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把学习活动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便会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数学课;提问;导入;参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00-02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要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觉得好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提问方式,关注全体学生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使用语言交流来达成学生知识的生成,在问和答中都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在选择学生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时,往往选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不举手的学生整堂课都没顾及,这样的课堂看似回答的都正确,实则只是几位学生在做展示。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容易给学生形成回答问题的习惯定式,那就是很多同学内心已经知道这堂课谁来回答问题,与自己无关,从而不专心听讲。所以笔者是将学生随意编号,回答问题,不点姓名,随意点号,自然克服了学生上课不认真、跑神的现象,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新课导入生动有趣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话。上一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要整体构思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效果。好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听课时能够抓住重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抓住这一环节设置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灵巧之笔,生发“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魅力,自然带来高效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笔者用清楚的语言描述:“在我们美丽的祖国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你们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各自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顺势利用班级学生喜欢的不同颜色进行数据统计,制作成统计表,再要求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为扇形统计图的学习起到了数据收集真实、学生兴趣盎然的教学作用。
三、利用争论激发学生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而且能使他们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必须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如: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学生容易忽略“这个分数要是最简分数”这个条件,总习惯地只看分母,所以就容易出错了。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能化成有限小数吗?多数同学一看,马上就说“不能”,但有少数同学却说“能”,于是双方都很坚定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笔者马上把班上所有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各组先在组内讨论“为什么”?正确意见组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猛然明白■可以化简成■,是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原来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最关键的是这个分数是不是有限小数。这样就把教师讲解的容易忘记的知识变成了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和记忆深刻的知识,把复杂的教学转化成了简单的学习活动。
四、巧用合作动手操作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若整个课堂都是单调的传授、灌输,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感到很吃力,自然没有乐趣可言,也很难提高效率。要提高教学效率,应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笔者经常给学生增加一些趣味数学的内容。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需要学生对操场、圆形花坛、乒乓球台、教室等处进行测量,这时一个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就安排小组学生进行配合,能顺利完成小组内数据的收集,使学生既体验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又能高效准确完成统计,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原意参与轻松的学习。
五、作业生活化妙趣横生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课堂的知识得以巩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因此新课上完之后没有作业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是千篇一律的,甚至还有的搞题海战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这样很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们的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一定要注意作业的多样化,要让学生觉得作业有趣,愿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例如,在学习“比较线段的长短”后,让学生回家和亲戚家的同龄人比高矮。学完“近似数”后,笔者要求学生帮妈妈上街买菜。学完“打折销售”后,让学生到商场逛逛,调查商场的打折情况。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修理班内的破桌椅,我们的学生就在两个桌腿上加一根斜木条。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这样的作业不仅告别了千篇一律的现象,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乐趣,还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
六、良好的教学情境贯穿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新知识的重要辅助手段。利用身边现有的教学资源最能使学生学得容易,记得牢靠。例如,“找座位”这一课,这一活动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空间,学生对第几组、第几排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模糊性。为了让孩子获得空间知觉,建立正确的表象,在教学例题前,先以班上学生位置作为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平时找座位的经验用于本节课的学习。开课后先让学生联系对实际空间的观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从找第几组的同学到找第几排的同学,再到找第几组第几排的同学,在学生积极投入的动态活动中,逐步建立“组”和“排”的正确表象,随后采取个人说、同桌互相说等各种形式,提供机会,让人人都来说一说自己现在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排,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觉得好玩,就必须关注儿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好玩,享受数学带来的智慧和愉悦,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地成长于“数学好玩”的快乐人生里。当学生以“玩”的方式与心态来对待数学学习时,他们便会倾情投入,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应该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基础教育追求的全新境界。学生只有被数学课堂的乐趣所吸引,才能真正的认可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欣赏数学的美丽,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提问;导入;参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00-02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要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觉得好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提问方式,关注全体学生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使用语言交流来达成学生知识的生成,在问和答中都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在选择学生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时,往往选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不举手的学生整堂课都没顾及,这样的课堂看似回答的都正确,实则只是几位学生在做展示。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容易给学生形成回答问题的习惯定式,那就是很多同学内心已经知道这堂课谁来回答问题,与自己无关,从而不专心听讲。所以笔者是将学生随意编号,回答问题,不点姓名,随意点号,自然克服了学生上课不认真、跑神的现象,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新课导入生动有趣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话。上一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要整体构思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效果。好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听课时能够抓住重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抓住这一环节设置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灵巧之笔,生发“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魅力,自然带来高效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笔者用清楚的语言描述:“在我们美丽的祖国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老师喜欢红色,你们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各自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顺势利用班级学生喜欢的不同颜色进行数据统计,制作成统计表,再要求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为扇形统计图的学习起到了数据收集真实、学生兴趣盎然的教学作用。
三、利用争论激发学生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学生热爱数学,而且能使他们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必须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如: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学生容易忽略“这个分数要是最简分数”这个条件,总习惯地只看分母,所以就容易出错了。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能化成有限小数吗?多数同学一看,马上就说“不能”,但有少数同学却说“能”,于是双方都很坚定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笔者马上把班上所有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各组先在组内讨论“为什么”?正确意见组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猛然明白■可以化简成■,是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原来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最关键的是这个分数是不是有限小数。这样就把教师讲解的容易忘记的知识变成了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和记忆深刻的知识,把复杂的教学转化成了简单的学习活动。
四、巧用合作动手操作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若整个课堂都是单调的传授、灌输,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感到很吃力,自然没有乐趣可言,也很难提高效率。要提高教学效率,应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笔者经常给学生增加一些趣味数学的内容。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时,需要学生对操场、圆形花坛、乒乓球台、教室等处进行测量,这时一个学生无法完成,教师就安排小组学生进行配合,能顺利完成小组内数据的收集,使学生既体验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又能高效准确完成统计,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原意参与轻松的学习。
五、作业生活化妙趣横生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课堂的知识得以巩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因此新课上完之后没有作业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是千篇一律的,甚至还有的搞题海战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这样很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们的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一定要注意作业的多样化,要让学生觉得作业有趣,愿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例如,在学习“比较线段的长短”后,让学生回家和亲戚家的同龄人比高矮。学完“近似数”后,笔者要求学生帮妈妈上街买菜。学完“打折销售”后,让学生到商场逛逛,调查商场的打折情况。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修理班内的破桌椅,我们的学生就在两个桌腿上加一根斜木条。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这样的作业不仅告别了千篇一律的现象,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乐趣,还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
六、良好的教学情境贯穿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新知识的重要辅助手段。利用身边现有的教学资源最能使学生学得容易,记得牢靠。例如,“找座位”这一课,这一活动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空间,学生对第几组、第几排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模糊性。为了让孩子获得空间知觉,建立正确的表象,在教学例题前,先以班上学生位置作为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把平时找座位的经验用于本节课的学习。开课后先让学生联系对实际空间的观察,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从找第几组的同学到找第几排的同学,再到找第几组第几排的同学,在学生积极投入的动态活动中,逐步建立“组”和“排”的正确表象,随后采取个人说、同桌互相说等各种形式,提供机会,让人人都来说一说自己现在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排,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觉得好玩,就必须关注儿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好玩,享受数学带来的智慧和愉悦,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地成长于“数学好玩”的快乐人生里。当学生以“玩”的方式与心态来对待数学学习时,他们便会倾情投入,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应该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基础教育追求的全新境界。学生只有被数学课堂的乐趣所吸引,才能真正的认可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欣赏数学的美丽,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