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中因其种植玫瑰的悠久历史以及繁多种类,被辽宁省政府认定为辽宁特产“花卉之乡”,辽中玫瑰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也许,除了玫瑰,没有任何一种花,可以遍布全世界并广受喜爱。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进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爱与美于一身,是宙斯所创造的杰作,用来向诸神夸耀自己的能力。如今,玫瑰是各国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有多少人爱慕着玫瑰娇嫩的容颜,眷恋着她那迷人的味道。从古代开始,就有无数诗人,为玫瑰写下美好诗句。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过“别有园香收不得”之句,近代诗人秋瑾的“占得春光第一香”都将玫瑰的美好称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辽中玫瑰,皇家钦点珍品
玫瑰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前,汉代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已出现玫瑰一词。明代王世懋写的《学圃杂疏》(约在1587年),在“花疏”部分记述了玫瑰,认为它“色媚而香甚”,可见玫瑰实为“花中皇后”。而辽中地区盛产玫瑰,更是在明末清初就有记载。据县志记载,明末清初“辽中栽植玫瑰如种田,夏初开花,红苞逐月开,连续不断,花放大于盘,香味迷人”。相传,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与辽中一河之隔的辽阳宣告后金国诞生,举行开国大典时征用的玫瑰花均产自辽中。清朝入主北京后,把辽中玫瑰花列为贡花,每年有成千上万枝贡奉朝廷,倍受宫廷贵人、格格的青睐。慈禧太后一直能保持肌肤柔嫩光泽的最大秘诀,据说是常年用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水沐浴,并用玫瑰花瓣做成软膏养颜美容。在皇宫中的饰物也少不了辽中玫瑰的光彩。
一方水土,养育花中精灵
辽中县地处南温带亚湿润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濒雨。年平均日照257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无霜期171天,年平均降水量640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辽中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蒲河、细河等。辽中地区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cm,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
由于辽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特别是因辽河形成的独特小气候,以及充足的光照、湿润的空气,都是利于玫瑰生长的自然条件。
口口相传,传承经典品牌
辽中栽植的玫瑰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经过多年民间的口口相传,辽中地区所产玫瑰被市场和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誉为了“辽中玫瑰”。根据市场的需求,辽中玫瑰鲜切花一直以辽中玫瑰为名称进行包装,通过展会、推介会和有关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大“辽中玫瑰”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花卉业界的知名品牌。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花卉展品鲜切花类二等奖、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月季花展览会玫瑰鲜切花金奖、玫瑰盆景银奖。辽中县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认定为辽宁特产“花卉”之乡。为了叫响辽中玫瑰品牌,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了“辽蒲鲜花”商标。
如今,辽中玫瑰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要说起这品牌的创立之路,还是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那时,为了改善辽中地区的玫瑰栽植品种,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了50个玫瑰品种,选育出了适合辽中地区栽植的红色系(黑红色、深红色、亮红色、鲜红色)、粉红色系(深粉红色、浅粉红色)、黄色系等一系列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玫瑰新品种。玫瑰新品种选育成功后,辽中地区的农民开始大面积栽植,到2000年,玫瑰鲜切花产量已达6000万枚,畅销国内二十余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
辽中玫瑰的发展可谓是“一年一个大跨步”。到2011年底,有5000余户花农栽植辽中玫瑰,面积2万多亩,年生产玫瑰鲜切花4.6亿枝,产值3.7亿元。成立了5家专业合作社,3家花卉协会,实行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十基地十栽植户十标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辽中玫瑰已经形成了种苗繁育有中心、栽植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玫瑰栽植基地。
同时,为了加强对辽中玫瑰的质量管理,辽中县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规则、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花卉的高品质。
辽中玫瑰虽以鲜切花销售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选育观赏玫瑰品种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发药用、食用、化工用玫瑰品种,将其加工成玫瑰酱、玫瑰饼、玫瑰油、添加剂等玫瑰周边产品,为辽中玫瑰的后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以及无限的前景。
也许,除了玫瑰,没有任何一种花,可以遍布全世界并广受喜爱。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进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爱与美于一身,是宙斯所创造的杰作,用来向诸神夸耀自己的能力。如今,玫瑰是各国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有多少人爱慕着玫瑰娇嫩的容颜,眷恋着她那迷人的味道。从古代开始,就有无数诗人,为玫瑰写下美好诗句。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过“别有园香收不得”之句,近代诗人秋瑾的“占得春光第一香”都将玫瑰的美好称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辽中玫瑰,皇家钦点珍品
玫瑰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前,汉代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已出现玫瑰一词。明代王世懋写的《学圃杂疏》(约在1587年),在“花疏”部分记述了玫瑰,认为它“色媚而香甚”,可见玫瑰实为“花中皇后”。而辽中地区盛产玫瑰,更是在明末清初就有记载。据县志记载,明末清初“辽中栽植玫瑰如种田,夏初开花,红苞逐月开,连续不断,花放大于盘,香味迷人”。相传,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与辽中一河之隔的辽阳宣告后金国诞生,举行开国大典时征用的玫瑰花均产自辽中。清朝入主北京后,把辽中玫瑰花列为贡花,每年有成千上万枝贡奉朝廷,倍受宫廷贵人、格格的青睐。慈禧太后一直能保持肌肤柔嫩光泽的最大秘诀,据说是常年用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水沐浴,并用玫瑰花瓣做成软膏养颜美容。在皇宫中的饰物也少不了辽中玫瑰的光彩。
一方水土,养育花中精灵
辽中县地处南温带亚湿润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濒雨。年平均日照257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无霜期171天,年平均降水量640mm,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辽中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蒲河、细河等。辽中地区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cm,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
由于辽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特别是因辽河形成的独特小气候,以及充足的光照、湿润的空气,都是利于玫瑰生长的自然条件。
口口相传,传承经典品牌
辽中栽植的玫瑰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经过多年民间的口口相传,辽中地区所产玫瑰被市场和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誉为了“辽中玫瑰”。根据市场的需求,辽中玫瑰鲜切花一直以辽中玫瑰为名称进行包装,通过展会、推介会和有关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大“辽中玫瑰”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花卉业界的知名品牌。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花卉展品鲜切花类二等奖、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月季花展览会玫瑰鲜切花金奖、玫瑰盆景银奖。辽中县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认定为辽宁特产“花卉”之乡。为了叫响辽中玫瑰品牌,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了“辽蒲鲜花”商标。
如今,辽中玫瑰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要说起这品牌的创立之路,还是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那时,为了改善辽中地区的玫瑰栽植品种,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了50个玫瑰品种,选育出了适合辽中地区栽植的红色系(黑红色、深红色、亮红色、鲜红色)、粉红色系(深粉红色、浅粉红色)、黄色系等一系列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玫瑰新品种。玫瑰新品种选育成功后,辽中地区的农民开始大面积栽植,到2000年,玫瑰鲜切花产量已达6000万枚,畅销国内二十余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
辽中玫瑰的发展可谓是“一年一个大跨步”。到2011年底,有5000余户花农栽植辽中玫瑰,面积2万多亩,年生产玫瑰鲜切花4.6亿枝,产值3.7亿元。成立了5家专业合作社,3家花卉协会,实行了“专业合作社(协会)十基地十栽植户十标准”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辽中玫瑰已经形成了种苗繁育有中心、栽植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玫瑰栽植基地。
同时,为了加强对辽中玫瑰的质量管理,辽中县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规则、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花卉的高品质。
辽中玫瑰虽以鲜切花销售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选育观赏玫瑰品种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发药用、食用、化工用玫瑰品种,将其加工成玫瑰酱、玫瑰饼、玫瑰油、添加剂等玫瑰周边产品,为辽中玫瑰的后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以及无限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