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很多人心目中,青海湖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并不了解青海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所以首先想请王局长您给大家介绍一下青海湖。
  王胜德:青海湖是我国版图上一颗熠熠生辉的蓝宝石。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国际重要的湿地、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保护和管理好青海湖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于1975年在青海湖景区内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站,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鸟岛管理处。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景区是我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富集、基础设施较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景区,并被评为“中国五大最美湖泊”之首,理应为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到“龙头”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环湖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阵,独立开发,零敲碎打,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发展目标不明确,经营粗放、条块分割、职权不清、多头管理,导致旅游产业市场发育缓慢,旅游业发展与资源品位极不相称,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制约着青海湖景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保护性利用步伐,整合景区旅游资源、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青海湖旅游景区发展的当务之急。
  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目标,并将青海湖景区作为推动“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和我省旅游景区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成立了省政府直属的厅级单位——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对青海湖景区实施“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以进一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有效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提升青海湖旅游形象。
  目前,关乎青海湖发展的蓝本《青海湖旅游整体策划》已经确定,提出了要把青海湖建成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为此,我们按照省上“加强领导、理顺机制、整体规划、形成品牌”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确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省”、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战略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以资源为依托,突出高原特色,充分体现出青海湖景区旅游生态的、自然的、民族的特性,将青海湖打造成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的指导思想。
  2008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今年树形象,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具体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树形象”的任务已经完成。针对过去青海湖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的状况,我们以南岸为重点,大力开展了青海湖景区市场环境整治工作,规范景区经营行为,集中整治了景区脏乱差等现象。经过整治,青海湖景区尤其是南岸景区,已经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许多再次来到青海湖景区的游客感慨:“青海湖变了。”省内外新闻媒体,特别是许多游客、网民通过网络发表感言,称赞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四个统一”的部署,坚信青海湖景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而2008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启动,青海省将用10年时间恢复青海湖的原生态。可否请您谈一下这个项目的整体规划。这个项目目前进行到了哪个阶段,青海目前已经做了哪些工作?项目完成之后,将来还有哪些设想?
  王胜德:正如你所知,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已经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项目办公室设在青海省农牧厅。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保护和恢复流域内林草植被,遏制土地退化的趋势,维护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的稳定,特别是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缓解青海湖水位下降的趋势。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繁衍地的环境,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引导和帮助农牧民群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整个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整个项目涉及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现在规划中的“人工增雨”等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青海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切,为我们做好青海湖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利用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要求,高度重视青海湖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始终坚持树立“保护第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做好青海湖自然保护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路子。
  作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利用的专门机构,我们将以这个规划项目为契机,按照省上的总体要求,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实施好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规划中青海湖景区的项目。
  
  记者:一直以来,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您作为发展青海旅游事业的切身执行者和体会者,您是怎么看的?青海湖在发展本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方面有哪些切入点?
  王胜德:青海和西藏同处青藏高原,在地球的“第三极”,两者在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方面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因此,游客市场也有一定的差别。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青海和西藏,特别是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旅游业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某些人的印象中,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的说法,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贴切的一面。谈合理,是因为青海是进西藏的必经地之一,尤其是青藏铁路开通,青海成为了游客进出西藏的重要渠道。谈不贴切,据有关资料表明,青藏铁路开通以后,途经铁路进西藏的一部分游客首先在青海逗留几天后,再进西藏,这一方面是在青海做适应性锻炼,更主要的是,青海有着丰富的、别的地方不可比拟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拔从1800米到6000多米,自然地貌呈阶梯式展开,东部是黄土高原风情,有着黄河谷地的江南风光;北部是祁连草原,可谓“祁连山下好风光”;西部是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和盐湖景色在这里汇聚;南部是高寒草甸,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们的向往。青海历史犹如三江之水,经过漫漫历史长河,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加上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全国56个民族中青海就有54个,其中少数民族占到全省总人口的43%,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由此形成了青海多元的文化。青海还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省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等等,这里特殊的地理差异、文化差异、风土人情自然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专程前来。而且,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游客前来。所以说,“青海只是西藏旅游的中转站”的说法不贴切。
  青海湖是青海省的“王牌”景区和旅游形象代表,在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基于青海湖景区作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和竞争力分析,借鉴国内外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经验,结合国际上对自然生态旅游需求态势,青海湖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为前提,资源、市场、产品和产业互动,进一步提升“青海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知名度,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国际化的,具有特色景观、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文化挖掘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通过自觉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历史文化,促进青海湖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体现“文化青海湖”。总体上讲,青海湖的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只是浅层次的,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们正在开展青海湖民间故事征集、民间祭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环湖赛等等,都是我们挖掘与传承青海湖文化的具体体现。
  
  记者:青海湖走出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引起各界极大关注。请问你们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王胜德:从生态意义上看,青海湖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世界“第三极”上最大的湖泊。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目前表现出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对全世界其它地区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样板”意义。青海湖地区还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且对保护东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高原内陆地区水禽候鸟栖息、繁衍和越冬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候鸟迁徙的驿站。在青海湖景区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黑颈鹤、普氏原羚、大天鹅等。
  解读“生态文明”,其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生态要地和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省,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是硬道理,但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样宝贵。我们始终坚持发展青海湖旅游业的前提是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转化成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从发展中得到实惠。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的工作神圣而又艰巨,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必须立足长远、脚踏实地,每一项政策都必须经得起考验,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反复论证。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自然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严格按照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切实做好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工作。严把项目建设审批关,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坚决制止破坏生态和造成污染环境的项目建设,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已与中科院等几家研究所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合作关系,对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实时跟踪观测和研究。以青海湖被列入“国家自然遗产”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青海湖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决不因小失大、因近失远、因利失本,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记者:青海湖的文化资源丰富,令人赞叹。但青海省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请问您怎么看待经济和文化的关系?青海湖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怎样?
  王胜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高其文化竞争力。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青海湖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来充实、提升内涵。
  对青海湖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是非常重视的。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轨迹上看,青海湖地处农耕区和牧业区、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中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经青海湖北岸,延续了中国自汉朝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更有唐蕃古道以青海段最为著名。如今在青海湖畔依然可见西海郡的遗址、吐谷浑国都的残垣、赤岭分界的断碑……这些都处处显示着青海湖曾经拥有的荣耀和神圣,以及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有原子城的凝重、浪漫的金银滩草原……因此,我们将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藏族风情、历史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地理区位特色,挖掘青海湖民族风情与特色文化资源。以草原景观、牧业生产活动及藏族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促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使文化节庆活动逐步成为青海湖节庆活动的重头戏。近两年相继开展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2008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梦幻青海湖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深入挖掘青海湖旅游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在我们正逐步引导节庆活动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使之逐步转向文旅结合、商旅结合、体旅结合、农旅结合的组织模式,并已获准成立了“青海省青海湖研究院”,将就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的挖掘、提升进行研究。但就目前而言,青海湖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青海湖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我们将努力使之成为青海湖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
  
  记者:明年是牛年了,人说牛马年好种田,人们都很期待明年是个好年景。新的一年新起点,青海湖景区保护与利用管理局在未来的发展上有哪些计划?另外,我知道您来到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只有一年。作为一个记者,我还想问您,您觉得在青海湖这段时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有什么遗憾或困难么?
  王胜德:2008年我们已经完成了青海省委、省政府“今年树形象”的任务,接下来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将继续保持旺盛的精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工夫做好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好青海湖景区的资源整合收尾、景区点的规划建设等工作,继续进行青海湖景区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等工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方面,将结合中央出台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我们省上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保护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工程、景区景观建设等项目。广开招商渠道,拿出5到6个开放合作内容,真正把有经济实力,有先进经营理念,有成熟管理经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企业招进来,设计出符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要求、突出青海高原自然和生态特性的景观景点。切实做到宁可花钱出精品、不可廉价出次品;宁可不建、不可滥建;宁可花一定时间作深入研究论证、也不草率盲目上马,为把青海湖真正建成“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把好关口,打好基础,选准路子。而要将青海湖景区打造成“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其关键是能不能造就和聚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随着青海湖景区创新改革体制进程的加快,景区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青海湖景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规划、策划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培养和引进缺乏有效的办法;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不到位等现象。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青海湖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世界级品牌。
  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我们国家而言,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对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而言,是各项工作起步的第一年;对我而言,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正确领会意图,理清思路、扎扎实实、真抓实干的一年;是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经验不断得到积累的一年;是接受新的工作任务,迎接新挑战的一年。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我因为美丽的青海湖而自豪,因为为青海湖忙碌而自豪。要完成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今年树形象,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目标任务,我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我将和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的同志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为己任,加强作风建设,担当起这份责任,坚定信心,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勇于创新,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就像木马病毒和流氓软件一样,恒源祥的“翻版”恶俗广告又一次袭击并侵占了我们的“内存”。  “我属牛,牛牛牛;我属虎,虎虎虎……我属鼠,鼠鼠鼠”,记者收看东方卫视发现,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12个代表着12生肖的演员依次登场,把12生肖依次说了个遍,这就是恒源祥“09年版十二生肖贺岁广告”。(据2月1日《北京晨报》)  这不是恒源祥第一次挑战受众的心理极限:去年春节期间,恒源祥的“鼠鼠鼠”、“牛牛牛”
期刊
去年上海“季风书店”因为租约到期引发生存危机问题,媒体和评论对其进行了大约半年时间的关注,最终结果如何未见有后续报道。不过,能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季风”仍然在开门营业,自它之后,也再未出现过有知名的人文书店关张的消息。  貌似人文书店得以有了些喘息的空间,但这避免不了我们继续对它的命运提心吊胆。熟知这个领域的读者都了解,人文书店的最大生存动力,不是对盈利的追逐,而是书店经营者们一厢情愿、理想主义般
期刊
“廷杖”,也就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大臣屁股,被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称为“明代特有之酷政”。这一“酷政”的创制者是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  按现在人的想法,打屁股,总比杀头掉脑袋强多了,怎能算什么特别的酷政?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昔日的读书人讲究“可杀不可辱”,即使犯法,白刃加颈,也比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羞辱强。这种旧士子的观念,讥其迂腐也好,说它是一种气节也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
期刊
居安思危无疑是一句警世格言。它提醒人们在安全的时候、在平安的时候、在稳定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想到可能存在的、潜伏的、酝酿的危险、困难,及时加以化解和避免,同时做好一旦危险出现时的应对准备。我们普通人应有这种警觉,各种各样的权力者更应有这种警觉。权力越大,这种警觉应当越强。   然而,居安思危虽被人们常常挂在嘴上,但铭在心里的人却并不多。一些人,动不动便被“安”、有时还仅仅是小“安”
期刊
伴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雕塑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树立在城乡公共环境中,虽然雕塑作为文化景观对提升环境的文化品味、美化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不是只要有雕塑树立在环境中,就一定给环境和人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可从下面几处环境雕塑来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一:这是位于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景观浮雕,装饰在立交桥的一根支柱上面(图一),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纹样。浮雕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周
期刊
北京金昌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有三家酒店、一家宾馆,经营理念是追求高尚品质、享受美味人生。笔者2月26日到位于的金昌盛酒店左安门店采访,酒店的门脸装修并不显的有多么豪华,但是当我进去之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尊巨大的香樟木根雕作品,通过公司经理于灏的介绍,不禁被这里浓浓的艺术气氛所感染。金昌盛酒店左安门店地处崇文区左安门大街龙潭湖公园西门对面的,是北京金昌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三家连锁店,也是旗舰店。酒店
期刊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文化部举办演出周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展现今日藏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各族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文化部于2月28日至3月7日在北京举办“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演出周”。演出剧目包括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话剧《扎西岗》、无锡市歌舞剧院的历史题材舞剧《红河谷》、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歌舞《天上西藏》。  据介绍,这3台参演剧目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
期刊
每次来沙岛,感受都不一样。我们乘车穿行在平坦而宽阔的环湖路上,两旁绿色的草原无限地延伸着,和垂天的云雾连在一起,天空和草原的色彩都趋于柔和。走了不多时,草原风貌渐渐被连绵起伏的沙丘所代替,沙丘下零星分布着一些低矮的碧绿的植被,沙丘的那一面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这便是沙岛所呈现出的基本景致。   沙漠绿洲——芦苇荡  青海湖一带是我国著名的湿地,所以,这里虽然因湖水退缩而沙山裸露,却也水草丰茂,沙岛的
期刊
“萨丹”是藏语,意为藏毯。青海5.4亿亩的夏季草场,野花飘香,河流婉转吟唱,在布满青石的河床上,可以常常见到散落的羊群,离羊群不远的地方是白色的帐房,白色的帐房里是牧人的家,有家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藏毯。  20世纪60年代初,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古墓群遗址出土了“毛席”残片。这是一个惊喜的发现,人们从中考证出这一小块“8”字扣花纹的“毛席”残片便是3000多年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用来御
期刊
“左边的黄河(嘛噢哟),右面的崖(么噢哟),雪白的鸽子(么),噌愣愣愣愣愣,仓啷啷啷啷啷,扑噜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啦地飞呀水面上飞来(嘛噢哟)哎——”这是2008年12月23日,青海省文化厅厅长曹萍在西宁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随口吟唱的几句青海花儿。那悠扬激越优美动听的旋律,让记者久久难忘。  曹厅长自豪地说:在广袤的青海高原,千百年的文化积累,蕴藏了极其丰富且被世人公认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里不仅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