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表现为发热84.17%,惊厥86.67%,反应低下86.67%,拒乳53.33%,激惹39.17%,呕吐34.17%,体温不升9.17%,前囟紧张43.33%,肌张力增高65.83%、肌张力下降18.33%,黄疸35%,原始反射减弱52.5%,面色青灰41.67%,颈强直26.67%,呼吸异常42.5%;血培养检查阳性率39.17%,脑脊液培养检查阳性率28.33%,血培养和脑脊液同时培养检查阳性率3.33%;治愈68.33%,好转25.83%,自动出院4.17%,死亡1.67%,并發症发生率94.17%。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其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其治愈好转率较高、病死率低,但易出现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脐炎、脓疱疮和败血症。
关键词: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病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35-01
化脓性脑膜炎是因为各种化脓性细菌的感染而造成的脑膜炎症,其发病急骤,且病情异常凶险,存在很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怎样有效的防范、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大程度地降低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已经是全球儿童医务工作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对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指导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选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入选标准。其中有男性74例、女性46例,平均日龄为14.8±3.9,平均病程为3.2±2.1天。
1.2 方法。详细收集入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尤其是注意新生患儿首诊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所有的新生患儿在住院之后的两天之内按照常规操作对脑脊液和血液进行采集,并制作标本送入化验室检查。对新生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本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3 讨论
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1],新生儿的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逐年地升高。尽管抗生素在不断改善与升级,然而由于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导致延迟诊断,以及不适当的治疗,因而化脓性脑膜炎成为新生儿死亡或预后不良的一类疾病。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
新生儿时期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与小儿不太一样,较为常见的细菌包括:埃希大肠杆菌、B群溶血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以及李斯特菌等[2]。由结果可知,本组资料中新生儿的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无论是血培养或是脑脊液培养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都要高于非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
本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显示,治愈好转率94.16%,病死率1.67%,与文献所报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为6.5%~37.5%相比较低。化脓性脑膜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和脑脓肿等[3]。对本组患儿来说,脐炎20例(16.67%),脓疱疮18例(15%),败血症35例(29.17%)是三大主要的并发症。
4 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其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愈好转率较高、病死率低,但易出现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脐炎、脓疱疮和败血症。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孙海晨.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9B):1621-1623
[2] 赖源.15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2):117-119
[3] Ralph D,John T.Use of corticosteroids in bacterial meningitis[J].The pediatr infect dis J,2012,23(4):355-357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表现为发热84.17%,惊厥86.67%,反应低下86.67%,拒乳53.33%,激惹39.17%,呕吐34.17%,体温不升9.17%,前囟紧张43.33%,肌张力增高65.83%、肌张力下降18.33%,黄疸35%,原始反射减弱52.5%,面色青灰41.67%,颈强直26.67%,呼吸异常42.5%;血培养检查阳性率39.17%,脑脊液培养检查阳性率28.33%,血培养和脑脊液同时培养检查阳性率3.33%;治愈68.33%,好转25.83%,自动出院4.17%,死亡1.67%,并發症发生率94.17%。
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其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其治愈好转率较高、病死率低,但易出现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脐炎、脓疱疮和败血症。
关键词: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病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0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35-01
化脓性脑膜炎是因为各种化脓性细菌的感染而造成的脑膜炎症,其发病急骤,且病情异常凶险,存在很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怎样有效的防范、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大程度地降低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已经是全球儿童医务工作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对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指导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入选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入选标准。其中有男性74例、女性46例,平均日龄为14.8±3.9,平均病程为3.2±2.1天。
1.2 方法。详细收集入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尤其是注意新生患儿首诊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所有的新生患儿在住院之后的两天之内按照常规操作对脑脊液和血液进行采集,并制作标本送入化验室检查。对新生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本组12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3 讨论
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1],新生儿的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逐年地升高。尽管抗生素在不断改善与升级,然而由于化脓性脑膜炎在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导致延迟诊断,以及不适当的治疗,因而化脓性脑膜炎成为新生儿死亡或预后不良的一类疾病。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
新生儿时期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与小儿不太一样,较为常见的细菌包括:埃希大肠杆菌、B群溶血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以及李斯特菌等[2]。由结果可知,本组资料中新生儿的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无论是血培养或是脑脊液培养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都要高于非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
本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显示,治愈好转率94.16%,病死率1.67%,与文献所报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为6.5%~37.5%相比较低。化脓性脑膜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和脑脓肿等[3]。对本组患儿来说,脐炎20例(16.67%),脓疱疮18例(15%),败血症35例(29.17%)是三大主要的并发症。
4 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发热、惊厥、反应低下、拒乳、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减弱等,其主要致病原为大肠埃希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愈好转率较高、病死率低,但易出现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脐炎、脓疱疮和败血症。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孙海晨.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9B):1621-1623
[2] 赖源.15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2):117-119
[3] Ralph D,John T.Use of corticosteroids in bacterial meningitis[J].The pediatr infect dis J,2012,23(4):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