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运:晚清最成功的“教师”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六月,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王门艺事——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专题展览,引发了观众们对王闿运的极大兴趣。要全面、公允地评介王闿运是非常困难的!有人认为他是“狂人”,有人认为他是“名士”,也有人觉得他“忠诚友人、实心办事”。王闿运是湖湘名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自七岁随善化李鼎臣读书,到十七岁应“童子试”后,逐渐声名鹊起,终成一代宗师。平生与晚清唐训方、曾国藩、胡林翼、肃顺、彭玉麟、郭嵩焘、丁宝桢、李鸿章、陈士杰、陈宝箴、夏时、张之洞等公卿名流交往,但从未出仕任职,死后却由民国总统黎元洪派人携碑文来祭奠。他教授了杨度、杨庄、杨钧、夏寿田、齐白石、八指头陀、宋育仁、杨锐、刘光弟、廖平、胡元仪、易顺鼎、刘揆一、马宗霍等弟子,搅动了晚清民国的风云。
  王闿运能得享盛名、周游列卿、生徒满门,虽与学问优长、行事张狂有关,但恐怕不能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截然分割开来,或者说与晚清湘军的崛起、湖湘文化的兴盛息息相关。可以说,王闿运是应运而生,为时势所造就,虽然不曾仕进,但却是晚清最成功的教书先生。
  一、王闿运的生卒
  王闿运生于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民国五年丙辰(1916)九月二十四日,享年八十五岁。虽然,我们通常说他是湘潭人,多以其祖、父之因罢了。其实他出生在善化学宫巷的宅子里,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市中心。据记载,王闿运的祖父王之骏是湘潭县学附生,父亲王士璠[fán]是例赠的文林郎,都葬在长沙南门外的林子冲。
  王闿运出生的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按公历计算,已经是1833年1月19日了。
  二、王闿运的功名
  王闿运的学术道路很顺畅,但科考之路却是曲折的。据《清史稿》载,王闿运自幼好学,但是“质鲁”,资质平庸、愚钝,“日诵不能及百言”,却极其勤奋和自律,“发愤自责,勉强而行之”,早上学的背不出来就不吃饭,晚上背熟的弄不明白就不睡觉,所以到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能通晓《春秋》的微言大义,乃至“通诸经”,自此后就“潜心著述,尤肆力於文”。
  王闿运虽然科举考试不大顺利,但还是比绝大多数人幸运,毕竟在咸丰七年(1857)考中了举人。后来他又两次参加会试,均未中。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又在晚年被清政府赐予“非进士不得入”的翰林院官职呢?这就不得不提及王闿运毕生的学问和事业。
  三、王闿运的事业
  说到王闿运的学问和事业,其自挽联“春秋表仅传,正有佳儿学诗礼;纵横志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中已有精到的概括。王闿运一生当中,对经、史、百家没有不曾诵习的,而且“笺、注、抄、校”的任务每天都按规定完成,所以才能学富五车,著述等身。
  从其著作看,王闿运平生最大和最持续的工作就是对儒家经典的注解,留下了《诗经补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公羊传笺》《谷梁传笺》等经学著作十余种二百多卷。
  王闿运注解经传的方法和目的是很明确,就是“寻其宏旨”,了解大意即可,不懂的地方也不勉强去解释,只要通经达用,实现“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训,雄文章”的意图就行。这正与“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不谋而合。而且,中国古代读书人向来有对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追求,王闿运所处的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读书与事功更是密不可分。
  在当时,读书人做学问、写文章就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太平军的兴起,则让王闿运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外又多了一种选择。咸丰二年(1852),在太平军袭击长沙的时候,王闿运就在长沙城外帮忙研究抗敌之策,并且“究心兵法,有从军之志”,由于是家中独子,所以才没去参军打仗。此后,他还是不断与湘军将领交往,给曾国藩上书言事,持续到清军攻破南京。期间,他不仅学问有成,而且考中了举人,先后参预肃顺、曾国藩幕府,虽然胡林翼、彭玉麟等对其礼敬有加,但其自视甚高,给人出主意、提意见老是不被采纳,因此受到极大的挫折,于是在同治四年(1865)正式归隐,定居衡阳石门村,潜心研究经史,教授生徒。
  出仕做官固然能改变世界,但著书立说同样可以教化天下。在从政之路上无法愉快玩耍的王闿运,终于“无复用世之志。唯出所学以教后进”,走上了最成功“先生”的道路。他先是隐居衡阳著述,后于1878年应丁宝桢之聘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八年,回湘后1887年又应郭嵩焘之请主持长沙思贤讲舍、受“雪帅”彭玉麟再三邀请于1891年入主衡阳船山书院,后又在1903年应夏时之请赴江西办学,前后五十年间门生遍布天下,多达数千人。
  刚开始隐居衡阳的十年,王闿运只是读书、著书、教书,顺便接受陈士杰、彭玉麟等老朋友们的邀请,替他们的家乡修县志,偶尔也给李鸿章代笔、请郭嵩焘吃蟹、与张之洞议事。那时候,他在衡州讲学,从游的弟子众多。但十年后的1875年,一件“不得已而诺之”的事情,后来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那就是应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所请修《湘军志》。
  对于修《湘军志》,他实在是碍于曾国藩的情面,无法拒绝。从1875年到1881年间,王闿运历时七年,搜集无数的官方文件、私人著作、奏稿、传记,再加上对相关当事人的亲自采访与一部分自己的亲身经历,终于完成了《湘军志》。
  王闿运对自己撰写的这部史书是相当满意的。但没想到的是,当他携书版归湘时,却引发了曾国荃、郭嵩焘等一众湘军首领极大的愤怒。曾国荃将其贬为“谤书”,甚至要杀他以解恨。最后,迫于各方压力,王闿运只能“遣人送《湘军志》版及所刷书与郭嵩焘”,方得免祸,返回成都尊经书院。明明可以名利兼收的事情,王闿运在《湘军志》里到底写了什么,以致落到如此田地?
  首先,《湘军志》中没有突出曾国藩的首领地位,特别是在《湖北篇》中,王闿运着重赞扬了湘军首领胡林翼的功劳,被郭嵩焘等人看作是将胡林翼的地位和曾国藩对等,自然更加不满。
  其次,《湘军志》对湘军胜利的描写太少,反倒对“敌人”着墨过多,这是湘军将领们断然无法接受的。
  再次,《湘军志》对湘军错误毫不隐瞒。书中不仅没有掩盖湘军所犯的错误,还详尽记述了一些湘军将领不想公之于众的事情,如湘军早期面对太平军时屡战屡败的狼狈状况、在一些战争胜利后的屠城与劫掠、曾國荃攻破南京后烧杀抢掠的丑行以及湘军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原本,身为湖南人的王闿运,被期望能在著书时“为袍泽隐”,可他却坚持史家的风骨与操守,秉笔直书,可算是把曾国荃、郭嵩焘等人得罪透了。
  除了通经、撰史之外,王闿运还是诗文大家,以能诗、文著称。其文渊源子、史,典丽渊厚,卓然成家。其诗摹拟汉魏六朝,是晚清湖湘诗派的领袖。《清史稿》就说:“(其文)溯庄、列,探贾、董,其骈俪则揖颜、庾,诗歌则抗阮、左”。而且,王闿运也工于书法,但书名为其学名所掩。符铸曾云:“湘绮书,笔重墨凝,朴茂多姿,盖从北碑中出,虽为文章所掩,然极堪宝玩也”。王氏书法凝厚,无一笔苟且,也不轻有误字,直到晚年的应酬文字都不潦草,从中亦可见他为人、为学的严谨作风。这样一个在学问上无所不能的“先生”,怎会事业不成功?!也难怪清政府一“发通知”让地方举荐人才时,湖南巡抚立马就把他的情况给上报了,并且他迅速就获得了“翰林检讨”这种清望官职的封赏。
其他文献
“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他们是被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演员”,近日, 中國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在一次座谈会上的犀利发言刷屏,引发广泛评论。   当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加大治理演艺界乱象,深孚人心。这些做法传递鲜明信号,靠资本制造的“塑料演员”行之不远,没有艺德和演技就没有安身之本。
期刊
美國空军目前正将一架在去年飞行事故中报废的F-35A隐身战斗机改造成训练设备,供F-35战斗机维修人员使用。美媒称,这项工作将为美国军方节省数百万美元。   据“防务简报”9月10日报道,这架F-35A战斗机2020年在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发生着陆事故,飞行员虽然安全弹射逃生,但机身撞击地面后起火燃烧被毁,被认为无法修复。   事故发生后,美国希尔空军基地第372训练中队寻求将该战机残骸用于
期刊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披露了一种非致命武器,它的主要用途是阻止特定目标说话。这种名为“手持式声波呼叫和干扰装置”(AHAD)的设备工作原理十分简单:记录一个人的讲话声,再把它定向反射回去,从而扰乱这个人的注意力,让对方语无伦次、词不达意。   AHAD是由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部门的工程团队开发的,该部门的职责包括设计研制各种水兵便携式武器。相关专利2019年就已发布,但直到前不久才引起外界关注。
期刊
“至于我的个人行程,绝对不希望被接送机和追拍,也不会在个人场合签名合影,恳请球迷们允许我做个普通人。”近日,国乒名将樊振东通过球迷会微博发文“求放过”。事件起因是,包括樊振东在内的一众乒乓球选手在乘机飞往西安参加全运会时,遭遇大量粉丝围观、跟拍,致使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秩序一度混乱。   風行于“饭圈”的送机乱象席卷“体育圈”?靠实力吃饭的明星运动员不答应!粉丝看见明星固然是好事,追随明星也无可厚非,
期刊
在冷战对抗的近半个世纪里,与政治角力、军备竞赛不同的是,美苏两国在医疗卫生方面却保持了密切的合作。   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乔纳斯·索尔克和阿尔伯特·萨宾为代表的病毒学家研发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1955年,索尔克的灭活疫苗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疫苗并且得到广泛应用。而萨宾认为,由减弱但仍具有活性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组成的疫苗将比灭活的病毒疫苗更有效,因为它可以产生终身免疫力。但是由于美国大
期刊
刷弹幕 三倍爽   2020年,B站上的电视剧《家有儿女》因为版权过期面临下架,网友们纷纷在屏幕上打出了“弹幕护体”。其实这部剧在平台依然能看,但网友死活不买账。因为他们保护的不是这部剧,而是那些日积月累的弹幕。   比如,有一集《家有儿女》中,刘星的那条蚂蚁图案的被子,被网友戏称为“蚂蚁花被”(谐音,蚂蚁花呗)。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个视频,有弹幕的时候快乐要乘以三。   所谓弹幕,其实就是
期刊
近日,北京大学的乒乓球课火了!这堂课的上课地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事举办场馆邱德拔体育馆,任课老师吴飞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唯一中国裁判,今年新入学的大滿贯选手丁宁学姐则担任助教。集齐奥运场地、奥运裁判、奥运冠军,让网友直呼:“这是一堂拥有沉浸式奥运体验的乒乓球课!” (据央视新闻9.14)
期刊
清代“闲书”《笑林广记》里,有个关于“吃肉”的趣味段子:县学教官的儿子与县丞的儿子打架,打输了回来哇哇哭。教官老婆哀叹说,人家县丞家孩子天天吃肉,咱家孩子天天吃豆腐,所以“如何敌得过他”。教官一听这话,立刻胆气充盈:“这般我儿不要忙,等祭过了,再與他报复便了!”——等着祭完了孔子,咱家把祭孔子的猪肉吃了,吃饱了再揍他。   堂堂清代县学教官,竟然都穷到一年到头吃不起肉,还得靠“偷孔子家的肉”来打牙
期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绝大部分读书人要通过这条途径找到工作,进入仕途,一生的功名都在这上面。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选题范围一般在四书五经之内,要求读书人必须熟悉这些教材,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从《聊斋志异》的一则神话故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聊斋志异》开卷第一篇讲的就是科举考试,当然,讲的是神话科举。这個故事名叫“考城隍”。说的是明朝末年,有个叫宋焘的书生,有一回生病在家休
期刊
与保姆共居不到半年,北京林阿姨一家四口都得了肺结核。据报道,该保姆在上户之初,其健康证就已经过期。此后,虽然林阿姨家人带保姆进行了健康检查,但没有做肺结核筛查。林阿姨一纸诉状将保姆及家政公司告上法庭。丰台法院一审判决保姆向林阿姨一家四口人共計赔偿一万多元。   保证保姆持有合格的健康证,是中介公司的应尽之责。连保姆健康都保障不了,行业发展也难健康。对于家政服务公司来说,必须手握员工健康证、经营许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