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居住着很多神奇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创造着他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珍品。走进黄南,就是走进了一片充满着生机和快乐的土地,这里有寺院,有僧人,有双手沾满泥土的艺术家,还有用宝石和金箔向神灵传递信仰的画师……
记者:热贡艺术对于黄南州、甚至是青海省的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华平:不夸张的说,热贡文化对于整个藏区的地位,相当于山东儒家文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热贡艺术对于整个藏区的文化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化属性上来说,热贡文化属于青海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要我来说,我会把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文化的代表品牌推荐给大家。昆仑文化是中华神话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各文化品牌的关系中,昆仑文化涵盖了三江源文化、河湟文化和热贡文化。热贡是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现在是黄南州的代称。我们对热贡的定位,一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三是藏民族文化的原生地。热贡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典型。
记者:热贡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王华平:热贡文化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热贡文化是青海历史长期发展的文化结晶。黄南藏语称热贡,史籍中关于热贡(榆谷)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从那时起,历代典籍中都有关于热贡的记载,宋代史料中甚至两次出现了同仁地区朗加(现名浪加)部落从事政治活动的记载。明清之际,关于热贡的历史资料相对丰富。与文字史料相补充,境内发现和发掘的古文化遗存也有相当数量,已查明的古文化遗址有300余处,其中,现存古代城堡遗址有10座,这是在国内战争史中非常罕见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构成了青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现在住在这几个古城里面的居民,还是当年屯垦戍边者的后人。
第二个特点是热贡文化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我把它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处。这个地方基本上是以藏族为主,其他各个民族比如说蒙古族、土族、汉族和回族都是后来迁入的,但是这个地方的民族融合搞得是非常好的。像我们的六月会,基本上是以藏族的文化为主,但是也包括其他民族的文化,比如说汉族、土族、蒙古族。第二就是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多种宗教和谐共处。黄南的藏族、土族、蒙古族都是群众性信仰藏传佛教,佛教文化是热贡文化的核心。然而,隆务河谷地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二郎庙,祭祀道教的二郎真君。在隆务寺下面有一条街,不到一公里长的范围中先后建有五种宗教的寺院,分别是藏传佛教的隆务寺、汉传佛教的圆通寺、道教的二郎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还有一个是天主教的福音堂,这就足以表现在我们这里多种宗教和谐共处的文化形态。第三个文化内涵是以本土文化为主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藏族传统本土文化,距今已有5、6千年的历史了。在藏语中,称汉族为“加(嘉)”,这个词据专家的考证,应该是由“夏”衍生过来的,这种叫法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热贡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外来文化的内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族“於菟”,就是楚地的古方言中对虎的称呼。另一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六月会”也保留了大量外来文化的特征。
第三个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热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艺术品中包括有唐卡、堆绣、泥塑、石刻、木雕、银雕;民族舞蹈方面还有藏戏、六月会舞蹈、於菟、宗教法舞(也称为羌姆)。像黄南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外我们还有非常丰富的寺院建筑艺术。另外我们这里还有着很多的民族语言,这里的几个土族村落互相之间的语言就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热贡文化是国内多元文化的代表,可为我国的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研究资料。
第四个特点就是热贡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记者:如何将文化资源转换为生产力,再由生产力的发展带动整个黄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王华平:热贡艺术是产生于热贡地区的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现在以唐卡为最主要的代表,还包括堆绣、泥塑、木雕、石刻和金银器雕刻的制作和加工,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种,主要为藏传佛教服务,诞生于藏传佛教的鼎盛时期。过去我们的画师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他们背着画架和所需要的颜料徒步到各个藏族寺院、甚至包括一些蒙古族寺院,看哪里需要画画。那时候画师的收入是很微薄的,仅仅能够挣口饭吃,但是为什么最后这里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唐卡加工制作的基地呢?这和这里多民族聚集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这里绘画唐卡的很大一部分人是土族,土族于明朝时期迁居于此地,在几百年的变迁中,他们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相融合,逐渐继承了藏族的这种绘画技巧,并且发扬光大。唐卡是来源于藏族的绘画技巧,但是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还有赖于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做大文化产业首先要做大热贡文化品牌。打造热贡文化品牌一要确立品牌定位,瞄准香格里拉、香巴拉等藏族文化品牌,努力把热贡打造成与香格里拉、香巴拉齐名的藏族文化品牌。二要挖掘热贡文化资源,要动员国内、省内,特别是州内社科研究和文艺工作者,开展热贡文化研究、收集热贡文化资料,建立现代化的热贡文化资源库。要建立热贡文化博物馆,设立热贡文化研究中心,征集历史文物,展示热贡文化成果。三是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集中展示以唐卡为重点的热贡文化产品。要制作能够反映黄南特点和热贡文化特点的对外宣传品、宣传光碟。要与新闻界密切合作,不断扩大热贡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对于黄南州热贡艺术产业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设想?如何推进?
王华平:首先要做大以唐卡为重点的热贡文化产业。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扩大热贡艺人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末,从事唐卡绘画、堆绣制作、雕塑、石刻、金银器加工及相关服务业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二是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和开发唐卡绘画内容、外包装、唐卡绘画矿物质颜料、绘画工具等其它上下游产品,形成以唐卡绘画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三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唐卡产业化水平。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依据唐卡产业特点,不宜选用大企业发展模式,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参与唐卡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互相竞争、互通有无、降低成本、延长链条,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四是着重培育热贡唐卡品牌。以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为平台,牢固树立热贡唐卡在全国乃至世界唐卡领域的龙头形象,把黄南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唐卡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地。继续支持热贡艺术协会和各文化企业走出省门、走出国门,不断扩大唐卡展销规模,今年准备组织一至两次境外展销活动。要建立唐卡网站和高端唐卡数据库。要加强联系,积极筹备唐卡拍卖活动,通过持续的拍卖活动扩大唐卡影响,扩大热贡唐卡知名度,推动热贡唐卡尽快进入中国收藏品市场。
其次我们要以热贡藏戏、六月会舞蹈、土族於菟舞蹈、藏民族风情舞蹈为重点,启动热贡演艺市场。演艺市场和文艺创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黄南有丰富的演艺资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贡藏戏,在藏族地区独树一帜,独具特色。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舞蹈融合藏族、土族、汉族等民族的舞蹈艺术特点,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发展热贡文化演艺产业,一要依托现有的专业剧团和民间艺术团体,挖掘传统演艺资源,在继承传统、注意保护的前提下,适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进行创作和演出。在巩固提高《热贡神韵》演出质量的同时,筹备恢复曾经风靡全国的经典藏戏《意乐仙女》,以这两台经典剧目支撑州内演艺市场。二要借鉴云南等地发展经验,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有实力的演艺公司、走市场化募集资金、开拓演艺市场的路子。三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演艺团体走出去,成为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形式。
最后是统筹规划,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一要挖掘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和佛教中心文化资源,推动坎布拉景区上水平、上档次,用藏传佛教文化对坎布拉进行再包装,重点建设南宗沟藏传佛教文化走廊,争取把坎布拉打造成继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之后的第五大佛教名山。配合水上旅游、地质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提升坎布拉景区的文化品位。二要以同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打造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旅游品牌。在隆务河谷地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10座古城,这为文化资源的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打造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的品牌,要注重现有古城遗址的保护、恢复和建设,重点建设保安古城、吾屯古堡、郭麻日古堡、年都乎古堡和隆务古街道,形成各具特色的古城堡模式,展示屯垦戍边遗迹。要结合隆务寺、吾屯下寺等五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吾屯、年都乎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热贡文化及屯垦戍边旅游环线。要借鉴发达地区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经验,引进旅游开发经营公司,对不同的产权主体,采取资产划拨和租赁经营等方式,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保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经营管理的统一性。要注重屯垦戍边历史研究,挖掘古遗址、屯垦戍边军制、屯垦戍边过程中的民族融合及屯垦戍边文化,对屯垦戍边活化石景区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三要以格萨尔文化和遗迹为依托,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规划和开发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形成离西宁最近、生态环境最好、最具旅游开发潜力的三江源核心区旅游目的地。四要挖掘河南蒙古族文化遗存,利用独具特色的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推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开发。
记者:热贡艺术对于黄南州、甚至是青海省的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华平:不夸张的说,热贡文化对于整个藏区的地位,相当于山东儒家文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热贡艺术对于整个藏区的文化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化属性上来说,热贡文化属于青海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要我来说,我会把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文化的代表品牌推荐给大家。昆仑文化是中华神话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各文化品牌的关系中,昆仑文化涵盖了三江源文化、河湟文化和热贡文化。热贡是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现在是黄南州的代称。我们对热贡的定位,一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三是藏民族文化的原生地。热贡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典型。
记者:热贡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王华平:热贡文化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热贡文化是青海历史长期发展的文化结晶。黄南藏语称热贡,史籍中关于热贡(榆谷)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1年(汉宣帝神爵元年),从那时起,历代典籍中都有关于热贡的记载,宋代史料中甚至两次出现了同仁地区朗加(现名浪加)部落从事政治活动的记载。明清之际,关于热贡的历史资料相对丰富。与文字史料相补充,境内发现和发掘的古文化遗存也有相当数量,已查明的古文化遗址有300余处,其中,现存古代城堡遗址有10座,这是在国内战争史中非常罕见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构成了青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现在住在这几个古城里面的居民,还是当年屯垦戍边者的后人。
第二个特点是热贡文化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我把它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处。这个地方基本上是以藏族为主,其他各个民族比如说蒙古族、土族、汉族和回族都是后来迁入的,但是这个地方的民族融合搞得是非常好的。像我们的六月会,基本上是以藏族的文化为主,但是也包括其他民族的文化,比如说汉族、土族、蒙古族。第二就是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多种宗教和谐共处。黄南的藏族、土族、蒙古族都是群众性信仰藏传佛教,佛教文化是热贡文化的核心。然而,隆务河谷地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二郎庙,祭祀道教的二郎真君。在隆务寺下面有一条街,不到一公里长的范围中先后建有五种宗教的寺院,分别是藏传佛教的隆务寺、汉传佛教的圆通寺、道教的二郎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还有一个是天主教的福音堂,这就足以表现在我们这里多种宗教和谐共处的文化形态。第三个文化内涵是以本土文化为主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藏族传统本土文化,距今已有5、6千年的历史了。在藏语中,称汉族为“加(嘉)”,这个词据专家的考证,应该是由“夏”衍生过来的,这种叫法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热贡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外来文化的内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族“於菟”,就是楚地的古方言中对虎的称呼。另一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六月会”也保留了大量外来文化的特征。
第三个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热贡文化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艺术品中包括有唐卡、堆绣、泥塑、石刻、木雕、银雕;民族舞蹈方面还有藏戏、六月会舞蹈、於菟、宗教法舞(也称为羌姆)。像黄南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外我们还有非常丰富的寺院建筑艺术。另外我们这里还有着很多的民族语言,这里的几个土族村落互相之间的语言就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热贡文化是国内多元文化的代表,可为我国的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研究资料。
第四个特点就是热贡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记者:如何将文化资源转换为生产力,再由生产力的发展带动整个黄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王华平:热贡艺术是产生于热贡地区的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现在以唐卡为最主要的代表,还包括堆绣、泥塑、木雕、石刻和金银器雕刻的制作和加工,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种,主要为藏传佛教服务,诞生于藏传佛教的鼎盛时期。过去我们的画师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他们背着画架和所需要的颜料徒步到各个藏族寺院、甚至包括一些蒙古族寺院,看哪里需要画画。那时候画师的收入是很微薄的,仅仅能够挣口饭吃,但是为什么最后这里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唐卡加工制作的基地呢?这和这里多民族聚集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这里绘画唐卡的很大一部分人是土族,土族于明朝时期迁居于此地,在几百年的变迁中,他们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相融合,逐渐继承了藏族的这种绘画技巧,并且发扬光大。唐卡是来源于藏族的绘画技巧,但是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还有赖于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做大文化产业首先要做大热贡文化品牌。打造热贡文化品牌一要确立品牌定位,瞄准香格里拉、香巴拉等藏族文化品牌,努力把热贡打造成与香格里拉、香巴拉齐名的藏族文化品牌。二要挖掘热贡文化资源,要动员国内、省内,特别是州内社科研究和文艺工作者,开展热贡文化研究、收集热贡文化资料,建立现代化的热贡文化资源库。要建立热贡文化博物馆,设立热贡文化研究中心,征集历史文物,展示热贡文化成果。三是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集中展示以唐卡为重点的热贡文化产品。要制作能够反映黄南特点和热贡文化特点的对外宣传品、宣传光碟。要与新闻界密切合作,不断扩大热贡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对于黄南州热贡艺术产业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设想?如何推进?
王华平:首先要做大以唐卡为重点的热贡文化产业。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扩大热贡艺人规模,力争到“十一五”末,从事唐卡绘画、堆绣制作、雕塑、石刻、金银器加工及相关服务业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二是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和开发唐卡绘画内容、外包装、唐卡绘画矿物质颜料、绘画工具等其它上下游产品,形成以唐卡绘画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条。三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唐卡产业化水平。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依据唐卡产业特点,不宜选用大企业发展模式,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参与唐卡的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互相竞争、互通有无、降低成本、延长链条,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四是着重培育热贡唐卡品牌。以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为平台,牢固树立热贡唐卡在全国乃至世界唐卡领域的龙头形象,把黄南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唐卡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地。继续支持热贡艺术协会和各文化企业走出省门、走出国门,不断扩大唐卡展销规模,今年准备组织一至两次境外展销活动。要建立唐卡网站和高端唐卡数据库。要加强联系,积极筹备唐卡拍卖活动,通过持续的拍卖活动扩大唐卡影响,扩大热贡唐卡知名度,推动热贡唐卡尽快进入中国收藏品市场。
其次我们要以热贡藏戏、六月会舞蹈、土族於菟舞蹈、藏民族风情舞蹈为重点,启动热贡演艺市场。演艺市场和文艺创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黄南有丰富的演艺资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贡藏戏,在藏族地区独树一帜,独具特色。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舞蹈融合藏族、土族、汉族等民族的舞蹈艺术特点,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发展热贡文化演艺产业,一要依托现有的专业剧团和民间艺术团体,挖掘传统演艺资源,在继承传统、注意保护的前提下,适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进行创作和演出。在巩固提高《热贡神韵》演出质量的同时,筹备恢复曾经风靡全国的经典藏戏《意乐仙女》,以这两台经典剧目支撑州内演艺市场。二要借鉴云南等地发展经验,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引进有实力的演艺公司、走市场化募集资金、开拓演艺市场的路子。三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演艺团体走出去,成为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形式。
最后是统筹规划,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一要挖掘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和佛教中心文化资源,推动坎布拉景区上水平、上档次,用藏传佛教文化对坎布拉进行再包装,重点建设南宗沟藏传佛教文化走廊,争取把坎布拉打造成继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之后的第五大佛教名山。配合水上旅游、地质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提升坎布拉景区的文化品位。二要以同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打造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旅游品牌。在隆务河谷地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10座古城,这为文化资源的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打造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的品牌,要注重现有古城遗址的保护、恢复和建设,重点建设保安古城、吾屯古堡、郭麻日古堡、年都乎古堡和隆务古街道,形成各具特色的古城堡模式,展示屯垦戍边遗迹。要结合隆务寺、吾屯下寺等五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吾屯、年都乎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完善热贡文化及屯垦戍边旅游环线。要借鉴发达地区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经验,引进旅游开发经营公司,对不同的产权主体,采取资产划拨和租赁经营等方式,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保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经营管理的统一性。要注重屯垦戍边历史研究,挖掘古遗址、屯垦戍边军制、屯垦戍边过程中的民族融合及屯垦戍边文化,对屯垦戍边活化石景区形成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三要以格萨尔文化和遗迹为依托,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规划和开发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形成离西宁最近、生态环境最好、最具旅游开发潜力的三江源核心区旅游目的地。四要挖掘河南蒙古族文化遗存,利用独具特色的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推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