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个月来市场关于“钱荒”卷土重来的担忧几乎已经变成事实——12月19日,大额支付系统延迟收盘、银行间现同存违约的传言、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峰值均突破7%,6月份“钱荒”的几个标志性事件正在一一重演。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A股的表现——在QE缩量100亿、几乎所有外盘都以阳线予以正面回应的背景下,处于超卖状态、有强烈技术性反弹需要的A股却仅在12月19日开盘前15分钟略有表现后便一路向下,大盘全天下跌20.5点,两市以1400亿元成交缩量收盘。
笔者认为,改革落实情况不及预期为行情向下“之本”,央妈最多能缓解年关资金趋紧之势,但对于明年因IPO扩容及优先股“引资”不及预期带来的资金从紧并无直接效果,更无法弥补改革落实不及预期的“根本”落差,笔者坚持年内已无行情的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不乏粮食安全、丝绸之路、生态环保等亮点概念,但整体而言,改革基调有所下降,资金面的压力将叠加政策不及预期的落差,让年内行情再度起势的可能性几无可能。
对全面深化改革预期降温不少
QE缩量虽然对A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因为外汇占款派生的货币投放有所减少(加剧“钱荒”局势);因为美元成本抬升,香港楼市、中概股及海外融资债券等人民币资产价格下跌;新兴经济体受到冲击,中国国内“热钱”出逃……笔者认为,影响A股趋势的主要矛盾,在国内而非海外,QE退市的影响相对有限。
事实上,自8月末上海自贸区行情启动以来,笔者便确认,改革政策带来的市场预期抬升,是推动行情的主要驱动力;经济上、下限的提出,则为A股基本面兜了底;而资金面从紧的大趋势,则是制约A股只能在结构上有所作为的根本制约因素。
目前来看,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市场的改革预期有所降温,而资金从紧压力却有所放大: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看到了决策层的焦灼和不安,谈机遇谈的少,谈风险谈的多,谈不确定性谈的多,习总书记在论述国内国际形势时,将传统的“战略机遇期”拿掉,转而谈国内面临的6大矛盾(经济下行压力、产能过剩、结构性就业矛盾、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国际四大不确定(新增长点、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
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市场普遍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解读为是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列的决策机构,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政策落实的情况”却是改革领导小组成为了在政治局领导下的执行机构,这令市场本来对2014年充满希望的全面深化改革预期,降温不少。此前因为改革提前赋予A股的估值溢价(不确定风险降低),可能要被重估(“拆弹”成本将被提前暴露)。
笔者注意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实际上不乏政策刺激点,比如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被商务部、发改委反复提及,但市场并不加以理会。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流转、城镇化概念却连续下跌,市场的敏感性已经大幅降低。笔者预计,到明年“两会”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政策(预期)盛况都难以回到11月的高度。
资金面雪上加霜
按市场预期,在QE缩量之后,央行已经立即重启逆回购稳定市场预期,否则就是政策失误。但既然央妈已经出手,我们就暂且抛开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期的年末钱荒不谈。按以往惯例,年关之后将是信贷投放高峰,无论是宏观流动性还是市场流动性,都将是一年最为宽裕的时刻。
但2014年不同之处在于,1月份将是暂停15个月之久的IPO再度开闸,从800个IPO过会议案中优中选优的首批IPO新股,已被市场人士视为必须争抢的香饽饽。而在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中,优先股合格个人投资者的门槛定为500万元,同时必须为上证50指数成分股才有公开发行优先股的资格,这与此前市场预期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非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优先股投资的参与度,还从根本上挫伤了此前市场关于长效资金对冲IPO“救市”的预期——这已经是央妈能力之外的事情,是证监会自己没管好。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改革落实情况不及预期为行情向下之“本”,央妈虽然出手,但可能连资金从紧的“标”都治不了!我们再次强调12月16日曾给出的结论:改革基调有所下降,资金面的压力将叠加政策不及预期的落差,将使得市场注意力转到因IPO、新三板等“优质资产”供给大幅增加带来的资金分流及二级市场估值下行等利空矛盾上来。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A股的表现——在QE缩量100亿、几乎所有外盘都以阳线予以正面回应的背景下,处于超卖状态、有强烈技术性反弹需要的A股却仅在12月19日开盘前15分钟略有表现后便一路向下,大盘全天下跌20.5点,两市以1400亿元成交缩量收盘。
笔者认为,改革落实情况不及预期为行情向下“之本”,央妈最多能缓解年关资金趋紧之势,但对于明年因IPO扩容及优先股“引资”不及预期带来的资金从紧并无直接效果,更无法弥补改革落实不及预期的“根本”落差,笔者坚持年内已无行情的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不乏粮食安全、丝绸之路、生态环保等亮点概念,但整体而言,改革基调有所下降,资金面的压力将叠加政策不及预期的落差,让年内行情再度起势的可能性几无可能。
对全面深化改革预期降温不少
QE缩量虽然对A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因为外汇占款派生的货币投放有所减少(加剧“钱荒”局势);因为美元成本抬升,香港楼市、中概股及海外融资债券等人民币资产价格下跌;新兴经济体受到冲击,中国国内“热钱”出逃……笔者认为,影响A股趋势的主要矛盾,在国内而非海外,QE退市的影响相对有限。
事实上,自8月末上海自贸区行情启动以来,笔者便确认,改革政策带来的市场预期抬升,是推动行情的主要驱动力;经济上、下限的提出,则为A股基本面兜了底;而资金面从紧的大趋势,则是制约A股只能在结构上有所作为的根本制约因素。
目前来看,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市场的改革预期有所降温,而资金从紧压力却有所放大: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看到了决策层的焦灼和不安,谈机遇谈的少,谈风险谈的多,谈不确定性谈的多,习总书记在论述国内国际形势时,将传统的“战略机遇期”拿掉,转而谈国内面临的6大矛盾(经济下行压力、产能过剩、结构性就业矛盾、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国际四大不确定(新增长点、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
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市场普遍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解读为是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并列的决策机构,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政策落实的情况”却是改革领导小组成为了在政治局领导下的执行机构,这令市场本来对2014年充满希望的全面深化改革预期,降温不少。此前因为改革提前赋予A股的估值溢价(不确定风险降低),可能要被重估(“拆弹”成本将被提前暴露)。
笔者注意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实际上不乏政策刺激点,比如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被商务部、发改委反复提及,但市场并不加以理会。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流转、城镇化概念却连续下跌,市场的敏感性已经大幅降低。笔者预计,到明年“两会”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政策(预期)盛况都难以回到11月的高度。
资金面雪上加霜
按市场预期,在QE缩量之后,央行已经立即重启逆回购稳定市场预期,否则就是政策失误。但既然央妈已经出手,我们就暂且抛开已经被市场广泛预期的年末钱荒不谈。按以往惯例,年关之后将是信贷投放高峰,无论是宏观流动性还是市场流动性,都将是一年最为宽裕的时刻。
但2014年不同之处在于,1月份将是暂停15个月之久的IPO再度开闸,从800个IPO过会议案中优中选优的首批IPO新股,已被市场人士视为必须争抢的香饽饽。而在12月13日证监会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中,优先股合格个人投资者的门槛定为500万元,同时必须为上证50指数成分股才有公开发行优先股的资格,这与此前市场预期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非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优先股投资的参与度,还从根本上挫伤了此前市场关于长效资金对冲IPO“救市”的预期——这已经是央妈能力之外的事情,是证监会自己没管好。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改革落实情况不及预期为行情向下之“本”,央妈虽然出手,但可能连资金从紧的“标”都治不了!我们再次强调12月16日曾给出的结论:改革基调有所下降,资金面的压力将叠加政策不及预期的落差,将使得市场注意力转到因IPO、新三板等“优质资产”供给大幅增加带来的资金分流及二级市场估值下行等利空矛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