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T跳绳练习对初中生最大摄氧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厦门市音乐学校256名初二年级学生从中选取60人进行实验研究,排除了身体不健康或不愿意参与实验学生最终选取60人进行实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组:对照组:20人(男10人,女10人),正常体育学习、训练内容开展。持续跳绳组:20人(男10人,女10人)进行为期三个月跳绳耐力练习,每次持续跳10分钟每周4次。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20人(男10人,女10人),为期三个月的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练习每次10分钟:15s快速跳(尽个人最大能力,平均50个左右)15s放松跳(20个左右),然后再15快速跳15s放松跳如此循环,持续10分钟。
  关键词: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法;20米折返跑;跳绳运动
  一、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探究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练习对初中生有氧能力水平的影响,采用20m递增负荷折返跑这种间接测试法评价学生的有氧能力变化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进行有氧能力锻炼的练习方法,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合理高效的练习方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数理统计法
  3.实验法
  (1)测试指标:最大摄氧量推算
  (2)测试方法:VO2max测试方法
  20m递增负荷折返跑:它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适用。整个过程设置20m长的距离在前后设定,测试者要设定好的音乐节奏下尽最大能力完成20m折返跑。
  从速度8.0km/h开始,接下来每分钟增加0.5km/h。这样不断的加快速度和时间,由预先制定录制声音信号来控制跑动节奏,通过运动员尽最大能力完成的距离为最后一级的速度。
  20m递增负荷折返跑结果预测最大吸氧量的公式(Leger,1988),速度单位:km/h
  通用公式:VO2max=31.025+3.238×最后一级的速度-3.248×年龄+0.1536×年龄×最后一级的速度
  (3)实验过程
  对持续跳绳组和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均进行为期三个月跳绳练习,练习频度是每周4次(星期一、二、四、五),在每一节的体育课(当天没有体育课则利用体锻课)最后10分钟进行。
  在实验前后对三组学生进行最大摄氧量推算,所有组别学生的测试均在相同的条件下完成,可以避免造成的实验误差和天气等客观原因,也避免评估者的有效性错误。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表1数据统计可见对照组男生和女生实验前后VO2max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持續跳绳组男生和女生干预前后VO2max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男生干预前后VO2max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女生干预前后VO2max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对比对照组男生干预后VO2max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
  本研究发现:由于三个月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后,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组在氧气的摄取和运输方面的改善,最终表现在最大摄氧量显著性提高,提示:高强度间歇性跳绳练习,促进了学生有氧能力的改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强度间歇性跳绳能促进有氧能力提升,且男生尤为明显。
  (二)建议
  1.在挑选样本时采用随机性强,且样本总数偏少且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后续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丰富研究项目并且延长研究时间。
  2.使用高强度间歇性练习锻炼要控制好间歇时间,根据干预时间和水平的推进,间歇时间应该根据脉搏的水平来调控,时间逐渐缩短并且根据强度的要求改变运动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孙永平,刘伟光.运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对机体各供能系统能源物质代谢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5(6).
  [2]秦剑杰.高强性间歇训练对有氧耐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这个阶段所有的高中生都应牢牢把握住,拥有好的体质、培养好的体育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够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对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对高中学生体质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中学学生;体质;调查  一、前言  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机体水平和全面发展体能是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濮阳方言中有一个表将来的时态助词“家”。从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看,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单复句中,独立完成将来时的表达;从语用功能看,它含有主观意愿和推测的特征。
摘要:举重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主要是依靠运动员的力量进行较量的运动,女性相比较于男性而言,在生理方面,力量要相对较弱一些,但是可以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事情,这是整个举重体育团队都需要相互沟通的事情,包括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教练员、医疗人员、餐饮人员等等,针对于女子身体肌肉部位具体情况,体育团队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来不断加强女子
摘要:循环训练法常常在田径训练中进行应用。因此,在田径训练中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怎样将循环训练要素及方法原则与专项力量训练有机融合,基于此,笔者从合理编制训练组合、科学进行耐氧力训练以及循环练习的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循环训练法在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运用探讨。  关键词:循环训练法;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根据训练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点)后,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周而复始
1 水资源及利用程度分析1.1 地表水 廊坊市安次区有6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日无水,只有汛期降雨较多,河流才有水。本区多年平均可利用地表水为4 088.90万m~3,全区河渠坑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