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法”在水墨人物画中的发展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写意”一词在中国画中是和“工笔”相对的概念,强调了其用书法用笔和意象造型的特征。中国画的内核是由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塑造出来的。在水墨人物画中,“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所谓上善若水,“水”是水墨人物画的灵魂,所有的“笔法”“墨法”“渍法”都不能离开“水”的存在而独立,作画无“水”,如舟搁浅滩,划不得一桨。水墨人物画通过“笔、墨、水”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笔墨形式语言,“水”的存在也使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品格具有了特殊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笔墨;水法;人文精神
  当代水墨人物画是在传统意笔人物画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山水画、没骨花鸟画的技法及西方艺术的造型意识从而衍生出来的新的画种。从“水墨画”这三个字来看,顾名思义,“水”为上,“墨”为下,充分地说明了“水”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全世界的绘画都有着一些共同因素,又有着不同画种间的特殊要素,因此才能百花齐放。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是在形式上非常重视“笔墨”,这也是中国画表现语言的核心和技巧上独特的抒写方式。纵观中国古今画论和典籍,“笔法”和“墨法”被无数画家和学者不厌其烦地提起,甚至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当专业的研究,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一直被誉为学术典范并沿用至今。到了五代时期,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气、韵、思、景、笔、墨”,第一次把“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观点提出,并且把“笔”“墨”并提。自此,历代画家无不在“笔墨”二法上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力求笔墨之精妙。而“水”在古人画论中虽是略有提及,但是远远没有把“水”上升“水法”的高度上来论述,都是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
  晋代以后,中国人物画中自由、写意的风格逐渐被一种严谨并工整的风格所取代,“骨法用笔”的思想和观点开始席卷整个中国画坛,这种画风丰富了人物画的品格和面貌,将表现手法推向高峰,从此中国画迎来了鼎盛的工笔时代。在这一时期“水”在人物画中只是作为了一种作画媒介和材料,方式方法也很单一,“水”的独立审美并没有得到发挥和挖掘。
  宋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人们的视野和思维不断扩大,审美情趣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蜕变,寻常百姓的民俗生活不断被画家们挖掘和表现,一种奔放、自由、洒脱、酣畅的画风逐渐形成,中国画进入了一个水墨时代。当时的《二祖调心图》以及南宋梁楷的《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等,传统的“笔墨”在水的作用下变得更加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充满了强大的视觉张力和表现性。但是个别画家名作的产生在当时的认知环境下仍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同时代更多的画家仍然不太注重“水”的表达,“水”仍然处于“笔墨”之后的位置。
  自此人物画便进入了衰落期,直至清末,一位技法精妙、能工善写的大家任伯年给中国画坛带来了新的高度。他无论是审美特征、技法还是思想、情趣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我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任伯年继承并且发展了梁楷的精神内涵和精髓,尤其是在泼墨上的发展,将“水”在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清代人物画坛中,将“水”的应用发挥到极致的画家当首选任伯年。
  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影响,尤其是表现在造型与审美情趣上,具象的、现实主义的观念冲击着每一个画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徐悲鸿、蒋兆和提出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教学体系成为了中国水墨人物画教学的主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画家:黄胄、周昌谷、方增先、卢沉、周思聪等等。与此同时,著名理论家王伯敏先生提出了“水法”的概念,引起了廣泛的响应和重视,王伯敏先生将“水法”归纳为六法: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渍水、泼水、铺水。王伯敏先生的观点为中国水墨人物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为“水法”在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不断地推动着当下的艺术语言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个性,如何搞好水墨人物画也是这个多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和使命,艺术家们纷纷去寻找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如何把“水”用好成了当今水墨人物画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因此,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应该更加强调“水法”的实践,对于用“水”应该有个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现如今,水墨人物画作为当代中国画坛备受关注的画种之一,虽然不及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发展那样成熟,但是水墨人物画以其自身独特的、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当下社会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人们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更加充满期待。
  水墨人物画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演变、沉淀、积累、拓展,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传统与创新的不断碰撞,越来越多的人物画家开始关注“水”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表达,传统水墨在“水”的运动下产生了强大的张力,这种情感和艺术家们产生了共鸣,使许许多多的人物画家开始对此着迷并孜孜不倦地探索。他们开始充分地挖掘“水”在宣纸上的特性,在建立起人物形象之后开始用大量的“水”来破墨、破线、破形,并且夸大了原有的泼墨技法,“水”的张力在宣纸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发挥,这在以往的人物画中是见不到的,他们利用宣纸的特性,让“水”和“墨”在纸上肆意碰撞,再辅助吹风机等手段加以控制,于是,“水”作为一种材料,便逐渐有了它独立的审美趣味。这种对“水”张力的关注和一部分水墨人物画家的实践,涌现了一批充满当代气息和人文思想的好作品(图1、2)。
  水墨人物画的技法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使水墨人物画走向了新生,给新时代下水墨人物画的再发展做好了铺垫了,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通讯作者:杨子勋
其他文献
新《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就褐煤-粉煤灰联合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褐煤:粉煤灰:含铬废水的最佳重量比、废水浓度、酸度、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术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课程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灵活、更实用地组
“洛阳三彩”,是近年来洛阳致力于三彩艺术研究的艺术家们对“唐三彩”进行的一个新的诠释。经过多年的探索,如今的“洛阳三彩”可以做立体也可以做平面。立体形式的即为“三
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英语教学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因七八年级的基础落后,使得字词句的积累运用不能过关,做题速度慢,学习英语颇感吃力。而为了应付学习,对作业的态度随便,尤其是对阅读
文章利用安杜(Ando)、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提出的消费函数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并加以创新,构建了利用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储蓄和社会保障支出解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消费
摘 要:现阶段的写意山水画主要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伴随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与发展,写意山水画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变革与创新,在继承传统山水画色彩运用的同时,将时代特点彰显出来,让山水画拥有时代特点。因此,文章在分析写意山水画色彩面貌的基础上,对写意山水画色彩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写意山水画;色彩;创新  对于当代的写意山水画而言,其色彩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吸收与借鉴。现阶段我
摘 要:众所皆知,中国水彩画是外来传入画种,与同为外来画种的油画相比也较为年轻,但在各代艺术家的率领下,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形式构成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水彩画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是“小品画”。近年来,中国当代水彩画的艺术价值也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相较于同为西方舶来品的油画来说还是相对落后。面对纵向进步与横向成长相对缓慢的局面,中国水彩艺术要继续成长该如何冲破困囿并继续前行?  关键词:中国水彩画;
转换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诱致性技术变迁强调,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内在因素是变迁主要力量。改革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主要是一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始建于1928年,1984年12月重建,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其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