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tc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具有良好教育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拥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思维品德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这样教师就能够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而这样也会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教师要能够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关于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目前,有部分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对自身的专业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导致小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而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品质。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也会使得教师不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特点,这样也就使得教师不能因材施教,而且学生也会对教师缺乏足够的信任感,这样学生就不会主动的配合教师教学。因此,教师要能够改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
  二、针对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想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就要能够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有效的维护课堂秩序,教师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也会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很整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前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应如何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观念贯彻到学生的思想中,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然后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明白自身整洁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在日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也会在课后主动的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会培养自身的自主学生能力。例如:在教学内容为《家人的爱》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时产生真挚的情感,并且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亲情的小故事,读给学生 听,然后让学生边听故事边体会故事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故事,从而能够深刻的理解故事中人物思想情感,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分析故事的含义与教育意义,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所表现出父母的爱,体会自己父母的爱,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从而能够感恩父母。
  3.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
  教师要想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就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交流互动,这样教师不仅能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变化,也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在学习时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健康生活每一天》时,教师可以采用对话教学的方法,联系实际生活教学,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现在能够看到什么,这时学生就会主动说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眼睛的作用,如果失去眼睛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闭上眼睛,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能够看到东西,教师再找出几位学生让他们闭上眼睛去做事情,这时就会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理解失去视觉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的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结束课堂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能够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能够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教师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国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途径[J].教育评论,2011,(05) :23-34.
  [2]袁思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导”的艺术[J].教育评论,2011,(06):56-67.
  [3]胡金平.建国初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索的经验与教训[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01) :78-89.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立形成发挥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完善人格,开放教学,让学生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开放学生的身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也对学生减少书写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这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做了探讨:一、端正认识,促成家校联手合作,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提高注意力;发挥示范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
期刊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历来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一手规范、工整、流畅的硬笔字,不但带给人们深刻而良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考试作文的得分。然而,一直以来,很多教师把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混为一谈,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望“书”兴叹的局面。一方面是很多教师指导起来方法单调、缺少系统性,主要以临摹字帖为主,主张勤学苦练;一方面是小学生手腕、手指的协调能力差,领悟力较低,练起字来事倍功半。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我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我觉得,现在小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了童心的纯洁无邪。总体而言,当前小学作
期刊
一、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这样,遇到疑问、困惑时,学生才会激活创新思维,沿着思维方向,开拓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设置一个“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小学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应用题型:“有一
期刊
摘 要: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核心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我们必须如此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一、诵读入境,整体感知古典诗词的内涵;二、涵咏关键词句,准确解读古典诗词的诗意;三、品味意象意境,深度理解古典诗词的诗情;四、把握创作手法,赏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及创作风格。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古典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核心能力。我国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想象丰
期刊
摘 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过程  如今,我国有很多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学都开始推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地区合作的效果不是很好,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去突破、去完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一、传
期刊
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与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方
期刊
摘 要: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想象与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学习的思维也才最清晰。  关键词:思维;兴趣;一致性  有人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
期刊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