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高学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情况下,中职毕业生如何能够稳定的高质量就业成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西藏自治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的限制,以及教育资源的有限,加上学生观念的陈旧等现状,使得中职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遇到的各种就业问题,对西藏中职生就业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总结一些经验如下:
一、对影响西藏中职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社会及经济因素
1.1社会因素。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部,是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了当地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民族相对单一,且民族传统文化浓厚,加上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而略,因此,社会在岗位的缔造和分工上更多偏向于一些具备政府职能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学生的岗位选择造成影响。
1.2经济因素。西藏自治区地处边陲,当地经济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由于政策的限制和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本身的地理不利因素的影响,自治区在经济发展中基本没有大型企业的贡献。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交通不便,大型企业入驻区内必定增加运营成本,这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其次,一般来讲,大型的企业主要以第二产业的企业为主,这种工业化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这也是国家不允许的。
2.学校的因素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西藏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长期的指导机制,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一无所知。就业指导工作也只是在毕业的时候简单地进行一些就业常识的培训,如如何派遣等等。这种直线式的就业指导方法没有办法让学生在入学时就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并利用几年的大学时光去实现自己的规划,因此,这种就业指导办法造成了学生对于就业方向的茫然。
3.学生自身的因素
3.1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大多数自治区学生就业还念陈旧。大部分学生还留恋在计划经济包分配的时代,不敢面对现实的双向选择机制。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毕业时报考公务员,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成为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加上学生本身虽然理论知识较为充足,但是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在面对企业的就业需求是本身也力不从心。这些都进一步使得自治区学生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3.2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由于区内的生源在地理环境恶劣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接受的基础教育,这使得这些学生在最初接受教育阶段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匮乏,基本较内地生源欠缺,加上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无疑将使得学生,尤其是区内生源的学生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没有办法面对,或者是不敢面对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逃避就业现实,造成就业压力加剧,就业率严重下降的社会现实。
二、促进区内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政府科学化地进行指导
1.1政府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指导。鉴于自治区的特殊情况限制了区内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因此,政府应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完善的人才信息库。将自治区学生的就业网络与内地其他高校的就业网络相连,鼓励学生走出自治区就业,一方面能将自治区毕业生推向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另一方面,与内地其他高校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
1.2政府应该改善自治区经济结构。自治区中职生就业的这一重要问题,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治区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旅游业为主,企业少,国有企业或者对人才需求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改善自治区的经济结构是一个治本的关键。可以发展西藏特色,招商引资,吸引大型企业的入驻,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1.3政府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西藏自治区和内地其他高校同样面临着扩招带来的大量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和内地其他高校不同,自治区并没有过度强调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自主创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各级各类政府应在日常工作中国给予配合,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帮衬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高校针对化地进行人才培养
2.1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自治区高校应该建立起适合自己校情的个性化目标。不应照搬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忽略重理论的传统人才培养观念,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在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
2.2改变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守新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更好的就业形势。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根据社会续修的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3.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心
自治区内高校大学生,由于面对的是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且大多数学生本身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就不全面,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显得自信心不足以及缺乏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所以,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合理的就业观念,转变考大学就是为了当官的思想,鼓励学生向企业就业。其次,学生应该树立自信心,发掘自身的有点,并且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客观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更多地考虑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想干什么?或者我能干什么,对自己的就业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指导。
总之,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劇增加,西藏所面临的中职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学校、政府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找到问题的命脉,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限制高等教育发展的切实问题。
一、对影响西藏中职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社会及经济因素
1.1社会因素。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部,是全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了当地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民族相对单一,且民族传统文化浓厚,加上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而略,因此,社会在岗位的缔造和分工上更多偏向于一些具备政府职能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学生的岗位选择造成影响。
1.2经济因素。西藏自治区地处边陲,当地经济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由于政策的限制和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本身的地理不利因素的影响,自治区在经济发展中基本没有大型企业的贡献。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交通不便,大型企业入驻区内必定增加运营成本,这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其次,一般来讲,大型的企业主要以第二产业的企业为主,这种工业化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这也是国家不允许的。
2.学校的因素
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西藏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长期的指导机制,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一无所知。就业指导工作也只是在毕业的时候简单地进行一些就业常识的培训,如如何派遣等等。这种直线式的就业指导方法没有办法让学生在入学时就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并利用几年的大学时光去实现自己的规划,因此,这种就业指导办法造成了学生对于就业方向的茫然。
3.学生自身的因素
3.1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大多数自治区学生就业还念陈旧。大部分学生还留恋在计划经济包分配的时代,不敢面对现实的双向选择机制。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毕业时报考公务员,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成为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加上学生本身虽然理论知识较为充足,但是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在面对企业的就业需求是本身也力不从心。这些都进一步使得自治区学生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3.2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由于区内的生源在地理环境恶劣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接受的基础教育,这使得这些学生在最初接受教育阶段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匮乏,基本较内地生源欠缺,加上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无疑将使得学生,尤其是区内生源的学生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没有办法面对,或者是不敢面对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逃避就业现实,造成就业压力加剧,就业率严重下降的社会现实。
二、促进区内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政府科学化地进行指导
1.1政府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指导。鉴于自治区的特殊情况限制了区内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因此,政府应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完善的人才信息库。将自治区学生的就业网络与内地其他高校的就业网络相连,鼓励学生走出自治区就业,一方面能将自治区毕业生推向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另一方面,与内地其他高校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
1.2政府应该改善自治区经济结构。自治区中职生就业的这一重要问题,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治区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旅游业为主,企业少,国有企业或者对人才需求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改善自治区的经济结构是一个治本的关键。可以发展西藏特色,招商引资,吸引大型企业的入驻,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1.3政府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西藏自治区和内地其他高校同样面临着扩招带来的大量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和内地其他高校不同,自治区并没有过度强调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自主创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各级各类政府应在日常工作中国给予配合,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帮衬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高校针对化地进行人才培养
2.1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自治区高校应该建立起适合自己校情的个性化目标。不应照搬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忽略重理论的传统人才培养观念,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在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
2.2改变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守新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更好的就业形势。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根据社会续修的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3.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心
自治区内高校大学生,由于面对的是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且大多数学生本身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就不全面,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显得自信心不足以及缺乏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所以,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合理的就业观念,转变考大学就是为了当官的思想,鼓励学生向企业就业。其次,学生应该树立自信心,发掘自身的有点,并且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客观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更多地考虑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想干什么?或者我能干什么,对自己的就业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指导。
总之,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劇增加,西藏所面临的中职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学校、政府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找到问题的命脉,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限制高等教育发展的切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