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全国上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给予了热议,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最权威界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这些措辞中,我们得知要从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三方面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我校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狠抓核心素养的基础——学习力
学习力是学生对知识永不消退的学习热情;是拥有自己行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掌握丰富而有用的学习策略。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经教学实践证明,是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教,为实现不教而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的学习力,是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家长转变评价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带动方式的转变,从而助推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我校“一三三一”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如:一个准备环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求有多种预设,为课堂教学做好预设与生成的课前准备。三个教学环节要求明确指向,让学生能高校的自觉主动学习;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要求当堂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再不是以往的“收纳箱”了,而是一个积极思考着地鲜活的人。我校的“一三三一”的教学策略的三个巩固环节,要求学生不仅当堂、当天、当月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品质。一个反思环节,不仅要求反思一周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反思学习方法,这将为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家长转变评价观念
家长要改变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孩子,以分数来评价老师和学校,应多方位、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老师和学校。我校每学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目的就是要加强家校联合、加强了解、加强理解,让家长用新的评价机制来评判孩子、老师和学校。这样通过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能够促进学校教师和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供了良好的家校保障。
只有在这三者转变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才会乐学,即对知识有学而不厌的热情;才会恒学,即做到“学而时习之”、“学不可以已”;才会慧学,即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真正的人。
二、狠抓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力
(一)学校层面:通过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合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我校严格按教育部规定,开齐开全各学科内容。其中,特别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编制思维品质“含金量”很高的校本教材。我校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办学特色、学生的需要,开发了具有生成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编写了以“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做人自强”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健康成长》,让“四自”进课堂。“四自”目标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还编写了诗词楹联校本教材《雏凤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师层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为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放课堂,以评促教。我校积极打造开放式的课堂,通过教师互听、专家听、领导听、家长听等多种形式,将教师、领导、专家、家长请进课堂,推动教师不断磨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2.加强学习,以学促长。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如: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订阅教育书刊杂志,购置批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3.研究课题,以研促改。本学年,我校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都处于结题阶段,七八年级的课改(班级小组建设)处于经验积累阶段。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我们把两者与教学常规相结合,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同步落实。
(三)学生层面:掌握必要的思维策略
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维力的关键。几年来,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小组建设的思路:小组各成员独立思考——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逐一发言——小组统一意见,作记录——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作交流。学生经过三年锻炼,在课堂上敢说、会想、会说、会小组合作、会展示交流,个个乐学善学,课堂上精彩纷呈,智慧的火花熠熠生辉。
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套思维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同时学会了必要的思维方法,如:发散思维,因果思维,类比思维,具体化思维,系统化思维等。
三、狠抓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创造力。我校做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创造的安全感
在课堂内外,我们要求我们的老师“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让学生破除迷信,既承认权威,又不迷信权威,要求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历练学生的创造力
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素质,批判精神至关重要。马克思的很多创造性的著作都是以批判为题,如;《哥达纲领批判》《唯物论和经验论批判论》《反杜林论》等,就连《资本论》也是一部批判性的著作。所以,我校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小组之间,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等,在课堂实践中培养批判精神、历练学生的创造力。
(三)充分利用灵动的校园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经过全校教师经过不断地商议、讨论、修改,目前已形成如今我校的“竞流”文化体系。“竞流”二字也蕴含着有创造力的意思,学校整个文化阵地建设已基本完成。这样灵动的校园文化,也时刻鞭策和提醒着每一位学生,要有冲力,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真正的人,讓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孩子们是带着理想和希望踏入我校,我们希望他们是带着幸福和骄傲走出母校。我校将进一步以“全面培养真正的人”为核心,致力于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助力每一个实中学子的精彩人生!
一、狠抓核心素养的基础——学习力
学习力是学生对知识永不消退的学习热情;是拥有自己行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掌握丰富而有用的学习策略。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经教学实践证明,是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教,为实现不教而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的学习力,是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家长转变评价观念。通过观念的转变带动方式的转变,从而助推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我校“一三三一”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如:一个准备环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求有多种预设,为课堂教学做好预设与生成的课前准备。三个教学环节要求明确指向,让学生能高校的自觉主动学习;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要求当堂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中再不是以往的“收纳箱”了,而是一个积极思考着地鲜活的人。我校的“一三三一”的教学策略的三个巩固环节,要求学生不仅当堂、当天、当月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品质。一个反思环节,不仅要求反思一周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反思学习方法,这将为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家长转变评价观念
家长要改变以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孩子,以分数来评价老师和学校,应多方位、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老师和学校。我校每学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目的就是要加强家校联合、加强了解、加强理解,让家长用新的评价机制来评判孩子、老师和学校。这样通过家长评价观念的转变,能够促进学校教师和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提供了良好的家校保障。
只有在这三者转变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才会乐学,即对知识有学而不厌的热情;才会恒学,即做到“学而时习之”、“学不可以已”;才会慧学,即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真正的人。
二、狠抓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力
(一)学校层面:通过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合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我校严格按教育部规定,开齐开全各学科内容。其中,特别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编制思维品质“含金量”很高的校本教材。我校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办学特色、学生的需要,开发了具有生成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编写了以“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做人自强”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健康成长》,让“四自”进课堂。“四自”目标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还编写了诗词楹联校本教材《雏凤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师层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为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开放课堂,以评促教。我校积极打造开放式的课堂,通过教师互听、专家听、领导听、家长听等多种形式,将教师、领导、专家、家长请进课堂,推动教师不断磨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2.加强学习,以学促长。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如: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订阅教育书刊杂志,购置批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3.研究课题,以研促改。本学年,我校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都处于结题阶段,七八年级的课改(班级小组建设)处于经验积累阶段。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我们把两者与教学常规相结合,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同步落实。
(三)学生层面:掌握必要的思维策略
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维力的关键。几年来,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小组建设的思路:小组各成员独立思考——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逐一发言——小组统一意见,作记录——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作交流。学生经过三年锻炼,在课堂上敢说、会想、会说、会小组合作、会展示交流,个个乐学善学,课堂上精彩纷呈,智慧的火花熠熠生辉。
在学习小组建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套思维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同时学会了必要的思维方法,如:发散思维,因果思维,类比思维,具体化思维,系统化思维等。
三、狠抓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创造力。我校做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创造的安全感
在课堂内外,我们要求我们的老师“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让学生破除迷信,既承认权威,又不迷信权威,要求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历练学生的创造力
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素质,批判精神至关重要。马克思的很多创造性的著作都是以批判为题,如;《哥达纲领批判》《唯物论和经验论批判论》《反杜林论》等,就连《资本论》也是一部批判性的著作。所以,我校在小组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小组之间,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等,在课堂实践中培养批判精神、历练学生的创造力。
(三)充分利用灵动的校园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经过全校教师经过不断地商议、讨论、修改,目前已形成如今我校的“竞流”文化体系。“竞流”二字也蕴含着有创造力的意思,学校整个文化阵地建设已基本完成。这样灵动的校园文化,也时刻鞭策和提醒着每一位学生,要有冲力,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真正的人,讓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孩子们是带着理想和希望踏入我校,我们希望他们是带着幸福和骄傲走出母校。我校将进一步以“全面培养真正的人”为核心,致力于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助力每一个实中学子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