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文章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主体,即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许应该更多地去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我读过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从中学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很多方面得益于此书。下面就谈谈我一年以来的管理感受。
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班主任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潜能生,往往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们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特别研究对象,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信任他们,他们会给你许多惊喜。
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不能就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次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成为了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认识错误,自己改正,帮助让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独立,品味人生。
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予希望的教育”
只有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潜能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動于衷。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就有自己的企盼,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予希望的教育”。许多潜能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里,自己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因此,我主张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位老师,努力给予学生“爱和希望的教育”。如刚接手高二8班时,班里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都是我高一未教过的学生,但其他教过他们的老师对二人的印象都不好。普先文同学学习基础差,而且性格有点倔,刚开学他就在语文课上跟老师顶嘴,而贺生彪不但基础差 ,还厌学,上课很少听讲,玩手机、睡觉,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我没有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处理他们的问题,而是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让他们自己给我介绍各自以前的学习情况。从谈话中,我肯定他们并不是问题生,而是想要老师的关注。于是,我让普先文当小组长,请他为老师收作业,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事。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他就走上了正轨:尽管成绩不太好,但一直坚持不放弃。这学期我又让他当劳动委员,负责本班卫生工作,他责任心很强,卫生方面的事我基本不用操心。而对贺生彪,则给予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心。有一次,他在历史课上昏倒了,我一直守在校医室,直到他家人到来。现在他基本不再有任何违纪事件发生,而且学习也比以前进步。从他们身上,我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生都不可转化,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信任和关心。
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
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的制度不明或有始无终,所以班级管理应制度明确,明文班规,有始有终。我们说,没有制度谈不上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在执行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班主任必须记住: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服从的制度才能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抗。
在具体实施中,我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另外,管理中特别注意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集中体现了管理的效益观念与质量意识。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中677000)
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班主任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潜能生,往往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们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特别研究对象,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信任他们,他们会给你许多惊喜。
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不能就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次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成为了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自己发现、认识错误,自己改正,帮助让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独立,品味人生。
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予希望的教育”
只有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潜能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動于衷。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就有自己的企盼,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予希望的教育”。许多潜能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里,自己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因此,我主张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位老师,努力给予学生“爱和希望的教育”。如刚接手高二8班时,班里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都是我高一未教过的学生,但其他教过他们的老师对二人的印象都不好。普先文同学学习基础差,而且性格有点倔,刚开学他就在语文课上跟老师顶嘴,而贺生彪不但基础差 ,还厌学,上课很少听讲,玩手机、睡觉,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我没有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处理他们的问题,而是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让他们自己给我介绍各自以前的学习情况。从谈话中,我肯定他们并不是问题生,而是想要老师的关注。于是,我让普先文当小组长,请他为老师收作业,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事。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他就走上了正轨:尽管成绩不太好,但一直坚持不放弃。这学期我又让他当劳动委员,负责本班卫生工作,他责任心很强,卫生方面的事我基本不用操心。而对贺生彪,则给予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心。有一次,他在历史课上昏倒了,我一直守在校医室,直到他家人到来。现在他基本不再有任何违纪事件发生,而且学习也比以前进步。从他们身上,我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生都不可转化,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信任和关心。
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策略。
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的制度不明或有始无终,所以班级管理应制度明确,明文班规,有始有终。我们说,没有制度谈不上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在执行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班主任必须记住: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服从的制度才能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抗。
在具体实施中,我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另外,管理中特别注意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集中体现了管理的效益观念与质量意识。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中6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