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分析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尾矿坝模型计算,探讨尾矿坝的稳定性;同时,分析尾矿堆积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尾矿类型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通过改变尾矿坝中土体的力学参数,研究尾矿土体强度指标变化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黏聚力c值对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影响较小,而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对内摩擦角φ值变化较敏感;2)通过改变尾矿坝中尾矿物质属性,得出当尾矿库坝的组成土体为尾矿中砂层、尾矿细砂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尾矿坝模型计算,探讨尾矿坝的稳定性;同时,分析尾矿堆积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尾矿类型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通过改变尾矿坝中土体的力学参数,研究尾矿土体强度指标变化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黏聚力c值对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影响较小,而尾矿坝稳定性系数对内摩擦角φ值变化较敏感;2)通过改变尾矿坝中尾矿物质属性,得出当尾矿库坝的组成土体为尾矿中砂层、尾矿细砂层
其他文献
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水灰比、硅粉掺量和骨料类型下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组织,并借助显微硬度仪和万能试验机测量混凝土的显微硬度、抗压和抗折强度,研究水灰比、硅粉掺量对不同骨料与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水灰比较低时,界面过渡区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结合更加紧实;掺入硅粉可以改善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界面过渡区的裂纹减少,水泥净浆和含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随之改善;与花岗岩相比,以石灰岩为骨料时界
大型池体现浇筏板基础易因水化放热引发温度裂缝问题。为了研究筏板基础水化放热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裂缝控制效果,本文以深圳市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地下综合体项目为依托,提出采用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方法来降低最高温度并控制温度裂缝产生,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分析筏板基础水化放热规律和裂缝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厚度为0.6 m的筏板基础混凝土在浇筑完1.5 d达到最高温度(56.29℃),混凝土内外温差为10.24℃,未产生温度裂缝;厚度为1.0 m的筏板基础混凝土在浇筑完2 d达到最高温度(66.8℃),内外温差为
以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添加溶剂、缚酸剂、催化剂,合成了异丙烯氧基三甲基硅烷,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缚酸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条件为:催化剂选择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用量为三甲基氯硅烷质量的1.6%,缚酸剂选择三丙胺,三丙胺与三甲基氯硅烷的量之比为1.3∶1,溶剂选择丙酮,反应温度50℃。该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收率为92%。
在大型钢结构屋面的虹吸雨水系统设计中,天沟尺寸和溢流口设计对屋面雨水的安全排放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虹吸雨水系统天沟尺寸计算方法不足和溢流口设置方式单一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水力计算分析,提出合理的天沟尺寸计算方法和组合式溢流系统,以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添加硅微粉、纳米二氧化铈、气相法二氧化硅、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单组分室温硫化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探讨了配方中交联剂用量、不同粒径硅微粉配比及用量、不同黏度107硅橡胶配比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制备条件为交联剂用量为配方总质量的4%,平均粒径2μm和5μm硅微粉用量分别为75份和50份,纳米二氧化铈用量为4份,黏度20000 mPa·s和5000 mPa·s的107硅橡胶按质量比25∶75复配作基础聚合物。该条件下
本文以某医院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在极不利条件下,探索性地采用土钉复合墙支护,对回填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含水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填土经过压实、多年沉积并改善条件,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会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结果可为开挖深度小于7 m的三类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了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本文以北方某城市高速公路隧道下穿钢筋混凝土供水管线为背景,提出管线的爆破振动测试方案并进行测试.通过分析实测数据,探究爆破振动波形特征,研究爆破振动的峰值振速和主频特性,并通过回归分析提出爆破振动速度预测公式.结果 表明: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虽然掏槽孔药量并非最大,相比辅助眼和周边眼而言,其引起管线的爆破振动响应更为强烈;掏槽孔爆破测点垂直方向的峰值振速最大,该方向主频率主要集中在50 ~80 Hz区间内,而大多数地下管线的自振频率在4~10 Hz之间,与地下管线之间难以形成共
在当前的乡村建设热潮中,受乡村建造条件和经济的限制,建筑师将眼光逐渐投向乡村闲置建筑的改造上。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改造后的建筑对未来的预判不足,导致建筑的使用度不高甚至提早被荒废,从而造成乡村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梳理建筑适应性的概念,提出乡村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了乡村建筑适应性改造的核心思想和设计内容,并以夏木塘村冰心图书室改造设计为例,总结乡村建筑的改造策略,以启示传统乡村的改造设计。
本文通过采用单元过程能力指数及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并结合公路工程各工序自身的特点,以检验批中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工序中的检验批指标划分为单元指标及多元指标,得出适宜的评价公路工程工序质量的过程能力指数模型;通过该模型寻找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给出质量改进建议,在资源合理配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率和效果.
我国目前的工程分包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采用SERVQUAL量表分析影响工程分包商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实证检验了影响工程分包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工程分包商服务质量的因子权重排序为结果质量(0.543)>交互质量(0.242)>物理环境质量(0.215).本文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