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1-01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生恶作剧,如果教师处理不当,轻则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有甚者如果处理过激,有可能会危及学生的生命,绝非危言耸听。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恶作剧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必须搞清学生恶作剧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讲,诱发恶作剧的原因有三点:
一、心有不畅,宣泄不满
基础教育所面对的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他们思想不成熟,做事易冲动,且大多不计后果。加之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从小形成唯我独尊、一点委屈都受不得的不良心态,意志力不强,怕吃苦,一旦学习上、思想上有问题,或日常生活中和同学发生矛盾,受到老师的批评,部分学生不懂得反省自我,从而导致心情不舒畅,为了发泄不满,有可能就会针对老师搞一些或大或小的恶作剧,以宣泄不满,求得心理平衡。
二、表现自我,引起注意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意识极强,总希望老师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给自己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以体现自己的价值。部分学生这种欲望更强烈,往往容易采取不正当的表现自我的方式,如果一旦一段时间感觉自己被老师落在“遗忘的角落”,好像没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便会采取些恶作剧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精力过剩,恶作发泄
而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早期教育的逐步开发,部分学生的智力超前,精力充沛。而当下我国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个目标、一个要求,虽然现在倡导因材施教,可受制于班级授课制,很难让学生个个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因此,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学生自己又无处发泄时,也往往会诱发恶作剧。
学生搞恶作剧的动机不同,心理不同,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也随之不同。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一、尊重学生,冷静对待,变劣势为优势
当恶作剧发生时,一般都会有“火冒三丈”,恨不得将搞恶作剧的人揪出来痛斥一番,这是人之常情。可作为教师,必须尽快抑制愤怒的情绪,让自己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同时提醒自己:搞恶作剧的只是稚气十足的孩子,这正暴露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能变劣势为优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否则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重师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自暴自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某老师被派到学校出了名的乱班当班主任,第一天学生就给他一个“下马威”:一推开教室的门,“啪”的一声,竟然从门上掉下一支粉笔,正打在他的头上。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等着看一场“好戏”。然而只见他脸上的怒色一闪而过,随即平静下来,弯腰捡起一节节摔断的粉笔,放回到粉笔盒里,然后稳步走上讲台,面带微笑说:“感谢同学们的见面礼,谢谢手下留情,这可比给我‘兜头一盆凉水’强多了,只是可惜了这只粉笔,它不该这样粉身碎骨啊!下面开始上课。”就这样,张老师从容的调控了本来对他十分不利的局势。事后,制造恶作剧的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张老师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育教学工作也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局面。
二、巧用幽默,化“险”为“夷”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它常常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如果对恶作剧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训斥,定能使自己化“险”为“夷”,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男教师身高一米六左右,一次刚走到教师门口,便听到里面怪笑声中夹杂着“武大郎上课来了——武大郎上课来了……”的叫喊声。他走进教室不紧不慢的说:“如果小时候有炊饼吃,我一定长得比武大郎高。另外,大家一定都知道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邓小平并不高,叱咤风云的法国将军拿破仑也不高。潘长江在相声中不也说:‘浓缩的才是精华吗?’其实,矮人还有两大优势,你们知道吗?”同学们回答:“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们,一是天塌下来后有高个子顶着,砸不着咱。二是穿衣服,省布又省钱……”话音未落,教室里已是掌声如雷……
三、就事论事,切忌纠缠不休
恶作剧发生时,作为教师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但绝不能纠缠不休:“前几次是不是你干的?”或“过去你怎么怎么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说服学生,反而使学生认为老师在记仇,师生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留下千古遗憾。
四、耐心诱导,消除危机,发挥教育的神奇力量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因此,对于搞恶作剧的学生要通过耐心诱导,发现其闪光点,引导其走向正轨。一位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发现黑板上有幅自己的有点夸张的画像,出乎学生的意料,他十分认真地欣赏了了一会儿,不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对漫画及作者的水平大加夸赞,并指出其不足。那位同学当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并当着全班同学向老师道歉。从那以后,该生变得上进了,对画画的兴趣也更浓了。
总之,面对恶作剧的“攻击”,教师切忌为所谓的“师道尊严”,为呈一时口舌之快而恶语相向,甚至采用过激的体罚行为,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本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幽默的神奇力量化解危机,精心雕塑他们的心灵,以情感人,以理育人,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相信,只要我们用神圣的爱去浇灌学生的心田,就一定能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让恶作剧生发出教育的正能量,为我所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学生恶作剧,如果教师处理不当,轻则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有甚者如果处理过激,有可能会危及学生的生命,绝非危言耸听。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恶作剧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必须搞清学生恶作剧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讲,诱发恶作剧的原因有三点:
一、心有不畅,宣泄不满
基础教育所面对的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他们思想不成熟,做事易冲动,且大多不计后果。加之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从小形成唯我独尊、一点委屈都受不得的不良心态,意志力不强,怕吃苦,一旦学习上、思想上有问题,或日常生活中和同学发生矛盾,受到老师的批评,部分学生不懂得反省自我,从而导致心情不舒畅,为了发泄不满,有可能就会针对老师搞一些或大或小的恶作剧,以宣泄不满,求得心理平衡。
二、表现自我,引起注意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意识极强,总希望老师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给自己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以体现自己的价值。部分学生这种欲望更强烈,往往容易采取不正当的表现自我的方式,如果一旦一段时间感觉自己被老师落在“遗忘的角落”,好像没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便会采取些恶作剧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精力过剩,恶作发泄
而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早期教育的逐步开发,部分学生的智力超前,精力充沛。而当下我国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个目标、一个要求,虽然现在倡导因材施教,可受制于班级授课制,很难让学生个个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因此,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学生自己又无处发泄时,也往往会诱发恶作剧。
学生搞恶作剧的动机不同,心理不同,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也随之不同。笔者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一、尊重学生,冷静对待,变劣势为优势
当恶作剧发生时,一般都会有“火冒三丈”,恨不得将搞恶作剧的人揪出来痛斥一番,这是人之常情。可作为教师,必须尽快抑制愤怒的情绪,让自己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同时提醒自己:搞恶作剧的只是稚气十足的孩子,这正暴露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能变劣势为优势。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否则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重师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自暴自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某老师被派到学校出了名的乱班当班主任,第一天学生就给他一个“下马威”:一推开教室的门,“啪”的一声,竟然从门上掉下一支粉笔,正打在他的头上。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等着看一场“好戏”。然而只见他脸上的怒色一闪而过,随即平静下来,弯腰捡起一节节摔断的粉笔,放回到粉笔盒里,然后稳步走上讲台,面带微笑说:“感谢同学们的见面礼,谢谢手下留情,这可比给我‘兜头一盆凉水’强多了,只是可惜了这只粉笔,它不该这样粉身碎骨啊!下面开始上课。”就这样,张老师从容的调控了本来对他十分不利的局势。事后,制造恶作剧的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张老师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育教学工作也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局面。
二、巧用幽默,化“险”为“夷”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它常常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如果对恶作剧多一些幽默,少一些训斥,定能使自己化“险”为“夷”,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男教师身高一米六左右,一次刚走到教师门口,便听到里面怪笑声中夹杂着“武大郎上课来了——武大郎上课来了……”的叫喊声。他走进教室不紧不慢的说:“如果小时候有炊饼吃,我一定长得比武大郎高。另外,大家一定都知道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邓小平并不高,叱咤风云的法国将军拿破仑也不高。潘长江在相声中不也说:‘浓缩的才是精华吗?’其实,矮人还有两大优势,你们知道吗?”同学们回答:“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们,一是天塌下来后有高个子顶着,砸不着咱。二是穿衣服,省布又省钱……”话音未落,教室里已是掌声如雷……
三、就事论事,切忌纠缠不休
恶作剧发生时,作为教师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但绝不能纠缠不休:“前几次是不是你干的?”或“过去你怎么怎么的”……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说服学生,反而使学生认为老师在记仇,师生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留下千古遗憾。
四、耐心诱导,消除危机,发挥教育的神奇力量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因此,对于搞恶作剧的学生要通过耐心诱导,发现其闪光点,引导其走向正轨。一位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发现黑板上有幅自己的有点夸张的画像,出乎学生的意料,他十分认真地欣赏了了一会儿,不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对漫画及作者的水平大加夸赞,并指出其不足。那位同学当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并当着全班同学向老师道歉。从那以后,该生变得上进了,对画画的兴趣也更浓了。
总之,面对恶作剧的“攻击”,教师切忌为所谓的“师道尊严”,为呈一时口舌之快而恶语相向,甚至采用过激的体罚行为,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本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幽默的神奇力量化解危机,精心雕塑他们的心灵,以情感人,以理育人,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相信,只要我们用神圣的爱去浇灌学生的心田,就一定能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让恶作剧生发出教育的正能量,为我所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