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要让农村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富有时代气息,使课堂教学能真正打动农村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学校领导重视思品课的教学地位;二是教师备课要充分;三是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活力;四是教师教学引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引导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纵观当今社会,信息大量激增,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當前我们农村小学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也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创新教法,很难让课堂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深入学生心灵。因此,“如何让农村小学思品课‘活’起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一、学校层面上,要给予思想品德课足够的重视
思想品德课应与其他学科具有同等的教学地位。我们都清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大课程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引导,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成为有学习能力、有辨别是非能力、有开拓进取个性品质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具有同等的教学地位。授课教师也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校管理者要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给予思想品德课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小学教育纲要》等重要法规文件精神,真正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明确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正确领会并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及作用,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真正当作育人的主渠道落到实处,将其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教师自身上,要做好思想品德课充分的备课
备课要从内容、班情、学情等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师教学而言,“善其事”便是要按质量上好课,“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教师在课前,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班情、学情对授课内容进一步理清和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备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备课上尤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在性格上相对内敛,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流畅。因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各方面材料的收集与学习,并做出预案,灵活处理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备课时就必须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主题,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上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美丽的生命》一课时,这样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说一说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植物?做好记录哦!”说着,我拿出我事先准备的一些实物,要求学生与课件作对比,学生眼前一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对这课所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课堂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活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离开生活便成了“死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是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的。农村小学教学尤其如此,更是要注重以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在新课导入上要有活力,以消除学生课前紧张、害怕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具有活力。
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得到成长与进步,积极情绪得到激发、维持、强化。在农村小学中,这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学生把思路打开,每位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要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教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这样的课堂,将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四、学生引导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把话语权留给学生。如果能在实际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和谐高效的目的。
以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为引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在这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讲课的前一天利用导学案等方式把要讲的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对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教学中逐步揭示,最后进行归纳。久而久之,学生对思品课要掌握哪些内容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体现。
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质疑、释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必然有疑惑产生。“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决几个问题。”这句话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但从古到今,“学贵有疑”之说举不胜举,充分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学生越是有疑问,越是说明其主体地位突出,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而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就要大力提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质疑与释疑,最后教师进行精彩点拨。
总之,让农村小学思品课“活”起来,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教法等多个维度来思考。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引导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纵观当今社会,信息大量激增,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當前我们农村小学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也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如果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创新教法,很难让课堂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深入学生心灵。因此,“如何让农村小学思品课‘活’起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一、学校层面上,要给予思想品德课足够的重视
思想品德课应与其他学科具有同等的教学地位。我们都清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大课程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引导,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成为有学习能力、有辨别是非能力、有开拓进取个性品质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具有同等的教学地位。授课教师也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校管理者要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给予思想品德课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小学教育纲要》等重要法规文件精神,真正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明确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正确领会并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及作用,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真正当作育人的主渠道落到实处,将其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教师自身上,要做好思想品德课充分的备课
备课要从内容、班情、学情等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师教学而言,“善其事”便是要按质量上好课,“利其器”就是要认真备好每节课。教师在课前,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班情、学情对授课内容进一步理清和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备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备课上尤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在性格上相对内敛,在语言表达上不够流畅。因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各方面材料的收集与学习,并做出预案,灵活处理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备课时就必须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主题,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上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美丽的生命》一课时,这样引入:“请同学们观看课件,说一说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植物?做好记录哦!”说着,我拿出我事先准备的一些实物,要求学生与课件作对比,学生眼前一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对这课所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课堂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活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离开生活便成了“死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是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的。农村小学教学尤其如此,更是要注重以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在新课导入上要有活力,以消除学生课前紧张、害怕的学习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具有活力。
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得到成长与进步,积极情绪得到激发、维持、强化。在农村小学中,这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学生把思路打开,每位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要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教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这样的课堂,将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四、学生引导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把话语权留给学生。如果能在实际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和谐高效的目的。
以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为引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在这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讲课的前一天利用导学案等方式把要讲的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对知识点较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教学中逐步揭示,最后进行归纳。久而久之,学生对思品课要掌握哪些内容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体现。
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质疑、释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必然有疑惑产生。“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决几个问题。”这句话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但从古到今,“学贵有疑”之说举不胜举,充分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学生越是有疑问,越是说明其主体地位突出,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而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就要大力提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质疑与释疑,最后教师进行精彩点拨。
总之,让农村小学思品课“活”起来,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教法等多个维度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