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戏剧史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门课设置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应当得到重视,并配合其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出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在艺术学背景下新的本科专业培养需要。
关键词: 戏剧影视文学 中国戏剧史 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国内的艺术类院校、综合性院校和职业院校中都有分布。由于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艺术学新增为第13个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艺术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因此,一些原本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属于文学院、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文学方向培养的综合性院校,必须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在艺术学背景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为适应新世纪戏剧与影视艺术发展的需要,培养编创能力、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而设置的,戏剧与影视两个方面的专业素养都不可或缺。其中,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戏剧编创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一系列相关课程的指导下才能实现,需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辅助课三个方面,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本文以中国戏剧史课程为例,探讨课程设置与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
中国戏剧史是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内容包括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戏剧形态的演变及理论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等,对学生戏剧专业意识的形成与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国内各综合院校中,戏剧史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课程内容界定不清。戏剧史上“戏剧”与“戏曲”的概念之争,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戏剧史的课程设置。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对“戏剧”和“戏曲”两个名词的使用已有区别:“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1]虽然两者所指的内涵与相关戏剧形态的成熟度有所不同,但都还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研究范畴中。后来西方戏剧艺术被引入中国,源于西方艺术的“话剧”成为中国戏剧的新成员,使得“戏剧”这一概念与“戏曲”的区别逐渐变大,但这样的区别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目前有的学校将“中国戏剧史”与“中国戏曲史”分列为两门课,就是默认“戏曲史”讲中国传统戏剧,而“戏剧史”则是以话剧为主。有的学校只开设“中国戏剧史”,却兼容戏剧史和话剧史。陈多先生甚至专门撰文,对现有的“戏剧戏曲学”这一学科名称提出质疑。因为如果将此定名中的“戏剧”广义地理解为古今中外所有戏剧形式的统称,则此定名为偏正结构,但在“戏剧戏曲学”之外,并没有“戏剧话剧学”、“戏剧歌剧学”与之并列。如果将此定名理解为并列结构的“戏剧”和“戏曲”之学,则此处的戏剧指话剧,同样把其他戏剧形式排除在外[2]。
实际上,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至宋元时期方有了成熟的剧本文学,南戏、杂剧、传奇直至地方戏都有许多经典作品出现。清中叶之后雅部衰落,花部兴起,戏剧的文学性有所减弱,但在舞台艺术方面却有了极大发展,依然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话剧自进入中国之后,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再到全面繁荣的过程,名家名作辈出。话剧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戏曲的断绝。更不要说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都相继崛起,并不断谋求民族化的发展道路。这些应当全都隶属于“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畴。康保成就曾撰文指出,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围应当涵盖我国各民族、各历史阶段中的各种戏剧形态,而戏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3]。由此看来,几乎现在所有综合性院校的“中国戏剧史”的课程内容都亟待扩充。
其次,中国戏剧史课程的教材建设与师资力量的配备均有不足。在教材方面,截至目前,还很少见到能跨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所有形态,并实现古今贯通的戏剧史著作。目前选用教材较为通行的做法是采用“古代戏曲﹢现当代话剧”的衔接模式,即用两本以上的教材完成从古至今的戏剧史教学,但势必导致某些疏漏。如戏曲自近代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就被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歌剧、舞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了长足进步的戏剧样式也没有涉及。另外,综合类院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存在不足,从事文学类或艺术类单一方向研究的教学人员很难兼具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知识素养,担任这一课程,对课程的讲授很难面面俱到。
在现有条件下,对中国戏剧史课程较为理想的设置,惟有尝试提纲挈领地介绍从古至今的戏曲史、话剧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史,并实现与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之间的联系贯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勾勒中国戏剧文化的整体样貌,理清其中的脉络关系,并不断更新容纳近些年来戏剧领域出现的新事物与新趋势。
二
中国戏剧史的课程体系以中国戏剧史为基础,当然还需要有其他专业选修课的配合。首先是經典作品的精读课程。中国戏剧自有成熟的剧本文学以来,出现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篇幅有长有短,阅读这些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在戏剧史有限的课时安排中,至多只能完成少数经典名篇的指导阅读,其余只能做简要介绍,无暇细讲。如果把这些作品的阅读全部安排到学生的课外时间中,就难以保证阅读效果和质量。但不阅读这些剧本,课堂讲授就会成为教师的单向输出过程,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与反馈。总有学生反映戏剧史课程堆积了太多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记忆,容易产生疲劳厌学的情绪,这与对戏剧作品不熟悉、缺乏直观感受是有关系的。鉴于此,戏剧史课程需要有作品精读课程的配合。目前国内各综合院校的此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如北京大学的戏剧名作分析,复旦大学的现代欧美戏剧名篇赏析、中国传统戏曲赏析,南京大学的古代戏曲作品精读,等等。即使条件有限,无法单独开设选修课,戏剧史课程也应该拿出一定的课时,设计为作品精读环节,使学生在与作品的实际接触中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熟悉戏剧家的个性特点,学会如何剖析解读戏剧作品,对他们学习如何创作剧本也有很大的益处。 其是与戏剧舞台艺术的观摩与实践课程。为了树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戏剧意识”,必须培养学生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认识戏剧和解读戏剧的能力,对戏剧演出的观摩赏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近年来国内的戏剧市场较为繁荣,北京、上海、天津、乌镇等地每年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戏剧节和戏剧邀请展,各地高校也会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促进活动中引入经典戏剧作品的演出,很多学校还有自己的戏剧社团,但一般学生看大戏、好戏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有戏看,会看戏,通过实际观摩了解戏剧艺术的舞台特征,了解戏剧的表导演手段,是史论学习与经典研读之外十分重要的补充。
在课堂学习之外,戏剧创作与实践类课程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自20世纪以来,西方戏剧就出现了追求剧场性而排斥文学性的倾向。中国当代戏剧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也在强调戏剧导演的中心地位与舞台表达的重要性,现场创作的比例甚至高于文学创作。因此,对学生戏剧创作能力的训练必须拓展和延伸到舞台剧场之中,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学创作逐渐打磨成可以实际演出的台本,才能形成编、导、演的有机整体,更符合当代戏剧模式的实际需要。
以戏剧史为主,以精读课程和观摩实践课程为辅,才能使戏剧史论的学习、经典作品的研读与舞台艺术实践形成共融互补的关系。除此之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各地的综合性院校中,还要承担弘扬戏剧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发掘并培养戏剧爱好者的责任。因此,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普及性的戏剧文化课程,特别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剧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以通识教育或公选课的方式存在。一方面,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喜爱戏剧、传播戏剧的文化氛围,同时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文化交流与戏剧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综合性院校本来就有一定基数的本地生源,他们从小对地方戏耳濡目染,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如能开设丰富多样的地方戏选修课,使他们深入了解地方剧种,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感,还可以为多样化的戏曲研究储备力量,一举多得。
综上,综合性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实现理想的戏剧教育,就要打牢中国戏剧史之类的主干课基础,多样化地设置以精读类课程和观摩实践类课程为主的选修课系统,并广泛开设戏剧文化类的辅助課程。这样才能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美信.宋元戏曲史疏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3.
[2]陈多.由看不懂“戏剧戏曲学”说起[J].戏剧艺术,2004(4):12-19.
[3]康保成.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J].文艺研究,2009(5):103-110.
关键词: 戏剧影视文学 中国戏剧史 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国内的艺术类院校、综合性院校和职业院校中都有分布。由于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艺术学新增为第13个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艺术学下设的一级学科。因此,一些原本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归属于文学院、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文学方向培养的综合性院校,必须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在艺术学背景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为适应新世纪戏剧与影视艺术发展的需要,培养编创能力、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而设置的,戏剧与影视两个方面的专业素养都不可或缺。其中,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戏剧编创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一系列相关课程的指导下才能实现,需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辅助课三个方面,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本文以中国戏剧史课程为例,探讨课程设置与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
中国戏剧史是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内容包括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戏剧形态的演变及理论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等,对学生戏剧专业意识的形成与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国内各综合院校中,戏剧史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课程内容界定不清。戏剧史上“戏剧”与“戏曲”的概念之争,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戏剧史的课程设置。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对“戏剧”和“戏曲”两个名词的使用已有区别:“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1]虽然两者所指的内涵与相关戏剧形态的成熟度有所不同,但都还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研究范畴中。后来西方戏剧艺术被引入中国,源于西方艺术的“话剧”成为中国戏剧的新成员,使得“戏剧”这一概念与“戏曲”的区别逐渐变大,但这样的区别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目前有的学校将“中国戏剧史”与“中国戏曲史”分列为两门课,就是默认“戏曲史”讲中国传统戏剧,而“戏剧史”则是以话剧为主。有的学校只开设“中国戏剧史”,却兼容戏剧史和话剧史。陈多先生甚至专门撰文,对现有的“戏剧戏曲学”这一学科名称提出质疑。因为如果将此定名中的“戏剧”广义地理解为古今中外所有戏剧形式的统称,则此定名为偏正结构,但在“戏剧戏曲学”之外,并没有“戏剧话剧学”、“戏剧歌剧学”与之并列。如果将此定名理解为并列结构的“戏剧”和“戏曲”之学,则此处的戏剧指话剧,同样把其他戏剧形式排除在外[2]。
实际上,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至宋元时期方有了成熟的剧本文学,南戏、杂剧、传奇直至地方戏都有许多经典作品出现。清中叶之后雅部衰落,花部兴起,戏剧的文学性有所减弱,但在舞台艺术方面却有了极大发展,依然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话剧自进入中国之后,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再到全面繁荣的过程,名家名作辈出。话剧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戏曲的断绝。更不要说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都相继崛起,并不断谋求民族化的发展道路。这些应当全都隶属于“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畴。康保成就曾撰文指出,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围应当涵盖我国各民族、各历史阶段中的各种戏剧形态,而戏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3]。由此看来,几乎现在所有综合性院校的“中国戏剧史”的课程内容都亟待扩充。
其次,中国戏剧史课程的教材建设与师资力量的配备均有不足。在教材方面,截至目前,还很少见到能跨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所有形态,并实现古今贯通的戏剧史著作。目前选用教材较为通行的做法是采用“古代戏曲﹢现当代话剧”的衔接模式,即用两本以上的教材完成从古至今的戏剧史教学,但势必导致某些疏漏。如戏曲自近代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就被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歌剧、舞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了长足进步的戏剧样式也没有涉及。另外,综合类院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存在不足,从事文学类或艺术类单一方向研究的教学人员很难兼具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知识素养,担任这一课程,对课程的讲授很难面面俱到。
在现有条件下,对中国戏剧史课程较为理想的设置,惟有尝试提纲挈领地介绍从古至今的戏曲史、话剧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史,并实现与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之间的联系贯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勾勒中国戏剧文化的整体样貌,理清其中的脉络关系,并不断更新容纳近些年来戏剧领域出现的新事物与新趋势。
二
中国戏剧史的课程体系以中国戏剧史为基础,当然还需要有其他专业选修课的配合。首先是經典作品的精读课程。中国戏剧自有成熟的剧本文学以来,出现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篇幅有长有短,阅读这些作品需要充足的时间。在戏剧史有限的课时安排中,至多只能完成少数经典名篇的指导阅读,其余只能做简要介绍,无暇细讲。如果把这些作品的阅读全部安排到学生的课外时间中,就难以保证阅读效果和质量。但不阅读这些剧本,课堂讲授就会成为教师的单向输出过程,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与反馈。总有学生反映戏剧史课程堆积了太多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记忆,容易产生疲劳厌学的情绪,这与对戏剧作品不熟悉、缺乏直观感受是有关系的。鉴于此,戏剧史课程需要有作品精读课程的配合。目前国内各综合院校的此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如北京大学的戏剧名作分析,复旦大学的现代欧美戏剧名篇赏析、中国传统戏曲赏析,南京大学的古代戏曲作品精读,等等。即使条件有限,无法单独开设选修课,戏剧史课程也应该拿出一定的课时,设计为作品精读环节,使学生在与作品的实际接触中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熟悉戏剧家的个性特点,学会如何剖析解读戏剧作品,对他们学习如何创作剧本也有很大的益处。 其是与戏剧舞台艺术的观摩与实践课程。为了树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戏剧意识”,必须培养学生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认识戏剧和解读戏剧的能力,对戏剧演出的观摩赏析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近年来国内的戏剧市场较为繁荣,北京、上海、天津、乌镇等地每年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戏剧节和戏剧邀请展,各地高校也会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促进活动中引入经典戏剧作品的演出,很多学校还有自己的戏剧社团,但一般学生看大戏、好戏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有戏看,会看戏,通过实际观摩了解戏剧艺术的舞台特征,了解戏剧的表导演手段,是史论学习与经典研读之外十分重要的补充。
在课堂学习之外,戏剧创作与实践类课程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自20世纪以来,西方戏剧就出现了追求剧场性而排斥文学性的倾向。中国当代戏剧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也在强调戏剧导演的中心地位与舞台表达的重要性,现场创作的比例甚至高于文学创作。因此,对学生戏剧创作能力的训练必须拓展和延伸到舞台剧场之中,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学创作逐渐打磨成可以实际演出的台本,才能形成编、导、演的有机整体,更符合当代戏剧模式的实际需要。
以戏剧史为主,以精读课程和观摩实践课程为辅,才能使戏剧史论的学习、经典作品的研读与舞台艺术实践形成共融互补的关系。除此之外,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各地的综合性院校中,还要承担弘扬戏剧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发掘并培养戏剧爱好者的责任。因此,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普及性的戏剧文化课程,特别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剧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以通识教育或公选课的方式存在。一方面,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喜爱戏剧、传播戏剧的文化氛围,同时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文化交流与戏剧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综合性院校本来就有一定基数的本地生源,他们从小对地方戏耳濡目染,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如能开设丰富多样的地方戏选修课,使他们深入了解地方剧种,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感,还可以为多样化的戏曲研究储备力量,一举多得。
综上,综合性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实现理想的戏剧教育,就要打牢中国戏剧史之类的主干课基础,多样化地设置以精读类课程和观摩实践类课程为主的选修课系统,并广泛开设戏剧文化类的辅助課程。这样才能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美信.宋元戏曲史疏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3.
[2]陈多.由看不懂“戏剧戏曲学”说起[J].戏剧艺术,2004(4):12-19.
[3]康保成.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J].文艺研究,2009(5):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