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亲近,所以贴近!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宛:近些年,民生新闻节目或栏目热火朝天,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丰富了报道对象的内容,受众关注度很高,但我也发现,这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些瓶颈,如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充斥着大量的新闻时间和空间,对生活浅层次的过多关注也使得此类新闻越来越丧失活力和格调。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董: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民生新闻自上个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新闻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尤其是从《南京零距离》开始,国内各类遍地开花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是很大程度地彰显了民生新闻的活力,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反映平凡人的生活,以其贴近性的内容彰显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空间,以其民本的立场体现传媒本质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饱含对大众的关爱情怀,鲜活、亲近、通俗的新闻报道风格和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更是雅俗共赏,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甚至被称为是“民主社会进程中的权利回归”。但民生新闻也表现出了“二重性”,一方面,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范围与意义空间;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疏于思想深度的探寻,降低新闻格调与品质等问题。譬如,堆砌琐事,局限于表层现象,信息价值含量低;有的一味迎合受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走向媚俗、低俗甚至是恶俗的境地,忽视媒体社会责任;更有甚者,有的新闻工作者丧失对新闻生命的追求,歪曲、捏造、炮制新闻,越来越远离新闻的本质。
  宛:那么您认为,造成这些肤浅、媚俗、虚假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遏制这类现象的发生?
  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找到“民生新闻”的理论根源,才能把握民生新闻发展的本质问题。在国内,民生新闻实务总结先于学理剖析,虽然有学者从各个层面解读民生新闻,提出“价值取向说”、“新闻体裁说”,①也有学者鲜明指出它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②并梳理了其本质内涵,但此类学理层面上的成熟探讨并不多见。而在美国,与“民生新闻”概念比较接近的是“公共新闻”,历经10余年,公共新闻的发展逐渐式微,其“没落,或演进,或被替代”,被称为是“早已命中注定”。③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公共新闻”,本身就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依赖于实践中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先天理论的发育不成熟,加之复杂的媒介生态,市场因素、资本因素以及消费主义盛行下的文化“奇观”效应,使得此类新闻渐渐褪去它本该具有的活力和光彩,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错位或缺位,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化倾向、通俗化背后的表面化倾向、市场化背后的偏差化倾向也愈来愈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的思考。
  宛:刚才您从理论根源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剖析,那么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核心是什么?
  董: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公众参与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公众的参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论是公共新闻的倡导者或者民生新闻的践行者,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共性,那就是尤其注重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心作用。“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报道新闻,还应包括致力于提高公众在获得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大众如何去面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大众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④国内首次引入该理论的学者蔡雯也特别强调了公共新闻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报道方法以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主”。而现在的状况是,公众真正参与了吗?精英阶层仍然掌握着话语权,某些公众的言论也只是陪衬,更多的是制造公众参与的假象。⑤
  宛:您所说的这种“公众参与”具体应该怎么理解?在传播实践中又该如何实现“公众参与”?
  董:先举例说明。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公众被视为“公民社会的整体性力量”,此事件的圆满解决被视为民意诉求和政府意志良性互动的经典案例,也成为现代公民社会价值建构中的一个标本。而华南虎事件,新媒体的力量推动着事件的层层发展,“草根”的介入引起更大程度的“公众参与”,这种真正发自民心、出自民意、贴近民情的信息传播方式无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在向公民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公众参与”体现为公众的公民身份意识日渐浓厚,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诉求更加强烈。所谓“公民”,是被法律赋予正当权利的主体,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则是新闻传播的合法性资源。
  宛:公民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且由公民自己来讲,这体现了公民合法的媒体参与行动。
  董:这种作为“公民”的公众主动、普遍而富有“行动能力”的参与,正是一种被称为“亲近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的核心要义。“亲近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必然因素的。首先,社会的民主进程加快,公民意识、公民权利诉求日渐浓厚;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每个公民都是记者”,⑥人人都是传播的主体,有学者称,现在的时代已由“全民阅读时代”过渡到“全民写作的时代”,⑦Grassroots媒体网创始人丹·吉尔摩也曾说,“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⑧将话语权回归到公众手中,构建一个和谐、平等、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这就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途径,也是“亲近新闻”迸发活力的鲜明映照。
  宛:这种“亲近新闻”与以往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其共同点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董:三者的关注点皆在于民众、民生,以平民为主体、以平民为主角进行报道。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区别。我认为,较之“民生新闻”、“公共新闻”,“亲近新闻”以公众主动参与为核心,以更鲜明的平民视角、更深度的民生内容、更亲密的人文关系、更“公民”的话语方式强调普通公众的不普通生活,捕捉平凡人生的不平凡经历,倡导新闻报道不仅要走近公众的身边,还要熔铸对生命意识的关怀,走进公众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计,关切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心灵世界,真正意义上打动公众,让他们“心动”,继而“行动”。如果说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是一种价值理念的提升,⑨那么从公共新闻到亲近新闻更是这种价值理念提升过后的再升华,这种亲近,不仅是报道理念上的亲近、内容结构上的亲近、话语方式上的亲近,更是思想深度与精神内核上的亲近,包括媒介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诉求、审美特征和欣赏格调。
  宛:您认为不管是“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抑或是“亲近新闻”,它们对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意义有何参考价值?
  董:从理论上看,无论是“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或者“亲近新闻”,都是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反思和颠覆,尤其是“亲近新闻”,甚至可以说,其“新闻”本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首先,传播主体明显变化,公众参与成为核心价值诉求,人人都可能是传播者,受众也几乎成了一个模糊概念,这对于重新思考和界定新闻传播本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其次,传统新闻价值元素,如“显著性”、“重要性”受到解构,记录每日生活、反映平凡人生成为亲近新闻着力报道的主体,⑩对当下新闻报道加强对人本身的观照、对人类普适情感的关注,对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媒介生态建构具有启发意义;再次,新闻客观原则受到极大挑战,“亲近新闻”主张对报道的“理性”介入,冷漠、麻木的新闻报道被抛弃,换之充满人情味、饱含人文关怀、贴近人内心感受的“感性”书写,但仍不乏思想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以及审美欣赏的广度,并注重公众的主动参与和公众参与“行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显然,这一理论为当下新闻报道如何加强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人类健康情感的塑造,对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和责任的担当都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实践上,首先,“亲近新闻”更鲜明的人本立场,致力于让公众成为传播的主体,实现话语权的真正回归,让公众主动参与对社区的讨论,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使媒体成为公众言说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从而从本质意义上实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要求。其次,“亲近新闻”呼唤公众话语空间的建构,必然会营造出一个更平等、更互动、更自由的话语“场”,使得个性化信息、小众化信息、人性化信息增多,并随着公众“行动能力”的提高,知识性信息、建设性信息也会激增,换句话说,有用信息、有价值含量的信息会增多;再次,“亲近新闻”倡导反映“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并不只是平面化的叙事和浅层次的书写,而是试图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普通人生活当中闪烁着智慧和生动的光芒,并用这种“亲近”温暖人心、温存民心,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在鲜活真切的同时张扬着真正的民生风范和民生精神,且能够引导着公众的精神境界。
  宛:您刚刚已经详细阐释了“亲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种新颖的传播理念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与探讨,您认为如何用“亲近新闻”解决新闻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董:现在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公众参与“行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前面说到,“亲近新闻”的一大目标就是让公众“心动”、“行动”,但绝不是“乱动”,我一直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什么是“行动能力”?就是公众诉求、表达、认识、判断、利用信息的行为能力。亲近新闻,最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理性、知性和建设性的公众参与环境,而避免进入散漫、无序、“个人情调”,甚至一味媚俗的怪圈。
  宛:如何引导与培养公众参与的“行动能力”?
  董:如何引导与培养公众参与的“行动能力”?这就落到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上,那就是——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甄别、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把握传播规律,作出合理化的信息接收反馈,让社会公民具有一定的媒介素质、传播品格、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而这些,无疑是“亲近新闻”能发挥魅力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②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
  ③⑦邵培仁、李一峰:《从全民阅读时代到全民写作时代——论世界“参与新闻”运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④杰伊·罗森[美]:转引自《公共新闻》,《新闻与写作》,2006(1)。
  ⑤方玲玲:《困境与出路——公共新闻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再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6)。
  ⑥http://www.ohmynews.com.
  ⑧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05。
  ⑨朱菁、江藜藜:《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新闻实践》,2005(2)。
  ⑩吴飞、卢艳:《亲近性新闻:公民化转型中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记者》,2007(11)。
  (董小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宛月琴,西南大学2007级新闻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职责逐渐从“党的耳目喉舌”的职能中解脱出来,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监督、信息传达、教育大众”等功能。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大热,全民炒股、全民炒基金,更令符合市场胃口、反映市场风向的经济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于是,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化财经媒体开始走上舆论舞
期刊
引领人生的是理想    辉煌的灯盏高悬于苍穹,那是哺育万物、光照宇宙大地的太阳;绚丽的灯盏矗立在心间,那是催人奋发、引领人生航向的理想!  理想,潜藏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寄托着众生对于明天的希望。它不是空洞的槐安国梦幻,也不是虚无的乌托邦空想。它是生长于现实“根茎”之上而绽放于未来“枝梢”之间的艳丽花朵;它是吮吸着臭汗的滋养、借助千万倍的勤苦而可浇灌成真的美好梦想!它是连唤“加油”而增气提神的“赛场
期刊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在此后的几年间,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电视选秀出现了空前跃进的局面,大大小小有200多个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上。2007年更是被公众称为“选秀年”。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电视选秀节目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日益引起关注。随后,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10多项规定,为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抵制低俗、泛滥之风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后,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逐渐退
期刊
现今,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党报体系的最基层,地市报不仅要面对多种媒体的挤压,还要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地市报欲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在突出本地新闻的基础上,强调在“有用”、“好看”上下工夫,力求以更加本土化、贴近性的报纸赢得读者的青睐。    “有用”,是办好地市报的内在要求    一要关注时政新闻,准确表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这是地市报的立身之命。党和国家的重要
期刊
陈建政是舞钢市朱兰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他家里和办公室中,有不少镜匾、奖章和荣誉证书,它们像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串起了他辉煌的经历。  陈建政今年43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世纪80年代在舞阳钢铁公司炼钢厂工作,曾获得“青年技术标兵”称号。90年代他被调到舞钢市枣林乡工作,任副乡长、党委副书记。其间,他分管的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了两个“国家级先进”荣誉,同时枣林乡也被确定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
期刊
网络电视是网络与电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它通过宽带,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及图像等融为一体。同时,网络电视也是电视媒体利用因特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延伸电视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    超越时空的信息选择    网络电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任何一个节目。  网络电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而又及时的新闻等节目
期刊
2006年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授权新华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负责对北京奥运进行全方位报道,并为国内其他新闻媒体和机构提供中国运动员的报道。2007年9月12日,新华社正式开通北京奥运东道主通讯社官方网站(beliv-jing2008.news.com),以便海内外读者了解北京奥运的筹办情况。(1)  创立于2000年的TOM在线是国内主要的商业性门户网站之一,定位年轻时尚用户,
期刊
微观经济报道是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及其相遇的场所——市场所作的报道。微观经济报道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和收入分配。同样,微观经济报道也关注市场,关注市场背后的参与者:消费者与生产者。实践证明,真正的市场经济不仅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率的。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微观经济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报纸微观经济报道常常采取“抓小放大、贴近生活”的报道思路
期刊
从近期媒体的奥运报道看,各种媒体都在加大力度。以央视为代表的各电视台增加了奥运报道的时间和深度,搜狐、新浪等主要门户网站公布了自己的奥运报道计划,平面媒体更是不惜版面把专题做深做透,通讯社则凭借自己在采访和图片方面的优势抢占制高点。在竞争的同时,很多媒体还选择了合作,以聚合更大的能量来迎接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TOM网组建的“28+1奥运报道联盟”、搜狐网与35家地方平面媒体组成的搜狐奥运
期刊
《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她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刊登的文章涉及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等,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经过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目前的900万册,2006年4月更是达到1003万册,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个月发行量突破千万的大刊,居世界综合文化类期刊第四位。《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