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其间往往缺少应有的经历,不能较好、较深刻地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这样的教学往往只能给学生带来“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在“经历教育”实践与研究中,我们尤为重视“经历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提升学生的经历效能。“经历教学”中,学生所生成的知识往往是他们能够“带得走”的。
【关键词】经历教学 经历意识 经历实践 经历效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专家周彬博士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学习。”他的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经历的“学习”,往往只是对某一知识(甚至是信息)的机械记忆,是对某种现成结论的被动接受;经由这样的“学习”所记住的东西、所产生的印象差不多都是怀特海所说的“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有时看起来习得速度很快,却是速生速灭的,是似快实慢的,也是不可持续、缺乏“后劲”的。所以,我们提出“经历教育”这一课题,它必然要通过课堂加以实施和践行,这就是“经历教学”。从效率角度考量,它可能是一种“慢的教学”,而在“慢”的表象之下,却有着真正优质的学习、生成和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学要注意“降‘效’提质”,“经历教学”正是实现“降‘效’提质”的一条可行途径和可用策略。
我们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实践研究”为抓手,化静态的说教式教学为动态的“经历教学”,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实践中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生长”。
一、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
历经千年的中国式师道尊严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如今很多学生能做到循规蹈矩坐端正,老师讲课不插嘴,回答问题先举手,工工整整做笔记。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是效率主义的或者说是“伪效率”的教学。而“经历教学”的课堂则是关注学生自我活动的课堂,是以学生的亲历亲为为主体的课堂。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是“经历教学”的首要任务。
1.教师引领是关键。
前不久,网络上有一组数学课堂表情图片,反映中学数学课上一些学生的听课状态:由开始的凝神细听,到疑惑不解,到深深自卑,到痛苦不堪,最后沉沉入睡。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真正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如果教师能走下讲台陪伴学生一起思考,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经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尽可能精要地“教”知识。他不一定是教学流程的指挥者,甚至不一定是主导者;理想的情形是,他作为学生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开展教学。
在“经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要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的体验作过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不要怕学生走弯路而给学生太多的捷径。教师归纳的解题技巧多了,学生自己探索和掌握的技巧就少了,毕竟走弯路也是一种教育,至少证明这是一条“弯路”。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不要急着讲解和报答案,而是要提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联系相关知识点来细致分析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经历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表面上这一堂课的效率降低了,但学生获得的知识牢固而且灵动,他们在经历中学会自我总结,从而得到“质”的提升。
2.评价机制是保障。
传统的教学评价使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地压榨学生潜能,使学生终日沉浮于题海,进而使得分数与素质、知识与能力相互分离。“第十名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评价标准的弊端;而很多高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感觉到学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经历教学”的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有两种评价方式:一是过程评价,由学习小组根据各学生平时课堂参与情况作出统计评价。二是成果评价,在班级考核、学校展示、社会实践三个层次上呈现阶段性学习成果,形式不限。班级考核的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人参与;学校展示的是学生的特色学习成果,择优晋级;社会实践的重点是把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这样的生本教育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信心倍增,既调动学生经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经历意识、社会实践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是要发展个人的潜力,让个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我们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参与的效率,就连教师集体备课的考核也是以教师参与的热情、参与的深度和过程性表现等为尺度的。
二、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
哈佛大学有一句教育名言:你现在在我这里学的知识,十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是错误的。意思是说知识更新很快,现有知识几乎都有它的时效性、局限性、可变性。“经历教学”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经历中有所得,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能力基础。各门学科都要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现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课堂上怎样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
1.放心让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一个不断思考质疑、不断感悟积累的过程。对于任何作品,教师都不宜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来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加于学生,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随文批注等好习惯。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道歉,承认初一教材有六处错误”的新闻再次提醒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对于教材中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情设计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围绕学习目标提出自己有疑惑的、想向别人请教的问题,然后再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放心并不是放任自流,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他们的阅读是有效阅读。
其次,要指导选择合适的内容。有人推崇“存在即合理”,这种观点反射到文化市场上,就是一些主题消极、语言粗糙甚至低劣恶俗的书籍也跟经典著作一起陈列,貌似百家争鸣,实则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对于中小学生的读写天地而言,如果健康文化、传统文明不去占领,无聊信息、颓废思想就必然会去侵占。我们选择经典作品的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还能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为他们打下精神成长的底子。 最后,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定,喜欢读书、爱好书法的学生一般不会污言秽语。诵读也好,书法也罢,用功学习,潜心操练,获得的绝不只是一项语文应试技能,重要的是文化的浸润。正所谓言为心声,字如其人,朗读、书法可以长知识,增才干,修炼个性,而且这种修炼避免了耳提面命,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以文化人,更利于学生内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历教学”的阅读课堂坚持专时专用,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时间一长,学生便自然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课余时间都在静静地看书,这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2.放手让学生进行“语文写生”。
绘画教学有“写生”一法,就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语文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语文写生”,让学生走进自然,直面风景写风景,走进社区,直面人物写人物。成尚荣先生说:“写作是一种生活,不能为了写作去生活。写作成为生活中很真实的结果,去丰富生活,让生活更快乐。”他所强调的就是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经历生活,才能“写真生活”。一线老师都有感慨,正儿八经的作文课上学生写得生硬做作,而很多学生的闲暇随笔却语言鲜活、思想活跃,这就像原生态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涤荡人心,就像莫言获诺贝尔奖后没有介绍他的写作技巧,而只是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就表明没有所谓写作技巧的指导,孩子反而更好下笔,因为生活中有的是故事。用心经历生活,写亲身经历的事,亲眼所见的景,真实地表达自己,就能够写真情实感的文,也才能够做真实存在的人。经历教育的作文教学,可以围绕作文内容带动学生经历,比如要写游记,就先带学生观察校园、游览公园,学生亲历了,自然能“笔下生花”。
3.放权让学生实践。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语文实践活动”板块,其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把每周的阅读课拿出来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主要采取两种实践策略:第一种是语文单科拓展实践,以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为基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书法竞赛、名著推荐会等;第二种是多学科联动,以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分科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集中,短期内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往往有意无意之间在学生头脑中筑起学科之间的壁垒,从而人为地割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削弱。针对这一弊端,我们的课堂将学科进行联合,以任务来驱动,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完成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解决各个问题,逐步形成结论。如“外国寓言和外国文化”“中国四大名著与中国近代文化”“唐诗宋词”等模块,将中国的与外国的、文学的与历史的有机融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合作共赢、共生。
三、提升学生的经历效能
所有的经历都会留下印迹,但是时间久了,很多也就淡忘了。在“经历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无奈,这些都是直接的感性认识,具有时效性、不稳定性,只有帮助他们理性思考,从经历中总结经验,进而内化形成能力,才能既满足他们当下的兴趣和需求,又促进他们长远的发展。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总结得失,形成文字。还要定时搞成果汇编,把学生的课堂经历以视频实录、文字报道、资料整编等形式收集保存,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由此让学生产生经历的成功感、自豪感、满足感,使课堂经历沉淀或升华而成为一生宝贵的财富。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做”的过程,倡导“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我们注重“经历教学”的课堂研究与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的基础教育常常是缺乏经历的教育,是“讲”的教育而不是“做”的教育。考分的提高是暂时的,而放远期待的目光,放慢教育的脚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经历”中提升自己,真正提高学生素质才是教育的目标。“经历教学”的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素养,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学校教育向其本真回归,向其应然方向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关键词】经历教学 经历意识 经历实践 经历效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专家周彬博士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学习。”他的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经历的“学习”,往往只是对某一知识(甚至是信息)的机械记忆,是对某种现成结论的被动接受;经由这样的“学习”所记住的东西、所产生的印象差不多都是怀特海所说的“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有时看起来习得速度很快,却是速生速灭的,是似快实慢的,也是不可持续、缺乏“后劲”的。所以,我们提出“经历教育”这一课题,它必然要通过课堂加以实施和践行,这就是“经历教学”。从效率角度考量,它可能是一种“慢的教学”,而在“慢”的表象之下,却有着真正优质的学习、生成和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学要注意“降‘效’提质”,“经历教学”正是实现“降‘效’提质”的一条可行途径和可用策略。
我们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实践研究”为抓手,化静态的说教式教学为动态的“经历教学”,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实践中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生长”。
一、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
历经千年的中国式师道尊严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如今很多学生能做到循规蹈矩坐端正,老师讲课不插嘴,回答问题先举手,工工整整做笔记。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是效率主义的或者说是“伪效率”的教学。而“经历教学”的课堂则是关注学生自我活动的课堂,是以学生的亲历亲为为主体的课堂。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是“经历教学”的首要任务。
1.教师引领是关键。
前不久,网络上有一组数学课堂表情图片,反映中学数学课上一些学生的听课状态:由开始的凝神细听,到疑惑不解,到深深自卑,到痛苦不堪,最后沉沉入睡。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真正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如果教师能走下讲台陪伴学生一起思考,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经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尽可能精要地“教”知识。他不一定是教学流程的指挥者,甚至不一定是主导者;理想的情形是,他作为学生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开展教学。
在“经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要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的体验作过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不要怕学生走弯路而给学生太多的捷径。教师归纳的解题技巧多了,学生自己探索和掌握的技巧就少了,毕竟走弯路也是一种教育,至少证明这是一条“弯路”。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不要急着讲解和报答案,而是要提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联系相关知识点来细致分析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经历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表面上这一堂课的效率降低了,但学生获得的知识牢固而且灵动,他们在经历中学会自我总结,从而得到“质”的提升。
2.评价机制是保障。
传统的教学评价使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地压榨学生潜能,使学生终日沉浮于题海,进而使得分数与素质、知识与能力相互分离。“第十名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评价标准的弊端;而很多高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感觉到学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经历教学”的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主要有两种评价方式:一是过程评价,由学习小组根据各学生平时课堂参与情况作出统计评价。二是成果评价,在班级考核、学校展示、社会实践三个层次上呈现阶段性学习成果,形式不限。班级考核的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人参与;学校展示的是学生的特色学习成果,择优晋级;社会实践的重点是把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这样的生本教育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信心倍增,既调动学生经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经历意识、社会实践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是要发展个人的潜力,让个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我们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参与的效率,就连教师集体备课的考核也是以教师参与的热情、参与的深度和过程性表现等为尺度的。
二、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
哈佛大学有一句教育名言:你现在在我这里学的知识,十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是错误的。意思是说知识更新很快,现有知识几乎都有它的时效性、局限性、可变性。“经历教学”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经历中有所得,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能力基础。各门学科都要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现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课堂上怎样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
1.放心让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一个不断思考质疑、不断感悟积累的过程。对于任何作品,教师都不宜以自己的阅读积累来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加于学生,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随文批注等好习惯。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道歉,承认初一教材有六处错误”的新闻再次提醒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对于教材中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情设计一个或几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围绕学习目标提出自己有疑惑的、想向别人请教的问题,然后再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放心并不是放任自流,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他们的阅读是有效阅读。
其次,要指导选择合适的内容。有人推崇“存在即合理”,这种观点反射到文化市场上,就是一些主题消极、语言粗糙甚至低劣恶俗的书籍也跟经典著作一起陈列,貌似百家争鸣,实则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对于中小学生的读写天地而言,如果健康文化、传统文明不去占领,无聊信息、颓废思想就必然会去侵占。我们选择经典作品的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还能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为他们打下精神成长的底子。 最后,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定,喜欢读书、爱好书法的学生一般不会污言秽语。诵读也好,书法也罢,用功学习,潜心操练,获得的绝不只是一项语文应试技能,重要的是文化的浸润。正所谓言为心声,字如其人,朗读、书法可以长知识,增才干,修炼个性,而且这种修炼避免了耳提面命,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以文化人,更利于学生内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历教学”的阅读课堂坚持专时专用,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时间一长,学生便自然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课余时间都在静静地看书,这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2.放手让学生进行“语文写生”。
绘画教学有“写生”一法,就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语文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语文写生”,让学生走进自然,直面风景写风景,走进社区,直面人物写人物。成尚荣先生说:“写作是一种生活,不能为了写作去生活。写作成为生活中很真实的结果,去丰富生活,让生活更快乐。”他所强调的就是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经历生活,才能“写真生活”。一线老师都有感慨,正儿八经的作文课上学生写得生硬做作,而很多学生的闲暇随笔却语言鲜活、思想活跃,这就像原生态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涤荡人心,就像莫言获诺贝尔奖后没有介绍他的写作技巧,而只是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就表明没有所谓写作技巧的指导,孩子反而更好下笔,因为生活中有的是故事。用心经历生活,写亲身经历的事,亲眼所见的景,真实地表达自己,就能够写真情实感的文,也才能够做真实存在的人。经历教育的作文教学,可以围绕作文内容带动学生经历,比如要写游记,就先带学生观察校园、游览公园,学生亲历了,自然能“笔下生花”。
3.放权让学生实践。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语文实践活动”板块,其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把每周的阅读课拿出来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主要采取两种实践策略:第一种是语文单科拓展实践,以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为基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书法竞赛、名著推荐会等;第二种是多学科联动,以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分科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集中,短期内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往往有意无意之间在学生头脑中筑起学科之间的壁垒,从而人为地割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削弱。针对这一弊端,我们的课堂将学科进行联合,以任务来驱动,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完成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解决各个问题,逐步形成结论。如“外国寓言和外国文化”“中国四大名著与中国近代文化”“唐诗宋词”等模块,将中国的与外国的、文学的与历史的有机融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合作共赢、共生。
三、提升学生的经历效能
所有的经历都会留下印迹,但是时间久了,很多也就淡忘了。在“经历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无奈,这些都是直接的感性认识,具有时效性、不稳定性,只有帮助他们理性思考,从经历中总结经验,进而内化形成能力,才能既满足他们当下的兴趣和需求,又促进他们长远的发展。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总结得失,形成文字。还要定时搞成果汇编,把学生的课堂经历以视频实录、文字报道、资料整编等形式收集保存,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由此让学生产生经历的成功感、自豪感、满足感,使课堂经历沉淀或升华而成为一生宝贵的财富。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做”的过程,倡导“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我们注重“经历教学”的课堂研究与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的基础教育常常是缺乏经历的教育,是“讲”的教育而不是“做”的教育。考分的提高是暂时的,而放远期待的目光,放慢教育的脚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经历”中提升自己,真正提高学生素质才是教育的目标。“经历教学”的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素养,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学校教育向其本真回归,向其应然方向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