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的作用,积极构建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历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元感知,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并紧扣文章的表达核心,在争鸣辩论处、自由评判处、文本深刻处进行引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顺学而导;关键处;感知;核心;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46-01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强化、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的作用,积极构建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以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历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其认知规律、原始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感知与解读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感知。正因为这样,出现认知的偏差或者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其实,这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顺势导学,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很多学生被肖邦赤诚的爱国之心所感感动,但有一些学生对肖邦离开灾难深重的国家疑惑不解:“正是国家需要人才之际,肖邦为什么要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呢?这不是临阵脱逃吗?”一时间,学生之间互不相让。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领学生思考:“肖邦作为一名作曲家,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方式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意识到只有远离战争的硝烟,肖邦才能安心地创作乐曲,鼓励更多的波兰人民奋勇抗击,抵御外来侵略者。基于这一视角,学生体会、理解了肖邦的最终选择。
在这一案例中,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没有做甩手掌柜,而是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点拨作用,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深刻解读,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中的人物,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着自由言说与评价的权利。真正自由的人,应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对文本的解读,学生不应该迷信教材、教师、教参的权威,而要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发出不同的声响。教师的导学就应该着重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体验,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
如,《三顾茅庐》一文,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品质。在引领学生品味动作描写、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后,学生对作者的写法提出了质疑:“作者对刘备的描写,全部都是动作,为什么不写写人物的语言呢?语言不是更能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理吗?”为了顺应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编者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学生的质疑批判不无道理。此时,教师顺水推舟:“假如让你来写刘备的语言,你打算怎样写呢?试试看。”在学生练笔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三国演义》中的原文,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练笔和原文进行对比,从而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并没有将教材奉为《圣经》而一棍子打死,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运用原著的资源,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有过著名的“三不讲”理论,即学生一读就懂的不讲,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因此,一篇文章的教学,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所关注、點拨的重点应该是文本的核心处、疑难处。只有在这些地方引领学生驻足赏析,细细把玩,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密妙。
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在朗读感受、大意理解、背景拓展等方面,全部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诗情、诗境的感知上。首先,教师引领学生从诗歌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眼”——“喜”。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诵读,感知作者为了凸显这一“喜”字,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方式。在深入诗歌之后,学生意识到作者分别从自身的动作状态、动作细节以及妻子的角度来体现内心的狂喜。最后,教师设计场景,引领学生以诗人杜甫的口吻与妻子、儿女进行对话,从而使学生体会诗人欣喜若狂的状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真正有智慧的教师就应该有“舍”与“得”的意识,即该放手时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该导学时,就紧扣文本的核心内涵,将点拨之力用在关键处,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绝不是教师的天堂,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留地,教师需要准确定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将顺学而导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顺学而导;关键处;感知;核心;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46-01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强化、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的作用,积极构建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以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历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多元感知,在争鸣辩论处顺学而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其认知规律、原始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感知与解读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感知。正因为这样,出现认知的偏差或者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其实,这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顺势导学,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很多学生被肖邦赤诚的爱国之心所感感动,但有一些学生对肖邦离开灾难深重的国家疑惑不解:“正是国家需要人才之际,肖邦为什么要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呢?这不是临阵脱逃吗?”一时间,学生之间互不相让。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领学生思考:“肖邦作为一名作曲家,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方式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意识到只有远离战争的硝烟,肖邦才能安心地创作乐曲,鼓励更多的波兰人民奋勇抗击,抵御外来侵略者。基于这一视角,学生体会、理解了肖邦的最终选择。
在这一案例中,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没有做甩手掌柜,而是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点拨作用,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深刻解读,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中的人物,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尊重体验认知,在自由评判处顺学而导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着自由言说与评价的权利。真正自由的人,应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对文本的解读,学生不应该迷信教材、教师、教参的权威,而要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发出不同的声响。教师的导学就应该着重引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体验,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
如,《三顾茅庐》一文,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品质。在引领学生品味动作描写、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后,学生对作者的写法提出了质疑:“作者对刘备的描写,全部都是动作,为什么不写写人物的语言呢?语言不是更能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理吗?”为了顺应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编者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学生的质疑批判不无道理。此时,教师顺水推舟:“假如让你来写刘备的语言,你打算怎样写呢?试试看。”在学生练笔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三国演义》中的原文,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练笔和原文进行对比,从而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并没有将教材奉为《圣经》而一棍子打死,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运用原著的资源,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紧扣表达核心,在文本深刻处顺学而导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有过著名的“三不讲”理论,即学生一读就懂的不讲,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因此,一篇文章的教学,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所关注、點拨的重点应该是文本的核心处、疑难处。只有在这些地方引领学生驻足赏析,细细把玩,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密妙。
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在朗读感受、大意理解、背景拓展等方面,全部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诗情、诗境的感知上。首先,教师引领学生从诗歌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眼”——“喜”。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诵读,感知作者为了凸显这一“喜”字,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方式。在深入诗歌之后,学生意识到作者分别从自身的动作状态、动作细节以及妻子的角度来体现内心的狂喜。最后,教师设计场景,引领学生以诗人杜甫的口吻与妻子、儿女进行对话,从而使学生体会诗人欣喜若狂的状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真正有智慧的教师就应该有“舍”与“得”的意识,即该放手时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该导学时,就紧扣文本的核心内涵,将点拨之力用在关键处,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绝不是教师的天堂,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留地,教师需要准确定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将顺学而导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