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更是一门多样化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幽默、含蓄、感性、形象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敏捷,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 艺术 情商 感性 形象 启发 幽默 效果
语文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的脑力劳动,而是复杂的语言艺术活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门艺术。”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语言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劳动的效率。”教师只有灵活机智地运用具有艺术美的语言,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从而达到求真,求善,求美的境界。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语言的情感性、形象性、启发性三方面作一些论述。
一、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质:内容丰富蕴藉、语言生动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信息,而且具有浓郁的情感因素。传统教学往往忽略美和情感因素,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理性分析和对知识的灌输。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学生的情商降低了。他们对文本主人公的命运无动于衷,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对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毫不懂得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现代社会中,一个情商很低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是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惟有这样,知识信息的传授,思想的交流,活跃的思维才能找到最佳载体。
情感是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也是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感染学生的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能“批情人文”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体验作家所表现的爱憎情感,褒扬贬斥,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进行范读或多媒体朗诵,营造出相应的情感氛围,然后“批情人文”,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作家的情感,理解作家对母亲的挚爱、怀念和深深的内疚之情。从而唤醒学生久违的亲情,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然,文本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肃穆安谧,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凄凉哀婉、有的雄壮激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本,充分调动相应的情感,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引起最佳的情感共鸣,达到智育和美育的和谐统一。
二、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性的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不但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而且还能增添课堂教学之趣。
教师语言的形象性,首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如成语、典故、歇后语、方言等。教师讲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雅俗兼备、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古汉语知识。汉字大多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些字本身就具备形象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古汉语知识讲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经·桃之夭夭》:“之子于归”中的“子”学生一般都理解为“男子”,学生很难理解为“女子”。如果运用古汉语知识讲解,就容易多了。甲骨文的“子”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是指婴儿。因此在古文中,“子”既指“男子”,又指“女子”。
其次,教师语言的形象性,还来自于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夸张、拟人、比喻、通感等。不仅把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可亲可感,把深奥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妙不可言。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极说诗人之愁,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贴切、新颖的比喻,化抽象为具象,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愁之浓、悔之深、恨之长。抒发诗人深切的亡国之痛。“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表现荷香的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美好情态,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化听觉为视觉、为触觉,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表现音乐的错落有致,清脆圆润,成为音乐描写中的绝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也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魅力无穷。
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态势语的运用。态势语就是运用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模仿表演,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如《拿来主义》“拿来”“送来”“抛来”“抛给”等词学生难以区分,如果光凭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教师用动作模仿,再配上幽默的表情,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再如《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日”,“跽”是古代的一种坐立方式,即跪直身子,课文中表示警戒。现代汉语很少用到这个字,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教师模仿或叫学生模仿这个动作,就容易多了。
三、语言的启发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注重的不是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教会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课外自学,课堂教学应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要能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会自觉地学习。
启发性的语言表现在巧妙的提出问题和设置悬念。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提问的教授是毫无生气的教授,提问缺乏艺术同样是失败的教授。”教师提问首先要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山穷水复”的情景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暗示、诱导,使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这样不仅有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启发性的语言还表现在含蓄、幽默。幽默是一种充满智慧、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先生就大量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表明自己对待旧文化中的糟粕的思想主张。如“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诙谐、幽默,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德国海因·雷格曼说:“用幽默的方式说明严肃的问题,比直接提出来更容易为人接受。”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班上一些学生老是打瞌睡,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铜,寸铜难买瞌睡虫。”班上的同学都大笑,打瞌睡的同学就再也不好意思打瞌睡了。这种语言艺术比愤怒的批评,严肃的说教,要好得多。
教师艺术化的语言,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感性、形象、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不仅让学生置身于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敏捷,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才能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全优化。
【关键词】语言 艺术 情商 感性 形象 启发 幽默 效果
语文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的脑力劳动,而是复杂的语言艺术活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门艺术。”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语言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劳动的效率。”教师只有灵活机智地运用具有艺术美的语言,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从而达到求真,求善,求美的境界。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语言的情感性、形象性、启发性三方面作一些论述。
一、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质:内容丰富蕴藉、语言生动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信息,而且具有浓郁的情感因素。传统教学往往忽略美和情感因素,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理性分析和对知识的灌输。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学生的情商降低了。他们对文本主人公的命运无动于衷,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对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毫不懂得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现代社会中,一个情商很低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是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惟有这样,知识信息的传授,思想的交流,活跃的思维才能找到最佳载体。
情感是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也是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感染学生的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能“批情人文”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体验作家所表现的爱憎情感,褒扬贬斥,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进行范读或多媒体朗诵,营造出相应的情感氛围,然后“批情人文”,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作家的情感,理解作家对母亲的挚爱、怀念和深深的内疚之情。从而唤醒学生久违的亲情,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然,文本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肃穆安谧,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凄凉哀婉、有的雄壮激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本,充分调动相应的情感,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引起最佳的情感共鸣,达到智育和美育的和谐统一。
二、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性的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不但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而且还能增添课堂教学之趣。
教师语言的形象性,首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如成语、典故、歇后语、方言等。教师讲起课来才能挥洒自如、雅俗兼备、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古汉语知识。汉字大多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些字本身就具备形象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古汉语知识讲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诗经·桃之夭夭》:“之子于归”中的“子”学生一般都理解为“男子”,学生很难理解为“女子”。如果运用古汉语知识讲解,就容易多了。甲骨文的“子”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是指婴儿。因此在古文中,“子”既指“男子”,又指“女子”。
其次,教师语言的形象性,还来自于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夸张、拟人、比喻、通感等。不仅把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可亲可感,把深奥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表情达意准确生动,妙不可言。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极说诗人之愁,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贴切、新颖的比喻,化抽象为具象,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愁之浓、悔之深、恨之长。抒发诗人深切的亡国之痛。“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表现荷香的清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美好情态,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化听觉为视觉、为触觉,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表现音乐的错落有致,清脆圆润,成为音乐描写中的绝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也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魅力无穷。
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态势语的运用。态势语就是运用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模仿表演,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如《拿来主义》“拿来”“送来”“抛来”“抛给”等词学生难以区分,如果光凭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教师用动作模仿,再配上幽默的表情,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再如《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日”,“跽”是古代的一种坐立方式,即跪直身子,课文中表示警戒。现代汉语很少用到这个字,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教师模仿或叫学生模仿这个动作,就容易多了。
三、语言的启发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注重的不是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教会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课外自学,课堂教学应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生要能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会自觉地学习。
启发性的语言表现在巧妙的提出问题和设置悬念。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提问的教授是毫无生气的教授,提问缺乏艺术同样是失败的教授。”教师提问首先要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山穷水复”的情景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暗示、诱导,使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这样不仅有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启发性的语言还表现在含蓄、幽默。幽默是一种充满智慧、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先生就大量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表明自己对待旧文化中的糟粕的思想主张。如“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诙谐、幽默,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德国海因·雷格曼说:“用幽默的方式说明严肃的问题,比直接提出来更容易为人接受。”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班上一些学生老是打瞌睡,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铜,寸铜难买瞌睡虫。”班上的同学都大笑,打瞌睡的同学就再也不好意思打瞌睡了。这种语言艺术比愤怒的批评,严肃的说教,要好得多。
教师艺术化的语言,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感性、形象、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不仅让学生置身于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敏捷,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才能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全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