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近年来谍战片热播的原因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部好的电视剧,既要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要能抓住观众随着电视剧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心理特征;同时还需要在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上脱颖而出。近年来,谍战片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跟风者众多,其中由姜伟导演的电视剧《潜伏》更是成为备受众广为传颂的佳作,引发了谍战类电视剧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关键词】电视剧 受众 谍战片 《潜伏》
  
  2009年初,电视剧《潜伏》首先在地方台播出,4月份,北京卫视、重庆卫视、黑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四家卫星频道开始播出,随着卫视热播,网络上各大在线播放网站和提供下载的网站点击量和下载率不断攀升。之后,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始制作各种分析和专题采访栏目,不到一个月时间,电视剧《潜伏》迅速蹿红,成为去年电视台的收视黑马。《潜伏》一剧既承袭了以往特情剧在叙事结构及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之处,又在叙事策略上有新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分析该电视剧成功的原因,或许能为我们当下的国产电视剧制作带来启示和思考。
  一、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
  (一)一反和平年代影视剧常态,使受众耳目一新
  在远离战场硝烟的和平年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电视荧屏以及人们大部分闲暇的生活被纸醉金迷的情感剧充斥。一时间,《红楼梦》、《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一帘幽梦》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像潮水涌来,几乎淹没了我国的荧屏天地。
  然而,近几年来,观众逐渐对这些形式单一、同质化的作品失去了热情,进入了审美疲劳阶段。于是,以险象还生、悬念迭出为特征的谍战剧从众多影视剧中脱颖而出,一时间赢得了火爆的收视率。《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两年播放的电视剧中,都有哪些剧最让人们感觉到共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潜伏》,比例高达70.4%,而一些比较热门的电视剧如《士兵突击》占35.2%、《我的团长我的团》占18.0%、为一些年轻人所推崇的《奋斗》不过占到了20.2%、《武林外传》占到11.5%。①
  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电视剧不应该只有一种形态,而应当是多元化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才更能赢得受众的认可。
  (二)迎合了受众心理的故事选材
  观众心理是指观众从某种限制中摆脱出来,通过影片中人物的认同,投射着他们的勇气、智慧,实现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在影片那些情与爱、生与死、沉与浮之中释放着他们抑制的潜意识。②
  1、猎奇心理。在和平年代,观众对卧底谍战影视作品有着既好奇又新鲜的心理。近几年来,卧底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已成为热点,有较强的票房影响力。2002年底上映,带领香港电影走出新世纪低谷的《无间道》广受好评,此后几年间,导演刘伟强连续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一时形成“无间热”,票房无人能敌。电视剧方面,在《潜伏》之前,国内电视台也早有卧底谍战的剧作,2006年根据麦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就在当年掀起一轮收视热潮;2008年由柳云龙、李小冉主演的三十集“红色特工”谍战题材电视剧《功勋》开播,其收视率也在各大电视台名列前茅。
  2、求知心理。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对抗战胜利后,中国解放前的那段民国时期的历史了解甚微。《潜伏》将故事背景放在共产党那段广为人知同时又带有神秘色彩和英雄主义的地下党年代,无论是从当今社会观众的影视观感和接受心理上讲,还是从历史知识储备的角度讲,注定了《潜伏》的选材会获得较高关注。
  二、《潜伏》里出奇制胜的叙事方式
  (一)有声语言符号“点亮”叙事情节
  一出戏的生命和魅力是出自主题思想本身,亦剧情、剧中人物、台词;而台词则是这三者中最重要的,必须通过台词把一切传达给观众。③
  1、台词。《潜伏》中极具生活化和真实性的语言对白,拉近了剧中人物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比如:
  (1)、“假太太”翠平说:“我跟你一起走,我怕你飞了。”既表现了翠平对余则成感情的深厚,又照应了最后在机场翠平和余则成的相遇,翠平眼睁睁地看着余则成坐上了飞机飞走。
  (2)负责和余联系的地下组织罗掌柜的一句:“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一下子给在这条信仰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似乎有些“飘”的余则成吃下了一颗“安心丸”,重拾了信心。
  2、旁白。旁白是谍战剧的一个特色,在本剧中,大多数的旁白起到了余则成画外音的作用。它有力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细腻感情、复杂和隐蔽的精神世界,深入浅出、形象地揭示人的内心领域,把人的语言表现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该剧在体现余的内心挣扎、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就很好地运用了旁白的作用。比如:
  在余则成当时的上级吕宗方死之后,余则成的一段旁白将余的这种心理描述得淋漓尽致。
  旁白:“余则成一时不能相信吕宗方是中共的人。刺杀李海丰的行动已经暴露,失去了上级,他成了军统安插在南京的一颗死棋,也许只有戴笠知道‘蟹’的存在,可谁又知道‘蟹’是何许人呢?他现在可以悄然消失,跟左蓝去过他们希望的生活,只要离开重庆,那种生活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决定离开,悄悄回重庆,跟左蓝去过他想象中的生活。”
  不难看出,本剧的主人公余则成最初并不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这样的故事安排,既真实有新鲜感,也为以后余则成从一个没有什么信仰的“小人物”,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信仰的革命战士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二)表现形式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是导演姜伟创作的一贯风格,《潜伏》也不例外。例如军统人员的服装一律以黑色为主,意味着严肃、黑暗、沉闷。唯一鲜艳的色彩可能就是剧中太太们旗袍的颜色了,其余一律用黑白灰来表现。如果说彻头彻尾的黑白灰给人以沉闷的感觉,那么那几抹鲜艳的旗袍色彩给全剧以充分的喘气和呼吸的机会。正应了结尾曲《深海》的那句:“深处黑暗,心向光明。”
  三、满足了各个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一)给当代人贫瘠的精神家园一次灌溉
  《潜伏》的导演姜伟用两个字贯穿了全剧的灵魂——信仰。回头想想,到底是什么让余则成放着国民党军统的中校副站长不做,去做一个连共产党员都不是的地下革命者?正是信仰这两个字。余则成的这种信念是左蓝传达给他的,但陪他将这份信念的力量一直走下去的人是翠平,一路走来,他所接触的共产党人(无论是吕宗方、秋掌柜、廖三民,还是左蓝和翠平)都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并且随时为这个信念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也与国军的那些酒囊饭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些人也无时无刻不感染着余则成,在吕宗方为了掩护他而被军统特务杀害时,在丘掌柜在他面前把自己的舌头咬掉时,在左蓝为了他的安全牺牲的时候,在得知翠平牺牲的消息的时候,在廖三民为了掩护余则成与李涯一起同归于尽的时候……这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打击,使余则成的信念越来越坚定。正如片尾曲《深海》里所唱的:“在黑夜里梦想着光明,只因为相信光明终会到来。”
  很多人看了《潜伏》之后,都被余则成的信仰所打动。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生存压力巨大的现状下,我们需要一些精神力量支撑自己走下去,并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有价值。这部电视剧给受传者充满了现代意义的价值思索,使受众找到认同感,找到自身生存的合理性。
  (二)人性关怀赢得职场受众的喜爱
  有网友说:“看《潜伏》,看到就是做人的艺术。”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和对人本质需求的尊重。
  例如,在陆桥山、李涯争夺副站长职位过程中,余则成以弱示人的低姿态更是做到了十足。《潜伏》第14集中有这样一段场景:
  陆桥山:“余主任,在天津站做老好人,会吃亏的。你心里不是没有小九九,就是不说。“
  余则成“我心里是有小九九,有,不是没有,可你们都是中校啊,有面子,上面也有人撑腰,我呢……小芝麻少校,本来还指望戴老板能多看一眼,往上爬一爬,现在老头子西去了,我不把小九九藏在心里我怎么办?”
  陆桥山:“你呀,太鬼,太鬼!鬼心眼子太多了。你说以前站长对你多看好,现在呢,全是李涯的戏了。”
  陆桥山称余则成为“老好人”,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愚、拙、屈、讷,这些给人以消极、委屈、无能的感觉,都让人产生良好的第一感觉,别人因此对他放下了戒惧或者消除与之竞争的心理。但这却是余则成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对自己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隐藏自己的真正身份。
  剧中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既是一种人性,更是一种人情,在观众那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和认同。
  结语
  好作品源自好剧本。谍战片《潜伏》内容满足了受众揭秘和窥视欲望的心理需求,不落俗套的叙事方式,台词和旁白的熟稔运用;情节连贯,剧情紧凑,不拖泥带水;同时满足不同社会受众的需求;对信仰进行了有力的书写。总之,《潜伏》一剧契合了大众的审美追求,满足了大众企盼理想精神道德回归的渴望。这些因素综合造就了《潜伏》的成功,也为今后国产影视剧创作带来了许多原创性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①http://www.studa.net/Movie/
  100322/1130239-2.html
  ②张智华:《影视文化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p355
  ③雷·克罗塞斯:《戏剧的结构》,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新闻系学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期举行,彼时全球媒体的目光都投向了哥本哈根,国内媒体也不例外。本文以媒介框架为理论工具,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气候大会召开期间的相关报道,归纳出两者在三个方面的异质性,认为这些异质性是不同新闻框架导致的不同诠释之间的合流与互补,并得出两份报纸媒介框架的差异是中国媒介生态更为开放与多元的体现这一结论。  【关键词】媒介框
【摘要】电视剧《蜗居》在将房奴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剧中,住宅不单单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一种媒介。本文以《蜗居》中关于住房的典型对话和场景为文本,分析电视的叙事模式,探讨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蜗居》 住宅 媒介 隐喻    一、住宅——需求的嬗变    1、人的基本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个层
大富翁李明忽然死了。  杜菲菲带领两位助手前往案发现场调查。李明死于家中卧室床上,午睡时突然肚子疼,保健医生还没来得及救治他就停止了呼吸。当时家中还有一位女保姆,和他的儿子李小明。  说起李小明还有一段故事。李小明4岁那年的某一天,李明带着他去公园玩儿,只接听电话的工夫,李小明就丢了。连儿子都看护不了,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李明开始一个人生活,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摘要】本文以我国各界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表现为例,分析了在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路径——官方路径与非官方路径中各传播主体的表现,以及此次我国对外传播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建言。  【关键词】对外传播 哥本哈根 气候外交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8日,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叹息声中落下了帷幕。近120个国家首脑的到场,全球数十亿人关注,数十万人上街示威,数千人的媒体报道队伍。这次
【摘要】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报纸文化报道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本文以《成都日报》的《文化壹周》专刊为例,探讨提升党报文化报道的途径。  【关键词】党报 文化报道 《文化壹周》    目前我国媒介环境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相互争夺受众,竞争十分激烈。面对竞争,报纸出路堪忧。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海量性和时效性,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画面的生动性和声音的真切性。面对竞争,同时具
第二個凶手
随着媒介融合技术障碍不断被攻破,如今不同媒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之间,有线与无线之间,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存储、显示之间,已经具备联盟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更是打破了媒介的介质壁垒,使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①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多渠道、多平台、多方位的深层合作与互动,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  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正是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
【摘要】本文以《华西都市报》和《齐鲁晚报》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特色和需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突发事件 甲型H1N1流感 地方媒体    一、媒体选择与时段界定    本文选取《华西都市报》和《齐鲁晚报》作为样本。从地方媒体的权威性来看,《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报
【摘要】2008年以来,《海角七号》、《艋舺》等影片掀起了台湾“本土电影”热潮,成为当下华语电影圈重要的“文化事件”。本文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出发,探讨“新锐电影”所反映出的以本土化应对全球化的文化自觉,全球化下本土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冲突与共存。  【关键词】“新锐电影” 全球化 本土文化 多元文化 身份识别    自20世纪80年代“新电影浪潮”后,台湾电影一路向下,跌入低谷。但近年来,以强调“
【摘要】自1988年创刊以来,《大学生》杂志发展迅速,在大学生中取得了极高的认同感,深受大学生欢迎。而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期刊市场,通过解析该杂志的定位和风格,可以了解传统期刊应如何顺应市场要求,实现华丽转身以更好地生存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杂志定位 风格特点     随着杂志种类的增多,杂志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如何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是当下众多媒体从业者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