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的硅谷神话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敏噌一下站起来,疾步走到写字板前,只几笔,就勾出了一个房子的结构图。
  那是朱敏在美国买的第一套房子,花了他几年来辛苦攒下的17万美元。有意思的是,那以后,每当攒足几百美元,夫妻俩就会开辆小卡车去Home Depot(家得宝)买建筑材料,业余时间,二人就在房子后面一砖一瓦地搭房子,就这样搭了一年多,加盖了大概100平方米,朱敏说,赶紧卖了,去买个新的。结果,这套房子卖了27万美元。朱敏拿着这笔钱,买了一幢50多万美元的大房子。
  “那房子要是弄一下,卖个150万美元不成问题,所以,我当时还想过做房地产呢,后来一看,办公司比做这个还要赚钱,还要兴奋,就拉了个工程师,业余时间一起做。”
  1991年,在自己家的车库里,朱敏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
  硅谷的神话总是这样开头的。
  
  第一次体验生命价值
  
  一直到30岁,朱敏才猛然发现了生命的价值。
  当时,返城知青朱敏刚分到一个建筑工地做工。有一天,朱敏正骑在20米高的架子上做电焊活,忽然听到底下有人大喊,“朱敏,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朱敏说自己“以前干活儿不要命的,反正是在社会最底层”,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抓牢一点儿,心想,我可千万别掉下去。”
  拖拉机设计与制造,大学四年,朱敏学的就是这个。朱敏是浙江宁波人,宁波当时有两个很牛的大厂——动力机厂和拖拉机厂,拖拉机厂就在朱敏家对面。朱敏多年的理想就是,在“伟大的拖拉机厂里当个伟大的技术人员”。
  朱敏没想到的是,等到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包产到户了,拖拉机没人买了,伟大的拖拉机厂关门了。
  那是1981年,新四大件蔚为风行,朱敏于是被分配到了冰箱厂。
  也是1981年,IBM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PC5150。
  那时的朱敏,恐怕连电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可几年后,公派到斯坦福大学留学的朱敏居然帮IBM编程去了。
  朱敏出国第二年,14岁的儿子朱磊考上了清华大学少年班,在父亲的劝说下,朱磊跟全家人一起搬到了美国。一年后,朱磊考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19岁时便从该校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
  在朱磊的记忆中,早年的美国生活是跟香蕉联系在一起的。“刚去的时候,父亲打工,母亲给别人当保姆,我自己假期也打过短工,生活还是很苦,不过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就很苦,所以也不觉得,至少当时美国的香蕉很便宜,一斤才0.2美元,我们吃了好多香蕉,吃得后来十几年都不想再吃了。”
  对于下乡插队当了7年知青的朱敏来说,这点儿苦更是微不足道。当年,为了给水稻施肥,朱敏从早到晚跪在田里,把粪堆弄散,为了省1块钱,朱敏不惜跟牲口同坐一辆车回家。“旁边,我的一些同学骑着自行车去上班,而我却被告知,我一辈子都只能呆在这个村子里了。那才叫苦。”
  一到美国,朱敏就走了一条跟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截然不同的道路。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住在学校,朱敏刚来就住在校外,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喜欢扎堆,朱敏刚来就喜欢跟老美呆在一起。
  他找了个管理公寓的活儿,房东有16套公寓,免费给朱敏他们住一套,剩下的,朱敏负责帮他管理。收房租了,朱敏跟房客们喝喝酒聊聊天;房客吵架了,朱敏操着宁波风味的英语挡在中间做调解人。有时候,朱敏也接一些小时工的活,帮别人扫扫地、洗洗马桶。
  周末,如果不锻炼,朱敏就会去帮人种园子,他觉得干这活要比去中国饭店刷盘子好得多,一来也算是户外运动,二来还能跟老美交流,“一边干活一边吹牛,又学习了英语,又积累了很多本地文化的知识”。
  有个暑假,朱敏在学校看到一张IBM招募程序员的广告。朱敏在斯坦福学的是工程经济系统,对电脑知之甚少,晃了一个夏天,他愣是没敢去。暑假完了,广告还在,朱敏硬着头皮去敲教授的门,教授看着这个成绩单全A的学生说:“我就在等你啊,你怎么不早点来?”当即任命他为项目组长。在IBM,朱敏有问题也不敢问别人,只敢向自己的儿子求助。朱敏后来编程上的功夫便得益于这段经历,WebEx(网讯)的前身网络软件会议的程序有一大半是他自己写的。
  
  第一笔种子投资
  
  在车库捣鼓Future Labs(未来实验室公司)之前,朱敏已经在好几家美国企业做过工程师。
  如果非要较真,这还不算是朱敏的第一次创业。
  插队的时候,朱敏就经营过一家社队企业,生产各种零部件。那时候流行缝纫机,朱敏他们就跑去上海揽活儿,做点螺丝钉之类的配件。“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去上海出个差,还得去县里开证明,偌大一个上海,只有一家旅馆。”
  活儿是揽到了,可朱敏他们既不懂技术,又没有材料,怎么办?
  机缘巧合。朱敏听说,在上海,有些技术工人因为个人问题被缝纫机厂开除了,他就跑到上海去找,说服他们来给企业做技术指导。
  找材料的故事更有趣。“当时生产一种零件,要用铜,有人告诉我甘肃有个铜矿,我就赶紧带了几个人去找,矿是找到了,可人家不卖。幸好,那边有很多人是从上海过去的,还可以套套近乎,我就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东西特别想要,他们说特想吃带鱼。我马上让人到舟山去买,用冰冻上带到甘肃。后来,矿上就贴出海报了:今天有带鱼,谁想吃带鱼就来加班。”
  就这样,朱敏他们以物易物,用舟山的鱼换来了甘肃的铜。
  可如今的Future Labs跟当年那个社队企业可是两码事,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更不是材料,而是钱。
  朱敏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本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末,朱敏就开始接触投资人了。当时,朱敏想做ERP,一位美国朋友给他介绍了个台湾人。第一次见面,美国朋友买咖啡去了,两人面对面坐着,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半天,台湾人开口问了一句话——你们大陆是不是有两个人拼一条裤子穿的?
  “他们会觉得,你们这么穷,怎么还会想去做企业。”朱敏说。
  可想而知,这个投资黄了。
  而当时的朱敏,还不知道有正式的VC。
  朱敏后来觉得,还是要“把东西做起来再去找投资”。Future Labs的第一笔种子投资是一个新加坡人投的,1996年,Future Labs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Quarterdeck的时候,公司已经发展到了二三十人的规模。
  
  第一重要的创业伙伴
  
  就是这个时候,朱敏结识了他后来患难与共的创业伙伴苏布尔·伊亚(Subrah S.Iyar)。
  苏布尔曾在英特尔、苹果电脑等公司负责市场开发,1995年,他加入Quarter deck,担任北加利福尼亚因特网业务分部的总经理,Quarterdeck把Future Labs收入囊中后,苏布尔被任命为Future Labs的总裁。
  那时,用朱敏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慢慢引退了”。在并购之前,Future Labs策略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包装,这包括,从外面请一些有名的人来做CTO、副总裁之类,当然,这些人大多不知道Future Labs到底是干嘛的。
  苏布尔特别喜欢Future Labs的产品,他四处寻找这些产品的创始人。后来,苏布尔偶然碰到朱敏,两人聊了大概三分钟,苏布尔之后告诉朱敏,他当时心里就想,这个人是我一生要一起做事业的人,朱敏说自己也深有同感。
  “某种意义上,这相当于一见钟情。”朱敏大笑。他已经不记得这三分钟他们具体聊了些什么。
  1996年,朱敏仍然看好网络人际交流的市场,他和苏布尔用200多万美元把Future Labs的知识产权买了回来,创办了网讯。苏布尔和朱敏,一个做CEO,一个做CTO(首席技术官),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股权一样,年薪一样。
  最大的问题,在朱敏看来,还是钱。
  “要有很多钱,像网讯,有人说,我技术比你好,我说,你明天就会完蛋,为什么?很简单。在美国,做一个网讯这样的企业,你至少需要拿到1亿美元才行。有几个投资人会相信你,给你1亿美元去花?特别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所以,这才是最大的挑战,你要让投资人觉得,你的团队是一个winning team。”
  2000年7月,网讯在纳斯达克上市,那真不是一个好年头,网络泡沫破灭,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崩盘,网讯好不容易上了市,却被投资者看成是另一个泡沫,股价一度跌至5美元。
  危难关头,Jan Baan站了出来,这位ERP软件业的先驱正是网讯的一位投资人,他牵头为网讯做了一次2000万美元私募。事实上,Jan Baan当时没有多少闲钱,他的公司也受到了冲击,但他还是咬着牙说,网讯很好,这2000万美元我都出了。投资银行一听,也跟着投,最后,Jan Baan自己出了500万。
  “我们当时还有七八千万美元,并不需要那么多钱。我们一个季度差不多要烧2000万,投资者这样算,钱如果够烧5个季度就能活,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反复解释,我们的销售会上来,成本会下去,没人相信。私募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看看,我们很有钱,我们不会死。”
  与此同时,朱敏自己也披挂上阵,统管财务和运营,果然,成本下降了300万美元,销售额上升了300万美元。网讯的股票很快又涨到了十几美元,危机过去了。
  可以说,没有风险投资,没有纳斯达克,就没有现在的朱敏。
  朱敏很早就在跟人谈收购的事。对此,他有个妙论,他说:“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就像空中的风筝,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向上飘,有的停在半空,而有的已经开始向下坠了。企业家们的任务是,向上抛出绳索,让自己的风筝钩住向上飘的风筝,向下砍断绳索,让自己的风筝挣脱向下坠的风筝。”
  2007年3月15日,Cisco(思科)宣布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WebEx。网讯,这只朱敏在硅谷亲手放飞的“风筝”总算钩住了一只飞得更高的大“风筝”。
  但此时,朱敏人已不在硅谷,两年前,他辞去网讯首席技术官的职位,回到了中国。3月15日当天,硅谷刚过凌晨两点,苏布尔就迫不及待地给朱敏打了个电话,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朱敏这位“除了脑袋,其他都可以换”的印度朋友没有明说,但朱敏已经猜到“有重大事情发生了。”
  “就像女儿嫁出去了一样。”朱敏向记者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
  
  第一次角色转型
  
  回来还是不回来,朱敏想了整整3年。毕竟,从美国到中国、从做企业到做投资、从做高科技行业到做偏传统行业,无论哪一个转型,对“年纪已经不小”的朱敏来说,都不啻一场赌博。
  如果你问朱敏为什么回国,他一定会告诉你,他是为了“还邓小平两万美元的贷款”。
  你也许会觉得他矫情,但也有人相信他的真诚,例如邓锋。
  邓锋第一次见到朱敏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时,在硅谷的清华大学毕业生搞了个企业家俱乐部,常常请一些有经验的人过来讲课,有一次朱敏过来了。“他上来就讲‘我们能出来要感谢邓小平’之类的话,在留学生圈子里,很少能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他是用心来讲的。”邓锋说。
  不光对邓小平,朱敏对中国也是爱得深沉,一个典型事例是,尽管在美国安居乐业了十多年,朱敏进进出出拿的一直都是中国护照。
  现在,回国已有两年的朱敏说自己“慢慢找到一点感觉了”,他的赛伯乐(中国)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紧挨着他的母校浙江大学,赛伯乐的对面,是他和儿子朱磊共同出资创办的红杉树(中国)信息公司。
  
  (编辑/秋荻)
其他文献
作为国际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前沿研究课题,有关用以指导生命伦理具体实践的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探讨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尽管美国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生命
地方文献潜藏着许多历史线索,结合常熟当地的特点开发出新的旅游景点和热点已成趋势.而要成功开发,必需要把熟知地方历史作为收集地方文献的前提,在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要注
在407例住院5日以上的病死者中,有114例发生医院感染,占35.4%。临床表现涉及各个系统,可多处或反复发生。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杆菌118株,球菌24株,真菌19株;据128株的药敏
本实验对克汀病模型大鼠软骨的生长和代谢进行了观察。作为软骨发育标志的碱性磷酸酶在低碘组显著低于加碘组(P
地方文献是以记录地方性资料为具体内容的一种文献资料类型,是地方公共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地方文献的概念、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
论文在阐述了数字资源集团采购内涵特点、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集团采购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案例说明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建立起多元化、分层次的资源购置体系,积极构架
对当前网络环境下文献采访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文献采访的有关部门对策和文献采访模式,通过变更新观念、学习新技术等提高文献采访的水平,建立适应新形势
文章从文献资源定义、内容出发,论述了当前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误区: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及不注重利用率等,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
本文对图书馆对民国文献的馆藏建设状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民国文献在纸张酸化、保存手段落后、思想观念滞后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图书馆民国文献数字化的必然性。
会议
目前图书馆的西文编目工作正发生着根本性转变,由传统方式向自动化、网络化方向迅速发展。但语词同时也出现了编目标准不统一、编目质量良莠不齐,编目外包后质量无法保障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