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项目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如何因陋就简、有效地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是每位通用技术教师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设计制作;载体;试误;自主;合作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亲历情境,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围绕生活实际、学生所熟悉的项目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那么如何因陋就简、有效地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呢?
一、教师当身体力行,因地制宜选择学生活动的载体
在具体的教学中,通用技术的设计制作课往往容易受场地、时间(课时)、空间、设备、资金的限制,所以,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适当替换课本案例。学生活动载体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需要教师克服恐惧和难有作为的消极心理,主动大胆去尝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观察生活、眼光放低,选择简单易行、花钱少的材料,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与常态化,重在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
《技术与设计1》的大作业选择的是设计制作台灯,教师考虑到安全等问题,最终确定做直流台灯。对于材料的准备,是提前布置学生自备的。但学生反映老式手电筒中用的那种灯泡很难买到,在笔者亲自去了很多商场和五金店后,发现现在的手电筒大多是led的了。于是,笔者决定让学生尝试做led台灯。
带着笔者亲自做的第一个led台灯展示模型走进教室,学生大受鼓舞,活动的进展非常顺利。教师对所选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提前实践,这样,才能有效验证所选学生活动载体是否合适。
二、设计制作课不妨“试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行为主义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通过“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因此,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简称试误说)。从引起注意的角度看,试误教学能造成新异性,加强了刺激作用,引起有意注意。从学习效果看,试误教学充分暴露错误,在主动参与的正误交锋中,学生能知错、改错、防错,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时,选取的载体是秋千模型。学生得知这个项目主题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同时还带点不屑,似乎太简单了。于是,笔者就运用了试误教学法,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习者在试误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认识真理。教学的一般过程是“设计制作——讲授理论——设计制作”。第一课结束时,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明显不那么自信了。而笔者则用这些作品做教具,展开了第二课时的理论探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了反思,并在理论指导下重新设计。这样,第二次设计制作就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先进行设计制作的尝试,一方面可以应对学生对设计制作的高度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学生碰壁之后更认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探讨相关的理论,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所以,有时候不妨“试误”。
三、精心设计项目报告,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般认为,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设计制作课如何评价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终结性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作品体现出来,难的是形成性评价。
进行秋千模型设计制作时,笔者首先用填空题目帮助学生对秋千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小组讨论、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设计过程,笔者采用填写项目表的方法辅助评价(表1:项目表)。课堂上,教师可以边指导、边监督,给出一定评价。课下,教师还可以参考学生的项目报告进行形成性评价。
秋千(模型)的设计课后反思:本课试图让学生通过一个项目来进一步体验结构设计制作的过程。从活动过程看,有的小组井然有序,效率很高;有的小组分工不太合理,显得有些忙乱;还有个别小组不算认真,材料准备不充分,个别成员有“偷懒”现象。从活动结果看,有的作品比较完善,功能结构比较合理,外观还做了美化,可见其用心;有的作品没有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没能很好地贯彻结构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有的还只是半成品。从项目表情况来看,小组成员贡献均衡的小组,其作品完成得也相对较好;个别成员对小组贡献不大,也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案。总的来说,大家都能从活动中有所收获,发现一些问题,也享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通用技术教学要使学生的技术与设计由经验上升到理性,由单纯的展现设计技巧提升到形成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用技术课的设计制作项目,不仅仅是做小凳、装台灯、修马桶,而是凝聚智慧、富于个性的创新设计制作。 如何上好这类课,是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1998(5)
[4] 顾艳萍.“试误教学法”与建构主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9)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关键词设计制作;载体;试误;自主;合作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亲历情境,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围绕生活实际、学生所熟悉的项目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那么如何因陋就简、有效地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呢?
一、教师当身体力行,因地制宜选择学生活动的载体
在具体的教学中,通用技术的设计制作课往往容易受场地、时间(课时)、空间、设备、资金的限制,所以,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适当替换课本案例。学生活动载体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需要教师克服恐惧和难有作为的消极心理,主动大胆去尝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观察生活、眼光放低,选择简单易行、花钱少的材料,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与常态化,重在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
《技术与设计1》的大作业选择的是设计制作台灯,教师考虑到安全等问题,最终确定做直流台灯。对于材料的准备,是提前布置学生自备的。但学生反映老式手电筒中用的那种灯泡很难买到,在笔者亲自去了很多商场和五金店后,发现现在的手电筒大多是led的了。于是,笔者决定让学生尝试做led台灯。
带着笔者亲自做的第一个led台灯展示模型走进教室,学生大受鼓舞,活动的进展非常顺利。教师对所选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提前实践,这样,才能有效验证所选学生活动载体是否合适。
二、设计制作课不妨“试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行为主义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通过“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因此,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简称试误说)。从引起注意的角度看,试误教学能造成新异性,加强了刺激作用,引起有意注意。从学习效果看,试误教学充分暴露错误,在主动参与的正误交锋中,学生能知错、改错、防错,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时,选取的载体是秋千模型。学生得知这个项目主题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同时还带点不屑,似乎太简单了。于是,笔者就运用了试误教学法,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习者在试误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认识真理。教学的一般过程是“设计制作——讲授理论——设计制作”。第一课结束时,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明显不那么自信了。而笔者则用这些作品做教具,展开了第二课时的理论探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了反思,并在理论指导下重新设计。这样,第二次设计制作就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先进行设计制作的尝试,一方面可以应对学生对设计制作的高度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学生碰壁之后更认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探讨相关的理论,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所以,有时候不妨“试误”。
三、精心设计项目报告,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般认为,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设计制作课如何评价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终结性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作品体现出来,难的是形成性评价。
进行秋千模型设计制作时,笔者首先用填空题目帮助学生对秋千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小组讨论、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设计过程,笔者采用填写项目表的方法辅助评价(表1:项目表)。课堂上,教师可以边指导、边监督,给出一定评价。课下,教师还可以参考学生的项目报告进行形成性评价。
秋千(模型)的设计课后反思:本课试图让学生通过一个项目来进一步体验结构设计制作的过程。从活动过程看,有的小组井然有序,效率很高;有的小组分工不太合理,显得有些忙乱;还有个别小组不算认真,材料准备不充分,个别成员有“偷懒”现象。从活动结果看,有的作品比较完善,功能结构比较合理,外观还做了美化,可见其用心;有的作品没有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没能很好地贯彻结构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有的还只是半成品。从项目表情况来看,小组成员贡献均衡的小组,其作品完成得也相对较好;个别成员对小组贡献不大,也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案。总的来说,大家都能从活动中有所收获,发现一些问题,也享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通用技术教学要使学生的技术与设计由经验上升到理性,由单纯的展现设计技巧提升到形成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用技术课的设计制作项目,不仅仅是做小凳、装台灯、修马桶,而是凝聚智慧、富于个性的创新设计制作。 如何上好这类课,是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1998(5)
[4] 顾艳萍.“试误教学法”与建构主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9)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