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叙事治疗;焦虑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4-0013-03
【作者简介】于明东,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山东青岛,266071)教师,二级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如何设计和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心理治疗领域先进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会让心理课堂更加富有内涵。本文通过“和焦虑握手”的教学设计,探索叙事治疗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中小学各年段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教学要求。在情绪方面,对于初中阶段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焦虑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认识焦虑、面对焦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外化是一种鼓励来访者将压迫他的问题具体化、拟人化的治疗方式。在外化的过程中,问题成为相对于来访者的外在实体存在,这个来访者不再是问题本身。这些问题被认为长久以来对来访者及其人际关系有固定的影响,通过外化可减少问题带来的僵化和限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生动地讨论焦虑,让学生对焦虑有更大的主动权。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大屏幕出示课堂合约: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真诚尊重。)
教师:在今天的课堂上,希望同学们能够开放自己、接纳他人,并为他人保密。如果你能做到就请大声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仪式化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上课时积极参与,发表真实想法,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2.热身活动:体验焦虑(5分钟)。
(教师出示本节课任务:每个人现场准备1分钟即兴演讲,1分钟后将随机请5名同学演讲。他们讲完后,将再随机选择5名同学进行演讲。)
1分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一分钟里,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1:体验到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担心自己会被叫到,担心讲不好会很丢脸,所以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我积极准备。
学生2:我觉得无所谓,刚才有点无所事事。
…………
(通过举手回答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刚才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害怕、紧张等感觉;少部分学生感觉无所谓;还有的学生虽然紧张,但心存侥幸,认为叫不到自己。)
教师总结:刚才很多同学体验到的情绪就是焦虑,我们常常在重要的考试之前,或者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体验到这种情绪。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形成焦虑有两个原因:一是害怕受到损失,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二是对自己信心不足。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焦虑感,也能从中发现不同的学生面对焦虑有不同的表现。
3.角色扮演:访谈焦虑(20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像刚才那样的焦虑情绪,你在什么时候还体验过?是不是经常出现?
学生: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想打篮球不能打的时候;考试之前;考试之后见家长的时候;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难题做不出来的时候;有一次游泳游到深海里,感觉回不去的时候;遇到难以启齿的困难,不敢对爸爸妈妈说的时候;被同学误解的时候;被老师误解的时候;……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入体验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焦虑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
教师: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焦虑出现,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焦虑也会有不同。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访谈来了解焦虑。我需要一个被访谈者,然后请一位同学扮演他的焦虑。其他同学请注意我的问题,写下你的答案。
(大屏幕出示访谈提纲:你在什么情况下体验过焦虑的情绪?你愿意给你的焦虑起个名字吗?名字是什么?当这个焦虑影响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表现?你喜欢被焦慮影响吗?焦虑对你与其他人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焦虑有没有影响你的学习?当你受到那么多影响,你对焦虑的感觉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就是所谓的“外化问题”,旨在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焦虑,了解焦虑的表现和对自己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和焦虑感受分开。请来访者对问题命名是外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总结:好,接下来,我要问焦虑先生(女士)几个问题。(对扮演焦虑的同学进行访谈)
(大屏幕出示访谈提纲:你在什么情况下影响了某某同学?你是如何影响某某同学的?你对某某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当你成功地影响到某某同学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对某某同学的期望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你觉得这是某某同学想要的结果吗?什么情况下,你的力量特别强大?你喜欢某某同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结构化的提纲,目的在于让焦虑拟人化,通过“焦虑”的重新述说,学生可以看到它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让被访谈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的生命故事。外化协助学生提升觉察力和运用语言的力量,以对抗其将问题视为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师提问:焦虑的特点是什么?焦虑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焦虑是如何影响了某某同学的学习、行为和关系?焦虑的回答有没有让你觉得惊讶的地方?在刚才的对话中,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3:通过刚才的角色扮演,我发现我也是遇到大的考试就特别焦虑,会肚子疼。以前老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现在知道有可能是焦虑在捣鬼。
学生4:我觉得焦虑也有好处,我就是因为神经太大条,做什么事都不在乎,所以常常丢三落四。 学生5:我特别惊讶的是,“焦虑”说它想保护自己的主人……
4.与焦虑握手言和(10分钟)。
教师总结:在刚才的角色扮演和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焦虑也有美好的意愿,可是当它过于强大的时候,就会出现反作用。如何让焦虑起到合适的作用,又不会带来太多问题呢?下面,我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活动,让我们与焦虑和解。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被访者握住“焦虑”的手,跟着教师说:亲爱的焦虑,你好。当你来的时候,我就……(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头疼,肚子疼;发烧;脸色苍白;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忐忑不安;等等),我知道有的时候你想帮助我,让我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是当你很强大的时候,我就会……(大脑一片空白;不能记住任何东西;过分紧张,说不出话来;发挥失常)。其实积极、乐观、从容会更好地帮助我,请你放心,谢谢。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与焦虑对话的方式和内容,体验语言的力量;让学生宣泄情绪,调整被访谈者与焦虑的关系,并为下一步的全体训练做准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记录被访谈学生的语言,并在引导过程中尽量使用学生的原话。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請你想象焦虑的样子,然后对它说:亲爱的焦虑(请学生使用自己为焦虑取的名字),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期许。你让我变得紧张,希望我有更高的成就,可是你常常过分强大,让我对自己不自信、不积极,担心自己做不好。在这个时候,积极、乐观和从容更容易帮助我,请你放心,再一次感谢你。
设计意图:由群体到个体,让学生与自己的焦虑情绪和解。在心理治疗中,语言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手段,当学生可以用语言和自己的焦虑和解,那么这个和解的过程也会在真实的生活中慢慢发生。在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使用自己给焦虑取的名字。这个步骤不仅能够使学生象征性地获得控制感,同时也是澄清问题、使其常态化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对命名所带来的力量特别敏感。
5.焦虑成长。
教师提问:与焦虑和解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6:刚才的活动之后,我觉得心情特别轻松,好像一块石头落地了。
学生7: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点感动,又有点委屈,有想哭的感觉。
学生8:感觉挺好的,以后我考试的时候不会老担心自己太紧张了,我觉得我的焦虑程度还是挺合适的……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表达和总结,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意体验自己情绪的变化,巩固辅导效果。这是学生对于课堂体验的一种再叙述,通过讲述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体验,进而丰富自己的体验,也让自己的体验在相互印证中得到确认。
三、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教师更多的时候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以一个问问题的人的身份出现,把总结、表演、升华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自己的资源。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这种变化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位置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节课学生反应不一,有的班级学生表现比较活跃,有的班级对这样的拟人化表达方式似乎有些不适应。热身活动的效果很好,教师的表演很重要,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趣味和幽默感。在焦虑访谈部分,需要给学生更加清晰的准则和流程。在情绪外化的部分,还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焦虑,这会让初中学生更加容易看到焦虑情绪的各个方面。在访谈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或许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有关,可以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课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4-0013-03
【作者简介】于明东,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山东青岛,266071)教师,二级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如何设计和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心理治疗领域先进的知识、理念和方法会让心理课堂更加富有内涵。本文通过“和焦虑握手”的教学设计,探索叙事治疗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中小学各年段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教学要求。在情绪方面,对于初中阶段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焦虑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认识焦虑、面对焦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外化是一种鼓励来访者将压迫他的问题具体化、拟人化的治疗方式。在外化的过程中,问题成为相对于来访者的外在实体存在,这个来访者不再是问题本身。这些问题被认为长久以来对来访者及其人际关系有固定的影响,通过外化可减少问题带来的僵化和限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生动地讨论焦虑,让学生对焦虑有更大的主动权。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大屏幕出示课堂合约: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真诚尊重。)
教师:在今天的课堂上,希望同学们能够开放自己、接纳他人,并为他人保密。如果你能做到就请大声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仪式化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上课时积极参与,发表真实想法,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2.热身活动:体验焦虑(5分钟)。
(教师出示本节课任务:每个人现场准备1分钟即兴演讲,1分钟后将随机请5名同学演讲。他们讲完后,将再随机选择5名同学进行演讲。)
1分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一分钟里,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1:体验到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担心自己会被叫到,担心讲不好会很丢脸,所以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我积极准备。
学生2:我觉得无所谓,刚才有点无所事事。
…………
(通过举手回答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刚才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害怕、紧张等感觉;少部分学生感觉无所谓;还有的学生虽然紧张,但心存侥幸,认为叫不到自己。)
教师总结:刚才很多同学体验到的情绪就是焦虑,我们常常在重要的考试之前,或者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体验到这种情绪。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形成焦虑有两个原因:一是害怕受到损失,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二是对自己信心不足。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焦虑感,也能从中发现不同的学生面对焦虑有不同的表现。
3.角色扮演:访谈焦虑(20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像刚才那样的焦虑情绪,你在什么时候还体验过?是不是经常出现?
学生: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想打篮球不能打的时候;考试之前;考试之后见家长的时候;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难题做不出来的时候;有一次游泳游到深海里,感觉回不去的时候;遇到难以启齿的困难,不敢对爸爸妈妈说的时候;被同学误解的时候;被老师误解的时候;……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入体验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焦虑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
教师: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焦虑出现,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焦虑也会有不同。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访谈来了解焦虑。我需要一个被访谈者,然后请一位同学扮演他的焦虑。其他同学请注意我的问题,写下你的答案。
(大屏幕出示访谈提纲:你在什么情况下体验过焦虑的情绪?你愿意给你的焦虑起个名字吗?名字是什么?当这个焦虑影响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表现?你喜欢被焦慮影响吗?焦虑对你与其他人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焦虑有没有影响你的学习?当你受到那么多影响,你对焦虑的感觉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些问题就是所谓的“外化问题”,旨在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焦虑,了解焦虑的表现和对自己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和焦虑感受分开。请来访者对问题命名是外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总结:好,接下来,我要问焦虑先生(女士)几个问题。(对扮演焦虑的同学进行访谈)
(大屏幕出示访谈提纲:你在什么情况下影响了某某同学?你是如何影响某某同学的?你对某某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当你成功地影响到某某同学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对某某同学的期望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你觉得这是某某同学想要的结果吗?什么情况下,你的力量特别强大?你喜欢某某同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结构化的提纲,目的在于让焦虑拟人化,通过“焦虑”的重新述说,学生可以看到它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让被访谈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的生命故事。外化协助学生提升觉察力和运用语言的力量,以对抗其将问题视为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师提问:焦虑的特点是什么?焦虑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焦虑是如何影响了某某同学的学习、行为和关系?焦虑的回答有没有让你觉得惊讶的地方?在刚才的对话中,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3:通过刚才的角色扮演,我发现我也是遇到大的考试就特别焦虑,会肚子疼。以前老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现在知道有可能是焦虑在捣鬼。
学生4:我觉得焦虑也有好处,我就是因为神经太大条,做什么事都不在乎,所以常常丢三落四。 学生5:我特别惊讶的是,“焦虑”说它想保护自己的主人……
4.与焦虑握手言和(10分钟)。
教师总结:在刚才的角色扮演和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焦虑也有美好的意愿,可是当它过于强大的时候,就会出现反作用。如何让焦虑起到合适的作用,又不会带来太多问题呢?下面,我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活动,让我们与焦虑和解。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被访者握住“焦虑”的手,跟着教师说:亲爱的焦虑,你好。当你来的时候,我就……(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头疼,肚子疼;发烧;脸色苍白;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忐忑不安;等等),我知道有的时候你想帮助我,让我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是当你很强大的时候,我就会……(大脑一片空白;不能记住任何东西;过分紧张,说不出话来;发挥失常)。其实积极、乐观、从容会更好地帮助我,请你放心,谢谢。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与焦虑对话的方式和内容,体验语言的力量;让学生宣泄情绪,调整被访谈者与焦虑的关系,并为下一步的全体训练做准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记录被访谈学生的语言,并在引导过程中尽量使用学生的原话。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請你想象焦虑的样子,然后对它说:亲爱的焦虑(请学生使用自己为焦虑取的名字),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期许。你让我变得紧张,希望我有更高的成就,可是你常常过分强大,让我对自己不自信、不积极,担心自己做不好。在这个时候,积极、乐观和从容更容易帮助我,请你放心,再一次感谢你。
设计意图:由群体到个体,让学生与自己的焦虑情绪和解。在心理治疗中,语言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手段,当学生可以用语言和自己的焦虑和解,那么这个和解的过程也会在真实的生活中慢慢发生。在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使用自己给焦虑取的名字。这个步骤不仅能够使学生象征性地获得控制感,同时也是澄清问题、使其常态化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对命名所带来的力量特别敏感。
5.焦虑成长。
教师提问:与焦虑和解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6:刚才的活动之后,我觉得心情特别轻松,好像一块石头落地了。
学生7: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点感动,又有点委屈,有想哭的感觉。
学生8:感觉挺好的,以后我考试的时候不会老担心自己太紧张了,我觉得我的焦虑程度还是挺合适的……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表达和总结,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注意体验自己情绪的变化,巩固辅导效果。这是学生对于课堂体验的一种再叙述,通过讲述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体验,进而丰富自己的体验,也让自己的体验在相互印证中得到确认。
三、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教师更多的时候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以一个问问题的人的身份出现,把总结、表演、升华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自己的资源。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这种变化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位置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节课学生反应不一,有的班级学生表现比较活跃,有的班级对这样的拟人化表达方式似乎有些不适应。热身活动的效果很好,教师的表演很重要,需要教师有更多的趣味和幽默感。在焦虑访谈部分,需要给学生更加清晰的准则和流程。在情绪外化的部分,还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焦虑,这会让初中学生更加容易看到焦虑情绪的各个方面。在访谈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或许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有关,可以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课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