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产税试点的两极
1月27日晚上,在一片争议声中,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行办法细则正式公布,并于28日即开始实行。矛盾和分歧重重的房产税试点如此迅速地成行,可见中央决心之大。研究上海和重庆细则的具体条文,很明显,两地的试点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或者说,几乎处于相反的两极。
重庆对主城区超过均价两倍的新房均征缴房产税,累计税率在0.5%~1.2%,全部独栋商品房都在征税范围内。未列入征税范围的个人高档住房、多套普通住房,将适时纳入征税范围。上海征收对象则为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适用税率暂定为0.6%。只征增量,不涉及存量,并有六项减免。重庆的条文复杂,上海的方案简单。
秦朔在微博的评论上这样比喻,上海方案更像是“共和党方案”,重庆方案更像“民主党方案”。上海向右,“中偏右”;重庆向左,“中偏左,偏红”。上海的方案“温和”,重庆的方案“刚性”,这可能不仅仅因为两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还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以后全国推开的不同方式。
不同的征税方案,会导致房产税可能发挥出不同的功能。两种方案难说优劣,刚性强自然弹性小,但过于温和却可能留下寻租空间。如果能完全贯彻实行,房产税的试点大概会好于人们的预期,对投资、投机驱动型的房价上升肯定会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住房消费有可能走向合理化,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够住就好。
一个可能的担心是,如果过于严厉,长期来看,中产阶级也许会成为房产税的纳税主体,这将和初衷背道而驰。而如果完全不理会存量,此前的高端购房者和多套住房拥有者将成为既得利益者,如果在全国的推广是这种模式,那很可能造成投资者会赶在全国正式推广之前购进更多的房产,也许会在一些地方掀起一波购房的热潮,这更是完全有悖初衷。技术上应该没那么大难度的空置率问题被吵得一塌糊涂,结果是难以统计,更加错综复杂的房产税问题,能否顺利试点,并制定出适合的全国推行方案,还是一个未知数。
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大概有几个,一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是调控房地产市场,还有就是完善中国的财税体制。如果想靠此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那么还需要很多其它的配套改革,比如土地批租问题。而且如果增加这项税收,其它税种应该有所减免,不能加重百姓负担,起码,也要等收入分配改革完成,百姓共享改革成果之后,再考虑增加税收的问题。开征房产税虽然肯定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压力,但如果希望靠房产税调控房价,那一定效果堪虞。如果想完善财税体制,那么房产税的具体制定,则要走立法程序。
房产税是一种税,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政策,一旦在全国实行,它的取消和修改必须通过法律程序,因此,在正式推广之前,应该慎之又慎。
新“国八条”把地方政府拉上战车
1月26日晚上刚出台新“国八条”,紧接着,1月27日晚上,重庆、上海房产税细则同时出台,1月28日实行。几乎没有给市场留出反应时间。新“国八条”是中国继2010年4月、9月的房地产调控之后的第三轮调控,去年以来,中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之大不可谓不惊人,在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等诸多环节一步步收紧楼市,但去年一年,虽然历经两次调控,4月份那次还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但房价不会降并会报复性上涨的言论却愈演愈烈。
18亿亩的耕地红线使土地供应难以增加、土地批租、保障房建设不到位等等诸多原因已经被反复批评论证。一些人不断强调,政府并不是要打压房价,只是想限制房价上涨的速度。更多的人抨击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的利益勾结,认为已形成的房地产利益集团已经很难撼动。中央不断出台希望能打压房价的政策,官员在不同场合表态要把房价降下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喉舌不断发表文章,称中央会进一步打压房地产。房地产领域的博弈日趋白热化。
当更多的人开始渐渐对房地产市场失望,新一轮调控不期而至。如果说之前很多人对房地产走势还持观望态度,那么现在对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应该会有更多信心。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八条政策措施奠定了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方向,除加快保障房建设、增加土地供应等“老调”被“重弹”了一次外,还释放了加强税收监管、量化调控目标、“限购”打击投机投资三重信号。
更有一条措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可能是本轮调控中最大的亮点,该措施指出,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做出报告。
这意味着,房价调控目标将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强制内容,地方政府将不得不脱离和开发商、银行共同组成的利益联盟,和中央政府形成统一战线,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也会得到有效遏制。当然,向国务院做出报告的制约可能不够强硬,如果和GDP增速一样,房价目标也成为考核官员的一大指标,恐怕房价肯定会控制住。当然,这一举措也被一些人质疑为“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是一种倒退”,但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的暴利和高到不可思议的价格,又何曾真的是市场化的结果?
从新“国八条”到房产税试点,有一个还不明确的信号也许正在释放,那就是中央正尝试向地方放权。
达沃斯,何处寻找共同准则?
1月26日至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今年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在突尼斯、埃及等中东新乱局的映衬下,所谓的新形势,一目了然。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结构重新洗牌,美国越来越难以独霸世界,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歌猛进,老牌资本主义的欧盟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非洲国家政局动荡和经济落后的帽子毫无摘除的迹象,一个经济混乱、政治无序的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个时候,寻找共同准则倒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
或许是赶上了春节,中国的各路精英、领袖们去得并不多。今年达沃斯正式代表人数,中国60多人,印度120多人,美国和欧洲照例各自都有500以上人员参加。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去打打酱油而已了。
一共有4个分论坛与中国有关,“洞察中国”、“中国对全球贸易和增长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和“现代中国的新现实”,而且常常爆满,吸引了众多眼球。印度同样不甘示弱,一共举办了5场主题讨论。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4国照例在论坛间隙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谈,就多哈回合谈判有关问题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并在会后发布《新闻公报》,重申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决心,强调多哈回合谈判迄今达成的谈判结果是平衡的,不能改变谈判授权和发展回合的性质,不能放弃已有成果。
不过,在欧美代表面前,中国面临的那个老生常谈的质疑仍旧少不了:“你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吗?”商务部长陈德铭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该承担太多多哈谈判的责任。世贸总干事拉米当即回应说,是的,你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电视上的中国,是耀眼的,是飞速发展的:世博,奥运,航天,10%增长……
压迫人民币升值,呼吁世贸组织与IMF制裁中国的声音照例也是少不了的。很多时候,寻找共同准则的意愿远远比不上各个国家追逐自身利益,表达对他人偏见的努力。好在,在这个论坛上,话语权基本是平等的。中国各路代表们的声音听起来一点也不比这些质疑声小。
正是因为此,达沃斯经济论坛被称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追捧,同样,也越来越像其他的国际会议一样,成为争吵的平台。今年的达沃斯就创造出了一个新词GO(G Zero),有参会代表就说,当今世界同舟共济的精神已经完全丧失了,现在是各自为战,世界回归到100多个GO状态,谁还会真的要去寻找什么人类社会的共同准则?
1月27日晚上,在一片争议声中,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行办法细则正式公布,并于28日即开始实行。矛盾和分歧重重的房产税试点如此迅速地成行,可见中央决心之大。研究上海和重庆细则的具体条文,很明显,两地的试点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或者说,几乎处于相反的两极。
重庆对主城区超过均价两倍的新房均征缴房产税,累计税率在0.5%~1.2%,全部独栋商品房都在征税范围内。未列入征税范围的个人高档住房、多套普通住房,将适时纳入征税范围。上海征收对象则为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适用税率暂定为0.6%。只征增量,不涉及存量,并有六项减免。重庆的条文复杂,上海的方案简单。
秦朔在微博的评论上这样比喻,上海方案更像是“共和党方案”,重庆方案更像“民主党方案”。上海向右,“中偏右”;重庆向左,“中偏左,偏红”。上海的方案“温和”,重庆的方案“刚性”,这可能不仅仅因为两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还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以后全国推开的不同方式。
不同的征税方案,会导致房产税可能发挥出不同的功能。两种方案难说优劣,刚性强自然弹性小,但过于温和却可能留下寻租空间。如果能完全贯彻实行,房产税的试点大概会好于人们的预期,对投资、投机驱动型的房价上升肯定会有极大的抑制作用,住房消费有可能走向合理化,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够住就好。
一个可能的担心是,如果过于严厉,长期来看,中产阶级也许会成为房产税的纳税主体,这将和初衷背道而驰。而如果完全不理会存量,此前的高端购房者和多套住房拥有者将成为既得利益者,如果在全国的推广是这种模式,那很可能造成投资者会赶在全国正式推广之前购进更多的房产,也许会在一些地方掀起一波购房的热潮,这更是完全有悖初衷。技术上应该没那么大难度的空置率问题被吵得一塌糊涂,结果是难以统计,更加错综复杂的房产税问题,能否顺利试点,并制定出适合的全国推行方案,还是一个未知数。
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大概有几个,一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是调控房地产市场,还有就是完善中国的财税体制。如果想靠此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那么还需要很多其它的配套改革,比如土地批租问题。而且如果增加这项税收,其它税种应该有所减免,不能加重百姓负担,起码,也要等收入分配改革完成,百姓共享改革成果之后,再考虑增加税收的问题。开征房产税虽然肯定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压力,但如果希望靠房产税调控房价,那一定效果堪虞。如果想完善财税体制,那么房产税的具体制定,则要走立法程序。
房产税是一种税,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政策,一旦在全国实行,它的取消和修改必须通过法律程序,因此,在正式推广之前,应该慎之又慎。
新“国八条”把地方政府拉上战车
1月26日晚上刚出台新“国八条”,紧接着,1月27日晚上,重庆、上海房产税细则同时出台,1月28日实行。几乎没有给市场留出反应时间。新“国八条”是中国继2010年4月、9月的房地产调控之后的第三轮调控,去年以来,中国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之大不可谓不惊人,在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等诸多环节一步步收紧楼市,但去年一年,虽然历经两次调控,4月份那次还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但房价不会降并会报复性上涨的言论却愈演愈烈。
18亿亩的耕地红线使土地供应难以增加、土地批租、保障房建设不到位等等诸多原因已经被反复批评论证。一些人不断强调,政府并不是要打压房价,只是想限制房价上涨的速度。更多的人抨击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的利益勾结,认为已形成的房地产利益集团已经很难撼动。中央不断出台希望能打压房价的政策,官员在不同场合表态要把房价降下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喉舌不断发表文章,称中央会进一步打压房地产。房地产领域的博弈日趋白热化。
当更多的人开始渐渐对房地产市场失望,新一轮调控不期而至。如果说之前很多人对房地产走势还持观望态度,那么现在对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应该会有更多信心。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八条政策措施奠定了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方向,除加快保障房建设、增加土地供应等“老调”被“重弹”了一次外,还释放了加强税收监管、量化调控目标、“限购”打击投机投资三重信号。
更有一条措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这可能是本轮调控中最大的亮点,该措施指出,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做出报告。
这意味着,房价调控目标将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强制内容,地方政府将不得不脱离和开发商、银行共同组成的利益联盟,和中央政府形成统一战线,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也会得到有效遏制。当然,向国务院做出报告的制约可能不够强硬,如果和GDP增速一样,房价目标也成为考核官员的一大指标,恐怕房价肯定会控制住。当然,这一举措也被一些人质疑为“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是一种倒退”,但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的暴利和高到不可思议的价格,又何曾真的是市场化的结果?
从新“国八条”到房产税试点,有一个还不明确的信号也许正在释放,那就是中央正尝试向地方放权。
达沃斯,何处寻找共同准则?
1月26日至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今年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在突尼斯、埃及等中东新乱局的映衬下,所谓的新形势,一目了然。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结构重新洗牌,美国越来越难以独霸世界,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歌猛进,老牌资本主义的欧盟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非洲国家政局动荡和经济落后的帽子毫无摘除的迹象,一个经济混乱、政治无序的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个时候,寻找共同准则倒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
或许是赶上了春节,中国的各路精英、领袖们去得并不多。今年达沃斯正式代表人数,中国60多人,印度120多人,美国和欧洲照例各自都有500以上人员参加。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去打打酱油而已了。
一共有4个分论坛与中国有关,“洞察中国”、“中国对全球贸易和增长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和“现代中国的新现实”,而且常常爆满,吸引了众多眼球。印度同样不甘示弱,一共举办了5场主题讨论。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4国照例在论坛间隙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谈,就多哈回合谈判有关问题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并在会后发布《新闻公报》,重申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决心,强调多哈回合谈判迄今达成的谈判结果是平衡的,不能改变谈判授权和发展回合的性质,不能放弃已有成果。
不过,在欧美代表面前,中国面临的那个老生常谈的质疑仍旧少不了:“你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吗?”商务部长陈德铭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该承担太多多哈谈判的责任。世贸总干事拉米当即回应说,是的,你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电视上的中国,是耀眼的,是飞速发展的:世博,奥运,航天,10%增长……
压迫人民币升值,呼吁世贸组织与IMF制裁中国的声音照例也是少不了的。很多时候,寻找共同准则的意愿远远比不上各个国家追逐自身利益,表达对他人偏见的努力。好在,在这个论坛上,话语权基本是平等的。中国各路代表们的声音听起来一点也不比这些质疑声小。
正是因为此,达沃斯经济论坛被称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追捧,同样,也越来越像其他的国际会议一样,成为争吵的平台。今年的达沃斯就创造出了一个新词GO(G Zero),有参会代表就说,当今世界同舟共济的精神已经完全丧失了,现在是各自为战,世界回归到100多个GO状态,谁还会真的要去寻找什么人类社会的共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