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对老师信息技术、知识储备、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地理教学课程目标,必须多方面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五个注重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三个维度并进,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情感,让学生通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并应用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地理意识,培养科学的地理修养,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多媒体教学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方便,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较为枯燥,不便于学生理解,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普遍不强,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特别是把一些美丽的风景、有趣的地理故事引入到地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愿意学、愿意探究其中的奥秘1。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多想一些办法,多查阅一些资料,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课堂开始的导语部分,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归纳提示,让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记得住、掌握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地理知识的拓展
地理知识包罗万象,仅靠课本知识远远不够,需要教师紧紧围绕课本知识,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拓展、优化,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知识点,有必要传导给学生,增加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地理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与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告诉学生,让大家明白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有机地融合地课堂内容中来,让地理课堂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各学科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整体。
三、注重地理知識的贯穿
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有很强的连贯性,需要前后衔接,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扩大课堂容量,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达到复习的效果。一般来说,地理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比较少,有些地区虽然已经将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范围,但所占分数不高,甚至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把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试卷之中,学生、学校、家长为了升学,普遍对地理课程学习重视不够,更不用说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有必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足用好,既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识,又要利用课堂时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教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有必要把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也重视起来,利用课堂前的几分钟,或者授课中间的合适时段,把前前后后的地理知识连贯起来,防止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碎片化”,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四、注重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贴近学生,使重要的知识点易于学生理解、记忆。遇到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知识点,应当尽量采用动画演示、图文对比等方式,把复杂的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展示过程中对地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老师,要么图省事,要么过份重视课件的美观,没有把地理知识点的解读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导致华而不实、简而无用的结果,并没有对课堂教学带来多少帮助,这是应该避免的。实际上,课件的制作应当以简洁为主,突出重点,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编地理教材简化知识层次,突出人地关系,图像系统增多,增设了“读”、“想”、“做”栏目,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有利于地理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特别是“做”的能力,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互联网和学生之间协同研究,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尽量避免教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课件“单兵做战”“自导自演”,而应当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六、注重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
地理教育是生活教育,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把课堂知识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有机结合,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了解当地和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成为地理老师的好帮手、好伙伴,但同时也对地理老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多媒体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应有的效果,有必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必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把地理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课堂教学技巧,通过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提高、过程与方法有效、培养地理素养三位一体的地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向芳,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09
[2]周卉,浅议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月刊),2007(5):94
关键词:地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五个注重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三个维度并进,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情感,让学生通过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掌握并应用地理知识,树立正确的地理意识,培养科学的地理修养,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多媒体教学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方便,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较为枯燥,不便于学生理解,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普遍不强,对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拓展,特别是把一些美丽的风景、有趣的地理故事引入到地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愿意学、愿意探究其中的奥秘1。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多想一些办法,多查阅一些资料,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课堂开始的导语部分,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归纳提示,让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记得住、掌握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地理知识的拓展
地理知识包罗万象,仅靠课本知识远远不够,需要教师紧紧围绕课本知识,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拓展、优化,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知识点,有必要传导给学生,增加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地理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与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告诉学生,让大家明白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有机地融合地课堂内容中来,让地理课堂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各学科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整体。
三、注重地理知識的贯穿
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有很强的连贯性,需要前后衔接,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扩大课堂容量,将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达到复习的效果。一般来说,地理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比较少,有些地区虽然已经将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范围,但所占分数不高,甚至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把地理课程纳入到中考试卷之中,学生、学校、家长为了升学,普遍对地理课程学习重视不够,更不用说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有必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足用好,既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识,又要利用课堂时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教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有必要把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也重视起来,利用课堂前的几分钟,或者授课中间的合适时段,把前前后后的地理知识连贯起来,防止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碎片化”,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四、注重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贴近学生,使重要的知识点易于学生理解、记忆。遇到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知识点,应当尽量采用动画演示、图文对比等方式,把复杂的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展示过程中对地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老师,要么图省事,要么过份重视课件的美观,没有把地理知识点的解读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导致华而不实、简而无用的结果,并没有对课堂教学带来多少帮助,这是应该避免的。实际上,课件的制作应当以简洁为主,突出重点,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编地理教材简化知识层次,突出人地关系,图像系统增多,增设了“读”、“想”、“做”栏目,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有利于地理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特别是“做”的能力,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互联网和学生之间协同研究,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尽量避免教师过多地依靠多媒体课件“单兵做战”“自导自演”,而应当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六、注重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
地理教育是生活教育,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把课堂知识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有机结合,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了解当地和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地理现象,使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成为地理老师的好帮手、好伙伴,但同时也对地理老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多媒体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应有的效果,有必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必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且把地理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课堂教学技巧,通过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提高、过程与方法有效、培养地理素养三位一体的地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向芳,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109
[2]周卉,浅议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月刊),200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