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昱考订二题 ⊙ 关永礼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昱是清末学者、名士、藏书大家。身为天潢贵胄的宗室,他聪颖夙成,英华早露,光绪三年(1877)高中进士,由翰林官至国子监祭酒,以风雅不羁、惜士擢才为士林推重,英才髦俊慕名多往其家,时有“龙门”之誉。作为朝中的清流之士,他在政治上屡不如意,遂引疾家居,筑意园,以郁华阁广储芸编秘笈,时与戚好朋旧诗酒雅集。李佳继昌《左庵琐语》载:“宗室伯羲祭酒盛昱,才博雅,家藏书籍金石颇富,喜结纳,座上客常满,矫然一时雅望。”盛氏文采风流,通中外舆地,尤谙掌故,精鉴赏,满族文人中纳兰性德以外,无人能与之抗衡。然而,盛昱丰才寿啬,中年殂谢,后嗣难以世守,不数年园圮书散,为海内外耽悦古版珍籍的藏家辗转收贮。

景廉、景贤辨正


  盛氏遗书佳本多为景朴孙所得,这一说法首倡者为伦明,他撰写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最初发表于1935年《正风》半月刊,分期连载,文中记述盛昱:“清宗室伯羲祭酒盛昱,殁于庚子(1900)乱前。所藏书分次散出,至癸丑(1913)而尽。佳本多为景朴孙所得。”同文“景廉”诗云:“意园风雅继梧门,一脉相承有朴孙。”注云:“蒙古景廉字朴孙,收藏之富,可匹意园。有宋刊《张于湖集》、《纂图互注周礼》、《绝妙好词选》等,后归袁寒云;宋抄《洪范政鉴》,后归傅沅叔;《翁覃溪诗文杂著》手稿三十余册,后归李赞侯,转归叶誉甫。”世人习焉不察,踵袭此说。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秘本瑶签尽旧镌,都人犹说朴荪廉。”案云:“伯羲祭酒藏书佳本亦多为朴荪所得。”并称,藏印有“完颜景廉精鉴”朱文方印。此殊不可解。
  《清史稿》本传:“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清史列传》亦作如是说。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景廉字俭卿,一字秋坪,号季泉,一号偶斋,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撰有《度岭吟》诗集。“完颜”为满族大姓,而“颜札”为蒙古族姓氏,两不相属,何来“完颜景廉精鉴”印章?不知吴氏何据,是目验还是耳食?徐雁、谭华军《续补藏书纪事诗传》对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景廉》增补:“景廉,字朴孙,又作满洲正黄旗人,姓颜札氏。生年不详,卒于清光绪中。咸丰进士,授编修,历任刑部右侍郎、伊犁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官至兵部尚书。”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据神道碑、李慈铭《越缦堂文集》称,景廉(1823—1895),字俭卿,号季泉、隅斋。景廉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盛昱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景廉何能得盛氏遗书而充牣其藏书?范凤书对此有所驳正,他在《中国私家藏书史》记载“清代宗室诸王及满族藏书”中记云:“完颜景贤(?—1927),字朴孙,生年不详,主要生活于清末同光年间和民初。他富收藏,精鉴赏。因收有唐代虞永兴《庙堂碑册》、《汝南公主墓志铭》稿卷和《破邪论》卷三件珍品,故命名其室曰‘三虞堂’,并编有《三虞堂书画目》……民国壬子(1912)夏,盛昱遗书散出,又多为景贤所得,变为半亩园中小如庵之宝。”启功《启功丛稿》中有一则“景贤买物券”,记述景贤收购盛氏遗书之事:“家叔德甫公于隆福寺书肆中得旧券一纸,八行笺,边刊‘异趣萧斋’四字。券云:今得旧藏宋板《礼记》四十本,黄、苏合璧《寒食帖》一卷,元人字册一十页,刁光胤《牡丹图》轴,及《礼堂图》一轴,情愿卖与景朴孙,价洋一万二千元正,绝无反悔。日后倘有亲友欲收回各件,必须倍价方能认可。恐口无凭,立此为据。”上有盛氏后人善宝押印,时间为旧历壬子年(1912)五月二十日。对此,邓之诚《骨董琐记》有记载,并称:“后《礼记》为粤人潘明训所得,《寒食帖》归于日本人菊池惺堂;《牡丹图》初归蒋孟萍,复卖于美国人。”可知,得盛氏遗书者为景贤,而非景廉。伦明张冠李戴,未遑深究,讹传多年,应予纠谬。
  完颜氏,金源世胄,金世宗后裔。北京的完颜氏是金朝天兴二年(1234)蒙古大军围攻南京开封城时“青城之难”的幸存者。金灭亡后,这支完颜氏踏上艰难的东归之路,辗转数千里,返回金源故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会宁府,徙居长白山下。明初,被称为海西女真。明末,努尔哈赤兴兵反明,崛起于黑山白水间,完颜氏十四世鲁克素举族投附,追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战功卓著,编入满洲镶黄旗,屡受封赏。后从龙入关,定居北京。景贤是完颜氏东归第二十五世。有清一代,完颜氏在政治、文化上多有建树,累世诗礼簪缨,名宦輩出,称得上是文化世家。

《雪屐寻碑录》从稿本到出版


  盛昱著述多种,生前缮刻以传外,尚有数种未竟之作未能付梓,乃至散佚不传。据震钧《天咫偶闻》记载,盛昱撰有《蒙古世系表》未刊文稿。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对此书极为关注,屡求未得。盛氏遗稿中还有《国朝满汉大臣沿革表》,为王懿荣所经见,称“卷帙繁重,尚未脱稿”。《雪屐寻碑录》是记录清代京畿地区碑文的专著,盛氏作古后,经中、日学者合作,终于镌印问世。盛昱厌倦官场,辞官归隐后,常在京城远近郊游览,寄情山水,探寻北京史迹,寻访金石碑文。他与杨钟羲谈及此事,其《郁华阁遗集》中《梦横塘·送子勤表弟乞外》中有“三百年来,吾乡文献,丛残谁与收拾”,“年年雪屐寻碑,更风裳阅肆,寸铢裒积。何幸得君,吾此愿居然能毕”的诗句。
  在游览探访中,他褰裳孤往,履霜踏雪,凌险涉奇,裹粮四出,往来于徐河沟水之间,广觅拓工,遍拓近畿碑碣,得碑拓近千篇,多褒封谕祭碑文,留存了珍贵的文献史料。凡与清代有关者,上自崇德元年(1636)迄至光绪三年(1877)间的碑文细大不捐,悉以收录,所辑碑文多王公、宗室、觉罗,如克勤郡王(平郡王)府在木樨地,京西田村坟茔碑文多在收罗之列;此外也荟萃了不少名臣名人,如洪承畴、孔有德、石廷柱、鳌拜、遏必隆、索尼、王熙、鄂尔泰、铁保、松筠等人的碑文。还有部分外戚的碑文,对了解名门之间联姻与亲戚关系大有裨益。各朝清帝为其功臣名宦赐予的御制碑文、祭文也收寻无遗,也有部分亡者家人所撰的碑文、明堂文和祠堂祭文。碑文中汇集了众多官职名称,可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参照,除达官贵人的碑文之外,不少寂寂无名的平民碑刻也予收录,特别是一些节妇烈女的碑文。中国史学源流绵长,品类繁多,正史之外,私家撰述的碑、传可补正史之不足。如宋代欧阳修、赵明诚等利用石刻资料以证史;合碑传为一书者,如宋代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明代焦竑有《献征录》,徐紘《明名臣琬琰前后录》、王元《续录》,汇集明代碑传文。清代钱仪吉编《碑传集》,汇编两千余人的碑文,成清代第一部大型碑传文集,开清人汇集碑传文的风气,后世多有踵继之作。盛昱对清代金石碑刻十分关注,苦心搜求,终成《雪屐寻碑录》一书。   盛昱未及整理编定碑录而谢世,拓片也多有散失。杨钟羲存有碑文副本,他在《雪桥诗话》中叙及。盛昱生前未自定书名,杨氏根据盛昱诗词中“雪屐寻碑”之语命其书名,符合《意园事略》中“寻碑阅肆,裒集丛残”之义。此书引起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关注,他特意嘱托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仓石武四郎代为寻访。仓石于1928年至1930年被日本文部省派往北京留学,他从桥川时雄主编的《文字同盟》杂志上看到杨钟羲在北京开办了一个雪桥讲舍,萌生谒见杨氏问学之意。在一次宴席上,仓石遇到北京大学教授馬衡,求其作津筏拜见杨氏。马衡介绍亲炙杨氏多年的尹炎武与仓石相识,后经尹炎武引导,1929年盛夏时与杨氏晤面,入秋后仓石与日人吉川幸次郎加入雪桥讲舍受业,以旧式的拜师方式每周一次听杨氏讲学。有此因缘,仓石询问《雪屐寻碑录》的下落,杨氏答以副本尚存其行箧。后仓石转达了内藤湖南借瓻此书的请求,得到杨氏首肯。《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载,1929年末,“雪桥先生特遣其令嗣携书来寓,并言内藤先生如欲广其传,即任其便云云”。根据内藤湖南的函示,仓石请吉川幸次郎费时半年,将书稿全部誊录,经杨氏校阅后,书稿清本转交内藤湖南,藏于日本恭仁山庄。1933年,杨钟羲应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之邀赴日本访书,访日期间在恭仁山庄与内藤湖南晤会。1934年,内藤湖南去世,未及亲见《雪屐寻碑录》付梓。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东北文献学家金毓黻锐意搜求东北地方文献,致力于乡邦舆地故实之学。他殚精竭虑,积有岁年,收集、整理、校勘、编印东北地区往修先贤遗著,多世所罕见之本,用以追念前徽,传衍民族精神,保存赓扬传统文化,除编印《辽东文献征略》、《辽海书征》、《辽海书录》等书之外,还裒集编印了集东北地方文献大观的“辽海丛书”,于1933年至1936年刊行于沈阳。全书分正集和附集。正集共十集百册,收书八十三种,附集收书四种,合计收书八十七种,堪称鸿编巨帙。所收群书分为专著、杂志、文征、存目四大类,历时数载,陆续刊发。盛昱《雪屐寻碑录》赫然在列。金氏广收辽东先贤遗书,曾亲赴日本,将盛氏书稿清样从内藤湖南后人处借阅录副,编入“辽海丛书”。《雪屐寻碑录》凡十六卷,收录清代碑文八百八十一篇,内容丰富。书中附有碑传主人人名通检(索引),俾便寻检。1935年刊行于世,以广其传。据《辽海丛书总目提要》载:“所录诸碑皆属旗籍,可备八旗掌故。”《雪屐寻碑录》的曲折出版历程,见证了几代中、日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1984年,辽海书社影印出版了“辽海丛书”正集,分装五册,《雪屐寻碑录》收入第五册中,使之世传不坠。
其他文献
由中国音乐史学会、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年全国中国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6—8日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参加是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艺术研究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以及浙江部分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四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55~58(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悟比例尺  1.(课件播放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情境)请你们估计一下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评论发轫于上个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至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前音乐评论学科一直处于不断的建构中。虽然,在音乐评论学科的不断建构中,产生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的成果,涌现出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音乐评论家。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一方面,致使中国音乐评论学科带有浮光掠影、多元杂烩特征,对诸多与音乐评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犹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一般,未能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也没有产生成熟完整的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保障,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如何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事关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是从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级机制入手,以阜阳
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登陆央视  本刊讯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一部生动再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成长、发展过程,并对当下文艺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日前完成制作,于5月19日至5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和陕西卫视隆重播出。  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由《宝
小序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与之相呼应,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吴文光、故宫博物院馆员刘国梁、中央音乐学院学者吴叶、北京中山音乐堂祝晶等人共同策划举办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意琴歌与宋代琴曲音乐会”。该音乐会于2020年10月30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带来的
近日,厦门市公布各种考核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清理结果。其中,教育系统将取消中小学生“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评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校”评比也将被取消。  此次市级评比表彰撤销项目包括:美德少年、优秀夏令营、优秀辅导员、优秀思政工作者、评选师德先进、表彰保教工作先进幼儿园、评选“市中小学先进班集体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厦门市“海西励志先锋”人物评选等一系列项目。在取消的市级表彰项目
温和谦逊的外表,低调处事的性格,一丝不苟的作风。他几十年如一日,深耕在山区农村教育第一线,静心施教,精心育人;他夜以继日,潜心钻研,探索学校管理之道,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忠诚与担当——他就是通山县洪港中学校长鲁敦荣。  学生成长的阶梯  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1992年秋,23岁的鲁敦荣从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库区——通山县大
全国首届“声乐心理学”硕士生讲唱会举行   2010年12月8日,由四川师大音乐学院、四川省心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声乐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朱容乐、刘建虹学术报告与独唱音乐会”在学院音乐厅举行。讲唱会上半场两人分别作了题为《声乐心理的应用策略——歌唱表]中的紧张克服与启动效应》和《轻松学音乐——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具体应用》的]讲。对舞台紧张心理障碍及其克服,和如何运用音乐心理学相关
关于“叔辈的故事”系列小说,我一共写了十二篇。感谢《北京文学》的厚待,这个系列的开篇之作和收尾之作,都是发在《北京文学》,始于斯终于斯吧。在写第一篇《叶落桃园》时,我写了一段开篇的话,简要谈了写这个系列小说的动因和主旨。在系列小说结束之际,为了与开篇的话有所照应,请允许我再写一段话。如果开篇的话是序的话,把这段说明性的文字当作跋,也不是不可以。   看了系列小说,有不少读者朋友问我,这些小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