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阅读环境和特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中学图书馆,要顺应这些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图书馆 中学生 阅读习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11-02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3〕5号文件)《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文件中指出,中学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部发出的文件可以看出,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这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职能。换个方式来说,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那就是靠不停地阅读,只有开卷,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达到深层次的阅读,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和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这一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谈了这么多年,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中学生的阅读方式依然还是绝大部分学生只喜欢停留在浅阅读层次,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想花脑力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从而领会不到书中的知识和含义。究其原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在时代的阅读特点的因素。
中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一个历史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没有改变。课改说了这么久,但是我们的学校的教育模式,依然还是遵循了很多以前的教育模式,如填鸭式、输灌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乖乖地坐着听的局面依旧还是没有改变。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模式,就像一个婴儿一样,不会自动地去寻找食物,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把所需要的养分嚼碎喂食。教师把学生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总结,直接把自己所得的经验和体会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需要接受就是了。至于学生的好坏程度的划分标准,就是学生究竟能吸收到老师这样灌输的百分之几,而并不是学生自己的转化和加工,这样打造出来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可能获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却缺乏了一种自我学习、继续学习的能力。
初到社会的学生,学习环境完全改变,没有人像学校的老师那样,自动把知识传授给你,所有的都要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这个时候如果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一切都想靠别人的加工得到知识,或者就是囫囵吞枣,似而非地去得到一些知识,这对于我们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阅读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在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的任务非常艰巨。
一、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的特点
(一)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快速化的特点
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的日新月异,学生可以阅读的方式呈现了快速化的特点。很早之前就流行一句口号:“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手上有可以上网的东西,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只要能上网,有什么问题,你都可以上网去搜索答案。
(二)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多样化选择的特点
网络上不单单有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还有很多其他资讯和信息,例如游戏、电影、小说等。一旦可以接触到网络信息,一些意志不是很坚定的学生就可能会把漫长的时间都用在游戏、电影上,或者是看小说上。
(三)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扁平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网络信息浩瀚如大海,这些信息并没有系统地进行总结和综合,而是呈现出一种扁平化和碎片化的形态。学生在这样的信息面前,得到的知识也必然是扁平化和碎片化的。
笔者知道很多学校和图书馆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方法,例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和图书馆为例,学校每年都会和图书馆一起合作举办读书节活动或者是书香满校园活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图书馆也会向所有的学生家长发放一份暑假寒假推荐学生看的书目清单;联合文学社搞写读后感的评选活动;每个月一次的书目推荐活动;平时的学生来馆的阅读课活动等等。但是,这样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的来馆热情和阅读方式和习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二、目前中学生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
这就跟中学生目前的读书现状有关系。通过了解,我们知道,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有以下几点问题:
学生习惯于网络的快餐式阅读,很多学生的阅读方式都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动用脑筋去阅读一本图书。有很多学生的阅读方式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随着网络小说的冲击,网络上充斥了很多纯消遣、纯惊悚、纯爱情的小说,腐蚀了学生的一些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些信息反而片面化地扩大了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单线享受能力,导致了学生阅读时候的思考和反思思维活动能力全方面的弱化。
阅读时间的减少。学生被沉重的课堂作业、课堂练习,以及升学压力,或者是兴趣班、培训班等占据,没有太多的阅读时间。从上面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图书馆在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这条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书馆需要做的就是跳出目前的一些旧框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了解学生对阅读的正确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针对目前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依据目前的中学生阅读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的能力,对影响自己或对自己无益的信息的防御及免干扰能力,对媒体内容的判断是否正确无误的能力,对媒体内容是否满足或覆盖自己所需要的评估能力,以及其他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 “媒体素养教育”有别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专业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民具备思辨与产制资讯的能力,可以以批判性的角度去解读媒体信息。青少年的年龄、经历、心态等客观因素,导致他们的媒体素养是不可能高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更关注那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络文化分析,以及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书籍,不仅要购进,更重要的是多做宣传,让青少年多关注。同时,图书馆在每个学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两次讲座,专门针对青少年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如何建设健康正确的网络世界观。这些做法,能使学生对于网络的利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目的。
(二)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
图书馆老师在学生中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只有学生来馆的时候才尊称一声老师,而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并不是老师,而是阿姨、叔叔之类。这个从学生对我们工作人员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像科任老师那样尊敬。所以图书馆可以先对任课老师进行信息导航和推荐,以此影响老师,再通过科任老师的影响力,让他们去推广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和氛围,以点带面。不单单是语文老师,任何一科目的老师,都可以从自身的学科,寻找适合跟学生共同交流和讨论的阅读书籍,共同探讨、共同分享。
同时可以利用任务式的布置作业手段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加强图书馆跟学校语文科目的互相合作,打破学生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材料作文的模式,而是每个学期选择一些优秀图书来完成读后感作文,或者将完成读后感设为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另外,学校图书馆可以开展每月一本书的阅读活动,联合班主任,利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看推荐的书,而不是单单只是让学生在晚修的时候做作业、做试卷等。为了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或者相关专业负责管理人员要负责陪同指导,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督促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度阅读娱乐和体育等方面的报刊,鼓励学生深层次地阅读经典文学,适当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讨论。虽说读书是自由的,但是在中学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能用半布置任务式或半引导的手段来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在这样环境的培养下,就能够慢慢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固有的习惯。
(三)发挥学生的自我加工能力
图书馆可以跟学校的学生会或者广播站合作,组织由学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名著或者是某本书进行改编和表演的活动。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学生能更加把握书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对书本的深层次阅读,加强学生对信息和书本的深层次的了解。
(四)转变图书馆馆员职能,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改变学生对于图书馆员的错误认识。有很多学生认为图书馆员就是借还书的,这就太过片面地缩小了图书馆员的职能范围。图书馆员除了基本的借还书职能外,还有帮助学生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的职能。图书馆员应该加大力度,推出更多的精品推荐书目,好书共享,新书快递,还要关注时事热点,创造出更多跟学生互动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变化万千的讯息中,快速明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能成为让人一辈子受益的事情。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青少年在浩瀚如海的信息海洋,快速、准确、深刻地构造自身知识的金字塔,在步入社会之后,个人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个人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郭玉.浅阅读时代中学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6):22-24.
[2]梁慧.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研究与中学图书馆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02):136.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图书馆 中学生 阅读习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11-02
教育部文件(教基〔2003〕5号文件)《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文件中指出,中学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部发出的文件可以看出,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这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职能。换个方式来说,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那就是靠不停地阅读,只有开卷,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达到深层次的阅读,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和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这一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谈了这么多年,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中学生的阅读方式依然还是绝大部分学生只喜欢停留在浅阅读层次,他们没有时间也不想花脑力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从而领会不到书中的知识和含义。究其原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在时代的阅读特点的因素。
中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一个历史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没有改变。课改说了这么久,但是我们的学校的教育模式,依然还是遵循了很多以前的教育模式,如填鸭式、输灌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乖乖地坐着听的局面依旧还是没有改变。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模式,就像一个婴儿一样,不会自动地去寻找食物,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把所需要的养分嚼碎喂食。教师把学生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总结,直接把自己所得的经验和体会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需要接受就是了。至于学生的好坏程度的划分标准,就是学生究竟能吸收到老师这样灌输的百分之几,而并不是学生自己的转化和加工,这样打造出来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可能获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却缺乏了一种自我学习、继续学习的能力。
初到社会的学生,学习环境完全改变,没有人像学校的老师那样,自动把知识传授给你,所有的都要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这个时候如果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一切都想靠别人的加工得到知识,或者就是囫囵吞枣,似而非地去得到一些知识,这对于我们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阅读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在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的任务非常艰巨。
一、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的特点
(一)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快速化的特点
随着网络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的日新月异,学生可以阅读的方式呈现了快速化的特点。很早之前就流行一句口号:“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手上有可以上网的东西,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只要能上网,有什么问题,你都可以上网去搜索答案。
(二)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多样化选择的特点
网络上不单单有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还有很多其他资讯和信息,例如游戏、电影、小说等。一旦可以接触到网络信息,一些意志不是很坚定的学生就可能会把漫长的时间都用在游戏、电影上,或者是看小说上。
(三)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呈现扁平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网络信息浩瀚如大海,这些信息并没有系统地进行总结和综合,而是呈现出一种扁平化和碎片化的形态。学生在这样的信息面前,得到的知识也必然是扁平化和碎片化的。
笔者知道很多学校和图书馆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方法,例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和图书馆为例,学校每年都会和图书馆一起合作举办读书节活动或者是书香满校园活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图书馆也会向所有的学生家长发放一份暑假寒假推荐学生看的书目清单;联合文学社搞写读后感的评选活动;每个月一次的书目推荐活动;平时的学生来馆的阅读课活动等等。但是,这样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的来馆热情和阅读方式和习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二、目前中学生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
这就跟中学生目前的读书现状有关系。通过了解,我们知道,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有以下几点问题:
学生习惯于网络的快餐式阅读,很多学生的阅读方式都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动用脑筋去阅读一本图书。有很多学生的阅读方式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随着网络小说的冲击,网络上充斥了很多纯消遣、纯惊悚、纯爱情的小说,腐蚀了学生的一些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些信息反而片面化地扩大了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单线享受能力,导致了学生阅读时候的思考和反思思维活动能力全方面的弱化。
阅读时间的减少。学生被沉重的课堂作业、课堂练习,以及升学压力,或者是兴趣班、培训班等占据,没有太多的阅读时间。从上面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图书馆在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这条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书馆需要做的就是跳出目前的一些旧框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了解学生对阅读的正确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针对目前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依据目前的中学生阅读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的能力,对影响自己或对自己无益的信息的防御及免干扰能力,对媒体内容的判断是否正确无误的能力,对媒体内容是否满足或覆盖自己所需要的评估能力,以及其他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 “媒体素养教育”有别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专业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民具备思辨与产制资讯的能力,可以以批判性的角度去解读媒体信息。青少年的年龄、经历、心态等客观因素,导致他们的媒体素养是不可能高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更关注那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网络文化分析,以及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的书籍,不仅要购进,更重要的是多做宣传,让青少年多关注。同时,图书馆在每个学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两次讲座,专门针对青少年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如何建设健康正确的网络世界观。这些做法,能使学生对于网络的利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目的。
(二)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
图书馆老师在学生中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只有学生来馆的时候才尊称一声老师,而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并不是老师,而是阿姨、叔叔之类。这个从学生对我们工作人员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像科任老师那样尊敬。所以图书馆可以先对任课老师进行信息导航和推荐,以此影响老师,再通过科任老师的影响力,让他们去推广图书馆的阅读文化和氛围,以点带面。不单单是语文老师,任何一科目的老师,都可以从自身的学科,寻找适合跟学生共同交流和讨论的阅读书籍,共同探讨、共同分享。
同时可以利用任务式的布置作业手段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加强图书馆跟学校语文科目的互相合作,打破学生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材料作文的模式,而是每个学期选择一些优秀图书来完成读后感作文,或者将完成读后感设为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另外,学校图书馆可以开展每月一本书的阅读活动,联合班主任,利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看推荐的书,而不是单单只是让学生在晚修的时候做作业、做试卷等。为了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或者相关专业负责管理人员要负责陪同指导,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督促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度阅读娱乐和体育等方面的报刊,鼓励学生深层次地阅读经典文学,适当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讨论。虽说读书是自由的,但是在中学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能用半布置任务式或半引导的手段来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在这样环境的培养下,就能够慢慢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固有的习惯。
(三)发挥学生的自我加工能力
图书馆可以跟学校的学生会或者广播站合作,组织由学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名著或者是某本书进行改编和表演的活动。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学生能更加把握书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对书本的深层次阅读,加强学生对信息和书本的深层次的了解。
(四)转变图书馆馆员职能,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改变学生对于图书馆员的错误认识。有很多学生认为图书馆员就是借还书的,这就太过片面地缩小了图书馆员的职能范围。图书馆员除了基本的借还书职能外,还有帮助学生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的职能。图书馆员应该加大力度,推出更多的精品推荐书目,好书共享,新书快递,还要关注时事热点,创造出更多跟学生互动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变化万千的讯息中,快速明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能成为让人一辈子受益的事情。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青少年在浩瀚如海的信息海洋,快速、准确、深刻地构造自身知识的金字塔,在步入社会之后,个人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个人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郭玉.浅阅读时代中学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6):22-24.
[2]梁慧.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研究与中学图书馆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02):136.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