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机的电视艺术特征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uf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从简单的移动语音通信工具演化成集通信、各种文化信息服务、娱乐等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工具,人们不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语音通话、上网、游戏等,并且还可以看电影、电视。任何一门新兴的艺术出现,人们对其特征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手机电视也不例外。对其艺术特色的认识,我们应当从它的本性出发,吸取传统电视的特性及其美学研究成果,对手机电视所引发的新的美学现象及其对传统电视的发展进行大胆探索。一方面,广泛吸收电视艺术的普遍属性,将手机电视置于传统电视美学的平台上予以多维审视和全息把握,以寻找手机电视作为研究对象所必然蕴含的美学特质;另一方面,从手机电视本身出发,将传统电视置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视野中,不仅探讨手机电视赋予传统电视的全新命题,而且对手机电视将引发电视美学研究的转型进行敏感把握。
  一 手机电视的本体特征
  手机电视目前普遍被看作是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短片,仅仅是电视短片中的一个类型,人们觉得它很难说有什么独特的审美特点,如果有的话,不过是把电视短片的特征浓缩一下而已。这样认为,自然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尽管手机电视篇幅短小,它毕竟还是电视,拥有电视的共有特征,特别是与其最为相近的电视短片,在艺术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当手机电视成为一种独立媒体,这样讲就不具有说服力了。任何能够自立门户的事物,都应有别于他事物的独立品质。缺少独立品格的东西,往往缺乏独立生存的价值。要使今天的手机电视热能持续不断,日益向纵深发展,就需要让其生发独立的文体意识,自觉地从电视短片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品质,从而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手机电视的特有文体特征,自然源于它在电视家族中片幅短小的特点。虽然不能像电视剧那样成为生活长河的历史画卷,也难于像电视短片那样反映生活长河中的某些片断,但手机电视是对生活长河中水珠和浪花的观照,能“从一滴水看太阳”,以最小的篇幅包含最多的内蕴,给人“以一斑得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
  “从短见长,以少胜多,片短情长,言不尽义”,这16个字足以概括手机电视的文体特点。这里的中心意思,是说手机电视片幅虽然短小,但“情”与“义”的内蕴却要深厚。要把小与大、少与多、短与长、微与广辩证地结合起来,像巴尔扎克所说,“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的思想”。由此出发,要从取材、布局、人物描写、环境安排以及语言等方面,分析手机电视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从而使其创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铭刻着精练、精美的印记。
  在文化消费时代,手机电视在审美上具有“速效刺激”的特点,特别适合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观赏需求。这一“速效刺激”,不仅因为它片幅短小,观众几分钟就能看完全片,“快速”得到审美感受;同时,也由于它有着丰富的内含,虽然“君看萧萧只数叶”,却是“满堂风雨不胜寒”,给人以强烈审美刺激的“实效”。手机电视好比作为反映太阳的一滴水,不仅应把整个太阳映照进去,而且要把太阳的热能凝聚起来,转化为熊熊的烈火,引起人们心灵的共振,从艺术形象中领略到一种审美的刺激,一种审美意趣,一种审美的享受。
  二 手机电视的艺术风格
  从上述基本特征出发,以下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手机电视的艺术手法。
  1.手机电视是空白的艺术。要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手法,特别重视“不写之写”、“不全之全”,在影像建置上虚实相生,留下空白,诱发读者从“空镜头”中驰骋想象,扩大补充作品的内涵,收“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效。
  2.手机电视是浓缩的艺术。它体积虽小,质地却高,言有尽而意无穷。郭沫若有个这样的比喻:“黄金只有一点,但还有它的分量,牛粪虽然一大堆,分量却不见得有多重。”手机电视在精短的片幅中,追求材料精粹、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成为点点黄金,粒粒珍珠,可收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尽可能做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艺术效果。
  3.手机电视是突变的艺术。突变,就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有意外发生,为观众所意想不到,始料未及,感到新奇和“吃惊”,从而得到“速效审美刺激”的愉悦。富有艺术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手机电视,需要脱离传统电视所习惯的“框框”,它们采取的突变手法,在故事的开端营造悬念,在故事的高潮揭开悬念,情节出现突转,抛出令人意外的一个包袱作为故事的结局,使作品情节跌岩新奇,诱人观赏回味。
  4.手机电视是简练的艺术。限于片幅,手机电视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经不起笔尖的横扫,驰骋的回旋”,必須惜墨如金,学会“长话短说”。尽量删去枝蔓,对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的描写,都要力求简练,在单一中追求精美,在单纯中体现丰富。郑板桥画竹诗:“冗繁削尽留清瘦”。削尽“冗繁”,才能将表现神韵的“清瘦”突现出来。
  5.手机电视是讽刺的艺术,幽默的艺术。手机电视的表现手法虽然多种多样,突出的则是讽刺幽默的运用。讽刺与幽默是一对双胞胎,讽刺必然伴随着幽默。希腊人说,诗铭像蜜蜂,一要蜜,二要剌,三要小身体。②移之于手机电视,也完全吻合。在“小身体”内,既要有“蜜”,有耐人品味的内涵,也要有“剌”,能“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针砭人间痼疾,张扬社会正气。“讽喻含量”,在手机电视中是不会低于电视剧和电视的。
  6.手机电视是瞬间的艺术,焦点的艺术。由于篇幅极为短小,手机电视难于采用铺垫、渲染的艺术手法。它不仅不可能反映生活的长河,就是生活较长的片断也拙于表现,它较适宜的做法,是摄取生活的瞬间,将一瞬间描绘得惟妙惟肖,声态并茂,融历史长河为一瞬,化大千世界为一隅。抓住瞬间,就要选准聚焦点,将全部能量有效地集中起来,以少胜多,以小显大,生发出强烈的艺术能量。
  7.手机电视是立意的艺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对香菱的话,阐述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艺术见解: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③手机电视虽“短”,也要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娱乐观众或感动观众,还要诱发观众思索,进行理解蕴含在事件中的深刻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可以是一种哲学,也可以是一种新的理念。“意犹帅也”,“立意奇特”,应为手机电视三要素之首。立意是手机电视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季念.《手机传播中的时空重塑》[N],北京: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假币诈骗犯罪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屡见不鲜,但在全国各地、各级公安部门的台力打击下,收敛了许多.目前,从各地的案件形势看,此类案件基本上是“游击”形式,今年11月
由于采油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采油的产量,所以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采油技术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现有的采油技术可以分为三种,分
历史人物评价,现在常常被人们从历史研究中剥离出来,通过种种方式成为剥离者阐述自己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意见的道具.这正应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句话,而成为我们这
2014年9月,中国籍留美女大学生邵童在美国艾奥瓦州被残忍杀害,引起全球华人的广泛关注。经过中美警方历时半年多的合作及共同努力,日前,邵童在美被害案成功告破。中国警方宣布,作案后逃回中国的浙江籍犯罪嫌疑人李向南已归案,不久前,温州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李向南批准逮捕。 (图片来源网络)  女留学生梦碎美国  据美国媒体报道,受害人邵童,20岁,辽宁大连人,是家中的独生女;李向南23岁,浙江温州
众所周知,美国由于新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末重新确立了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它的巨大成功不仅使美国经济持续了10年的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胀,而且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体化进程