此时的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首先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师结合自身的知识特长、教学风格和外语优势,专攻某种母语的教学对象,获得成熟全面的材料,为成为汉语教学志愿者和外派教师做好准备。一些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尽情在汉语短期培训领域发挥其所长,凸显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学意义。其次,二十一世纪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高科技趋势,更多的外国学生将通过电脑和网络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迫切需要提高开发教学软件进行远程教学的能力,在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研制和改进中,现在已经提出了实现“机助自适应型汉语测试”的要求。再次,对外汉语教师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成长方式就是国际合作。无论在正式的教学情境下还是在非正式的日常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师在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发展的直观感受下,都能够迅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做出诊断,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总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事业正在日益发展壮大,对外汉语教学的从业者必然会越来越多。从研究的结果看,关于教学主体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比如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研究、教师的行为研究、教师的教学观的研究等,总之,研究视角的准确定位,将会带来更多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许明,黄明娜.从入职培训看美国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2002(2).
[5]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