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比较及其差异化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外美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程度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为了加强对中外美术的正确认知,人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通过二者的对比全面系统地了解美术内涵及价值功能。基于此,文章立足于中外美术的实际比较,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美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中外美术;美术创作;差异化
  众所周知,中外美术的产生是基于差异化的社会环境,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多元化影响,同时社会时代、哲学背景、政治背景、世界观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外美术的发展趋势及方向也大不相同。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外美术进行分析比较能够引导人们基于不同社会发展环境,深刻认知美术文化。具体而言,中国作为东方国家,在美术的设计和完善上更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能够全面客观地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深层次的生活真谛,而西方地区则更注重明暗布局、光影的协调以及焦点透视等内容要素。正是由于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差异切实推动了其发展创新,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中外美术创作中审美的差异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的美术已经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具有较为成熟完善的机制体系,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抒发自身的主观情感,同时也力图让欣赏者产生共鸣,实现心情愉悦,能够通过表象更为深层次地了解作品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我国的美术着重凸显出主体性特征。而针对西方美术而言,其注重将客观世界进行重现,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理性的精神,通过作品向人们传达出人性的追求。由此可见,西方美术着重凸显出客体性特征。
  众所周知,对于我国的古典绘画而言,其整体发展更为成熟,并且会受到主流意识的影响,根据创作者自身的性格特征形成特定思维形象的情感表达方式,利用绘画语言传达自身情感及心理诉求。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同时创作者还应当根据自身对当时社会哲学的深刻认知,尽可能体现出诗情画意的哲学意境,以此实现境生象外的效果。我国的大多数美术作品创作者会通过自身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寄托深厚的情感,以此搭建起特殊的审美图式,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将其带入自身独特的审美意境中。
  对于西方绘画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古典形式的影响,更关注自然发展,在创作过程中应力图对自然中的事物进行重现,以此反映出社会现实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创作者会将个体及事物作为主体,展示出个体与事物之间并列的关系,立足于自然之外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的美,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二、创作载体的差异
  中外美术创作载体的不同从直观上来讲应当是指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所呈现出的画面感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的绘画艺术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和发扬,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尤其是在思维理念、语言形式的表达等方面具有其独特性。例如明代徐渭所创作的《水墨花卉图》,其在创作时用笔潇洒,将自身浓厚的情感倾注在画笔中,整个画面行云流水、浓淡相宜,体现出其豪放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我国的美术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更注重形神结合,通过笔墨的浓淡体现出需要表达的意境及情操,将自身的情感及心理诉求完全寄托于笔墨,从真正意义上凸显出画中情、情中画的特征。
  西方美术作品更注重对自然的尊重,注重对现实环境及事物的重现。例如,伦勃朗的作品几乎高度还原了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除去空间处理,创作者几乎将人物、书籍、乐器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重现,其中细致的、详细的绘画技巧极其考察创作者的写实功底。我们也应当明确,我国的绘画技巧与西方的写实技巧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西方艺术中个体与事物都是独立平等的,创作者通过眼睛和画笔感受自然、体会自然,实现了艺术与理性的结合统一。
  三、美术选题与表现方式的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文学体系及艺术发展逐渐趋于完善。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高,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者能够接触到的作品类型也是极其丰富的,作品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风格特征逐渐多元化,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美术的传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外美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化文化传承的影响,在选题及表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我国美术创作而言,其选题及表现方式会受到派别的影响。具体而言,针对文人画,其注重文字书写与绘画创作之间的有效联系,在创作时会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渗透融合,通过线条的变化充分传达出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以此凸显出写照传神的整体艺术效果。另外,我国的美术研究人员也根据实际需求搭建起自身理论机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美术作品评价的效果及水平。
  对于西方美术而言,其通常会运用方形画笔、油性媒介进行创作。具体而言,每一笔触单独来看并不会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但将其作为团块式图案就能够凸显出其整体美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西方美术更注重造型语言的有效运用,换言之,其作品更具覆盖率,能够充分凸显出人物或事物的立体性、重量感,在画笔的使用方面酣畅淋漓。
  与此同时,中西方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灵魂色彩在我国美术的审美理念中大多被作为媚俗的代表。西方美术的创作更注重光色变化的有效运用,利用自身主观意识去理解并感悟实际事物,在此基础上再体现出自身的情感。
  四、侧重点方面的差异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中外美术的侧重点差异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及对世界的重现和反映上。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西方美术而言,在美术创作发展的初始阶段及古希腊时期,创作者就已经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对周边事物进行模仿、模拟,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绘画的创作。之后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根据科学发展的需求创造出光学、色彩学等相关的学术理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艺术文化,使得其绘画更为注重对事物的重现,在创作时凸显出作品的真实性。与此同时,油画的创作则更注重色调明暗的有效协调,充分展示出韵律美及作品的立体感,甚至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节奏感。例如,西方国家的印象派美术就主张科学合理地运用色彩对作品进行有效的渲染。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者必须主动使用色彩并通过色彩之间的对比充分体现出自身强烈的情感和感受,同时运用色彩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元化的色彩组合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及反思。另外,西方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以人体入画的重要特征。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很多西方艺术作品都力图将人体的美感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通过作品使得欣赏者体会到其内心的情感。
  第二,对于我国的绘画发展而言,其整体上强调作品的表现性。换言之,不同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及意义大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传达出意在言外的整体效果。在创作中,我国的美术发展更关注审美对象,由内而外地对其内心情感或性格特征进行展示。我国的美术创作侧重点还在于气韵生动,通过线条的设计体现出作品的审美情趣及其独特的意蕴,作品中不仅融入了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同时也将创作对象的精神世界直接呈现在大众眼前,更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
  五、结语
  不管是中国美术还是西方美术,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及风格,其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及心理诉求各不相同,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创作者的心理倾向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在当前社会,应当有意识地加强中西方文化的研究力度,实现彼此间的有效交流,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周杨.艺术中的差异化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2020(5):174-175.
  [2]李思涤.探究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规律及其意义[J].美与时代(中),2019(5):12.
  [3]郑晓慧,李霞.中外美术史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6):78-79.
  [4]杨昱.中外美术比较分析[J].牡丹,2019(17):25-26.
  [5]魏媛.谈近代中外美术交流与美术教育发展[J].艺术教育,2020(2):155-158.
  作者单位:
   衢州书画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创新和驱动教育转型的先导力量。文章立足中高职幼师钢琴教学,客观地探讨信息技术对钢琴教育的影响,同时提出当下信息化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呼吁教师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幼师;钢琴教学  2012年在我国青岛召开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开幕贺词中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
期刊
摘 要: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唱艺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始加入合唱指挥的行列。文章提出合唱指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预备拍的表达,因而要做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者、学习者,要了解预备拍的含义,熟悉起拍、收拍、速度、力度、节奏和声部的预备拍在指挥过程中的运用,掌握不同预备拍的挥拍方式,并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将歌曲的风格和情感传达给演唱者,以提高合唱表演的质量。  关键词:预备拍;合唱指
期刊
摘 要:关于艺术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命题在时代推进和社会演变中从未停止过讨论,最著名的观点莫过于马克思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然,舞蹈所归属的艺术门类也包含在上层建筑之中,构成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舞蹈艺术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梳理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经济的具象情况来探究舞蹈所处的生态环境,立足前代是推
期刊
摘 要:歌曲写作与分析是各大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和技巧,学会分析歌曲和创作歌曲,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提出在高校歌曲写作与分析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内容,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写作课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音乐品鉴的能力,提升其专业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完全创作或改编音乐,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广西地方师范学校全科生钢琴学习的教学目标,针对钢琴课存在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全面、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基本功和实用技巧训练、选择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师授课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师范院校;零基础学生;钢琴教学  注:本文系2019年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全科生教学口语表达
期刊
摘 要: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是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教学活动,在高校扬琴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当下高校的扬琴即兴伴奏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为落后、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编排的实践性不足四个问题;其次根据目前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教育”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得新
期刊
摘 要:老舍的《四世同堂》,既改变了传统的理想化小说主题,将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进行揭露,又为人们构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堪称现代小说中的瑰宝。文章从《四世同堂》的内容入手,结合不同角色的内心独白,探索老舍在创作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  关键词:《四世同堂》;老舍;传统文化;心理特征  《四世同堂》是老舍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小说主要介绍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探索在大学校园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审美情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校园传承的意义和可能性进行探索,并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校园;传承  注:本文系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非物质文
期刊
摘 要: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年深岁久,从先秦时期至今,诗与乐同气连枝,形成诗歌艺术,这当中的奇奥值得我们探寻。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许多音乐家和文学家踵事增华,使诗歌艺术积厚流光,卓然地立于时代的舞台。音乐与文学皆是文化瑰宝,二者孕育的果实成熟饱满,我们将其筛选再摘下,酿成美酒伴随未竟之旅。  关键词:诗歌艺术;文人音乐;文学素养  詩歌由文学精炼生产,音乐再加工赋予灵魂,相得益彰,表达人
期刊
摘 要:历史上,连接岭南与中原的潇贺古道与北方长城有着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在传播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连通商贸活动、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间的流逝虽带走了古道的繁华,却带不走它的历史价值,文章从具有 2000 多年历史的潇贺古道上探寻桂商精神之源,以期提炼桂商精神,进而丰富桂商历史文化。  关键词:潇贺古道;桂商;历史;精神  注:本文系南宁学院2018年桂商研究项目“从泰国广西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