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格在邮票上的姿态
1952年2月,34岁的陈富文带着一家老小到沈阳安家,在沈阳第二机器厂(沈阳重型机器厂前身,以下简称“沈重”)铸钢车间干起了最苦最累的铸造工。从旧社會过来的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格外深切。凭借早年在日资工厂打下的技术底子,他很快拿到最高的“八级工”职称,月薪128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尽快改变工业落后面貌,1953年,我国启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水发电机组作为重工业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动力源,必须提前上马。
水力发电站所需的水轮机“大转子”,因技术复杂,要求严格,此前一直依赖进口,急需填补国产空白。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随即下令,在“沈重”成立专门制造大转子的生产班组。厂领导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铸造经验丰富、敢啃硬骨头的工段长陈富文。
只靠一张型线复杂、标注上千个尺寸和严格质量要求的图纸,要想做出真正的转子,并让它真正转起来,绝非易事。但陈富文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干,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白天在车间,陈富文带领大家跟技术人员一起熟悉图纸,研究造型方法;晚上回到家,他边看图纸边琢磨,还用小刀在大萝卜上刻制模型,摸索转子造型的门道儿。他还将“绣花精神”应用到打芯、浇铸工艺中——打芯、对芯都得横平竖直,就像一条线;往砂箱上插钉子,一个钉帽不能歪;顶着高温,爬进砂型里去检查内部尺寸,从不马虎。
经过4个多月的苦心钻研和反复实验,1953年7月,陈富文带领的大转子小组,终于试制成功国产首台800千瓦水力发电机转轮,为“沈重”增加了一项重量级“新中国第一”。此后,他们相继成功制造出10000、12500、15000千瓦大转子……不仅台台质量合格,且许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最让陈富文和大转子小组名声大振的是,1958年,他们历时近4个月,制造出直径4.1米、净重38吨、毛重44吨,当时东方最大的72500千瓦大转子,成功为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发电机组配套。陈富文的“牛”,被定格在全国发行的邮票上——原国家邮电部1964年发行的《新安江水电站》一套四枚影写版邮票,其中一枚名为“安装”的邮票,再现的就是吊装“沈重”牌72500千瓦发电机转子的宏大场面。
在物质、人才皆匮乏的年代,以陈富文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在各自企业、各自行业,用老黄牛式的拼劲和狠劲,单挑起整个领域。1963年6月,国家第一机械部(简称一机部)下发《关于学习和推广沈阳重型机器厂大转子小组经验的通知》;1964年4月,一机部在《关于推广马恒昌小组和大转子小组(陈富文小组)经验的决定》中提到,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和沈阳重型机器厂大转子小组,是“五好”班组的标兵,是机械工业战线上的两面红旗。这些劳模代表了新中国工业建设一种昂扬奋进的姿态,积累的经验、创建的制度,成为中国工业的第一批经典。
劳动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如果在辽沈大地选一位承上启下的劳模工匠,杨建华绝对是不二人选。
1969年,16岁的杨建华成为沈阳鼓风机厂(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铆焊车间铆工学徒工。“车钳铣,没人比;铆电焊,没人干”。铆焊车间是厂里条件最艰苦、干活儿最累的地方。身小体弱的杨建华,突然闯进了壮汉的群体,让师傅们一脸的问号——这小体格,能干铆工匠?
铆工是个手工操作动手又用脑的体力活儿——得会看图纸,把工件加工好;得能抡大锤,把磕碰导致局部变形的铁疙瘩,稳、准、狠地修复好。师傅的一句“大锤只有抡起来,你才能给他生命,才能让它有了魂”,让杨建华铭记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初中没毕业,文化底子薄,杨建华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铆工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焊接工艺学、机械制图、结构与零件等铆焊技术理论书籍。同时,他把学到的知识和师傅传授的抡锤技艺、加工经验相结合,革新设计工具、改进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没过多久,他就成了文武双全的“技术大拿”、攻坚克难的“智多星”。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我国先后引进大化纤、大乙烯、大化肥等设备,并启动这些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沈鼓成为全国四大石油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主攻方向是大型压缩机。此后,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凭借技术装备优势,沈鼓竖起国家重大装备离心压缩机国产化的旗帜。
1992年,沈鼓提出要把压缩机机壳从铸造改为焊接拼装,这可是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经过3个多月、连续攻克“中分法兰反变形”等5道难关之后,杨建华终于成功试制沈鼓第一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壳。
这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被誉为“争气壳”,它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堪称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从沈鼓第一台焊接机壳诞生以来,第一台干熄焦风机、第一台S9000-11鼓风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压缩机机壳、大庆的H296机壳、上海金山的,华鲁恒升的……沈鼓的大部分第一台重大、关键产品都由杨建华领衔制造,他被誉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
1969年入厂,2013年退休,然后是5年返聘,40多年的职业生涯,杨建华凭着一颗热爱沈鼓、热爱岗位的主人翁初心,把个体命运和国家的风机事业连在一起,立志把沈鼓建成世界一流的压缩机企业。
以杨建华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劳模,宝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们曾登上技术之巅,更因他们完整地经历了一个工人在中国工业中的成长之路,使得他们对工业、工人都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和实践。对劳动价值的真正信服,以及几十年的磨炼,让老黄牛式的体力模式,插上了技术的翅膀,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不逊于外科医生的大工匠
2002年,在锦州市黑山县新立屯镇荒地村,16岁的孙志强因贫辍学,离开老家,到沈阳郊区一家火腿肠厂当了工人。由于身材矮小,他每次抬比自己体重还沉的冻肉都十分吃力,加上老员工欺生,只干了3天,就用身上仅剩的几十块钱买了回程票。回到家,他哭着恳求父亲再给自己一次上学的机会,父亲同意了。 经过一年复读和三年高中学习,2006年9月,孙志强考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358”开挂式的大学生活——“苦3”,三年大学时光,他是自习室唯一满勤的学生;“破5”,他书包里总是装着一大摞的书和笔记,三年下来背坏了5个书包;“双8”,他刚上大专就报了自考,给自己定了早8晚8的学习时间。只要学校看门大爷不关灯,他就尽可能多蹭一会儿自习室。
经过三年苦行僧般的努力,2009年8月,孙志强凭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和自考本科学历,最终开启了技术工人的梦想——进入沈飞,成为一名正式职工。
从入职那天起,他就全身心修炼技能,白天在单位学习时间有限,他就把自家北阳台改建成实操间,专门用来练手艺。光电路板,就焊了三四百块。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焊台……每一样工具和仪器,都成为他精益求精、提升技能的最好见证,也帮助他稳扎稳打,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我干的工作好比飞机制造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循环内科大夫,一旦哪根电缆短路、导管堵塞,就会直接威胁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 孙志强说,医生手上托着的是患者的生命,而他手上是国家托付的重器和飞行员的生命,在工作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制造业有句行话:车工怕车杆、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扁。孙志强从事的飞机装配工作,最怕的就是在飞机舱内遗留多余物。由于飞机装配过程涉及成千上万个元器件、零部件,绝大部分操作空间只能容一个人蜷缩着工作,总免不了小米粒大的保险丝头遗落在机舱。这些小家伙用常规的方法和工具很难清理干净。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厂里也想了很多办法,虽然有改善,但一些特殊工作区域还是鞭长莫及。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飞机的实战性能,甚至会发生机毁人亡事故。几十年来,这个棘手问题一直困惑着大家。
“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孙志强说,飞机的每个零件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从根儿上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决心好下事难办。面对千头万绪的电缆和导管,工程师都无从破题,一个技术工人要把它拿下,孙志强迎接挑战。
“这是在一线发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要在一线寻找。”丰富的装配经验,培养了孙志强就地取材的智慧。他从生产工序中逐一排查,寻找突破口。在仔细观察了60多个工友的操作过程,又和10多位老师傅沟通交流后,孙志强发现,很多老师傅在工作中不仅有一套独门手段,还会改装一些小工具为己所用,他们管这叫“手巧不如家什妙”。
这让他茅塞顿开,“我为啥不从每个工友干活儿用的夹剪上找突破呢?”说干就干,他先后采取胶布粘接、油膏粘接、黑胶皮粘接、白橡胶粘接等方法,经过3年多、近百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将普通的克丝钳子改制成专用的小神器,彻底杜绝了沉渣遗落的隐患。
孙志强爱写工作日记,写满大大小小十几个笔记本,其中有几个笔记本的皮儿都已经磨损,看得出是经常拿出来翻看。随手翻开,每一页的字迹都很工整,不同的故障、不同的问题、如何发生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条理清晰,复杂问题还有手绘的图解,他从不吝啬与工友们分享。
2018年1月,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10年后,已经退休的杨建华站在了匠心筑梦新时代——沈陽市首批“盛京大工匠”颁奖典礼的舞台上,领受荣誉“盛京大工匠”奖杯和证书。跟他同台的25名盛京大工匠中,最年轻的,便是32岁的孙志强。
21世纪的劳模追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这些青年才俊为劳动注入了青春新力量。探索尚未终结,蜕变仍在继续。正如孙志强所言——最大的心愿就是像杨建华师傅那样,有一天能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坚信,有技者,自强。
1952年2月,34岁的陈富文带着一家老小到沈阳安家,在沈阳第二机器厂(沈阳重型机器厂前身,以下简称“沈重”)铸钢车间干起了最苦最累的铸造工。从旧社會过来的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格外深切。凭借早年在日资工厂打下的技术底子,他很快拿到最高的“八级工”职称,月薪128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尽快改变工业落后面貌,1953年,我国启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水发电机组作为重工业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动力源,必须提前上马。
水力发电站所需的水轮机“大转子”,因技术复杂,要求严格,此前一直依赖进口,急需填补国产空白。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随即下令,在“沈重”成立专门制造大转子的生产班组。厂领导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铸造经验丰富、敢啃硬骨头的工段长陈富文。
只靠一张型线复杂、标注上千个尺寸和严格质量要求的图纸,要想做出真正的转子,并让它真正转起来,绝非易事。但陈富文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干,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白天在车间,陈富文带领大家跟技术人员一起熟悉图纸,研究造型方法;晚上回到家,他边看图纸边琢磨,还用小刀在大萝卜上刻制模型,摸索转子造型的门道儿。他还将“绣花精神”应用到打芯、浇铸工艺中——打芯、对芯都得横平竖直,就像一条线;往砂箱上插钉子,一个钉帽不能歪;顶着高温,爬进砂型里去检查内部尺寸,从不马虎。
经过4个多月的苦心钻研和反复实验,1953年7月,陈富文带领的大转子小组,终于试制成功国产首台800千瓦水力发电机转轮,为“沈重”增加了一项重量级“新中国第一”。此后,他们相继成功制造出10000、12500、15000千瓦大转子……不仅台台质量合格,且许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最让陈富文和大转子小组名声大振的是,1958年,他们历时近4个月,制造出直径4.1米、净重38吨、毛重44吨,当时东方最大的72500千瓦大转子,成功为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发电机组配套。陈富文的“牛”,被定格在全国发行的邮票上——原国家邮电部1964年发行的《新安江水电站》一套四枚影写版邮票,其中一枚名为“安装”的邮票,再现的就是吊装“沈重”牌72500千瓦发电机转子的宏大场面。
在物质、人才皆匮乏的年代,以陈富文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劳模,在各自企业、各自行业,用老黄牛式的拼劲和狠劲,单挑起整个领域。1963年6月,国家第一机械部(简称一机部)下发《关于学习和推广沈阳重型机器厂大转子小组经验的通知》;1964年4月,一机部在《关于推广马恒昌小组和大转子小组(陈富文小组)经验的决定》中提到,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和沈阳重型机器厂大转子小组,是“五好”班组的标兵,是机械工业战线上的两面红旗。这些劳模代表了新中国工业建设一种昂扬奋进的姿态,积累的经验、创建的制度,成为中国工业的第一批经典。
劳动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如果在辽沈大地选一位承上启下的劳模工匠,杨建华绝对是不二人选。
1969年,16岁的杨建华成为沈阳鼓风机厂(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铆焊车间铆工学徒工。“车钳铣,没人比;铆电焊,没人干”。铆焊车间是厂里条件最艰苦、干活儿最累的地方。身小体弱的杨建华,突然闯进了壮汉的群体,让师傅们一脸的问号——这小体格,能干铆工匠?
铆工是个手工操作动手又用脑的体力活儿——得会看图纸,把工件加工好;得能抡大锤,把磕碰导致局部变形的铁疙瘩,稳、准、狠地修复好。师傅的一句“大锤只有抡起来,你才能给他生命,才能让它有了魂”,让杨建华铭记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初中没毕业,文化底子薄,杨建华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铆工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焊接工艺学、机械制图、结构与零件等铆焊技术理论书籍。同时,他把学到的知识和师傅传授的抡锤技艺、加工经验相结合,革新设计工具、改进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没过多久,他就成了文武双全的“技术大拿”、攻坚克难的“智多星”。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我国先后引进大化纤、大乙烯、大化肥等设备,并启动这些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沈鼓成为全国四大石油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主攻方向是大型压缩机。此后,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凭借技术装备优势,沈鼓竖起国家重大装备离心压缩机国产化的旗帜。
1992年,沈鼓提出要把压缩机机壳从铸造改为焊接拼装,这可是该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经过3个多月、连续攻克“中分法兰反变形”等5道难关之后,杨建华终于成功试制沈鼓第一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壳。
这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被誉为“争气壳”,它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堪称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从沈鼓第一台焊接机壳诞生以来,第一台干熄焦风机、第一台S9000-11鼓风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压缩机机壳、大庆的H296机壳、上海金山的,华鲁恒升的……沈鼓的大部分第一台重大、关键产品都由杨建华领衔制造,他被誉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
1969年入厂,2013年退休,然后是5年返聘,40多年的职业生涯,杨建华凭着一颗热爱沈鼓、热爱岗位的主人翁初心,把个体命运和国家的风机事业连在一起,立志把沈鼓建成世界一流的压缩机企业。
以杨建华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劳模,宝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们曾登上技术之巅,更因他们完整地经历了一个工人在中国工业中的成长之路,使得他们对工业、工人都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和实践。对劳动价值的真正信服,以及几十年的磨炼,让老黄牛式的体力模式,插上了技术的翅膀,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不逊于外科医生的大工匠
2002年,在锦州市黑山县新立屯镇荒地村,16岁的孙志强因贫辍学,离开老家,到沈阳郊区一家火腿肠厂当了工人。由于身材矮小,他每次抬比自己体重还沉的冻肉都十分吃力,加上老员工欺生,只干了3天,就用身上仅剩的几十块钱买了回程票。回到家,他哭着恳求父亲再给自己一次上学的机会,父亲同意了。 经过一年复读和三年高中学习,2006年9月,孙志强考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358”开挂式的大学生活——“苦3”,三年大学时光,他是自习室唯一满勤的学生;“破5”,他书包里总是装着一大摞的书和笔记,三年下来背坏了5个书包;“双8”,他刚上大专就报了自考,给自己定了早8晚8的学习时间。只要学校看门大爷不关灯,他就尽可能多蹭一会儿自习室。
经过三年苦行僧般的努力,2009年8月,孙志强凭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和自考本科学历,最终开启了技术工人的梦想——进入沈飞,成为一名正式职工。
从入职那天起,他就全身心修炼技能,白天在单位学习时间有限,他就把自家北阳台改建成实操间,专门用来练手艺。光电路板,就焊了三四百块。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焊台……每一样工具和仪器,都成为他精益求精、提升技能的最好见证,也帮助他稳扎稳打,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我干的工作好比飞机制造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循环内科大夫,一旦哪根电缆短路、导管堵塞,就会直接威胁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 孙志强说,医生手上托着的是患者的生命,而他手上是国家托付的重器和飞行员的生命,在工作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制造业有句行话:车工怕车杆、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扁。孙志强从事的飞机装配工作,最怕的就是在飞机舱内遗留多余物。由于飞机装配过程涉及成千上万个元器件、零部件,绝大部分操作空间只能容一个人蜷缩着工作,总免不了小米粒大的保险丝头遗落在机舱。这些小家伙用常规的方法和工具很难清理干净。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厂里也想了很多办法,虽然有改善,但一些特殊工作区域还是鞭长莫及。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影响飞机的实战性能,甚至会发生机毁人亡事故。几十年来,这个棘手问题一直困惑着大家。
“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孙志强说,飞机的每个零件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从根儿上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决心好下事难办。面对千头万绪的电缆和导管,工程师都无从破题,一个技术工人要把它拿下,孙志强迎接挑战。
“这是在一线发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要在一线寻找。”丰富的装配经验,培养了孙志强就地取材的智慧。他从生产工序中逐一排查,寻找突破口。在仔细观察了60多个工友的操作过程,又和10多位老师傅沟通交流后,孙志强发现,很多老师傅在工作中不仅有一套独门手段,还会改装一些小工具为己所用,他们管这叫“手巧不如家什妙”。
这让他茅塞顿开,“我为啥不从每个工友干活儿用的夹剪上找突破呢?”说干就干,他先后采取胶布粘接、油膏粘接、黑胶皮粘接、白橡胶粘接等方法,经过3年多、近百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将普通的克丝钳子改制成专用的小神器,彻底杜绝了沉渣遗落的隐患。
孙志强爱写工作日记,写满大大小小十几个笔记本,其中有几个笔记本的皮儿都已经磨损,看得出是经常拿出来翻看。随手翻开,每一页的字迹都很工整,不同的故障、不同的问题、如何发生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条理清晰,复杂问题还有手绘的图解,他从不吝啬与工友们分享。
2018年1月,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10年后,已经退休的杨建华站在了匠心筑梦新时代——沈陽市首批“盛京大工匠”颁奖典礼的舞台上,领受荣誉“盛京大工匠”奖杯和证书。跟他同台的25名盛京大工匠中,最年轻的,便是32岁的孙志强。
21世纪的劳模追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这些青年才俊为劳动注入了青春新力量。探索尚未终结,蜕变仍在继续。正如孙志强所言——最大的心愿就是像杨建华师傅那样,有一天能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坚信,有技者,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