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少数民族文化引入民族地区艺术校本课程,不但具有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义,还能够促进艺术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从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对民族地区进行个案调查与艺术课程开发实践,旨在为民族地区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彝文化 校本课程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202-02
当下,全球化在已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形态、价值认同和思想信仰等各个层面。布莱恩·特纳和克里斯·瑞杰克认为:“文化全球化威胁了地方特定的行为和信仰的生存,它们都被卷入了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①,由此产生文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全球化浪潮,国家课程因应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求,偏重标准化、同质化、统一化的教育体系,教育场域渐渐偏离教学本质,年复一年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工业以量取胜的教育商品。学界认为此种教育体系可能会带来意义的贫乏、多元创意的丧失及工具理性的危机。因此,教育除了培养学生顺应全球化趋势的生活形态,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身处的地方性民族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认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生存中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保持其独有的文化竞争力。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身份,当前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艺术校本课程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云南玉溪洛河彝族乡为个案,对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展开探讨。
1 洛河乡概述
洛河乡地处云南省玉溪市西部,距区政府所在地19公里,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约176.4平方千米。洛河乡四周环山,中部地势低洼。乡境内有多条河流交汇,远远望去,似乎四面八方的水流在此处交汇后,都消失在这个山间盆地,因此得名“落河”,后人改写为“洛河”。②洛河乡彝族自称“尼苏泼”,截止2010年底乡内人口总数9959人,其中彝族人口9197,占总人口的92%。乡内有5个村委会,分别是:洛河、跨喜、法冲、双龙、把者岱。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20世纪90年代,发现铁矿蕴藏量相当丰富,修建了许多铁厂、矿石场,各厂矿炼铁的时候,乡内到处弥漫灰白色的铁粉,铁矿的开采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近年,民族文化资源受到当地政府的日趋重视,当地政府积极思考如何服务、争取认同,发展各种民族艺术文化节,吸引各地观光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洛河閘河段两岸的景观改造、新修建火把广场、改造火把礼堂、举办洛河乡新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等。
2 洛河彝文化校本课程资源
不同的文化空间,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支持。洛河乡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地方,具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其丰富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资源中进行选择和开发。笔者经实地考察、体验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到洛河乡丰富独特的彝文化资源,是艺术教育的极好素材,经分析与筛选,将可以进入基础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归纳和整理如下几方面。
2.1 乐舞文化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谚语有“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这是彝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实写照。洛河彝族乡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如,爬山调、吃酒调、娶亲调、进门调等,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多为徵调式与羽调式,歌词较为随意、即兴、自由。彝族舞蹈艺术品种繁多,不同地方各具特色,风格各异。流传于玉溪市洛河乡的舞蹈主要有“板凳龙”、“阿乖佬”又名“三弦舞”和“花鼓舞”也称“秧老鼓”。其中“板凳龙”,流行于洛河乡的老矣黑、发冲、双龙、上厂等村委会。每逢节日,人们会耍“板凳龙”。③在洛河乡,节庆、婚丧、请客都是村民们和歌而舞的好时机,共同的乐舞形态是众人绕圈拉手,边歌边舞,一般无乐器伴奏,属于典型的自娱性乐舞。动作欢快、节奏感强,有时有月琴、三弦伴奏。乐舞通常较随意,不太注重形式上的限制和约束,动作简单,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如:行走、播种等,不强调身体的技巧,强调集体参与的合作精神和极强的即兴性。
彝族自娱性的简单舞步,传承了族群的集体心理图像:对自然物的敬畏、族群生存的渴望、次序体系的期盼。在这简单和即兴的乐舞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涵义,是一个绵延的族群,经由历史的沉淀,堆砌而成的意义与形式的体系,其价值与美感,不是精致与华丽,而是质朴,却更显深沉。
2.2 节庆文化
洛河彝族传统节日很多,有护林节、跳公节、火把节、庆丰节等,其中火把节是最普遍、最热闹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洛河乡,火把节这天,街上彩旗飘飘,人潮涌动,从洛河大桥到集贸市场,布满商贩摊位,广播里播放着《洛河之歌》、彝族小调等乐曲,整个洛河洋溢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洛河乡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打陀螺、跳乐等活动,且活动内容逐年新颖丰富。庆典仪式拉开序幕后,各种表演纷纷登台表演,有双龙的板凳龙、洛河的火把跳乐队、把者岱的花鼓队、跨喜的四弦跳乐队等,精彩的演出博得人们一阵阵掌声。夜晚,点火把仪式开始,在洛河大桥和集贸市场之间的火把广场主会场篝火旁,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迈着欢快的步伐,里三层外三层,手拉着手,尽情歌舞。田舍间、大街上、宅前屋后千余支火把在移动,仿佛流星在山涧游动。
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伴随着火把节的就是乐舞、体育、社会交往等交流活动。火把节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体现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3 服饰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区服饰差异极大,各具特色。洛河彝族衣料以棉布、化學布料为主。男女都传穿长裤,男子衣服为无领襟的衣裳,用银元做纽扣,数量一般为单数,扣子的多寡常用来表示主人的富裕程度。未婚女子的头饰多戴鲜艳的鸡冠帽,鸡冠帽帽顶是空的,帽尖点缀银泡,帽尾翘起,黑白分明,状如喜鹊。已婚女子则打大包头,用色彩艳丽的正方形头巾对折成三角形包在头上,露出一角。女子衣裤的领口、袖口、脚边都绣有色彩艳丽的图案,外衣的前胸后背都要用绣好的花边镶嵌。老年妇女衣摆宽大,纽扣较少,花纹素雅。洛河彝族妇女最讲究的是绣花围腰,每一个妇女都在腰间系一块围腰,用银链将围腰挂在胸前,长长的腰带系在腰间,在身后打结,坠下飘带。飘带用彩色丝线刺绣图案,走起路来,飘带随风飘舞,十分美观。女子上衣颜色以红色为主,青、蓝、黑色也比较常见,衣饰纷繁的图纹式样以花卉为主、也有线条纹和几何图纹,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彝族服饰的图纹样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崇拜性思想的反映”以及“外族和现代艺术成分融会”④的艺术特点,形成其独特风貌,表现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特征,折射出彝族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同时,展现和记录了彝族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解剖这一文化符号,对学生了解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艺术情趣、朴素的哲学观和民族生存方式及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4 神话文化
洛河乡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把者岱村委会流传着“小村与白龙村”的故事;洛河村委会流传着“洛河村名的由来”、“罗贝王”、“莫漆黑”的故事;跨喜村委会流传着“跨喜”的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多以口述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罗贝王”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故事讲述的是:三百年前,小六竜村有一对彝族夫妻,进50岁时生下一个女儿。此女长达后品貌端正,心地善良,对爹娘很是孝顺。劳动之余她喜欢舞枪弄棍,她的箭射到很远的地方。由于她经常扶贫济困,当地的百姓都很敬重她,称她位“罗贝王”。在彝语中,“罗贝王”就是女王的意思。小六竜村一带山岭重叠,树木茂盛参天,经常有盗匪出没,残害百姓。“罗贝王”经常带领乡亲和盗匪展开搏斗。这一天,盗匪们凶狠地攻打山头,“罗贝王”要亲自去请救兵帮前来援助,她跨过山箐,越过山岭,到了白石岩山时,只见那山哗啦裂开,为“罗贝王”打开了大门,“罗贝王”从容跨进裂谷,那山随即合拢,把她的一只脚(也有人说那是她的靴子)夹在石岩边。从此,白石岩山越来越高,把山谷挤成一条窄缝,所以,人们又把此地叫做“一线天”或“仙人脚”。至今,洛河乡人还常常讲述起“罗贝王”的故事。⑤
关于神话,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曾断言:“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⑥强调了神话在文化创造活动中的先导性和统一性。哲学家谢林认为,神话是艺术活动的起因,甚至是哲学的源头,在他看来“神话既然是初象世界本身、宇宙的始初普遍直观,也就是哲学的基础”。⑦神话蕴含着浓重的民族意识,反映着民族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少数民族的传统神话传说,融入艺术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传承、延续本土濒临失传的传统神话;把另一方面也是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精神的最佳途径。同时,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对神话英雄的褒扬和赞美,可以让学生确立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伦理道德。
3 洛河彝文化校本课程方案
为顾及课程的严肃性与可行性,并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艺术课程标准》内容指标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课程以洛河彝文化为内容,让学生透过对自己族群文化的认识,体认到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藝术与文化的关系,衍生出相关的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表达和想象力,对自我文化艺术的欣赏和探索,激发自我文化的认同,引发对地方的关怀,最终培养以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尊重和欣赏其他族群的文化。
3.1 课程设计重要概念
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认为“在编制一组有效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需要符合三大标准,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⑧就是说在编制课程时,必须要有整体性,不能“锣鼓买糖,各干一行”,特别是艺术课程,包含音乐、美术、戏剧等各门类艺术,课程组织要素更显得尤为重要,使课程组织可以克服学习经验的混乱及破碎现象,防止课程陷入混乱、零散、分离的境地。课程基本要素包括重要概念(Big Idea)、关键观念(Key Concepts)、探索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透过这些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的关联,可避免琐碎的课程设计,深化教学的意义和内涵。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重点是让艺术的学习从身处的地方性彝族文化开始,课程方案设计重要概念以“洛河彝文化”作为学习的中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
3.2 课程内容的建构
美国学者托马斯·麦格奈尔认为“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之分”⑨,他认为表层文化是肤浅的,深层文化是深奥的,“文化认同通常取自表层文化”,但深层文化更具价值,它是“构建整个文化气质的中坚力量”,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认同是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的合二为一。学者阎纯德也提到文化心理成熟有三个阶段:认识自身文化、回顾历史、文化再造⑩。他认为,认同要从认识自身表层文化开始,这是对民族情感的培养与本土情境的投入,这样才能理解自身深层文化,最终达到文化再造,即文化创新与超越。民族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确定了课程的重要概念后,课程内容的架构应贯穿文化心理成熟三阶段,首先,对自身文化的细致认识,认识本民族表层文化,诸如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文化实践;其次,回顾本民族文化历史,认识本民族深层文化,诸如信仰、价值、信念;最后,是自我文化反思和自我文化再造,即创新与超越。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身表层和深层文化,产生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培养对自我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自我文化批判与反思,容易掉进狭隘的地方或民族主义的深渊,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会导致浮夸或失去自我。
校本课程架构从洛河彝文化这一主题出发,在感受洛河彝文化、探索洛河彝文化、关怀洛河彝文化等三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纵向维度延伸出三个课程单元,即:“火把节的火把”、“故乡的戏”、“打造家乡新面貌”。
5 结语
不同民族有不同艺术脉络,民族文化融入艺术校本课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比较、选择和思考的空间,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多元化与主流化的辩证统一,保证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可的同时,在不同层次的文化中获得归属感,从而寻求到一种融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多元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涉及整个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环境、符号沟通体系、社交模式、地方价值等与艺术相关的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艺术教育逐渐脱离技术本位和精致艺术所主导的教学模式与限制,迈入更自主开放弹性的全方位人文素养为主的艺术学习。
注释
① 布莱恩·S·特纳,克里斯·瑞杰克,著.吴凯,译.社会与文化——稀缺与团结的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
② 中国洛河彝族乡委会,洛河彝族乡人民政府.洛河志[G].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21-23.
③ 《中华舞蹈志》编委会.中华舞蹈志:云南卷(上)[G].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269.
④ 范例.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2):32-34.
⑤ 中国玉溪市洛河彝族乡委员会,玉溪市洛河彝族乡人民政府.洛河志[G].1991:367-370.
⑥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社,1986:100.
⑦ (德)谢林,著.魏庆征,译.艺术哲学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76.
⑧ (美)Ralph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4.
⑨ 托马斯·麦格奈尔.表层文化、深层文化和文化认同[EB/OL].中国民俗学网.
⑩ 陈美玉.全球本土混杂化”与文化再生:视觉文化取向的在地性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研究,2008,15:37-65.
关键词:彝文化 校本课程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202-02
当下,全球化在已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形态、价值认同和思想信仰等各个层面。布莱恩·特纳和克里斯·瑞杰克认为:“文化全球化威胁了地方特定的行为和信仰的生存,它们都被卷入了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①,由此产生文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全球化浪潮,国家课程因应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求,偏重标准化、同质化、统一化的教育体系,教育场域渐渐偏离教学本质,年复一年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工业以量取胜的教育商品。学界认为此种教育体系可能会带来意义的贫乏、多元创意的丧失及工具理性的危机。因此,教育除了培养学生顺应全球化趋势的生活形态,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身处的地方性民族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认同,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生存中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保持其独有的文化竞争力。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身份,当前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艺术校本课程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云南玉溪洛河彝族乡为个案,对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展开探讨。
1 洛河乡概述
洛河乡地处云南省玉溪市西部,距区政府所在地19公里,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约176.4平方千米。洛河乡四周环山,中部地势低洼。乡境内有多条河流交汇,远远望去,似乎四面八方的水流在此处交汇后,都消失在这个山间盆地,因此得名“落河”,后人改写为“洛河”。②洛河乡彝族自称“尼苏泼”,截止2010年底乡内人口总数9959人,其中彝族人口9197,占总人口的92%。乡内有5个村委会,分别是:洛河、跨喜、法冲、双龙、把者岱。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20世纪90年代,发现铁矿蕴藏量相当丰富,修建了许多铁厂、矿石场,各厂矿炼铁的时候,乡内到处弥漫灰白色的铁粉,铁矿的开采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近年,民族文化资源受到当地政府的日趋重视,当地政府积极思考如何服务、争取认同,发展各种民族艺术文化节,吸引各地观光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洛河閘河段两岸的景观改造、新修建火把广场、改造火把礼堂、举办洛河乡新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等。
2 洛河彝文化校本课程资源
不同的文化空间,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支持。洛河乡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地方,具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其丰富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资源中进行选择和开发。笔者经实地考察、体验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到洛河乡丰富独特的彝文化资源,是艺术教育的极好素材,经分析与筛选,将可以进入基础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归纳和整理如下几方面。
2.1 乐舞文化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谚语有“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这是彝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实写照。洛河彝族乡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如,爬山调、吃酒调、娶亲调、进门调等,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多为徵调式与羽调式,歌词较为随意、即兴、自由。彝族舞蹈艺术品种繁多,不同地方各具特色,风格各异。流传于玉溪市洛河乡的舞蹈主要有“板凳龙”、“阿乖佬”又名“三弦舞”和“花鼓舞”也称“秧老鼓”。其中“板凳龙”,流行于洛河乡的老矣黑、发冲、双龙、上厂等村委会。每逢节日,人们会耍“板凳龙”。③在洛河乡,节庆、婚丧、请客都是村民们和歌而舞的好时机,共同的乐舞形态是众人绕圈拉手,边歌边舞,一般无乐器伴奏,属于典型的自娱性乐舞。动作欢快、节奏感强,有时有月琴、三弦伴奏。乐舞通常较随意,不太注重形式上的限制和约束,动作简单,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如:行走、播种等,不强调身体的技巧,强调集体参与的合作精神和极强的即兴性。
彝族自娱性的简单舞步,传承了族群的集体心理图像:对自然物的敬畏、族群生存的渴望、次序体系的期盼。在这简单和即兴的乐舞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涵义,是一个绵延的族群,经由历史的沉淀,堆砌而成的意义与形式的体系,其价值与美感,不是精致与华丽,而是质朴,却更显深沉。
2.2 节庆文化
洛河彝族传统节日很多,有护林节、跳公节、火把节、庆丰节等,其中火把节是最普遍、最热闹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洛河乡,火把节这天,街上彩旗飘飘,人潮涌动,从洛河大桥到集贸市场,布满商贩摊位,广播里播放着《洛河之歌》、彝族小调等乐曲,整个洛河洋溢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洛河乡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打陀螺、跳乐等活动,且活动内容逐年新颖丰富。庆典仪式拉开序幕后,各种表演纷纷登台表演,有双龙的板凳龙、洛河的火把跳乐队、把者岱的花鼓队、跨喜的四弦跳乐队等,精彩的演出博得人们一阵阵掌声。夜晚,点火把仪式开始,在洛河大桥和集贸市场之间的火把广场主会场篝火旁,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迈着欢快的步伐,里三层外三层,手拉着手,尽情歌舞。田舍间、大街上、宅前屋后千余支火把在移动,仿佛流星在山涧游动。
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伴随着火把节的就是乐舞、体育、社会交往等交流活动。火把节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服饰、饮食、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体现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3 服饰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区服饰差异极大,各具特色。洛河彝族衣料以棉布、化學布料为主。男女都传穿长裤,男子衣服为无领襟的衣裳,用银元做纽扣,数量一般为单数,扣子的多寡常用来表示主人的富裕程度。未婚女子的头饰多戴鲜艳的鸡冠帽,鸡冠帽帽顶是空的,帽尖点缀银泡,帽尾翘起,黑白分明,状如喜鹊。已婚女子则打大包头,用色彩艳丽的正方形头巾对折成三角形包在头上,露出一角。女子衣裤的领口、袖口、脚边都绣有色彩艳丽的图案,外衣的前胸后背都要用绣好的花边镶嵌。老年妇女衣摆宽大,纽扣较少,花纹素雅。洛河彝族妇女最讲究的是绣花围腰,每一个妇女都在腰间系一块围腰,用银链将围腰挂在胸前,长长的腰带系在腰间,在身后打结,坠下飘带。飘带用彩色丝线刺绣图案,走起路来,飘带随风飘舞,十分美观。女子上衣颜色以红色为主,青、蓝、黑色也比较常见,衣饰纷繁的图纹式样以花卉为主、也有线条纹和几何图纹,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彝族服饰的图纹样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崇拜性思想的反映”以及“外族和现代艺术成分融会”④的艺术特点,形成其独特风貌,表现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特征,折射出彝族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特征。同时,展现和记录了彝族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解剖这一文化符号,对学生了解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艺术情趣、朴素的哲学观和民族生存方式及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4 神话文化
洛河乡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把者岱村委会流传着“小村与白龙村”的故事;洛河村委会流传着“洛河村名的由来”、“罗贝王”、“莫漆黑”的故事;跨喜村委会流传着“跨喜”的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多以口述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罗贝王”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故事讲述的是:三百年前,小六竜村有一对彝族夫妻,进50岁时生下一个女儿。此女长达后品貌端正,心地善良,对爹娘很是孝顺。劳动之余她喜欢舞枪弄棍,她的箭射到很远的地方。由于她经常扶贫济困,当地的百姓都很敬重她,称她位“罗贝王”。在彝语中,“罗贝王”就是女王的意思。小六竜村一带山岭重叠,树木茂盛参天,经常有盗匪出没,残害百姓。“罗贝王”经常带领乡亲和盗匪展开搏斗。这一天,盗匪们凶狠地攻打山头,“罗贝王”要亲自去请救兵帮前来援助,她跨过山箐,越过山岭,到了白石岩山时,只见那山哗啦裂开,为“罗贝王”打开了大门,“罗贝王”从容跨进裂谷,那山随即合拢,把她的一只脚(也有人说那是她的靴子)夹在石岩边。从此,白石岩山越来越高,把山谷挤成一条窄缝,所以,人们又把此地叫做“一线天”或“仙人脚”。至今,洛河乡人还常常讲述起“罗贝王”的故事。⑤
关于神话,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曾断言:“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⑥强调了神话在文化创造活动中的先导性和统一性。哲学家谢林认为,神话是艺术活动的起因,甚至是哲学的源头,在他看来“神话既然是初象世界本身、宇宙的始初普遍直观,也就是哲学的基础”。⑦神话蕴含着浓重的民族意识,反映着民族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少数民族的传统神话传说,融入艺术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传承、延续本土濒临失传的传统神话;把另一方面也是深入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精神的最佳途径。同时,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对神话英雄的褒扬和赞美,可以让学生确立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伦理道德。
3 洛河彝文化校本课程方案
为顾及课程的严肃性与可行性,并符合学生学习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艺术课程标准》内容指标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课程以洛河彝文化为内容,让学生透过对自己族群文化的认识,体认到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藝术与文化的关系,衍生出相关的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表达和想象力,对自我文化艺术的欣赏和探索,激发自我文化的认同,引发对地方的关怀,最终培养以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尊重和欣赏其他族群的文化。
3.1 课程设计重要概念
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认为“在编制一组有效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需要符合三大标准,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⑧就是说在编制课程时,必须要有整体性,不能“锣鼓买糖,各干一行”,特别是艺术课程,包含音乐、美术、戏剧等各门类艺术,课程组织要素更显得尤为重要,使课程组织可以克服学习经验的混乱及破碎现象,防止课程陷入混乱、零散、分离的境地。课程基本要素包括重要概念(Big Idea)、关键观念(Key Concepts)、探索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透过这些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的关联,可避免琐碎的课程设计,深化教学的意义和内涵。彝文化进入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重点是让艺术的学习从身处的地方性彝族文化开始,课程方案设计重要概念以“洛河彝文化”作为学习的中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
3.2 课程内容的建构
美国学者托马斯·麦格奈尔认为“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之分”⑨,他认为表层文化是肤浅的,深层文化是深奥的,“文化认同通常取自表层文化”,但深层文化更具价值,它是“构建整个文化气质的中坚力量”,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认同是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的合二为一。学者阎纯德也提到文化心理成熟有三个阶段:认识自身文化、回顾历史、文化再造⑩。他认为,认同要从认识自身表层文化开始,这是对民族情感的培养与本土情境的投入,这样才能理解自身深层文化,最终达到文化再造,即文化创新与超越。民族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确定了课程的重要概念后,课程内容的架构应贯穿文化心理成熟三阶段,首先,对自身文化的细致认识,认识本民族表层文化,诸如饮食、起居、艺术创作等文化实践;其次,回顾本民族文化历史,认识本民族深层文化,诸如信仰、价值、信念;最后,是自我文化反思和自我文化再造,即创新与超越。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身表层和深层文化,产生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培养对自我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自我文化批判与反思,容易掉进狭隘的地方或民族主义的深渊,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会导致浮夸或失去自我。
校本课程架构从洛河彝文化这一主题出发,在感受洛河彝文化、探索洛河彝文化、关怀洛河彝文化等三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纵向维度延伸出三个课程单元,即:“火把节的火把”、“故乡的戏”、“打造家乡新面貌”。
5 结语
不同民族有不同艺术脉络,民族文化融入艺术校本课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比较、选择和思考的空间,客观上较好地解决了多元化与主流化的辩证统一,保证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可的同时,在不同层次的文化中获得归属感,从而寻求到一种融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多元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涉及整个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环境、符号沟通体系、社交模式、地方价值等与艺术相关的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艺术教育逐渐脱离技术本位和精致艺术所主导的教学模式与限制,迈入更自主开放弹性的全方位人文素养为主的艺术学习。
注释
① 布莱恩·S·特纳,克里斯·瑞杰克,著.吴凯,译.社会与文化——稀缺与团结的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
② 中国洛河彝族乡委会,洛河彝族乡人民政府.洛河志[G].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21-23.
③ 《中华舞蹈志》编委会.中华舞蹈志:云南卷(上)[G].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269.
④ 范例.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2):32-34.
⑤ 中国玉溪市洛河彝族乡委员会,玉溪市洛河彝族乡人民政府.洛河志[G].1991:367-370.
⑥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三联书社,1986:100.
⑦ (德)谢林,著.魏庆征,译.艺术哲学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76.
⑧ (美)RalphW.Tyler,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4.
⑨ 托马斯·麦格奈尔.表层文化、深层文化和文化认同[EB/OL].中国民俗学网.
⑩ 陈美玉.全球本土混杂化”与文化再生:视觉文化取向的在地性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研究,2008,15: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