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太平经》的“承负论”是道教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它与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不同,其受报的主体是不完全一致的,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前人行恶,后人受灾,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承负着先人的善恶行径。
关键词:太平经;承负说;善恶思想
每种宗教都有其对善恶的论述,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是《太平经》中提出的“承负”说。“承负”即因果,是说行善事或做恶事的人,此生或他的子孙要承担他所行善事或所做恶事的报应。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前人作恶,后人遭殃。“承负”说中的受报主体并非一致,也就是说报应的好坏与行为的善恶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不再是囿于此世的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思想的产生,也必定有孕育它的土壤,而“承负”说的发展成熟,是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与土壤呢?
《太平经》中提出的“承负”概念,是前人未曾提过的,但是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这个概念所蕴含的善恶转相承负的思想却保留下来,在人们对待现实问题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负说是道教中的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报应一词,在道教中源于因果。依照宗教的观念,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而“报应也指产生结果的直接行为原因和促成的最后结果”。承负,即一个人不仅要为自己今世的行为负责,也对先祖的善恶行径负责,并且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后代子孙。《太平经·解承负诀》中指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这是说,有些人做善事积善德,却得到不好的结果,是承负了先人的过错。而有的人行为恶毒,却没有受到惩罚,是因为受到了先人善德的荫蔽。先人行善,后人得福;先人作恶,后人遭殃。《周易·文言》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此理。“承负”在《太平经·解师策书诀》中得到进一步阐明:“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换言之,今人的祸福归结为祖先的行为善恶,同时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福祸结果。在这种因果关系下,任何人的行为善恶均会作用于子孙,而今世的祸福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先人行为的结果。
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承负”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从社会全体的角度;另一种是从个人主体(单个家族)的角度。“请问旱冻尽死,民困饥寒烈而死,何杀也?”“此者,皇天太阳之杀也。六阳俱恨,因能为害也。···六方洞极,其中大刚,俱恨人久为乱,恶之故杀也。···但逢其承负之极,天怒发,不道人善与恶也。遭逢者,即大凶矣。子欲知其实,比若人矣。···天之怒发,亦如此矣。故承负之责最剧,故使人死,善恶不复分别也。大咎在此”《太平经》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困苦归咎于全天下的承负之责。当苦难或是福德世代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从而反渗到人们的生活中,那个时候不论你的行为是善还是恶,都会受到影响,个人无法因为自己行为的善恶而逃避整个社会的承负之责,在这种性质中,个人的命运无法逃脱整个系统体系预设的大前提。
而后一种,《太平经·解承負诀》中说道,“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这是说无论是有不幸遭遇的行善者,还是侥幸得免的作恶者,都是承负了先人善恶行为积聚的结果。《太平经·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说:“凡人所以有过责者,皆由不能自养,悉失其纲纪,故有承负之责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过于邻里,后生其子孙反为邻里所害,是即明承负之责也。”这表明善恶报应论的运行机制不止取决于自身行为的善恶,更是以家族血缘谱系为纽带,是可以向前追溯或往后扩展的。
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它对善恶的论述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也是构成这一宗教特征的一大特质。佛教的因果轮回说讲求的是自报自受,它将承受者延伸到现实、来世和后世,以此来达到受报主体的统一。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认为个人的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善恶行为,即现在所受乃前世自作,今世所作来生必会自受。而《太平经》中的承负说所强调的善恶报应的主体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受报的主体并不是自我承担的独立个体,而是血缘关系谱系中承前启后的链条。善恶行为的造作者有可能通过血缘关系的传承转移到子孙的身上。即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同理,个体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承负着先祖的善恶行径,而自己的行为又会影响到后代子孙。
参考文献
[1]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97年
[2]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姜守诚著,《太平经》研究—以生命为中心的综合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李成,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J],安徽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
王倩堂(1993-),女,院系:西北大学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太平经;承负说;善恶思想
每种宗教都有其对善恶的论述,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是《太平经》中提出的“承负”说。“承负”即因果,是说行善事或做恶事的人,此生或他的子孙要承担他所行善事或所做恶事的报应。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前人作恶,后人遭殃。“承负”说中的受报主体并非一致,也就是说报应的好坏与行为的善恶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而言,不再是囿于此世的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思想的产生,也必定有孕育它的土壤,而“承负”说的发展成熟,是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与土壤呢?
《太平经》中提出的“承负”概念,是前人未曾提过的,但是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这个概念所蕴含的善恶转相承负的思想却保留下来,在人们对待现实问题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负说是道教中的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报应一词,在道教中源于因果。依照宗教的观念,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而“报应也指产生结果的直接行为原因和促成的最后结果”。承负,即一个人不仅要为自己今世的行为负责,也对先祖的善恶行径负责,并且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后代子孙。《太平经·解承负诀》中指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这是说,有些人做善事积善德,却得到不好的结果,是承负了先人的过错。而有的人行为恶毒,却没有受到惩罚,是因为受到了先人善德的荫蔽。先人行善,后人得福;先人作恶,后人遭殃。《周易·文言》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此理。“承负”在《太平经·解师策书诀》中得到进一步阐明:“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换言之,今人的祸福归结为祖先的行为善恶,同时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使后代得到相应的福祸结果。在这种因果关系下,任何人的行为善恶均会作用于子孙,而今世的祸福在很大程度上亦是先人行为的结果。
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承负”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从社会全体的角度;另一种是从个人主体(单个家族)的角度。“请问旱冻尽死,民困饥寒烈而死,何杀也?”“此者,皇天太阳之杀也。六阳俱恨,因能为害也。···六方洞极,其中大刚,俱恨人久为乱,恶之故杀也。···但逢其承负之极,天怒发,不道人善与恶也。遭逢者,即大凶矣。子欲知其实,比若人矣。···天之怒发,亦如此矣。故承负之责最剧,故使人死,善恶不复分别也。大咎在此”《太平经》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困苦归咎于全天下的承负之责。当苦难或是福德世代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从而反渗到人们的生活中,那个时候不论你的行为是善还是恶,都会受到影响,个人无法因为自己行为的善恶而逃避整个社会的承负之责,在这种性质中,个人的命运无法逃脱整个系统体系预设的大前提。
而后一种,《太平经·解承負诀》中说道,“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这是说无论是有不幸遭遇的行善者,还是侥幸得免的作恶者,都是承负了先人善恶行为积聚的结果。《太平经·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说:“凡人所以有过责者,皆由不能自养,悉失其纲纪,故有承负之责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过于邻里,后生其子孙反为邻里所害,是即明承负之责也。”这表明善恶报应论的运行机制不止取决于自身行为的善恶,更是以家族血缘谱系为纽带,是可以向前追溯或往后扩展的。
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它对善恶的论述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也是构成这一宗教特征的一大特质。佛教的因果轮回说讲求的是自报自受,它将承受者延伸到现实、来世和后世,以此来达到受报主体的统一。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认为个人的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善恶行为,即现在所受乃前世自作,今世所作来生必会自受。而《太平经》中的承负说所强调的善恶报应的主体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受报的主体并不是自我承担的独立个体,而是血缘关系谱系中承前启后的链条。善恶行为的造作者有可能通过血缘关系的传承转移到子孙的身上。即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同理,个体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承负着先祖的善恶行径,而自己的行为又会影响到后代子孙。
参考文献
[1]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97年
[2]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姜守诚著,《太平经》研究—以生命为中心的综合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李成,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J],安徽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
王倩堂(1993-),女,院系:西北大学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