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展现洪洞新英学校日常历史授课中,贯彻“学习金字塔”理论、小组互助学习、教师点拨归纳的教学方式,阐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民族复兴的宏观时代背景之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中被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意识形态领域的学科,同时又是提升人文素质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并把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
世界历史、民族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是学子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懂得民族的苦难和繁荣,才能深爱脚下的热土,拥有正确的民族认同感和价值观。
懂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拥有开阔的视野,从长远的、发展的、客观的角度看待眼前的世界。
会读史、能够辨别分析史料、根据基础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才具备历史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2]
二、新课改下教师当自勉
这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对引领这场变革的教育观念有清晰的认识、透彻的理解,知之深悟之透,才能够把握住改革浪潮的发展趋势”。[3]在课改面前,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课堂组织、教学呈现的内容、引导学生的方式。否定传统的叙述式满堂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书育人,一定要放眼于整个时代,关心民族命运。才能稳站在教育的风口浪尖。
新版教材与新课标高度一致,教材中陈列了大量的史料,意在从教材起步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便利了很多,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熟读经史,迅速找到好的一手史料。教材的设计,可以使精力有限的教师,省去寻找史料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设计上。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探究
在这里,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中的第1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展开做教学探究,试图在教学中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结合“学习金字塔”教学理论,调动学生对课堂的高度参与,以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4]
从新课标不难看出:先秦时期与秦朝之后的政治制度前后对比是鲜明的,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自秦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又分为两个线索:一是中央官僚制度的演变发展,即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加强;二是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演变。这一课专题史的课程架构对于学生培养时空观念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时空架构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效果会更好。
2、“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呈现:
(1)课前:利用学案和教材内容,让学生独立归纳出各个阶段的史实。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优解用于课堂展示。
(2)课中:两条线索分段授课。第一条线索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共七个阶段,分别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两汉君主权力的强化、隋唐君主专制的发展、宋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元朝相权的反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由每个小组选出的优秀代表上台解说,这里要注意控制时间,每一次解说在2分钟以内完成。(解说最优者加分,累计积分,分高者给予奖励。)教师通过表格归纳总结,给出史料,鼓励学生概括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自答或者点名回答)。最后再给出练习题,当堂训练知识点。注重讲练结合。
第二条线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分别是先秦时期、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的演变、隋唐元明清的延续变化。共4组。同第一条线索的讲课方法。最后归纳出演变特点,讲练结合。
最后给出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
(3)课后:每一课时结束后完成小论文作业。所有课时结束后,完成作业——时间轴。
3、金字塔理论和核心素养的相通之处:
(1)課前自主完成学案,小组选出最优解。这个环节,意在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不是所有的学生从小就有阅读的习惯,所以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不爱看书,没有好好看过课本,那么他掌握得知识就是潦草的、不完整的、是只知主体,不明细节,不通关键的。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学习方式。国内教育界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成果可以说卷帙浩繁。
洪洞县新英学校近年来鼓励、要求教师以这种方式教学——“引导学生讲出来,比总是由教师讲出来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记忆周期也要长上许多”,“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小组合作,集体参与获得的成果会远大于个人所获”。“学习金字塔”理论,鼓励的便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在从事手、眼、口、心皆到的劳动,有劳才能有所获,知识的获取从劳动中来,受益的也终将是自己。2019届高142班毕业生吉璐璐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拥有了独立自学的能力”。
在很早以前,笔者自己读高中的时候,洪洞一中的历史老师樊晓霞,她的每一堂课都是给出框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当堂完成。课堂纪律管理的也很好,学习氛围很积极。完成自主阅读、自主归纳后,樊老师又会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提炼重难点。课后作业是小论文。笔者犹记得当时写作业的酣畅淋漓,有难度,有深度,还会做。学生甚至不用专门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很好。也由此,同学们拥有了独立学习的本领,并且延用到其他科目。这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总是能很好的组织课堂。 说到这里,该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呢?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课中就学习了高效读书的方法,包括笔记法。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只要在开学伊始带领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熟悉一遍,并提出要求,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大部分都能做的很好。
在小组学习中,建立奖励机制,包括阶段奖励,和期末奖励。可以将课堂表现积分和考试分数相结合,做出統计,给到同学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奖品。同时,小组中找到核心人物,由善于表达,有想法的同学带领起小组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小组学习中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观察小组成员的积极度,及时出现,鼓励、引导讨论,培养团队意识,或者通过谈心聊天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调动不爱表现的同学,帮助他们客服羞怯心理。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2)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解说小组讨论成果,意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3)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的体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时间轴,作为课堂总结,确也是时空观念的培养。
(4)史料实证是学科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新课标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要求是:了解史料的多样性,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辨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叙述的可靠证据,能够提出自己的认识,等等。2017版新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碑铭、简牍、图片等一手史料,正是教师带着同学们分析史料、辨别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好场地。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融入到课堂中讲解,也可以单独变为试题当堂演练,还可以放在课前预习中进行思考设问。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一手史料,有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情境体验,可以搜集符合史实的影视资料放进课堂当中,用来化解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比如:烽火戏诸侯、三省六部制、军机处等,均能找到较好的纪录片。
(5)在家国情怀这一点上,我们需认识到,并在课程的最后,讲给我们的学生: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伟大的政治发明,它既保持了长久的统治,也实现了多民族的共生。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一制度具有很强的原生性和长久的延续性。结合高一《中外历史纲要》,可以进一步说明: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伴相生的还有:传统的农耕社会,自给自足,长久发展的小农经济、以儒家学派为中心的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纵观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国保持了原生的样貌,不曾中断。到此,又可以引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贡献等等。树立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起唯物史观。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是考试命题的主要呈现方式,日常教学放在小组讨论中、课堂上、习题中、活动探究中,精选精用精讲,方是上策;唯物史观往往在横纵时空对比、联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家国情怀作为课堂的情感升华之处需要教师作为点睛之笔讲解出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四大要素,可以在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当堂训练、课下作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金字塔”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共通之处在于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喧宾夺主,一味的采用叙述式教学法,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秩序的设计者和知识的点拨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
[2]朱汉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3):3-9.
[3]周文玲 . 站在巨大的变革潮头——读《核心素养与学习变革》有感[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2zbac.html,2021-9-11.
[4]中华人民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民族复兴的宏观时代背景之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中被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意识形态领域的学科,同时又是提升人文素质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并把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
世界历史、民族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是学子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懂得民族的苦难和繁荣,才能深爱脚下的热土,拥有正确的民族认同感和价值观。
懂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拥有开阔的视野,从长远的、发展的、客观的角度看待眼前的世界。
会读史、能够辨别分析史料、根据基础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才具备历史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2]
二、新课改下教师当自勉
这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对引领这场变革的教育观念有清晰的认识、透彻的理解,知之深悟之透,才能够把握住改革浪潮的发展趋势”。[3]在课改面前,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课堂组织、教学呈现的内容、引导学生的方式。否定传统的叙述式满堂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书育人,一定要放眼于整个时代,关心民族命运。才能稳站在教育的风口浪尖。
新版教材与新课标高度一致,教材中陈列了大量的史料,意在从教材起步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便利了很多,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熟读经史,迅速找到好的一手史料。教材的设计,可以使精力有限的教师,省去寻找史料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设计上。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探究
在这里,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中的第1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题,展开做教学探究,试图在教学中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结合“学习金字塔”教学理论,调动学生对课堂的高度参与,以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4]
从新课标不难看出:先秦时期与秦朝之后的政治制度前后对比是鲜明的,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自秦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又分为两个线索:一是中央官僚制度的演变发展,即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加强;二是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演变。这一课专题史的课程架构对于学生培养时空观念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时空架构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效果会更好。
2、“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环节呈现:
(1)课前:利用学案和教材内容,让学生独立归纳出各个阶段的史实。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优解用于课堂展示。
(2)课中:两条线索分段授课。第一条线索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共七个阶段,分别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两汉君主权力的强化、隋唐君主专制的发展、宋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元朝相权的反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由每个小组选出的优秀代表上台解说,这里要注意控制时间,每一次解说在2分钟以内完成。(解说最优者加分,累计积分,分高者给予奖励。)教师通过表格归纳总结,给出史料,鼓励学生概括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自答或者点名回答)。最后再给出练习题,当堂训练知识点。注重讲练结合。
第二条线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分别是先秦时期、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的演变、隋唐元明清的延续变化。共4组。同第一条线索的讲课方法。最后归纳出演变特点,讲练结合。
最后给出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
(3)课后:每一课时结束后完成小论文作业。所有课时结束后,完成作业——时间轴。
3、金字塔理论和核心素养的相通之处:
(1)課前自主完成学案,小组选出最优解。这个环节,意在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不是所有的学生从小就有阅读的习惯,所以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不爱看书,没有好好看过课本,那么他掌握得知识就是潦草的、不完整的、是只知主体,不明细节,不通关键的。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学习方式。国内教育界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成果可以说卷帙浩繁。
洪洞县新英学校近年来鼓励、要求教师以这种方式教学——“引导学生讲出来,比总是由教师讲出来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记忆周期也要长上许多”,“输出是最好的输入”,“小组合作,集体参与获得的成果会远大于个人所获”。“学习金字塔”理论,鼓励的便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在从事手、眼、口、心皆到的劳动,有劳才能有所获,知识的获取从劳动中来,受益的也终将是自己。2019届高142班毕业生吉璐璐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拥有了独立自学的能力”。
在很早以前,笔者自己读高中的时候,洪洞一中的历史老师樊晓霞,她的每一堂课都是给出框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当堂完成。课堂纪律管理的也很好,学习氛围很积极。完成自主阅读、自主归纳后,樊老师又会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提炼重难点。课后作业是小论文。笔者犹记得当时写作业的酣畅淋漓,有难度,有深度,还会做。学生甚至不用专门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很好。也由此,同学们拥有了独立学习的本领,并且延用到其他科目。这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总是能很好的组织课堂。 说到这里,该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呢?其实,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课中就学习了高效读书的方法,包括笔记法。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只要在开学伊始带领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熟悉一遍,并提出要求,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大部分都能做的很好。
在小组学习中,建立奖励机制,包括阶段奖励,和期末奖励。可以将课堂表现积分和考试分数相结合,做出統计,给到同学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奖品。同时,小组中找到核心人物,由善于表达,有想法的同学带领起小组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小组学习中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观察小组成员的积极度,及时出现,鼓励、引导讨论,培养团队意识,或者通过谈心聊天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调动不爱表现的同学,帮助他们客服羞怯心理。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2)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解说小组讨论成果,意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3)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的体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时间轴,作为课堂总结,确也是时空观念的培养。
(4)史料实证是学科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新课标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要求是:了解史料的多样性,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辨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叙述的可靠证据,能够提出自己的认识,等等。2017版新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碑铭、简牍、图片等一手史料,正是教师带着同学们分析史料、辨别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好场地。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融入到课堂中讲解,也可以单独变为试题当堂演练,还可以放在课前预习中进行思考设问。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下搜集更多的一手史料,有时为了能让学生有情境体验,可以搜集符合史实的影视资料放进课堂当中,用来化解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比如:烽火戏诸侯、三省六部制、军机处等,均能找到较好的纪录片。
(5)在家国情怀这一点上,我们需认识到,并在课程的最后,讲给我们的学生: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伟大的政治发明,它既保持了长久的统治,也实现了多民族的共生。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一制度具有很强的原生性和长久的延续性。结合高一《中外历史纲要》,可以进一步说明: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伴相生的还有:传统的农耕社会,自给自足,长久发展的小农经济、以儒家学派为中心的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纵观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国保持了原生的样貌,不曾中断。到此,又可以引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贡献等等。树立起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起唯物史观。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是考试命题的主要呈现方式,日常教学放在小组讨论中、课堂上、习题中、活动探究中,精选精用精讲,方是上策;唯物史观往往在横纵时空对比、联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家国情怀作为课堂的情感升华之处需要教师作为点睛之笔讲解出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四大要素,可以在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当堂训练、课下作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金字塔”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共通之处在于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喧宾夺主,一味的采用叙述式教学法,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秩序的设计者和知识的点拨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
[2]朱汉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3):3-9.
[3]周文玲 . 站在巨大的变革潮头——读《核心素养与学习变革》有感[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2zbac.html,2021-9-11.
[4]中华人民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