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歐债危机不知何时到头,中国艺术市场则在大洋彼岸“占领华尔街”的呼声中迎来了秋拍。本周四在延安饭店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预展,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市场强劲无比的势头。比如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夜场”,已经是保利主打的专场,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品牌效应。而此次以徐悲鸿创作于1951年的《九州无事乐耕耘》为重中之重。此作系徐悲鸿得知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之后,欣喜万分,抱病为郭沫若所作的宏幅巨制,而且徐悲鸿利用画中的人与景物,巧妙地将当时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历史背景隐喻于画面之中,有丰富的历史与人文信息。
徐悲鸿出身贫寒,对农民的生活是有切身感受的。牛就成了徐悲鸿特别钟爱的题材,在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中,他也多次借牧牛图来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憧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九州无事乐耕耘》,以朴实的艺术语言表现对象的现实性和典型性,呈现普通生活中所流露出的情味,涵容大自然内在的生命律动。
农民和牛以写生的手法描绘,三个农民均上了年岁,但仍不辍劳作。最前者牵牛犁地,其双脚迈开,身躯前倾,手掌攥紧,正耗尽全部力气驱牛犁地,脸部和手部的肌肉因凝聚力量而呈现出收紧之感,这个瞬间的动态生动逼真。后两者为一农妇和一农夫,均在锄地,一挥锄,一弯腰,动作幅度并不大,表情亦平静,与前者形成反差。使人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农民生活之辛苦、激烈的一面,以及平淡无奇、千篇一律的一面;使人体味到出普通生活中的伟大之处,从而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充满敬意。整幅将西画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既有准确生动的造型,又有灵活多变的笔墨,乃为一幅结合中西画法精髓的写实主义佳作。
此幅作品还见证了徐悲鸿和郭沫若之间的友谊。据廖静文回忆,徐悲鸿与郭沫若相识于1925年,当时徐悲鸿携油画数十幅参加田汉在上海举行的“消寒会”展览,而与郭沫若相见于会场,均有恨晚之叹。展后徐悲鸿仍回巴黎继续未完的学业,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和徐悲鸿均迁居重庆,时相往来。
抗战胜利后,郭沫若撰写《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一文,呼吁成立有共产党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取消特务组织,给人民多项自由。成文后郭沫若请徐悲鸿一览,徐立刻签名表示支持。郭文在《新华日报》发表后,引起蒋介石震怒,郭徐二人同时受到特务威胁而不屈服。徐悲鸿和郭沫若的友谊也因此而加深。
1946年,徐悲鸿和廖静文和在重庆结婚,郭沫若便是证婚人。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布拉格召开,郭沫若是团长,徐悲鸿和许多文艺界人士均出席了。1953年,徐悲鸿患脑溢血逝世,郭沫若书写了“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匾和八宝山徐悲鸿的墓碑。
《九州无事乐耕耘》见证了这两位爱国文人之间的珍贵友谊。1951年,这件作品完成后,徐悲鸿便立刻送给了郭沫若。郭沫若当时住在北京西城大院胡同,此后其一直将此画挂在家里。郭沫若去世多年后,其家属仍然珍藏着这幅画,直到1996年从拍卖会上流入民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