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正确理解课堂提问的内涵
  
  “提问什么”是教师在提问前必须仔细思考和慎重考虑的问题,它所涉及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提出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根据这些问题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提问什么”的实质是选择和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的问题。课程论告诉我们,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编制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和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是形成课程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前认真考虑和审慎思考“提问什么”的问题,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具有尤为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堂提问中应把握的策略
  
  1.提问时“三维”目标要明确
  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置。如: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这样提问题:“你们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不是说看到了美丽的花蝴蝶,就是看到了可爱的小鸟,不是说白云在唱歌,就是小兔在跳舞。往往折腾了半天,学生就是提不出一个数学问题来,低年级的小朋友想象丰富、天真烂漫,把数学课弄得像语文看图说话似的。一方面是学生群情激昂,离题万里,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数学问题。整节课下来,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搞得晕头转向,连自己问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就是教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在问题中数学信息指向性不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1、2、3、4……,符号+、一、×、÷等数学信息,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我们就可以这样简单地来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2只2只、3只3只、4只4只地来数,突出“几个几”,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
  2.提问时要注重观察学生的神态
  提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神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如果学生举起了小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如果学生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但缺乏勇气;如果学生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如果学生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正所谓“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问答。
  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教师在选择回答问题对象时,切忌只提问好学生,或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让学生难堪。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班级里,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层次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让学生们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老师提问不能搞一刀切,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应抽中差生来回答,对于一般的问题让中上生来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
  3.提问中要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指点或者简单对待。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句“坐下”,会让学生心凉半截,会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如,你可以说:“你很聪明,但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并做进一步分析,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即使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用不着发火,可以说:“好,你先坐下,我想你可能是太紧张了,其实回答错了也没关系,下面我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请你注意听一听好吗”?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
  同时,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只是停留在师问生答这个层面,还应该允许学生提问,允许学生质疑,即便是老师不知道的,也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一位老师在进行“十几减9、8”的教学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3减8,3减8不够减,我就用8减3得5,再用10减5还是等于5,这样做对不对?”这种思考方法,老师始料未及,学生显然将了老师一军,老师也没多想就武断地说了一句:不对,减法是不能颠倒做的。其实,这个学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只是他现在还不明白这个算理而已。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这个轻易否定,泼灭了一朵思维的火花,说不定就将一个爱迪生扼杀在了摇篮里。
  
  三.课堂提问中应遵循的原则
  
  1.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逐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2、科学性
  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深刻内涵,教师的问题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问之才能做到科学得当,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课堂提问灵活把握。首先,从语法上来说,提问有很多种,如疑问、设问、反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提问尽量要多用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令课堂妙趣横生。其次,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全部正确,而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而应做到灵活应对。
  总之,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揭示学生的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联通:554107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永安乡五官村完小)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也将更加凸显出其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时机、内容选择不当。有时一节课课堂讨论次数达五、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7年起中考模式已被新的学业考试所取代。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调整复习思路,研讨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新策略、新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一.用好书本、狠抓双基,突出复习“重点”    思想品德实行闭卷考试后,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现在又恢复过去“死记硬背”的模式上去了,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能考好。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在学业考试的新形式下,针对新教材知识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适时、适量地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让学生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又学习用英语交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从词汇学习着手,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挖掘单词的多重意义,尽量体现其文化色彩的一面,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介绍。如《新标准英语》Module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
期刊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清晨,霞光如火。  在山区的一所简陋的小学校,我目睹了他们的升旗仪式:一百多名小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校园里,脸上带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严肃与庄重,注视着一面冉冉升起的国旗。没有国歌的奏鸣,没有震天的口号,一百多双明亮而又坚定的目光凝聚在国旗上,校园一片宁静。这是我见到的最简单的升旗仪式,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国旗的分量。   我永远不会忘记,香港、澳门的回归
期刊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使学生主动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让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巧用图画,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
期刊
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点的存在性可以经过作图直观地获得,对于图形的相关性,通过知识的联想,可知它们的数学模型存在某种关系,而对于具体数据,则通过计算来解决。以下例题,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的。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2,0),且与直线y=-x+8交于B、C两点,点B在x轴上,点C在y轴上。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大致图象。  (2)在这条曲线上是否存在
期刊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三期姜建华老师《这样的算理有价值吗?》一文对于13/15-(1/3-2/15)这类分数计算题能否作为简算来考查学生的观点是:“本题不应作为简便运算来考查学生,这种去括号变加减符号运算的理由,学生很难理解.因其理由是: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时,括号里的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正如2007年第11期中汪老师所述,文中的理由并非算理,而正确的算理应该是:“从一个数里
期刊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1.引入概念时的比较  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深层发展,素质教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小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美感熏染下,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品德行为,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家D.W.布雷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是能力水平很高,也不能导致高度的成就。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要期望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期望些许学生将来成为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