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部编本”教材作为主流教材,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以其先进的编写理念和内容形式深受师生家长的好评,凸显主流教材和示范作用。
其中,小学一年级教材语文园地中增加的全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创新性亮点之一。该栏目以激发阅读乐趣为出发点,强调建构身心愉悦、放松的阅读氛围,因势利导使儿童爱上阅读,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因此,“和大人一起读”也成为家长们如何有效参与学生培养的重要切入点。面对教材改革,如何深刻理解栏目设计思想,理解吃透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的,是教师家长们非常关心的核心问题。
一、大人的范畴界定和栏目主旨
“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一种阅读环境,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阅读兴趣。通过这些阅读材料,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激发童真童趣,让儿童爱上阅读好“食材”的同时,塑造儿童对文学的审美价值,夯实儿童综合素质基础。
1.大人的范畴界定
“和大人一起读”首先要解释的是和谁一起读的问题。大人,通常泛指成年人,包括儿童的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当然年龄稍大的高年级同学也可视为大人,这些人是儿童教育的直接相关者,从儿童课外阅读实施的客观条件来看,对儿童的教育培养、习惯和思维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2.栏目的设立主旨
“和大人一起读”其次需要解释的是读什么的问题,整本教材,共包括8个“语文园地”,分别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面,每个语文园地都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选编的文章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含有儿歌、童话、小短文等形式,篇幅都很短,图文并茂,阅读难度小,能够与前序幼儿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内容相衔接。其中的文章,儿歌童谣类四篇:《谁会飞》《小兔子乖乖》《剪窗花》《春节童谣》;故事童话类四篇:《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这8个一起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小故事,契合儿童成长心理,在大人引导下创建阅读环境,将生动的故事内容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设计,构建大人和儿童相伴走向阅读世界的协同关系,搭建学习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二、“和大人一起读”的设计理念和目的
1.“和大人一起读”是无压力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新增栏目编选的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由于“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或家人,也可以是邻居家的阿姨等。因为每个人读故事或儿歌的情感表达是不一样的,儿童在大人设定的情境下,经过引导会获得故事内容的认知,相应形成和丰富认知图式构建,进而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發挥孩子们对阅读材料的认知和理解,配备大人的有效引导,能够科学激发孩子们对所阅读内容的感性认知和理解。使孩子们在无压力环境下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们以最大的思维空间。
2.“和大人一起读”起到阅读桥梁作用
儿童和大人一起读书也是有效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汉字,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信息呈现方式。通过语言和文字刺激转换,实现了口头故事与书面文字过渡的重要桥梁。通过大人引导下的文字阅读,儿童在文字描绘的熟知故事中,获得新鲜的故事表达方式。阅读环境设计的越活跃,孩子对文字描述故事的兴趣也就越大,逐渐从看图讲故事过渡到阅读文字讲故事。“和大人一起读”在学生们身体发育成长过程中,伴随大脑认知体系不断丰富,实现学生思维养成和稳定发展,最终达到循序渐进的培养目的。
3.“和大人一起读”是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路径
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不同形式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同时,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广泛营造阅读环境,共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家校合力帮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当然,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阅读”到“悦读”的飞跃,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爱上在阅读中思考,爱上在阅读中寻找认知世界的方法。
三、对新增栏目的具体尝试
1.课堂上和老师一起读
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谁和谁好》。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自由读一读,再和同桌读一读,几次下来,儿歌可以读准确、读流利后,课堂中的“大人”就要出场了。对于这首儿歌,大人可采用方式是:先和学生问答读,我来问,学生们一起来回答。教师读问句的原因就在于,带有问号的句子有些难度,学生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模仿,听得多了,模仿得像了,自然也就会读了,然后,再进行赛读。在这一过程中,先进行小组PK赛,再进行个人PK赛,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自然会为了超越自我而努力、认真地去倾听、模仿和练习,争取读出画面感,从而战胜课堂中的“大人”,获得“擂主”称号。
2.放学后和家人一起读
课堂上已经完全调动起了学生阅读的愿望,那么回到家后,学生们一定会把课堂上的问答读和比赛读移植给自己的家人,以便在家庭中蝉联“擂主”的称号。那么这一部分的评委,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和家长。例如,学生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和家人一起读”:一种是分角色读,学生读一句,家长读一句;另一种是分小节读,学生读一小节,家长读一小节。可以把自己和家人共读的音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有时也会分享到“乐教乐学”平台上,音频上传到这个平台以后,学生之间不但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给同学评分,评选出班级中的“悦读家庭”。有时,我还会建议学生和家人每人都要读一遍完整的故事或儿歌,并分别发到家长的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以点赞的形式,评选出家庭中的“擂主”。
3.发展阶段性的课外延伸
当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已经低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到教材以外的书本中,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或诗篇等。对于这种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可以允许他挑选PK对手,如果觉得篇章有些难度,也可以预留出几天的时间进行备赛。在正式比赛时,全班学生都是“大众评审”,哪一方的支持者多,哪一方就获胜。利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地,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在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是发自内心的“悦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阅读的过程。作者认为,如果每一单元,大人们都能利用好这一栏目,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儿童将会由起初的完全不会,到慢慢参与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拓展其课外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真正地做到带着儿童从“阅读”走向“悦读”。
教育部“部编本”教材作为主流教材,能够起到主流教材和示范作用。设栏宗旨明确,培养目标清晰,阅读主题和阅读主体关系明确,对象可量化,阅读可操作性强,新教材的创新性亮点之一。“和大人一起读”是无压力阅读,能够发挥学生和大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路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150000)
其中,小学一年级教材语文园地中增加的全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创新性亮点之一。该栏目以激发阅读乐趣为出发点,强调建构身心愉悦、放松的阅读氛围,因势利导使儿童爱上阅读,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因此,“和大人一起读”也成为家长们如何有效参与学生培养的重要切入点。面对教材改革,如何深刻理解栏目设计思想,理解吃透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的,是教师家长们非常关心的核心问题。
一、大人的范畴界定和栏目主旨
“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一种阅读环境,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阅读兴趣。通过这些阅读材料,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激发童真童趣,让儿童爱上阅读好“食材”的同时,塑造儿童对文学的审美价值,夯实儿童综合素质基础。
1.大人的范畴界定
“和大人一起读”首先要解释的是和谁一起读的问题。大人,通常泛指成年人,包括儿童的父母、老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当然年龄稍大的高年级同学也可视为大人,这些人是儿童教育的直接相关者,从儿童课外阅读实施的客观条件来看,对儿童的教育培养、习惯和思维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2.栏目的设立主旨
“和大人一起读”其次需要解释的是读什么的问题,整本教材,共包括8个“语文园地”,分别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面,每个语文园地都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选编的文章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含有儿歌、童话、小短文等形式,篇幅都很短,图文并茂,阅读难度小,能够与前序幼儿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内容相衔接。其中的文章,儿歌童谣类四篇:《谁会飞》《小兔子乖乖》《剪窗花》《春节童谣》;故事童话类四篇:《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猴子捞月亮》。这8个一起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小故事,契合儿童成长心理,在大人引导下创建阅读环境,将生动的故事内容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设计,构建大人和儿童相伴走向阅读世界的协同关系,搭建学习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二、“和大人一起读”的设计理念和目的
1.“和大人一起读”是无压力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新增栏目编选的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由于“大人”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或家人,也可以是邻居家的阿姨等。因为每个人读故事或儿歌的情感表达是不一样的,儿童在大人设定的情境下,经过引导会获得故事内容的认知,相应形成和丰富认知图式构建,进而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發挥孩子们对阅读材料的认知和理解,配备大人的有效引导,能够科学激发孩子们对所阅读内容的感性认知和理解。使孩子们在无压力环境下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们以最大的思维空间。
2.“和大人一起读”起到阅读桥梁作用
儿童和大人一起读书也是有效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以听读故事为主,进入小学,开始学习汉字,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熟悉的故事变成了文字,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信息呈现方式。通过语言和文字刺激转换,实现了口头故事与书面文字过渡的重要桥梁。通过大人引导下的文字阅读,儿童在文字描绘的熟知故事中,获得新鲜的故事表达方式。阅读环境设计的越活跃,孩子对文字描述故事的兴趣也就越大,逐渐从看图讲故事过渡到阅读文字讲故事。“和大人一起读”在学生们身体发育成长过程中,伴随大脑认知体系不断丰富,实现学生思维养成和稳定发展,最终达到循序渐进的培养目的。
3.“和大人一起读”是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路径
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不同形式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同时,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广泛营造阅读环境,共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家校合力帮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当然,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阅读”到“悦读”的飞跃,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爱上在阅读中思考,爱上在阅读中寻找认知世界的方法。
三、对新增栏目的具体尝试
1.课堂上和老师一起读
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谁和谁好》。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自由读一读,再和同桌读一读,几次下来,儿歌可以读准确、读流利后,课堂中的“大人”就要出场了。对于这首儿歌,大人可采用方式是:先和学生问答读,我来问,学生们一起来回答。教师读问句的原因就在于,带有问号的句子有些难度,学生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模仿,听得多了,模仿得像了,自然也就会读了,然后,再进行赛读。在这一过程中,先进行小组PK赛,再进行个人PK赛,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自然会为了超越自我而努力、认真地去倾听、模仿和练习,争取读出画面感,从而战胜课堂中的“大人”,获得“擂主”称号。
2.放学后和家人一起读
课堂上已经完全调动起了学生阅读的愿望,那么回到家后,学生们一定会把课堂上的问答读和比赛读移植给自己的家人,以便在家庭中蝉联“擂主”的称号。那么这一部分的评委,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和家长。例如,学生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和家人一起读”:一种是分角色读,学生读一句,家长读一句;另一种是分小节读,学生读一小节,家长读一小节。可以把自己和家人共读的音频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有时也会分享到“乐教乐学”平台上,音频上传到这个平台以后,学生之间不但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给同学评分,评选出班级中的“悦读家庭”。有时,我还会建议学生和家人每人都要读一遍完整的故事或儿歌,并分别发到家长的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以点赞的形式,评选出家庭中的“擂主”。
3.发展阶段性的课外延伸
当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已经低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到教材以外的书本中,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或诗篇等。对于这种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可以允许他挑选PK对手,如果觉得篇章有些难度,也可以预留出几天的时间进行备赛。在正式比赛时,全班学生都是“大众评审”,哪一方的支持者多,哪一方就获胜。利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地,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在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是发自内心的“悦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阅读的过程。作者认为,如果每一单元,大人们都能利用好这一栏目,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儿童将会由起初的完全不会,到慢慢参与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拓展其课外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真正地做到带着儿童从“阅读”走向“悦读”。
教育部“部编本”教材作为主流教材,能够起到主流教材和示范作用。设栏宗旨明确,培养目标清晰,阅读主题和阅读主体关系明确,对象可量化,阅读可操作性强,新教材的创新性亮点之一。“和大人一起读”是无压力阅读,能够发挥学生和大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路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