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到云南,天空是一片清澈的蓝,抬头呼吸,阳光温柔地洒在脸上,心里默默地祈祷:但愿这片蓝天不要像河流一样被夺去清澈,清新的空气不要被浓郁的化学气体挤占,阳光的香味不要被汽车的尾气覆盖。一大早就乘着公交车到了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的办公室就在大学附近的泰旸新城里。清晨的阳光透过财经大学的暗红色建筑的一角洒在被灰尘封的树叶上,像在灰姑娘的外衣上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天空里碰巧有飞机飞过,划过了一条长长的痕,人们只会惊叹这蓝天里的唯美画面,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长长的划痕给天空留下了怎样的伤害。天空的伤痕,被大气吞噬,又在不知不觉的某一天报复在了人类身上。
泰旸新城里很多店铺都没开门,迷漫着些带着商业气息的幽静。在昆明环保科普协会工作的梅老师身体不适却坚持来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很感动。梅老师创建了环保社团“绿色昆明”,并负责那里的工作。她抱着对环保事业的理想坚定地走着自己的环保征途。
早上9点钟,梅老师在她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办公室共有两层,分别在二楼和三楼,梅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办公室,二楼的墙壁上用淡黄色的纸片拼成的EXIDEA的图样,纸片上写满了留言,是EXIDEA的成长见证。楼梯的转角处摆满了奖状,三楼是办公的地方。
在对梅老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绿色昆明”的使命。这是一个由热爱自然、关心环境的市民、志愿者组成的非盈利性的民间团体。梅老师告诉我:“我们发起的时候就是市民,一群和像你们一样的志愿者,然后慢慢做起来以后,有了专职人员和项目等等。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多方合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并关注和解决一些地方性的环境问题。”
之后梅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绿色昆明”2009年进行的一些重要活动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是与乐施会合作的昆明市环境教育教师培养项目,这个项目持续了两年。他们持续地开展环境教育,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和一些在校老师参加。整体下来这个项目一共有70个志愿者,一年一共组织了300多堂课。另一个是“滇池地下水的调查和保护”的项目,这个项目大概在2009年的时候是进入到了一个立法的阶段,就是政府要出台一个《滇池地下水保护条例》,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的人员就以专家和市民听证会的两种身份去参与了这个保护条例的制定。这个项目大概从2006年开始做起到2009年的时候,他们将这个项目申报了阿拉善生态环保奖,并于今年获奖。
除这个项目以外他们还启动了一个环滇池的古树调查,用了一个和“滇池地下水”项目同样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一年25次调查与确定一百年以上的古树有234棵,如果算上八十年以上的,可以达到343棵左右。现在他们正在和省林业厅协调,为这些古树挂牌,这样他们就会受到国家的保护不允许砍了。
他们的环境部在2009年7月份启动了一个市民参与的“水环境调查和监督项目”。这个项目的思路也很清晰,每个月会主持一个“滇池关爱日”的活动,每次会组织20~60个左右的市民去做河道的调查,请大家测试水的质量,为环境打分等等的工作。其间的过程虽然有时候很艰辛,却富有成效。
这些活动中经费、人员、安全等问题的协调也很重要。绿色昆明2006年还是个志愿者团队,所以那个时候多半实行AA制,到2007年底的时候情况开始慢慢改变,会去申请各种机构的经费。他们往往先设计一个活动,再申请经费。认为这个项目有价值,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就再去申请。在做活动的时会遇到安全隐患,如下乡去文山,做古树调查之类活动,协会会给大家买保险。但一些爬山之类的活动,未买保险,这里存在隐患。
梅老师从2006年开始在绿色昆明工作,兴趣是她的强大动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她来说是个挑战。她说:“能力是在不断增长的。在写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整个机构要做战略规划,做完之后要写五年目标、三年目标、一年目标,这些项目规划和目标需要和理事会讨论出来。做好这些事,还要做机构的人员管理,制定公司制度、报销制度、财务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各种各样的制度需要建立与管理。做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你在做企业管理了。”梅老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感到很快乐,去参加培训的时候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两点却不觉得累,她在做的不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梦想。
美丽的地球要用美丽的梦想来创造,美丽的梦想要用执著的心灵来追求,执著的心灵充满热情而催促自己努力奋斗。也许这就是“绿色昆明”独有的精神吧,每个人都揣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为“绿色昆明”作着自己的一份贡献。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严家地中环大厦A座三楼又采访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的行政管理副主任王春老师。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机构的大致情况,这个机构创建于1995年,发起人是裴盛基教授。那时大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非常重视,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云南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生物也很多样,因此是一个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非常理想的地方。在1995年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机构还比较少。因为建立这样一个机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社会科学、环保、动植物等方面工作者的支持,于是裴教授就动员社会的各种力量建立了这样一个机构。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很多少数民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个地方,他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清楚,如何保护这些环境他们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每一个民族要繁衍生存下去必须保护那里的环境。人口的增加、外面文化的侵扰和工业化的发展给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以很大压力。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当时由裴教授提出,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一个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的资助方主要有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EPSI-世界资源研究所、米索尔基金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政府、荷兰发展组织联盟、德国技术合作公司、CBIK。
这个机构主要是做项目,从开始做项目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总共有二十多个项目。有山区扶贫、社区发展、生物多样性、物产文化的保护、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第一个项目是关于改良西双版纳的刀耕火种。后来还做了一些其他的项目,环保项目有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另外的项目是提高老百姓的生计,有关民族文化的保护。目前研究会分为几个部,有传统知识部、社区生计部、流域管理部、机构发展部、信息交流部、能力建设部等。
王春老师告诉我:“中国的NGO有中国的特征,中国的NGO和国外的是不同的。国外有一些NGO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而我们中国的NGO要和政府部门及社区,与群众一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来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中国NGO的定位是政府工作的补充,政府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春老师在裴教授发起这个组织的时候就参与了,一起工作了四十多年,并且是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第二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的理事,现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王老师说:“我现在的最大感受是:中国的NGO必须发展,真正投身NGO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要关心人民疾苦,要有爱心。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有很多起伏,如何申请项目,如何筹集经费,如何处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比较科学的管理都很重要。财务管理一定要做到透明,遵守国家的财务制度,现在我们每个项目都进行申请,所以财务工作非常重要。”
采访之后,王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办公室,办公室宽敞明亮,到处弥漫着和谐的气氛。有很多隔间,每个隔间分属不同的部门。许多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其中有法学硕士、博士等等,他们都想多为农民做一点实事,改善他们的生活,下乡的过程虽然辛苦却充满乐趣。这个机构里有很多女孩,下乡的时候必须一个人去,她们阳光、勇敢而且充满活力。办公室在三楼,外面还有一个种满了植物的阳台,和煦的阳光照射在绿色的叶片上,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
王老师与他的NGO组织在书写着自己的史书,捧着圣洁的梦想来努力地拯救我们的环境和文化。他们积极热情,对大自然非常热爱,足够勇敢又拥有阳光般的气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环境和文化在未来一定会被拯救。
泰旸新城里很多店铺都没开门,迷漫着些带着商业气息的幽静。在昆明环保科普协会工作的梅老师身体不适却坚持来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很感动。梅老师创建了环保社团“绿色昆明”,并负责那里的工作。她抱着对环保事业的理想坚定地走着自己的环保征途。
早上9点钟,梅老师在她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办公室共有两层,分别在二楼和三楼,梅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办公室,二楼的墙壁上用淡黄色的纸片拼成的EXIDEA的图样,纸片上写满了留言,是EXIDEA的成长见证。楼梯的转角处摆满了奖状,三楼是办公的地方。
在对梅老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绿色昆明”的使命。这是一个由热爱自然、关心环境的市民、志愿者组成的非盈利性的民间团体。梅老师告诉我:“我们发起的时候就是市民,一群和像你们一样的志愿者,然后慢慢做起来以后,有了专职人员和项目等等。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多方合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并关注和解决一些地方性的环境问题。”
之后梅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绿色昆明”2009年进行的一些重要活动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是与乐施会合作的昆明市环境教育教师培养项目,这个项目持续了两年。他们持续地开展环境教育,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和一些在校老师参加。整体下来这个项目一共有70个志愿者,一年一共组织了300多堂课。另一个是“滇池地下水的调查和保护”的项目,这个项目大概在2009年的时候是进入到了一个立法的阶段,就是政府要出台一个《滇池地下水保护条例》,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的人员就以专家和市民听证会的两种身份去参与了这个保护条例的制定。这个项目大概从2006年开始做起到2009年的时候,他们将这个项目申报了阿拉善生态环保奖,并于今年获奖。
除这个项目以外他们还启动了一个环滇池的古树调查,用了一个和“滇池地下水”项目同样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一年25次调查与确定一百年以上的古树有234棵,如果算上八十年以上的,可以达到343棵左右。现在他们正在和省林业厅协调,为这些古树挂牌,这样他们就会受到国家的保护不允许砍了。
他们的环境部在2009年7月份启动了一个市民参与的“水环境调查和监督项目”。这个项目的思路也很清晰,每个月会主持一个“滇池关爱日”的活动,每次会组织20~60个左右的市民去做河道的调查,请大家测试水的质量,为环境打分等等的工作。其间的过程虽然有时候很艰辛,却富有成效。
这些活动中经费、人员、安全等问题的协调也很重要。绿色昆明2006年还是个志愿者团队,所以那个时候多半实行AA制,到2007年底的时候情况开始慢慢改变,会去申请各种机构的经费。他们往往先设计一个活动,再申请经费。认为这个项目有价值,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就再去申请。在做活动的时会遇到安全隐患,如下乡去文山,做古树调查之类活动,协会会给大家买保险。但一些爬山之类的活动,未买保险,这里存在隐患。
梅老师从2006年开始在绿色昆明工作,兴趣是她的强大动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她来说是个挑战。她说:“能力是在不断增长的。在写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整个机构要做战略规划,做完之后要写五年目标、三年目标、一年目标,这些项目规划和目标需要和理事会讨论出来。做好这些事,还要做机构的人员管理,制定公司制度、报销制度、财务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各种各样的制度需要建立与管理。做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你在做企业管理了。”梅老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感到很快乐,去参加培训的时候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两点却不觉得累,她在做的不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梦想。
美丽的地球要用美丽的梦想来创造,美丽的梦想要用执著的心灵来追求,执著的心灵充满热情而催促自己努力奋斗。也许这就是“绿色昆明”独有的精神吧,每个人都揣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为“绿色昆明”作着自己的一份贡献。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严家地中环大厦A座三楼又采访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的行政管理副主任王春老师。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机构的大致情况,这个机构创建于1995年,发起人是裴盛基教授。那时大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非常重视,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云南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生物也很多样,因此是一个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非常理想的地方。在1995年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机构还比较少。因为建立这样一个机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社会科学、环保、动植物等方面工作者的支持,于是裴教授就动员社会的各种力量建立了这样一个机构。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很多少数民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个地方,他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清楚,如何保护这些环境他们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每一个民族要繁衍生存下去必须保护那里的环境。人口的增加、外面文化的侵扰和工业化的发展给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以很大压力。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统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当时由裴教授提出,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一个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的资助方主要有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EPSI-世界资源研究所、米索尔基金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政府、荷兰发展组织联盟、德国技术合作公司、CBIK。
这个机构主要是做项目,从开始做项目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总共有二十多个项目。有山区扶贫、社区发展、生物多样性、物产文化的保护、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第一个项目是关于改良西双版纳的刀耕火种。后来还做了一些其他的项目,环保项目有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另外的项目是提高老百姓的生计,有关民族文化的保护。目前研究会分为几个部,有传统知识部、社区生计部、流域管理部、机构发展部、信息交流部、能力建设部等。
王春老师告诉我:“中国的NGO有中国的特征,中国的NGO和国外的是不同的。国外有一些NGO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而我们中国的NGO要和政府部门及社区,与群众一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来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中国NGO的定位是政府工作的补充,政府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春老师在裴教授发起这个组织的时候就参与了,一起工作了四十多年,并且是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第二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的理事,现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王老师说:“我现在的最大感受是:中国的NGO必须发展,真正投身NGO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要关心人民疾苦,要有爱心。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有很多起伏,如何申请项目,如何筹集经费,如何处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比较科学的管理都很重要。财务管理一定要做到透明,遵守国家的财务制度,现在我们每个项目都进行申请,所以财务工作非常重要。”
采访之后,王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办公室,办公室宽敞明亮,到处弥漫着和谐的气氛。有很多隔间,每个隔间分属不同的部门。许多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其中有法学硕士、博士等等,他们都想多为农民做一点实事,改善他们的生活,下乡的过程虽然辛苦却充满乐趣。这个机构里有很多女孩,下乡的时候必须一个人去,她们阳光、勇敢而且充满活力。办公室在三楼,外面还有一个种满了植物的阳台,和煦的阳光照射在绿色的叶片上,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
王老师与他的NGO组织在书写着自己的史书,捧着圣洁的梦想来努力地拯救我们的环境和文化。他们积极热情,对大自然非常热爱,足够勇敢又拥有阳光般的气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环境和文化在未来一定会被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