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阶段研究目标
1.研究普高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流程、语文动作习惯的培养;2. 探究动作型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3. 探究动作型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4. 分册编写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课文“教学合一案”。
二、阶段研究内容
(一)探究动作型语文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1.研究精细化解读文本的一般训练程式问题;2.研究精品化写作文本的一般训练程式问题。
(二)建构动作型语文课堂的学习行为体系。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认识高中语文学习的动作流程和其间动作方式构成及关系。信息的吸入:通过听、读、查、搜等形式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并汇集到大脑。信息的处理:大脑类似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将第一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确认、复制、重组、再造,以产生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认识。信息的输出:通过说、讲、写等形式将大脑已处理过的信息输送出来,实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表略)2.通过“四则”,找到普高生语文学习动作方式培养的科学原则。以知出入推进阅读精细化原则、以探问题引领思维深入化原则、以归类型训练表达规范化原则、以成习惯促成写作精品化原则;3.依据“三读”,优化“三步走知出入读、写、思联动”动作型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的一般科学流程。(略);4.遵循“四步”,优化“四步式知写改读、写、思联动”动作型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的科学步骤和一般策略。(略)
(三)探寻动作型语文课堂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图表略)选题的理论建构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1.延伸补充业界对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动作流程、语文策略特别是动作方式的要素构成及相互关系的认识;2.延伸补充业界对高中生语文动作习惯培养策略、动作型语文课堂构建策略等问题的认识。
选题的实践研究主要有几点:1.研究缓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比较散、教学内容比较空、教学方式比较死、教学效益比较虚、教学信度比较低等现实问题的策略,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美誉度;2.研究在国家新课改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贯彻和执行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到解决语文教学 “少、慢、差、废”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切入点;3.研究过去和现在关于语文学习策略的众多课改实践,力争能使因为操作性不强而得不到推广、产生不了效益的不良现状,在本课题研究中得到较好的改善;4.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功能,在帮助学生学好母语的同时学好其他学科。
三、阶段研究活动或举措
(一)针对语文教学问题,探究动作策略。1、探究语文动作方式体系的科学构建;2、探究语文动作方式培养的一般策略;3.探究解决语文教学读、写分离粗浅化问题的动作策略;4.探究解决语文教考分离、教学分离问题的动作策略。
(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各有所长语文组(图略)。课题负责人王本志是资深研究型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德阳市教学名师,德阳市学科带头人。参研市级、国家级子课题2项,主研国家级子课题1项,主持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专项课题1项,均已结题并获好评。20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招生考试报》《双语学习》等国家级、省级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有文章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参编语文专著8本,均由《中国教育出版社》等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其组织管理下,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絮,按计划如期顺利开展。本课题主研崔志军,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现为广汉市研培中心教师培训室主任和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在其指导下,课题研究在理论上有高度,在实践上有举措。其余课题研究人员均是教学一线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教材,科研能力强,具备完成本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其中曾顺勇勤于钻研,写作能力强,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等撰写;万刚敢于实践,组织能力强,多次组织了课题组的活动开展;谢莲年轻,有活力,教学效果好,多次承担了课题组的研究课;2、语文组团队集思广益。课题研究人员系分别来自三个年级的一线语文教师,拥有各自年级组和备课组的风格和特色。从而使本研究能同时在三个年级展开,收集更多信息,缩短了研究周期,得到了更多的团队支持。同时,课题组部分研究活动融入到了语文教研组的活动之中,得到了全体语文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在语文组教研活动中多次上课题研究课,集思广益,使研究更有实效;3、工作室科研得天独厚;4、专家组指导如虎添翼。
四、阶段研究成果
(一)多篇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1.国家级(略);2.省市级(略)。
(二)课题试验班成绩喜人
1.学生作家。高14级6班学生任文宇,高14级12班刘影凤、马屹峰被吸收为德阳作协会员;2.学生作品。《松月了无痕》《微风无为》等五篇文章发表于《东方作家》;《莫名》《枯树桩的春天》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新苗》;3、征文获奖。“文轩教育杯”2016年度中小学学生文学作品征文大赛,王本志名师工作室师生获高中组优异成绩,工作室读写思联动教学实践再结成果。其中万刚、胡小红两位教师获德阳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万刚辅导的广汉中学高三、12班的黄娇和高三、6班的任文宇获二等奖,高三、12班的马屹峰获三等奖;胡小红辅导的学生广汉中学高三、8班唐梦雯、宋雨诗分获一等奖和二等獎,高三、7班代洁雯获优秀奖;陈保忠辅导的广汉中学高三、14班的赵博文获一等奖;谢莲辅导的广汉中学的高一、5班的邓一峰获优秀奖。
(三)课题研究助推工作室建设
1.形成“动作语文”核心理念;2.铸就优秀名师工作室。
五、阶段研究效果
1.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增语文教学效益;2.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动作策略,打下终生学习坚实基础;3.启发转型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找到切合新课改的路径方法。
1.研究普高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流程、语文动作习惯的培养;2. 探究动作型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3. 探究动作型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4. 分册编写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课文“教学合一案”。
二、阶段研究内容
(一)探究动作型语文课堂构建的一般程式和常规方略。1.研究精细化解读文本的一般训练程式问题;2.研究精品化写作文本的一般训练程式问题。
(二)建构动作型语文课堂的学习行为体系。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认识高中语文学习的动作流程和其间动作方式构成及关系。信息的吸入:通过听、读、查、搜等形式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并汇集到大脑。信息的处理:大脑类似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将第一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确认、复制、重组、再造,以产生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认识。信息的输出:通过说、讲、写等形式将大脑已处理过的信息输送出来,实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表略)2.通过“四则”,找到普高生语文学习动作方式培养的科学原则。以知出入推进阅读精细化原则、以探问题引领思维深入化原则、以归类型训练表达规范化原则、以成习惯促成写作精品化原则;3.依据“三读”,优化“三步走知出入读、写、思联动”动作型语文阅读课堂构建的一般科学流程。(略);4.遵循“四步”,优化“四步式知写改读、写、思联动”动作型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的科学步骤和一般策略。(略)
(三)探寻动作型语文课堂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图表略)选题的理论建构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1.延伸补充业界对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动作流程、语文策略特别是动作方式的要素构成及相互关系的认识;2.延伸补充业界对高中生语文动作习惯培养策略、动作型语文课堂构建策略等问题的认识。
选题的实践研究主要有几点:1.研究缓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比较散、教学内容比较空、教学方式比较死、教学效益比较虚、教学信度比较低等现实问题的策略,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美誉度;2.研究在国家新课改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贯彻和执行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到解决语文教学 “少、慢、差、废”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切入点;3.研究过去和现在关于语文学习策略的众多课改实践,力争能使因为操作性不强而得不到推广、产生不了效益的不良现状,在本课题研究中得到较好的改善;4.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功能,在帮助学生学好母语的同时学好其他学科。
三、阶段研究活动或举措
(一)针对语文教学问题,探究动作策略。1、探究语文动作方式体系的科学构建;2、探究语文动作方式培养的一般策略;3.探究解决语文教学读、写分离粗浅化问题的动作策略;4.探究解决语文教考分离、教学分离问题的动作策略。
(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各有所长语文组(图略)。课题负责人王本志是资深研究型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德阳市教学名师,德阳市学科带头人。参研市级、国家级子课题2项,主研国家级子课题1项,主持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专项课题1项,均已结题并获好评。20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招生考试报》《双语学习》等国家级、省级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有文章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参编语文专著8本,均由《中国教育出版社》等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其组织管理下,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絮,按计划如期顺利开展。本课题主研崔志军,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现为广汉市研培中心教师培训室主任和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在其指导下,课题研究在理论上有高度,在实践上有举措。其余课题研究人员均是教学一线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教材,科研能力强,具备完成本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其中曾顺勇勤于钻研,写作能力强,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报告等撰写;万刚敢于实践,组织能力强,多次组织了课题组的活动开展;谢莲年轻,有活力,教学效果好,多次承担了课题组的研究课;2、语文组团队集思广益。课题研究人员系分别来自三个年级的一线语文教师,拥有各自年级组和备课组的风格和特色。从而使本研究能同时在三个年级展开,收集更多信息,缩短了研究周期,得到了更多的团队支持。同时,课题组部分研究活动融入到了语文教研组的活动之中,得到了全体语文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在语文组教研活动中多次上课题研究课,集思广益,使研究更有实效;3、工作室科研得天独厚;4、专家组指导如虎添翼。
四、阶段研究成果
(一)多篇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
1.国家级(略);2.省市级(略)。
(二)课题试验班成绩喜人
1.学生作家。高14级6班学生任文宇,高14级12班刘影凤、马屹峰被吸收为德阳作协会员;2.学生作品。《松月了无痕》《微风无为》等五篇文章发表于《东方作家》;《莫名》《枯树桩的春天》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新苗》;3、征文获奖。“文轩教育杯”2016年度中小学学生文学作品征文大赛,王本志名师工作室师生获高中组优异成绩,工作室读写思联动教学实践再结成果。其中万刚、胡小红两位教师获德阳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万刚辅导的广汉中学高三、12班的黄娇和高三、6班的任文宇获二等奖,高三、12班的马屹峰获三等奖;胡小红辅导的学生广汉中学高三、8班唐梦雯、宋雨诗分获一等奖和二等獎,高三、7班代洁雯获优秀奖;陈保忠辅导的广汉中学高三、14班的赵博文获一等奖;谢莲辅导的广汉中学的高一、5班的邓一峰获优秀奖。
(三)课题研究助推工作室建设
1.形成“动作语文”核心理念;2.铸就优秀名师工作室。
五、阶段研究效果
1.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增语文教学效益;2.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动作策略,打下终生学习坚实基础;3.启发转型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找到切合新课改的路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