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探讨义乌市产教融合方案是缩短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周期,高效快速地为义乌市输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义乌市产教融合的现状与成就,明确了推进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育资源等几个方面对义乌市产教融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义乌
1.引言
当前正处于义乌市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义乌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打造‘九个中心’,精心打好‘十五张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标离不开义乌市各行各业的改造与提升,而人才是改革的基础。对于以小商品制造为主要产业的义乌市而言,各种实用型人才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实用型人才的短缺也是当前义乌市改革存在的实際问题,产教融合能够以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缩短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周期,高效快速地为义乌市输出实用型人才。
本文的研究从义乌市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义乌市高校的产教融合方案,对于义乌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小商品制造业的改造与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义乌市产教融合的现状与成就
长期以来,在义乌市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义乌市相关部门以及高校都十分重视产教融合。义乌市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义乌的高校积极根据地方产业的需求,进行专业群的布局,建设了包括数字贸易、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在内的8个专业群。学校专业与当地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当前已经建成了一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有三个项目获批省“五个一批”项目。市政府、各大企业以及高校共同打造了产教融合创意园以及创业园,当前已经成为国内外150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再加上“混合所有制学院”以及“产教联盟”的建设。可以说,在产教融合方面,义乌市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正在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3.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虽然当前义乌市产教融合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首先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剧烈变化的过程中,而义乌市也是国家“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市的高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能够让地区人才输出更好的适应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资源能保证。
在全面改革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节点,义乌市要践行“八大战略”,打造“重要窗口”,离不开各种专业人才的支持。对于义乌市而言,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既有利于义乌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以及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义乌市的各大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迅速打造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使得各院校人才输送更具针对性,技术创新具有更高的质量。
职业院校是义乌市产教融合的重点,而“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进行转变。产教融合正是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产教融合方案进行探索也是职业院校进一步改革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义乌市的职业院校而言,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是其打破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办学空间的契机。
4.义乌市产教融合的问题诊断
4.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可用的人才,因此立足全面改革背景下本地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极为重要的。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义乌市产教融合中的人才培养缺乏清晰、准确的目标。产教融合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方面的参与,而政府部门虽然在宣传上与纲领上支持产教融合,并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极少参与到具体的事务中来。而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会提出各自的用人需求,但是具体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由学校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再加上教育的滞后性,学校从获取企业需求到输出人才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因此会出现人才的结构性失调。此外,当前义乌市的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就业,因此教学的重点大都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当前全面改革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用人需求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应对时代变革,适应社会需求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
4.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义乌市的相关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在调研过程中依旧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近年来,义乌市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越来越多的会参考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仍没有真正深入的去做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也没有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学校所教授的课程,相对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义乌市各大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心都在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后续工作过程中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同时,作为产教融合重要手段的现代学徒制,目前仍以较为模式化的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实施周期,缺乏灵活性。调研结果来看,义乌的职业院校除部分订单班以外,人才培养方案以“2+1”(前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现代学徒制)、“2.5+0.5”为主,少数专业比较特殊的则安排“1.5+1.5”,再于在校学习期间辅以短期实践活动或中期顶岗实习活动。且中期顶岗实习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真正融入企业,只能做边缘工作。未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3教学过程有待优化
在义乌市产教融合过程中,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义乌市的相关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依旧采用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不能根据专业培养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制学习方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此外信息技术以及MOOC等的应用大都泛于表面,各大院校并没有真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革教学过程与授课模式。 4.4教育资源未充分利用
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产教融合的发展极为重要。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存在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料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高职类院校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社会地位有限,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直处于缺少的状态。而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则受到当前人事体制的束缚不能够进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其次在物质资源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学校与企业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实现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不同的学校争夺有限的物资资源,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物资教育资源的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教融合的进程。
5.义乌市产教融合方案对策
5.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与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熟练的技术、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的知识缺一不可。产教融合作为当前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中,產教融合的各个主体即政府、企业与学校都应该共同参与。义乌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其掌握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做好地区人才需求数据分析,为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从技术、发展等方面与学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真正的参与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来。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承担一部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学校方面则需要综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等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岗位进一步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宽专业设置与技能培养的口径。充分考虑现代技术的融入性,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围绕义乌市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多岗位技能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产教融合所培养的技术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社会主体的人才需求。
5.2建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
针对义乌市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以用人单位为核心,根据用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调整需要在充分、全面的数据调研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可以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对本地区以及周边的用人需求、行业动态、技术革新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起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让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实现实时对接。同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及行业技术发展相关数据,还可以对各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动态进行模拟与预测。总之通过动态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能够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以及前瞻性。
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学习与企业的合作,同时建立起动态化的课程调整与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可以续建浙中国际贸易产教联盟,深化浙江义乌数字赋能产教联盟,进一步打造产教联盟区域特色新典范。以职业教育服务数字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打造有力支撑区域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的实体化产教联盟。面向义乌小商品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业群架构,借助System Analysis Program Development(SAP)浙江义乌创新赋能中心和联盟企业成员,不断深化数字赋能产教联盟建设,提升小商品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专业群与义乌小商品制造产业同频共振。
最后,以专业群为单位架构动态化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对接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与区域内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合作,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灵活设置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多岗位互通共融,既机动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够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5.3增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育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对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情况进行掌握。挖掘学生的学习偏好以及规律,针对学生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诊断,并根据问题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采集学生在学习平台中的使用数据,利用智能推荐等相关技术,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所需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优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校企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学习不受区域与时间限制的优势,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其次在产教融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需要突破以往的单向交流的方式,更好的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模拟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多元化、高效互动。
5.4共享教育资源
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根据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与标准,结合义乌市作为国际小商品制造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义乌市经济发展的教育资源库。此外还可以引入先进技术,加大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为职业教育以及产教融合提供开放性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让有学习诉求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而各职业院校则需要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进一步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引入互联网思维建设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库。
义乌市以往产教融合尝试与探索过程中的产业学院以及混合所有制学院的办学形式可以进一步完善。联宜电机学院可以进一步提档升级、商城国际会展学院可以持续投入建设、双童商学院以及广宏建设学院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所办的相关学院都需要进一步建设,使得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义乌市有两所混合所有制学院,是职业院校与地方龙头企业义乌首诺针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混合所有制首诺电商学院,以及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董事会领导下的混合所有制商城设计学院。立足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开展“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相通、校内实训与企业实战相通、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相通”等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实现企业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
在教师资源方面,则要致力于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师层次。提升薪酬待遇以吸引够层次人才。职业院校还可以加强与区域内重点高校的沟通与交流,邀请更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产教融合相关项目中来,使得课题组的科研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此外还要积极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到产教融合项目以及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的融合,逐步建立起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刘斌,邹吉权,刘晓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与应然之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
[2]程晓农,杨娟, 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18, 000(003):63-65.
[3]孙云飞,班建民,罗恒,等.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高教探索,2017(S1):18-19.
[4]项杨雪,陈劲.联结,互动和网络效应: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商学院ITPD项目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No.185(06):80-87.
[5]志望 徐, 蕙 谢.产教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教育研究, 2020, 3(4).
[6]李梦卿,邢晓.区块链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20(17).
[7]许淑燕,何树贵,吴建设.解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9, 40(1).
[8]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 39(0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义乌市社科立项课题“全面改革背景下义乌市产教融合方案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D2118)
作者简介:宗一智(1989-),女,浙江义乌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育及高职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义乌
1.引言
当前正处于义乌市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义乌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全力打造‘九个中心’,精心打好‘十五张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标离不开义乌市各行各业的改造与提升,而人才是改革的基础。对于以小商品制造为主要产业的义乌市而言,各种实用型人才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实用型人才的短缺也是当前义乌市改革存在的实際问题,产教融合能够以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缩短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周期,高效快速地为义乌市输出实用型人才。
本文的研究从义乌市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义乌市高校的产教融合方案,对于义乌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小商品制造业的改造与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义乌市产教融合的现状与成就
长期以来,在义乌市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义乌市相关部门以及高校都十分重视产教融合。义乌市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义乌的高校积极根据地方产业的需求,进行专业群的布局,建设了包括数字贸易、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在内的8个专业群。学校专业与当地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当前已经建成了一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有三个项目获批省“五个一批”项目。市政府、各大企业以及高校共同打造了产教融合创意园以及创业园,当前已经成为国内外150多所高校的实践基地。再加上“混合所有制学院”以及“产教联盟”的建设。可以说,在产教融合方面,义乌市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正在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3.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虽然当前义乌市产教融合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首先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剧烈变化的过程中,而义乌市也是国家“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市的高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能够让地区人才输出更好的适应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资源能保证。
在全面改革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节点,义乌市要践行“八大战略”,打造“重要窗口”,离不开各种专业人才的支持。对于义乌市而言,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既有利于义乌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以及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义乌市的各大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迅速打造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使得各院校人才输送更具针对性,技术创新具有更高的质量。
职业院校是义乌市产教融合的重点,而“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进行转变。产教融合正是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产教融合方案进行探索也是职业院校进一步改革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义乌市的职业院校而言,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是其打破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办学空间的契机。
4.义乌市产教融合的问题诊断
4.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可用的人才,因此立足全面改革背景下本地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极为重要的。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义乌市产教融合中的人才培养缺乏清晰、准确的目标。产教融合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方面的参与,而政府部门虽然在宣传上与纲领上支持产教融合,并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极少参与到具体的事务中来。而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会提出各自的用人需求,但是具体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由学校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产教融合过程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再加上教育的滞后性,学校从获取企业需求到输出人才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因此会出现人才的结构性失调。此外,当前义乌市的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就业,因此教学的重点大都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当前全面改革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用人需求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应对时代变革,适应社会需求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
4.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义乌市的相关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在调研过程中依旧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近年来,义乌市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越来越多的会参考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仍没有真正深入的去做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也没有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动态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学校所教授的课程,相对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义乌市各大职业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心都在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后续工作过程中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同时,作为产教融合重要手段的现代学徒制,目前仍以较为模式化的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实施周期,缺乏灵活性。调研结果来看,义乌的职业院校除部分订单班以外,人才培养方案以“2+1”(前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现代学徒制)、“2.5+0.5”为主,少数专业比较特殊的则安排“1.5+1.5”,再于在校学习期间辅以短期实践活动或中期顶岗实习活动。且中期顶岗实习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真正融入企业,只能做边缘工作。未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3教学过程有待优化
在义乌市产教融合过程中,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义乌市的相关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依旧采用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不能根据专业培养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制学习方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此外信息技术以及MOOC等的应用大都泛于表面,各大院校并没有真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革教学过程与授课模式。 4.4教育资源未充分利用
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产教融合的发展极为重要。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存在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料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高职类院校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社会地位有限,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直处于缺少的状态。而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则受到当前人事体制的束缚不能够进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其次在物质资源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学校与企业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实现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不同的学校争夺有限的物资资源,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物资教育资源的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教融合的进程。
5.义乌市产教融合方案对策
5.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与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熟练的技术、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的知识缺一不可。产教融合作为当前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中,產教融合的各个主体即政府、企业与学校都应该共同参与。义乌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其掌握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做好地区人才需求数据分析,为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从技术、发展等方面与学校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真正的参与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来。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承担一部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学校方面则需要综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等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岗位进一步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宽专业设置与技能培养的口径。充分考虑现代技术的融入性,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围绕义乌市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多岗位技能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产教融合所培养的技术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社会主体的人才需求。
5.2建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
针对义乌市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以用人单位为核心,根据用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调整需要在充分、全面的数据调研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可以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对本地区以及周边的用人需求、行业动态、技术革新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起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让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实现实时对接。同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及行业技术发展相关数据,还可以对各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动态进行模拟与预测。总之通过动态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能够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以及前瞻性。
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学习与企业的合作,同时建立起动态化的课程调整与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可以续建浙中国际贸易产教联盟,深化浙江义乌数字赋能产教联盟,进一步打造产教联盟区域特色新典范。以职业教育服务数字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打造有力支撑区域数字贸易产业发展的实体化产教联盟。面向义乌小商品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业群架构,借助System Analysis Program Development(SAP)浙江义乌创新赋能中心和联盟企业成员,不断深化数字赋能产教联盟建设,提升小商品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专业群与义乌小商品制造产业同频共振。
最后,以专业群为单位架构动态化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对接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与区域内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合作,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灵活设置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多岗位互通共融,既机动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够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5.3增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育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对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情况进行掌握。挖掘学生的学习偏好以及规律,针对学生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诊断,并根据问题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采集学生在学习平台中的使用数据,利用智能推荐等相关技术,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所需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的优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校企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学习不受区域与时间限制的优势,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其次在产教融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需要突破以往的单向交流的方式,更好的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模拟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多元化、高效互动。
5.4共享教育资源
义乌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根据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与标准,结合义乌市作为国际小商品制造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义乌市经济发展的教育资源库。此外还可以引入先进技术,加大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为职业教育以及产教融合提供开放性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让有学习诉求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而各职业院校则需要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进一步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引入互联网思维建设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库。
义乌市以往产教融合尝试与探索过程中的产业学院以及混合所有制学院的办学形式可以进一步完善。联宜电机学院可以进一步提档升级、商城国际会展学院可以持续投入建设、双童商学院以及广宏建设学院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所办的相关学院都需要进一步建设,使得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义乌市有两所混合所有制学院,是职业院校与地方龙头企业义乌首诺针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混合所有制首诺电商学院,以及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董事会领导下的混合所有制商城设计学院。立足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开展“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相通、校内实训与企业实战相通、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相通”等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实现企业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
在教师资源方面,则要致力于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师层次。提升薪酬待遇以吸引够层次人才。职业院校还可以加强与区域内重点高校的沟通与交流,邀请更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产教融合相关项目中来,使得课题组的科研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此外还要积极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到产教融合项目以及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的融合,逐步建立起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刘斌,邹吉权,刘晓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与应然之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
[2]程晓农,杨娟, 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18, 000(003):63-65.
[3]孙云飞,班建民,罗恒,等.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高教探索,2017(S1):18-19.
[4]项杨雪,陈劲.联结,互动和网络效应: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商学院ITPD项目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No.185(06):80-87.
[5]志望 徐, 蕙 谢.产教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教育研究, 2020, 3(4).
[6]李梦卿,邢晓.区块链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20(17).
[7]许淑燕,何树贵,吴建设.解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9, 40(1).
[8]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 39(0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义乌市社科立项课题“全面改革背景下义乌市产教融合方案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D2118)
作者简介:宗一智(1989-),女,浙江义乌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育及高职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