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感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通感在古今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通感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指某一感觉系统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不仅引起自身直接的、相应的反应,还能触发其他感觉系统共鸣的一种心理现象,简言之,就是某些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现今通感已被引入文学领域并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而广泛应用。
  在古代,通感没有被人意识到形成一定的理论,但在实际的创作中,很多文学家却不自觉地应用它。如《礼记·乐记》中的一段: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大致是说,歌声上扬时高亢,下探时如东西下坠,转折时如东西弯曲,停止时如干枯之木,宛转变化时都符合乐理规律,连续演唱时,如一串贯穿的珍珠。这里“抗”、“队”、“折”既是声音又有形象,似乎看得见,至于“槁木”、贯珠则更不完全是听觉了。
  通感在古代诗词中也是常见的。王维的《山中》诗:溪清白石山,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翠是视觉所见,湿人衣是触觉所感。视觉与触觉互通了。宋词秦观的《浣溪沙》中:“自在飞絮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本是一种感触,是看不见的,但词人不自觉地用通感使之成为一种可见物“雨丝”。
  通感在元曲、明清小说、新诗中的运用也是较广泛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有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也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普通语言。如形容唱腔用“字正腔圆”,声音仿佛有形状:称赞是景色秀美时说“秀色可餐”,色彩好像有了滋味。
  二、通感的形成
  一般说,五官感觉中在其位,各司其职,它们分别对事物的属性作出相应的反应。荀子指出:,以官司“当薄其类”,“各有接而不相能”。他说:“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疾痒,冷热,滑披,轻重,以形体异。简言之即目观形色,耳听声音,口辨滋味,鼻闻香臭,肤角冷热,心识情意。人的五官感觉各有分工,彼此不得相混,这是符合常理的。
  但是,人作为有机制生命整体,各种感觉既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相对独立功能,又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代替转换的。因此,“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三、通感的类型
  我们根据通感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将它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感觉挪移。感觉挪移是一种感觉为另一种感觉所取代,或一种感觉转移为另一种感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唐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中的月色转为听觉中的名曲。
  第二种是表象联想。感觉挪移只是反映事物间个别属性的联结与沟通,表象联想则能对事物作出整体反映。一种感觉引起多种感觉的齐鸣共响的连锁反应,形成知觉表象,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呢呢独儿女语,恩怨相汝尔。划然变轩帛,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瞅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琴声初起,低而柔和,如小儿女的窃窃私语,陡然高亢洪亮,如勇士挥鞭跃马奔赴战场;后又飘渺微茫,似浮云柳絮在广阔无限的天地间随风飘扬;接着琴声错杂,如百鸟和鸣,忽然看到一只孤立不鸣、卓而不群的凤凰;最后奏出最强音,如梦登千仞险峰,寸步难上;收音则猛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一落千丈。这里听觉形象变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视觉、触觉形象。
  第三种是意象通感。我们一般把通感看作五官“联觉”,其实还应该包括五官感觉和思想,情感、意志等“心觉”的沟通思想、情感、意志是精神感觉,与其他感觉可以是互通的。因此,我们把这种通感形式称作意象通感。意象通感的“意”是主观的、精神的,抽象的,它无色,无形、无味,无空间的广延性;“象”是指可视、可听、可触的外界事物,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是客观的,物质的,具体的。主观情感的外化,意与象,情与形异质而同构,遂使意象相通。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意通于象,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情,“春水”是具体的物,两者似无关涉,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深重,无穷无尽的哀,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一是象通于意。秦观词《浣溪沙》:“自在飞絮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梦、愁没有形状、轻重、精细之分的,而飞絮却象梦一样轻,雨象愁一样细,这只能使人在想象中体验到飞絮是怎能样的自由自在的轻轻飞扬,春天的细雨是怎样无边无际,无止无终的飘荡着。
  四、通感的作用
  (一)通感可以帮助作家形象地表现客观生活
  文学艺术是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艺术形象塑得越鲜明,生动,其艺术性就越高,例如,声音看不见,摸不到的,音乐形象就不那么清晰确定,运用通感,可以把难以捉摸的音乐、声音转化为物质形象,而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或触觉形象,使音乐具体可感。
  (二)通感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情达意
  作家塑造艺术形象,是为了表情达意,但是情感、意志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借助通感,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情感、意志为具体可感的实物,如“促织声尖尖如针”,把蟀蟋发出的尖叫声象针尖一样刺着游子的心,有力地表达了游子那种悲伤的情感。再如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杨柳伤别”“海棠微醉”,“落日含悲”,“红情绿意”等均属于借助通感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创造情景交融的气氛,使读者更鲜明地感觉到作者的情意。
  
  (作者简介:袁建舟(1971.4-),女,本科,榆林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用法国马赛大学提供的一种木聚糖酶对 Na OH-AQ麦草浆进行了漂前预处理 ,对预处理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优选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Pretreatment of Na-OH-AQ wheat straw pulp
摘 要: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所以有着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本文分析了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影视资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教育应该既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情感方面的教育。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各种情感的人,他们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势必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高中英语;开展;情感教育  世界著名教育家里有多人认为情感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美国的罗杰斯认为,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
人称代词是人类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和理解人称代词可确保交际过程的顺畅,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失败。  在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必须有说话者和听话者。说话者处于“交际的中心地位”,听话者处于次中心地位,其他人则是可有可无的。说话者、听话者和第三方共同构成了一个言语活动三角系统,并确立了有三个人称构成的人称代词三角系统。但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处在三角关系各
市政施工所涵盖的范围,正在延展;与此同时,现有的施工技术,也凸显了侧重价值。在施工流程内,着手优化现存的多样技术,就应明晰市政施工含有的疑难点;在这样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优化路
1.工程概况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汤村隧道起讫里程为 DK14+380~ DK24+025,全长9645m,隧道断面大,最大断面达到146.95m3。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十分发育,断层与隧身呈不同角度相交
春夏之交的荷兰大地,一片翠绿,一派生机,一眼鲜亮;春夏之交的古都阿姆斯特丹,一片人潮,一派壮美,一眼秀色。一方秀水,一方沃野,孕育一方人才。伟大的天才的现实主义肖像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 问题的提出科学地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是评估教学水平、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然而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质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