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正义论研究的认知测绘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关于马克思正义论的研究蔚为大观,并围绕马克思正义论是否可能、马克思正义论的内在逻辑、重构马克思正义论的规范性与现实性等展开理论争鸣。这些争鸣与相关阐述构成马克思正义论研究的学术图景,对其进行有效的认知测绘是理解马克思正义论的必经之途。在此基础上,重构一种面向现实问题且符合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同时秉持规范性原则,探寻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合理思路,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李存山著《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一书于2019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四章:范仲淹与宋学精神;范仲淹与宋学之开端;范仲淹与胡瑗的教育思想;宋学与《宋论》——兼评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
定言命令的概念包括法则和准则的合乎法则的必然性,这个法则不是某种具体的法则,而是一般的合法则性,因而定言命令是形式的;但它不是空洞的,因为它以维护人的理性和自由为旨趣,它的诸公式从不同角度表达这个旨趣。自然法则公式告诉我们如何认识一个准则能否成为普遍法则,人性公式告诉我们准则的质料应当具有何种限制条件,目的王国公式告诉我们以何种身份设想自己的行动。如果抛开这个旨趣,那么我们对定言命令乃至整个康德伦理学的理解都会出现偏差,而误以为定言命令是空洞的、没有内容的形式。现代社会强调对话和差异性,关于是否以及如何在
伽达默尔从诠释学的角度指出,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宇宙论”,而是柏拉图的“物理学”。创造主的创世行为不仅是一种神性行为的展开,而更像是人对待宇宙的一种态度。伽达默尔认为《蒂迈欧篇》中的创世行为有两个开端,第一个开端交织着密托思与逻各斯相互缠绕的各种言说方式;第二个开端因为附加上了“必然性”这个原因,而使得密托思的言说方式有了一种向逻各斯退让与过渡的倾向。在伽达默尔看来,上述对《蒂迈欧篇》的诠释学式解读均取决于“存在的区分”,两次“存在的区分”恰好对应着两个开端。
在论述现象学的准则或者口号时,胡塞尔的表达是“回到事物本身”,而海德格尔的表述是“面向事物本身”。在大部分研究者看来,这两个表达没有本质差别。通过考察胡塞尔现象学产生的背景和他对现象学方法的规定与要求,以及海德格尔对现象学方法的论述,我们将看到,这两种不同的表达其实反映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现象学方法上的根本差别,即前者面向直观,后者面向哲学传统。
“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纲领,宗教改革家据之确立了信仰的内在性原则,并将信仰视为基督徒称义和救赎的唯一途径,与信仰相对的事功却被极度弱化甚至否定了。作为一个与新教有密切关联的思想家,斯宾诺莎对信仰与事功多有探讨,他一方面同意新教的信仰内在性原则,肯定了信仰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他并不认同仅通过信仰,人就可以称义和得救,反之,他认为事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的重要性。唯有通过事功,大众才能确证自己的信仰并获得救赎。斯宾诺莎之所以持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身心同一论的哲学立场。这也展示了启蒙哲学家在超越宗教
涉及多重价值判断和复杂道德选择的难民问题日益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国际伦理。难民概念的既有界定使众多苦难状况下的难民群体处于道德模糊地位,这一困境主要来自难民问题在其生成上的道德模糊状态。难民伦理由此形成两种认知走向:以道德断裂为特征的非世界主义和以道德连贯为特征的世界主义。在非世界主义难民伦理的道德言说中,民族主义强调民族利益和民族认同,现实主义注重国家利益和权力,主权主义坚守主权原则和不干涉义务,社群主义则以边界内的共同体文化认同和亲缘关系为诉求。世界主义难民伦理论证以道德平等作为理论奠基,强调不平等最小
规范必然性是必然性的一种形态,它与我们的思维、认知、推理以及行动都有密切的关联,是一种在“理由的逻辑空间”中展开的“予求理由”的推论性实践活动。这种推论性实践活动的展开场域既牵涉我们通过符号和概念系统构筑起来的“观念世界”,也有赖于我们的“现实世界”。规范必然性是独立存在的,它既不能还原为自然必然性,也不能等同于形而上学必然性。它处于理性的规范性场域之中,以特有的方式展现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和力量,并作为一种基础必然性,渗透到我们意识与行动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构成知识、道德以及制度的逻辑起点。
“人类学笔记”与“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长篇研究札记,但其理论价值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本文基于对马克思思想历程的全面考察,首先证明两部笔记是内容相关的同一个思想单元,进而将它们整体推进为与《资本论》创作过程的关联,最终指出马克思晚年时期极有可能通过考察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处于生成过程中的“资本主义”,从而超越了《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角。以此为根据,“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形象和理论地位需要依据研究过程而非结果来重新估量。
一切哲学认识都是建立在某种前提预设基础之上的,即都包含着“反思的预设原理”。西方自古希腊开始一直到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普遍公设,都可以看作是实现每个人的“美好生活”。而实现“美好生活”,就需要个体和他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达成“和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他特有的政治哲学,所给出的方案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的全部政治哲学的普遍公设包含着三个逻辑环节,即“美好生活”-“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要实现全人类的“美好生活”,就需要个体与共同体达成和解;而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
《庄子》书中有两种“自然”概念:第一种是书中直接使用的“自然”一词;第二种是书中没有直接使用“自然”这个概念,却相当于自然界或自然物的大量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书中并没有相当于今日之“大自然”的对应语,但确有大量对于自然界和自然物的观察、描写和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