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师生、家长都渴望求索到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然而,作文学习是无捷径可言的。因为写作文,尤其是要写出一篇好作文,作者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和民俗风情,都要懂一些;同时,还须有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要能合乎情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是作者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全靠日常积累和磨练,没有捷径可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年龄限制,认识事物的水平的语言表达水平尚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加速扩展学生知识面,稳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
  一、首先课内加强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
  前者是自外而内的心理吸收,后者是由外而内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这样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弄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是一个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二是从上“回合”探究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这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回合”恰好相反,前一个“回合”是基础,但有待于发展到后一个“回合”,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第一“回合”,也要实现第二“回合”。其次,从作文的心理角度看,前苏联心理学家阿科瓦廖夫论述道,作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个双向转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学生的头脑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作文教学要顺利地实现双重转化,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必须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可风险作文教学本身也要求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同步前进。再者,儿童学习语文具有模仿性和较强的发表欲等心理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表出来,教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坚持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从而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许多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二、加强课文朗读训练,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言,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掌握停顿和语气,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作文训练。严格的规范的朗读,训练久了,学生在说话时就会注意口齿清楚和恰当地表达感情。通过朗读,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朗读者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嘴代替作者说出一篇话来。朗读者就好像成了作者,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通过朗读,语言的材料积累越多,作文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
  三、加强复述训练,复述就是把说过的话重新叙述一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的要求是:把读物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不仅是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训练方式。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但与实际生活中的口语相比较,仍有一定的距离。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把课文里的一些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复述也是一种作文训练,它利用现成的书面语来促进口头语的发展。
  四、多读课外书籍,小学生要在课外多读些少年儿童读物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受到思想教育。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课外书籍的种类很多,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文艺和儿童剧本等。它们内容广泛,篇幅长短不一,但由于语文教学受教学目标的限制,有许多读物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里阅读。选择内容和形式各异的课外书籍供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五、组织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视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媒介手段,它具有传递迅捷,信息量大,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
  组织学生收听、收视适量的广播电视信息,不仅可以增长见闻知识,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可以锻炼听话和观察能力。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有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内容。当然,收听、收视广播电视,可以是休闲娱乐,也可以是学习。属于前一种情况,精神状态是松弛的,听和观察都处在有意无意之中;属于后一种情况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听话、观察、思维都有积极活动。我认为无论处于哪种情况,对于听话、观察能力的训练都是有益的,这就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建议家长正确辅导孩子写作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写出好作文来,有的家长片面理解多练,天天逼着孩子写文章,以为写多了,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其实这种辅导往往适得其反,会使孩子们害怕作文,为使家长正确辅导孩子作文,特向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1)建议家长不要逼孩子写作文,,而应该带着孩子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长见识,广交际。(2)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一个人无论说话还是写作,都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来组织语言的。有良好语言习惯的人,说话、写作都能把意思合乎情理地表达得准确、生动。有些人的语言习惯不好,说起话来哼哼哈哈的,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写出来的文章别人就看不懂了。
  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还得从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做起。
其他文献
用蜜蜂来进行棉花品种和品种间异花授粉,能够改进棉花品种的特性,增强生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杂种后代的产量。根据苏联阿塞拜疆农学院库里也夫教授的多年试验,用蜜蜂给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对香蕉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
【摘 要】有某些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小组织我们称之为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从字面上来讲显然是在学生对美术有兴趣之上开展的。在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 更能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美术特长的发展,而且它在学生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进行,才能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关键词】初中 美术兴趣小组 活动  兴
【摘 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  
一、盐碱地种棉花为什么要增加播种量? 1、盐碱土里含有盐分,影响棉籽发芽和出苗,多用些棉籽,可以保证出苗。 2、盐碱土的结构不好,容易板结,阻碍棉苗出土。增加播种量,可使
【关键词】中学生 感恩教育 研究背景 实践目标 实践特点 反思与设想  “感恩”一词是舶来词,最初源于基督教教义。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在我国,“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驼转》“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可以说,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被正常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情感状态。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
本文从合成、聚合机理、性能以及应用等几方面较系统地综述了共轭聚腈高分子的发展概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velopm
本文结合河北省农业综合试验区工作的实践,提出为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从当地实行出发,以综合经济规划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建立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农业
【摘 要】如何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上好每一节课可以说是我们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是从放手让学生操作、实践、探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改变学生的学习手段和发展师生的双边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参与率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说比我们教师强。对于这我们教师的心态一定要放
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桔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已经严重制约了广东甚至华南地区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经济及科技发展亟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