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谁人心中不曾藏有一个草原梦?那漫天夕阳、马鸣风萧、鲜花绿草……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最原始、充滿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在投身于草原科学生涯前,这些也的确是张卫国心中所有关于草原的幻想,所以他不顾一切,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只为了追寻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只是,当现实与梦想交织,当物质与精神碰撞,曾经不染凡尘的草原天堂也渐渐变了味道。
从乐观、憧憬、肯定再到怀疑、惆怅、悲观,最后到认定终身的尘埃落定,几十年的草原生涯给张卫国带来了一段极其漫长而崎岖的旅程。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件幸事。因为,正是在这数十年不断拉扯、反复怀疑的过程中,那掩藏在神秘面纱下的草原真容才真正开始在他眼前一点点绽放,吸引着他不断深入其中,自由翱翔……
看山不是山
在上大学之前,草原对于张卫国而言,还是一个诗的概念。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囿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刚刚高中毕业的张卫国无奈收拾起行囊,踏入乡间当了一名普通知识青年。由于在文艺方面的才能,在此期间他还去当地文工团做了一些文艺工作,不过之后又被招工到了兰州炼油厂。
几年辗转于文工团与炼油厂的这段经历牢牢地刻在了张卫国的记忆深处,谁能想到还能迎来重大转折呢?1977年,随着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奔赴高考大军中,张卫国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比起“只要能考上大学,专业并不重要”的大多数人而言,张卫国也的确算得上一个“异类”。
看惯了城市的钢筋水泥、勾心斗角,又加之自小对于文学艺术的喜爱,彼时的张卫国陷入了一种对城市生活和环境由衷的厌恶状态中,并且对大自然,特别是对“原始”“纯粹”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灿灿的花,纵马奔驰的潇洒……诗中关于草原的一切描写,对于一个从小出生在城镇没接触过田园风光的人而言吸引力可想而知。就这样,在1978年的春天,张卫国踏入了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
可是,年少轻狂的人啊,哪能预料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到了大学接触草原科学后,张卫国才发现现实中的草原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那里不仅要研究气候、土壤,还有畜牧业发展,甚至各类昆虫、鼠患灾害……这与梦想中的天高地阔、鸟语花香完全不一样。
“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我曾经萌生过弃学的念头,若不是工厂拒绝我的回归要求,加之一些亲朋好友的规劝,我很可能就与草原彻底断绝了关系。”张卫国这样回忆道。
4年大学毕业后,张卫国被分配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成了一名真正置身于草原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彼时内心并未完全接纳草原,但胸怀宽广的草原却回报给了他最好的机遇——刚到甘南草原的第一年,他就恰好赶上了全国草原资源普查工作,这可是一个认识草原的绝佳机会,虽然认识的过程并没那么简单……
舒适的老解放牌敞篷卡车、蓝天下纵情驰骋的马和耗牛——可惜,对于张卫国而言这些基本等于奢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依靠步行。背着简单的行囊,带上工具,在高海拔地区踽踽独行。白天,重复植被与土壤的样方采点工作;晚上住在自带的帐篷里,伴随着无数蚊虫进入梦乡;纵使偶然间得到羊肉改善伙食也并不一定是件幸事,因为那往往会引来野狼的“围观”……
这样枯燥而又艰苦的日子过了许久,直到有一天忽然间发生了巨变。张卫国也说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是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也说不定。
那是一个极普通的午后,照常坐在山顶稍加休憩的张卫国,举目四望,茫茫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草原,只有一片片镶嵌分布、色彩各异的草地斑块在其中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分割线。这时,张卫国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仿佛看见了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这些生物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虽然植被的景观、结构会由于海拔、水分、光照、坡向、坡度、动物及人类的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精准而微妙的对应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会出现特定的生物组合,无论空间跨度大还是小,只要环境条件相符,植被的性状就一定相同。
“在剖析一个小小的植被样方的时候,同样也会为自然之神奇而赞叹折服。”张卫国感叹道,“看到这样一种井然有序、循规蹈矩的现象,总会令人依稀觉得有一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着一个个生命的存在状态。这段为时不长的经历,可能就是我对草原生态学能够发生浓厚兴趣的初始诱因。”
于是,随着对草原接触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当初的肤浅认识早已抛到脑后。越是钻研其中就越感到浅薄,越是对草原生态之深奥充满了敬畏……
道法自然
如今再回想起当初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张卫国常常会感到不可思议以及深深的负罪感。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规模的灭鼠杀虫、人工种草、草地改良、草原围栏、畜种改良等,由于一味地追求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缺失了对自然生态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对科学规律的遵从,不仅没有起到提升生产力的作用(即使当时有所提高,但大都为一时之表象),相反,这些举措大都演化为加速草原退化、生态恶化,促使草原畜牧业不可持续的重要因素。
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终于逐渐意识到了草原退化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仅关乎草原畜牧业和草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是关乎我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如何遏制草原退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使已经退化了的草原尽快得到恢复和重建?就成了草原科技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选题,也是草原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表象上看,退化的基本特征是植被的盖度、高度、频度、多度和生物量的下降,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诸如某些鼠类、昆虫和植物种(所谓有害生物)数量异常增加。如果仅仅从表面现象出发,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似乎就是把减少了的补充上去,把增加了的减少下来,但问题往往并非如此简单。”张卫国介绍,比如要增加植被的盖度,似乎补种一些植物就能很快解决;要减少鼠的数量,似乎只要有可致死鼠的有效方法便可立竿见影。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吃止疼药”“打兴奋剂”,虽可求得一时的缓解,但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更糟糕的是,等到药劲一过,所有症状可能要比用药前更为严重,“这就是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草原越改良越退化、鼠害越治理越严重’、始终在恶性循环中苦苦维持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使退化草原得到恢复,首先必须探明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以及整个退化过程的运行机理,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并以其退化的逆过程施加人为干预,使其还原至初始状态”。 自从亲身经历过这些曲折道路之后,张卫国的所有研究课题几乎全部围绕解析草原退化动因及其作用機制而展开。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就是草原鼠害的防控。因为啮齿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对草原退化有着超强的感知能力,并能随退化趋势和进程通过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移动迅速做出反映。所以,鼠类动物的种群动态是认识和界定草原退化趋势和程度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指标。
尽管如此,愿意亲近鼠类的科研人员实在寥寥。这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卫国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为了那片青青草原,当初热爱诗词歌赋的文艺青年如今却心甘情愿选择了“与鼠为伴”……
一步天堂
若你第一次来到草原,那无数千姿百态、色彩绚烂的奇花异草,蓝天白云深邃而洁净的幽悠,雨雪霁虹须臾变幻的万千气象,藏羊牦牛悠然徜徉的惬意,珍禽异鸟翩然翔游的平和,以及藏族文化的淳朴而神秘……一切的一切定会让你震撼不已。但这些却不属于常年工作其中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还有些感觉可说,更多的就是高原环境带来的不便和艰辛了。
缺氧、强紫外线的灼烤、走路气短、乏力、头疼、恶心、厌食、失眠……一系列想象不到的艰难令人苦不堪言。用张卫国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某种精神力量,例如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探索执着的支撑,这样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人甘愿置身其中。”而留下来的,自然而然就是那些撇开表象仍然愿意拥抱草原的人。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世上的大多奇妙风景,往往存在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事业成功的人往往也只是比旁人多坚持了一步。
张卫国仍然深刻地记得,那段和同伴一起寻找能反映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植被垂直变化的典型区域和地段的旅途。在经过反复研究和权衡后,他们将地点和路线确定为起点2980米的夏河县甘加乡政府,终点为4660米的积石山天池。全程约80千米的旅程,垂直落差1680米。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到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度,别说爬山,就是平地慢行也会大口喘气,困乏难当。在这场苦行僧般的旅途中,张卫国曾无数次地想到过放弃,就在他策马几十千米臀部受伤再也不能接触马背之时,在同伴一个个离开选择放弃之时,在极度缺氧、体力耗尽之时,甚至在最后50米、每挪动一米都陷入绝望之时……可终究到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和现任甘南州草原站站长王树茂一起,在积石山最高峰看到了那平生见所未见之景——清澈洁净、薄雾缭绕的湖泊,让人恍如仙境。
“人人都可以成功,如果你没有成功,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放弃了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这句话忽然扎根在张卫国心底,就在旅途回来之后。
正是因此,未来的日子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一一坚持了下来,并破解了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测算难题,对于彻底改变草原初级生产力的估测方法长期借鉴农业测产方法的传统定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他还提出了以天然草地为基础,在免耕前提下应用多重农艺措施定向培育垂穗披碱草草地,并以此全面替代耕翻建植型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全新理念;阐明了垂穗披碱草草地在自然植被演替中的发生及运行机理;并在草原鼠害(布氏田鼠、鼢鼠、高原鼠兔)生物防控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创新……
如今,他的目光放在草原牧区游牧制的科学内涵领域。对于张卫国而言,此生破解的难题、进行的研究不过草原冰山之一角。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通过自身努力,再多认识草原一些,再多看看那掩埋在神秘面纱下的草原真容……
谁人心中不曾藏有一个草原梦?那漫天夕阳、马鸣风萧、鲜花绿草……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最原始、充滿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在投身于草原科学生涯前,这些也的确是张卫国心中所有关于草原的幻想,所以他不顾一切,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只为了追寻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只是,当现实与梦想交织,当物质与精神碰撞,曾经不染凡尘的草原天堂也渐渐变了味道。
从乐观、憧憬、肯定再到怀疑、惆怅、悲观,最后到认定终身的尘埃落定,几十年的草原生涯给张卫国带来了一段极其漫长而崎岖的旅程。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件幸事。因为,正是在这数十年不断拉扯、反复怀疑的过程中,那掩藏在神秘面纱下的草原真容才真正开始在他眼前一点点绽放,吸引着他不断深入其中,自由翱翔……
看山不是山
在上大学之前,草原对于张卫国而言,还是一个诗的概念。
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囿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刚刚高中毕业的张卫国无奈收拾起行囊,踏入乡间当了一名普通知识青年。由于在文艺方面的才能,在此期间他还去当地文工团做了一些文艺工作,不过之后又被招工到了兰州炼油厂。
几年辗转于文工团与炼油厂的这段经历牢牢地刻在了张卫国的记忆深处,谁能想到还能迎来重大转折呢?1977年,随着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奔赴高考大军中,张卫国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比起“只要能考上大学,专业并不重要”的大多数人而言,张卫国也的确算得上一个“异类”。
看惯了城市的钢筋水泥、勾心斗角,又加之自小对于文学艺术的喜爱,彼时的张卫国陷入了一种对城市生活和环境由衷的厌恶状态中,并且对大自然,特别是对“原始”“纯粹”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灿灿的花,纵马奔驰的潇洒……诗中关于草原的一切描写,对于一个从小出生在城镇没接触过田园风光的人而言吸引力可想而知。就这样,在1978年的春天,张卫国踏入了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
可是,年少轻狂的人啊,哪能预料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到了大学接触草原科学后,张卫国才发现现实中的草原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那里不仅要研究气候、土壤,还有畜牧业发展,甚至各类昆虫、鼠患灾害……这与梦想中的天高地阔、鸟语花香完全不一样。
“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我曾经萌生过弃学的念头,若不是工厂拒绝我的回归要求,加之一些亲朋好友的规劝,我很可能就与草原彻底断绝了关系。”张卫国这样回忆道。
4年大学毕业后,张卫国被分配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成了一名真正置身于草原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彼时内心并未完全接纳草原,但胸怀宽广的草原却回报给了他最好的机遇——刚到甘南草原的第一年,他就恰好赶上了全国草原资源普查工作,这可是一个认识草原的绝佳机会,虽然认识的过程并没那么简单……
舒适的老解放牌敞篷卡车、蓝天下纵情驰骋的马和耗牛——可惜,对于张卫国而言这些基本等于奢望,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依靠步行。背着简单的行囊,带上工具,在高海拔地区踽踽独行。白天,重复植被与土壤的样方采点工作;晚上住在自带的帐篷里,伴随着无数蚊虫进入梦乡;纵使偶然间得到羊肉改善伙食也并不一定是件幸事,因为那往往会引来野狼的“围观”……
这样枯燥而又艰苦的日子过了许久,直到有一天忽然间发生了巨变。张卫国也说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是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也说不定。
那是一个极普通的午后,照常坐在山顶稍加休憩的张卫国,举目四望,茫茫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草原,只有一片片镶嵌分布、色彩各异的草地斑块在其中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分割线。这时,张卫国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仿佛看见了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这些生物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虽然植被的景观、结构会由于海拔、水分、光照、坡向、坡度、动物及人类的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精准而微妙的对应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会出现特定的生物组合,无论空间跨度大还是小,只要环境条件相符,植被的性状就一定相同。
“在剖析一个小小的植被样方的时候,同样也会为自然之神奇而赞叹折服。”张卫国感叹道,“看到这样一种井然有序、循规蹈矩的现象,总会令人依稀觉得有一种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着一个个生命的存在状态。这段为时不长的经历,可能就是我对草原生态学能够发生浓厚兴趣的初始诱因。”
于是,随着对草原接触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当初的肤浅认识早已抛到脑后。越是钻研其中就越感到浅薄,越是对草原生态之深奥充满了敬畏……
道法自然
如今再回想起当初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张卫国常常会感到不可思议以及深深的负罪感。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规模的灭鼠杀虫、人工种草、草地改良、草原围栏、畜种改良等,由于一味地追求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缺失了对自然生态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对科学规律的遵从,不仅没有起到提升生产力的作用(即使当时有所提高,但大都为一时之表象),相反,这些举措大都演化为加速草原退化、生态恶化,促使草原畜牧业不可持续的重要因素。
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终于逐渐意识到了草原退化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仅关乎草原畜牧业和草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是关乎我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如何遏制草原退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使已经退化了的草原尽快得到恢复和重建?就成了草原科技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选题,也是草原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表象上看,退化的基本特征是植被的盖度、高度、频度、多度和生物量的下降,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诸如某些鼠类、昆虫和植物种(所谓有害生物)数量异常增加。如果仅仅从表面现象出发,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似乎就是把减少了的补充上去,把增加了的减少下来,但问题往往并非如此简单。”张卫国介绍,比如要增加植被的盖度,似乎补种一些植物就能很快解决;要减少鼠的数量,似乎只要有可致死鼠的有效方法便可立竿见影。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吃止疼药”“打兴奋剂”,虽可求得一时的缓解,但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更糟糕的是,等到药劲一过,所有症状可能要比用药前更为严重,“这就是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草原越改良越退化、鼠害越治理越严重’、始终在恶性循环中苦苦维持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使退化草原得到恢复,首先必须探明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以及整个退化过程的运行机理,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并以其退化的逆过程施加人为干预,使其还原至初始状态”。 自从亲身经历过这些曲折道路之后,张卫国的所有研究课题几乎全部围绕解析草原退化动因及其作用機制而展开。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就是草原鼠害的防控。因为啮齿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对草原退化有着超强的感知能力,并能随退化趋势和进程通过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移动迅速做出反映。所以,鼠类动物的种群动态是认识和界定草原退化趋势和程度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指标。
尽管如此,愿意亲近鼠类的科研人员实在寥寥。这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卫国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为了那片青青草原,当初热爱诗词歌赋的文艺青年如今却心甘情愿选择了“与鼠为伴”……
一步天堂
若你第一次来到草原,那无数千姿百态、色彩绚烂的奇花异草,蓝天白云深邃而洁净的幽悠,雨雪霁虹须臾变幻的万千气象,藏羊牦牛悠然徜徉的惬意,珍禽异鸟翩然翔游的平和,以及藏族文化的淳朴而神秘……一切的一切定会让你震撼不已。但这些却不属于常年工作其中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还有些感觉可说,更多的就是高原环境带来的不便和艰辛了。
缺氧、强紫外线的灼烤、走路气短、乏力、头疼、恶心、厌食、失眠……一系列想象不到的艰难令人苦不堪言。用张卫国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某种精神力量,例如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探索执着的支撑,这样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人甘愿置身其中。”而留下来的,自然而然就是那些撇开表象仍然愿意拥抱草原的人。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世上的大多奇妙风景,往往存在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事业成功的人往往也只是比旁人多坚持了一步。
张卫国仍然深刻地记得,那段和同伴一起寻找能反映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植被垂直变化的典型区域和地段的旅途。在经过反复研究和权衡后,他们将地点和路线确定为起点2980米的夏河县甘加乡政府,终点为4660米的积石山天池。全程约80千米的旅程,垂直落差1680米。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到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度,别说爬山,就是平地慢行也会大口喘气,困乏难当。在这场苦行僧般的旅途中,张卫国曾无数次地想到过放弃,就在他策马几十千米臀部受伤再也不能接触马背之时,在同伴一个个离开选择放弃之时,在极度缺氧、体力耗尽之时,甚至在最后50米、每挪动一米都陷入绝望之时……可终究到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和现任甘南州草原站站长王树茂一起,在积石山最高峰看到了那平生见所未见之景——清澈洁净、薄雾缭绕的湖泊,让人恍如仙境。
“人人都可以成功,如果你没有成功,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放弃了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这句话忽然扎根在张卫国心底,就在旅途回来之后。
正是因此,未来的日子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一一坚持了下来,并破解了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测算难题,对于彻底改变草原初级生产力的估测方法长期借鉴农业测产方法的传统定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他还提出了以天然草地为基础,在免耕前提下应用多重农艺措施定向培育垂穗披碱草草地,并以此全面替代耕翻建植型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全新理念;阐明了垂穗披碱草草地在自然植被演替中的发生及运行机理;并在草原鼠害(布氏田鼠、鼢鼠、高原鼠兔)生物防控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创新……
如今,他的目光放在草原牧区游牧制的科学内涵领域。对于张卫国而言,此生破解的难题、进行的研究不过草原冰山之一角。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通过自身努力,再多认识草原一些,再多看看那掩埋在神秘面纱下的草原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