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英语课堂中口语与听力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课程标准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课标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
  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抓好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作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教学大纲的保证。自6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听说领先法已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主导方法。
  近年来,两个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2.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中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汉语文字是表意文字 ,体现了形、音、义有机结合,使人见了汉字即可会读知义。英语文字形、音、义并无有机的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差异。
  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的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
  中国学生必须多听,多读,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时间稍久 些不听不说,就很容易忘记。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英语在初中起始阶段的听说比重要大些,在以后的各个学习阶段,仍然要重视听说训练,仍然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笔者体会,听说能力强,阅读能力、悟解能力、交际能力等也随之而强。但是必须指出,听说领先,是指学习英 语时首先要多听,听懂,多说,会说。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切忌要求学生象“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地去听去说,那样的听说是机械的,枯燥的,不能持久。为此,可以探索各种生动活泼的有效的听说方式。
  
  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有模可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英语教学 的初级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的,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实践中,如何加强 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呢?笔者认为:
  1.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 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学英语的一开始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
  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 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
  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etc.还可以从最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着手,重复使用:Read after me、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组织教学,学生听多了,不仅听懂,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
  这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机械听说扩展到课余生活中去,使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给学生带来强烈的 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一步。
  2.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把每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固定为讲英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轮流作简短的值日 报告。具体作法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法。值日生报告内容从短小浅易,分阶段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
  这样做,首先应由教师编写代表性的报告范文,印发给学生,选定几名语音 语调好一点的学生当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学轮流值日。报告内容可以是学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谈话等。
  最初可按如下几个程式进行:“I'm on duty today,Todayis Monday.Tt's Sunny today.we are all here…随着 句型,词汇的增多,学生还可按当天实际情况增加内容。教师要给予引导鼓励,并有计划地进行巩固所学知识的口语训练及一些交际性训练。
  这种简单的英语报告尽管仅占几分钟,但对渲染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模仿力 和创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场所。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3.课文教学坚持听说领先法。把听说训练同课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 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说居于主导地位。实践证明,教师的 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能偏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条件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 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个学生。同时必须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过硬的基本功。英语教师的基本功是:听说能力,课堂用语,朗读,板书,唱歌,画简笔画,简称听、说、读、写、唱、画、演。
  总之提问的技巧,就是要争取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调动其学习积 极性,使教学场面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跃学习气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和目的。
  (河北省迁安市新房子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犹如一缕清风,向我们迎面吹来。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模式
期刊
数学活动既不象语言、常识、美术那样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不象音乐、体育那样容易满足幼儿好动的心理。幼儿对学习数学知识往往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牢固,加之农村幼儿数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如何使幼儿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其能主动、较好地完成活动中所规定的任务,成为我们现在教学活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学数学的兴趣?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我们的工
期刊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同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教学模式,利用教科书运用讲授、板书等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那么,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践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呢?这是一个广大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  以信息化整合语文教学,就是将现
期刊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文化科学知识的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通过他们内部的矛盾斗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成。  现在初中生介于14-16岁之间,他们好新好奇好动,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可塑性和自我意识强。实施素质教育,需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敞开他们的知识大门,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达到事
期刊
摘要:我们对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本文从把练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数学练习题的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生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 数学练习题 设计    练习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巩固深化概念和形成技能技巧及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练习题由统一规格向存在差异转变。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
期刊
一学年又将过去了,通过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重新回顾这一学年,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感觉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而且还有对每的体验。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  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
期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讯猛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