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社会,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也不可例外的要体现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德育的意义,作用以及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渗透到体育课中来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归纳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课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064-01
1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组成。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强烈的竞争性,这些特殊的文化价值对发展学生的现代人应有的竞争意识、激进性、开放性、良好个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2 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2.1 德育的意义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里,德育居于首要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教是居于首位的。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三纲五常”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始终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服务。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如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撰写了《道德教育原理》(1909)一书,提出一整套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行关系问题,并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2.2 德育的作用主要分为社会作用和育人作用
2.2.1 德育的社会作用
2.2.1.1 德育可通过影响人而发挥重要作用
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生产力标准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德育能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素养,激发人的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2.1.2 德育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肯定要对德育提出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
2.2.2 德育的育人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身体健康的劳动者,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实施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且必须对他们实施德育,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和道德。
3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3.1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
3.2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体现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实施,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3.3 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
4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注意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
4.1.1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主要方法有:把体育和民族精神相联系,初步树立民族意识,知道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质量的体现。
4.1.2 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集体视为国家的一个“细胞”。由此可见,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学生对集体间的竞争和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
4.2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繁多,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
4.5 以细微的教学环节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特别是在一些细微的、不容易引起师生注意的环节上产生问题,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进程。
4.6 抓住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常常会因为某些观点不和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冲突和矛盾。
4.7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4.7.1 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效果。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
4.7.2 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
5 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在课堂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立场要鲜明,明辨是非,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确。
(2)思想教育工作要摸清、抓准,备课、上课和小结时,对学生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准确把握。
(3)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寓教育于学生活动中。
6 小结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难度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高,但只要教师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有计划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到管教管导,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1,(5):45.
[3]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叶宝华.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J].天中学刊.1999.
[8] 邱志钊,崔振江.体育教师的师表[J].辽宁教育.1999.(11).
关键词:体育课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064-01
1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组成。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强烈的竞争性,这些特殊的文化价值对发展学生的现代人应有的竞争意识、激进性、开放性、良好个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2 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2.1 德育的意义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里,德育居于首要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教是居于首位的。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三纲五常”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始终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服务。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德育思想,如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撰写了《道德教育原理》(1909)一书,提出一整套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行关系问题,并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2.2 德育的作用主要分为社会作用和育人作用
2.2.1 德育的社会作用
2.2.1.1 德育可通过影响人而发挥重要作用
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生产力标准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德育能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素养,激发人的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2.1.2 德育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肯定要对德育提出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
2.2.2 德育的育人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身体健康的劳动者,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实施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且必须对他们实施德育,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和道德。
3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3.1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
3.2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体现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实施,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3.3 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
4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注意对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
4.1.1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主要方法有:把体育和民族精神相联系,初步树立民族意识,知道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质量的体现。
4.1.2 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集体视为国家的一个“细胞”。由此可见,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学生对集体间的竞争和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
4.2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繁多,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
4.5 以细微的教学环节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特别是在一些细微的、不容易引起师生注意的环节上产生问题,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进程。
4.6 抓住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常常会因为某些观点不和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冲突和矛盾。
4.7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4.7.1 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效果。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
4.7.2 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
5 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在课堂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立场要鲜明,明辨是非,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确。
(2)思想教育工作要摸清、抓准,备课、上课和小结时,对学生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准确把握。
(3)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寓教育于学生活动中。
6 小结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难度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高,但只要教师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有计划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到管教管导,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J]教育评论,2001,(5):45.
[3]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叶宝华.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J].天中学刊.1999.
[8] 邱志钊,崔振江.体育教师的师表[J].辽宁教育.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