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术进步不仅能推动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能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借助索洛余值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通过对结果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措施,对策。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贡献率;索罗余值;C-D生产函数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世界上各国都将经济增长视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经济学家发现: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其中,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投入推动的增长称为粗放型增长,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增长。而技术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已由过去依靠大量资本投入逐步变为依靠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成为关键因素。但是,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存在不足。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可见我国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用总量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制约我国技术进步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时间,利用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针对我国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可以借鉴的对策建议,对推动经济与科技的良性互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综述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其中科技进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国内外学者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国外研究
  首先,对两者的界定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1932)指出,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和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三种模型;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结构性变化的过程,技术进步的过程实质上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H.Douglas)共同分析了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的历史资料分析得出产出的生产投入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用数学函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1942)对C-D生产函数做了重大改进,增添了一个时间趋势,并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M.Solow)(1957)提出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将技术进步纳入生产函数中,衡量技术进步的影响,即“索洛剩余”(也称全要素生产率);美国丹尼森(E.D.Denision)(1962)分析美国1929一1969年期间经济增长的原因,把统称为技术进步的因素分解为劳动投入量的增长率、资源配置的改善和规模经济。
  2.国内研究
  国内对科技进步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陈伟、罗来明(2002)定性地论证了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曹吉云(2007)细致地对1979~2005年间我国固定资本投入进行估算,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技术水平的替代变量构造总量生产函数,从而分析技术进步率与技术进步贡献率,尤其是1995年前的技术进步率波动幅度巨大,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韩莹(2008)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增长率进行研究,通过对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张磊(2008)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观点开始,分析了两者的互动性;田军华(2012)研究了中国转型期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立足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技术创新、技术溢出、要素配置三个维度建立理论框架。
  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定义
  科技进步分为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前者突出强调自然科学本身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后者是指带来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扣除资本和劳动引起的经济增长的所有其他因素。我们通常说的科技进步指的是广义的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经济生产能力和国民财富(或国民经济生产总成果)的增加,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际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通过研究发现,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源配置改善和技术进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四大源泉,本文重点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在产出值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能够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也将技术进步贡献率称为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或综合要素生产率贡献率(TFP贡献率)。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根据宏观经济分析的知识可知,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源泉。这是因为,技术进步能够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可以把科学等知识形式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提高;能够整合和优化生产利结构,改变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它还能够提高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效率。因此,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力量。从理论上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大幅提高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这可以从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劳动力技术装备进步上得到体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促使结构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测度模型
  对科技进步的测定可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C-D生产函数法)、CES生产函数法、丹尼森因素分析法等。本文主要介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上的应用。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索洛和斯旺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假定资本产出率可变的经济增长模型,也称为索洛经济增长方程。其中的生产函数为总量生产函数,是基于以下假定:
  (1)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和劳动要素能够相互替代;
  (2)资本和劳动得到充分利用,就业充分;
  (3)经济系统处于完全竞争之中;
  3.结论
  上述方法与论述都是建立在索洛余值法的前提假设基础上的,即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而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这也会对测算结果产生影响。此外,我国现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以从不同的指标和方法选择方面得到解释。
  索洛余值法假定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两因素,且资本和劳动都能充分利用。根据⑥式可以看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之和小于1,证明规模效益是递减的。而劳动产出弹性是负值,表明劳动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每增加1%,经济增长将下降0.317%;资本每增加1%,经济增长将上升0.136%。
  五、建议
  技术进步作为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推动力量,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学者们的关注。科技进步的发展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针对影响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技术进步。
  3.依靠人才推动技术创新。
  4.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1999).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1)
  [2]RobertM·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Vol S71-102
  [3]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4]Edwarf.F.Denison,Accounting for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 1929-1969, Washington: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74
  [5]陈伟,罗来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2(4)
  [6]韩莹.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定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7]张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8(9)
  [8]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9]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
  [10]易庆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及贡献率测算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4
  [11]田军华.基础设施对拔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一基于中国转型期实际的分析框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12]王雪梅.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进步贡献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城市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消费型生态危机",这一转变要求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政府主导型、市场自决型与社区自治型等治理范式,
据有关数字统计,国内劳务派遣职工(以下简称劳务工)到2013年底,已经达到6000多万。按照国内职工总人数大约3亿来计算,劳务工占到职工总人数的20%。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比例甚至更高,部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力度的加大,乡镇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当前形势下财政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
电容式触摸屏是多种类型的触摸屏中的一种主要类型,它在智能终端和手机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对电容式触摸屏进行测试是保证它的质量与性能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首先给出
【摘 要】 在我国的众多企业中,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关系着一个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对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企业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用全新的理念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随后分析了实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与企
目前,不少地方都正在打造“绩效型”财政,而财政绩效管理也是近年来才刚刚起步运行的新型财政职能,各地正处于规范、完善阶段,有些地方,特别是在一些县(市区),还正处于“模仿学习” 的起步阶段。对此,为助推“绩效型”财政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笔者通过调研,就创新举措推进“绩效型”财政建设提出一些浅见,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分享。  一、“绩效型”财政的打造,离不开财政绩效管理理念的创新,即
【摘 要】“营业税改增值税”税制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是以结构性减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的企业将逐步告别营业税,而改征增值税。这样具有重要革新意义的政策对我们油田企业,尤其是对于油田内行业繁多的多种企业存在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积极的改变,来适应这项新的税收政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营改增;必要性;具
纵观我国的许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很多企业缺乏预算管理这个概念,有些企业虽然有预算管理但并没有实现执行控制分析等整个管理过程;有些企业只是在开始时做得
徐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徐州市白蚁防治所)成立于1995年,是直属于徐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全民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白蚁防治公益服务。目前主要业务为新建房屋和建筑的白
本文探讨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大比例尺航空正射影像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