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中的弃妇诗多为被男人所抛弃的妇女们所作,内容多为她们自己的生活遭遇及情感经历,皆为哀矜恻怛之辞。据程俊英、华锋等前贤研究的成果可知:它们主要分布在《国风》和《小雅》中,它们是:《召南·鹊巢》、《召南·江有祀》、《邶风·日月》、《邶风·终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小弁》、《小雅·白华》,共12篇。
当我们读着这些弃妇诗时,无不为它们凄楚哀婉的调子所打动,从心底里同情弃妇的不幸遭遇。在这12篇的弃妇诗中,除了共同的痛苦悲哀心态外,弃妇们由于自己不同的个性也展示出迥然不同的心态:有的敢于将批判的锋芒直指负心汉,控诉其“二三其德”“德音无良”的丑恶行为,如《卫风·氓》、《邶风·日月》、《小雅·谷风》、《小雅·我行其野》等;有的却是在无边的痛恨中却依旧割舍不了对丈夫的爱,显得徘徊不定矛盾异常,如《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邶风·终风》、《郑风·遵大路》等;有的则是感叹自身的命运坎坷,自哀自艾,如《小雅·小弁》等。她们虽然心态不同,却同是父权社会最早的牺牲品,她们的哀歌唱出了几千年来女性的悲哀,具有极大的思想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我国早期妇女生活状态,促进当今女性更快地解放自己,也不无裨益。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指出:“……婚姻是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或一项弥补。易卜生的‘娜拉’明白这一点,她决定在作一个贤妻良母之前,要先作一个完整的人。夫妻不应被看作一个单位,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细胞;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可以独立自由发展,然后两样能适应社会的两个人,才能大大方方地联合,男女的结合才能建立在互相认清对方的自由之上。”①这段话告诉我们:爱情首先必须建立在开放的社会中,其次应建立在两人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才会坚实可靠美满幸福。而当我们回头来审视弃妇们的生存环境发现,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为她们提供争取自由平等的爱情,做具有独立人格可能。
首先,她们被隔绝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外,只能以家庭为生活中心。当然这首先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男人生理方面的优势渐显,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母权社会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②而且,周代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妇女参与政事,《尚书·牧誓》中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周易》“家人”卦中反映男女分工的观念,认为妇女“无攸,在中馈,便贞吉”。《小雅·斯干》更形象地表述了男女自出生之日便有“弄璋”和“弄瓦”的区别对待,“弄璋”是要他参与政事,而“弄瓦”则是她习练纺锤之事。于是,女子的活动范围便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她们只能如《邶风·谷风》《卫风·氓》《小雅·谷风》中所描述的那样辛勤劳作,谨守妇德妇功,料理好一切家务,还使家庭经济状况由贫穷转向富裕。如果她们不被抛弃,可能会理所当然安于这种生活,为丈夫、为家庭为孩子而付出自己的全部也无怨无悔,因为至少她们还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有所凭依。虽然有所凭依,但是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让她们付出了很多,但是她们却因为心有所牵,虽苦亦乐,安于现状,不会发出如此悲怆之音。
其次,即使在留给她们的最后一片天地---家庭内,她们也毫无地位,处处受制于男人,没有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的可能性。《礼记》中记载:“妇人,从人者。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都处于男子的支配之下。《礼记》中还讲到女子出嫁前在祖庙接受“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教育,而这些教育却是培养她们温顺忠贞忍耐从属的性格,使其失去独立的人格。而且婚姻的缔结也不是因为男女两性在爱情基础的自然结合,而是与家世利益密切相关。《礼记·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一旦这种家世利益得不到某种满足,男子做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妇女弃逐出门。《大戴礼·本命》中记有:“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为男子休妻提供了诸多的理由和借口。据孔慧云③考证认为《诗经》弃妇诗中有一定数量的女子就是因为无子被弃。
再次,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受男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左右,而且也是一种生物因素的体现。从生物学方面来看雄性或男性往往有多配偶倾向;雌性或女性则羞怯矜持,性活动倾向专一,对配偶的选择性强。所以,一般来说,女性一旦爱上某人,她们的爱情比男性持久专一,而男性则完全相反,他们很少会视爱情为生命,而且常常喜新厌旧,即使妻子完全没有违反封建伦理要求,他们也会找各种借口将她们抛弃。
这样一来,女性被抛弃之后,几乎无立足之境,所有可资凭依的东西——事业、家庭,都被抽走,一无所有,陷入了迷茫虚空之境,无怪乎她们要发出如此哀矜恻怛之辞。
研究者(孔慧云、李中耀④等)都曾注意到弃妇诗展示内心世界的一面,李先生认为弃妇诗中的5篇“对内心的展示、性格的刻画,基本都是孤立的,未能自觉地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氓》中稍有联系,也是间接的、不自觉的)”;而孔女士则认为:思妇诗表现的是“忘我”,而弃妇则于孤独中发现了“自我”。他俩说的无疑都是事实:正是因为女性与社会环境隔绝,她们被抛弃时,当然就只能局限于个人悲苦遭遇和情感的自然倾诉,而无暇也不能与社会环境联系;因为被抛弃,一贫如洗,只有在孤独中发现了自我,即使发现了自我,也只是显示了女性被逼入绝境中,被迫产生了觉醒意识的萌芽。但她们仍旧不免会被那个男权至上的霸道社会所吞噬。因为如果不铲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如果女性不获得独立的人格,女性的幸福也就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中译本),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版第257页。
[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3]孔慧云《<诗经>中的思妇、弃妇及其诗作特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二期。
[4]李中耀《从<诗经>五篇弃妇诗看内心展示与个性刻》,《新疆师大学报》(哲社)1992第三期。
当我们读着这些弃妇诗时,无不为它们凄楚哀婉的调子所打动,从心底里同情弃妇的不幸遭遇。在这12篇的弃妇诗中,除了共同的痛苦悲哀心态外,弃妇们由于自己不同的个性也展示出迥然不同的心态:有的敢于将批判的锋芒直指负心汉,控诉其“二三其德”“德音无良”的丑恶行为,如《卫风·氓》、《邶风·日月》、《小雅·谷风》、《小雅·我行其野》等;有的却是在无边的痛恨中却依旧割舍不了对丈夫的爱,显得徘徊不定矛盾异常,如《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邶风·终风》、《郑风·遵大路》等;有的则是感叹自身的命运坎坷,自哀自艾,如《小雅·小弁》等。她们虽然心态不同,却同是父权社会最早的牺牲品,她们的哀歌唱出了几千年来女性的悲哀,具有极大的思想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我国早期妇女生活状态,促进当今女性更快地解放自己,也不无裨益。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指出:“……婚姻是要联合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或一项弥补。易卜生的‘娜拉’明白这一点,她决定在作一个贤妻良母之前,要先作一个完整的人。夫妻不应被看作一个单位,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细胞;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可以独立自由发展,然后两样能适应社会的两个人,才能大大方方地联合,男女的结合才能建立在互相认清对方的自由之上。”①这段话告诉我们:爱情首先必须建立在开放的社会中,其次应建立在两人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才会坚实可靠美满幸福。而当我们回头来审视弃妇们的生存环境发现,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为她们提供争取自由平等的爱情,做具有独立人格可能。
首先,她们被隔绝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外,只能以家庭为生活中心。当然这首先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男人生理方面的优势渐显,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母权社会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②而且,周代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妇女参与政事,《尚书·牧誓》中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周易》“家人”卦中反映男女分工的观念,认为妇女“无攸,在中馈,便贞吉”。《小雅·斯干》更形象地表述了男女自出生之日便有“弄璋”和“弄瓦”的区别对待,“弄璋”是要他参与政事,而“弄瓦”则是她习练纺锤之事。于是,女子的活动范围便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她们只能如《邶风·谷风》《卫风·氓》《小雅·谷风》中所描述的那样辛勤劳作,谨守妇德妇功,料理好一切家务,还使家庭经济状况由贫穷转向富裕。如果她们不被抛弃,可能会理所当然安于这种生活,为丈夫、为家庭为孩子而付出自己的全部也无怨无悔,因为至少她们还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有所凭依。虽然有所凭依,但是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让她们付出了很多,但是她们却因为心有所牵,虽苦亦乐,安于现状,不会发出如此悲怆之音。
其次,即使在留给她们的最后一片天地---家庭内,她们也毫无地位,处处受制于男人,没有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的可能性。《礼记》中记载:“妇人,从人者。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都处于男子的支配之下。《礼记》中还讲到女子出嫁前在祖庙接受“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教育,而这些教育却是培养她们温顺忠贞忍耐从属的性格,使其失去独立的人格。而且婚姻的缔结也不是因为男女两性在爱情基础的自然结合,而是与家世利益密切相关。《礼记·昏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一旦这种家世利益得不到某种满足,男子做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妇女弃逐出门。《大戴礼·本命》中记有:“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为男子休妻提供了诸多的理由和借口。据孔慧云③考证认为《诗经》弃妇诗中有一定数量的女子就是因为无子被弃。
再次,人类男女两性的差异不仅受男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左右,而且也是一种生物因素的体现。从生物学方面来看雄性或男性往往有多配偶倾向;雌性或女性则羞怯矜持,性活动倾向专一,对配偶的选择性强。所以,一般来说,女性一旦爱上某人,她们的爱情比男性持久专一,而男性则完全相反,他们很少会视爱情为生命,而且常常喜新厌旧,即使妻子完全没有违反封建伦理要求,他们也会找各种借口将她们抛弃。
这样一来,女性被抛弃之后,几乎无立足之境,所有可资凭依的东西——事业、家庭,都被抽走,一无所有,陷入了迷茫虚空之境,无怪乎她们要发出如此哀矜恻怛之辞。
研究者(孔慧云、李中耀④等)都曾注意到弃妇诗展示内心世界的一面,李先生认为弃妇诗中的5篇“对内心的展示、性格的刻画,基本都是孤立的,未能自觉地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氓》中稍有联系,也是间接的、不自觉的)”;而孔女士则认为:思妇诗表现的是“忘我”,而弃妇则于孤独中发现了“自我”。他俩说的无疑都是事实:正是因为女性与社会环境隔绝,她们被抛弃时,当然就只能局限于个人悲苦遭遇和情感的自然倾诉,而无暇也不能与社会环境联系;因为被抛弃,一贫如洗,只有在孤独中发现了自我,即使发现了自我,也只是显示了女性被逼入绝境中,被迫产生了觉醒意识的萌芽。但她们仍旧不免会被那个男权至上的霸道社会所吞噬。因为如果不铲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如果女性不获得独立的人格,女性的幸福也就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中译本),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版第257页。
[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3]孔慧云《<诗经>中的思妇、弃妇及其诗作特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二期。
[4]李中耀《从<诗经>五篇弃妇诗看内心展示与个性刻》,《新疆师大学报》(哲社)1992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